煙臺棲霞有個「蛇窩泊」,不僅地名特殊,歷史也很悠久

2020-12-07 騰訊網

位於膠東半島腹地的蛇窩泊,是棲霞、萊陽、海陽三縣市交界處的一個大鎮。

對於關注果品貿易的人來說,蛇窩泊這個名字應該很熟悉。但即便是不了解蛇窩泊的外地朋友,看到這個很特殊的地名,也會留下印象深刻。

蛇窩泊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民間眾說紛紜,「蛇窩」有不同的解釋,而「泊」這個字就很好理解。

從地圖上看,發源於牙山的清水河和發源於唐山的觀泊河、蛇窩泊河等河流交匯之後,衝積成一片方圓數十裡的河谷,這在「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棲霞,是為數不多的大塊平地。蛇窩泊的泊,指的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蛇窩泊這個地名何時出現?已經難以具體考證,不過結合正史和族譜資料推斷,很有可能在棲霞建縣之前,蛇窩泊的地名就已存在。

被封為定海郡侯的隋世昌,是元代膠東一位名人。《元史•隋世昌傳》載:「隋世昌,其先登州棲霞人。父寶,徙居萊陽。」也就是說,隋世昌的祖籍在棲霞。而根據《定海郡隋氏通譜》記載,隋氏始祖大宋時自河南固始縣遷棲霞縣南蛇窩泊村。

隋世昌為膠東隋姓第五世,向上追溯四代人大概一百年的時間,以此推斷,隋氏始祖遷到蛇窩泊大致在北宋末年,雖然不排除地名的歷史變遷,但很有可能在當時,蛇窩泊這個名字就已經出現。而棲霞建縣是在金代,似乎要於蛇窩泊才出現。金代之前的蛇窩泊,應該屬於萊陽縣(昌陽縣)地界。

隋姓始祖為何選擇蛇窩泊這塊地方?史料沒有詳細記載。值得一提的是,不僅隋氏如此,還有不少其他姓氏也都相中此地。

林姓是棲霞大姓,根據族譜記載,棲霞林姓始祖林德實,原籍福建莆田,北宋時期到登州任職,卸任就在膠東落戶。而他落戶的地點,相傳為荊夼(現蛇窩泊鎮的東荊夼村)。在此註明一點,狹義上的蛇窩泊就指蛇窩泊村,而廣義上的蛇窩泊,泛指附近的清水河谷地,大體就是蛇窩泊鎮的範圍,本文說的,就是廣義的蛇窩泊概念。

林姓和隋姓相繼在蛇窩泊一帶落戶之後,逐漸開枝散葉,林姓發展成為棲霞排名前列的大姓(上世紀八十年代統計在棲霞排名第二)。而隋姓從第四世隋寶開始,陸續從蛇窩泊遷出,廣泛分布於十多個縣,也是膠東有代表性的姓氏。

除了林姓和隋姓,很早就定居在蛇窩泊一帶的,還有一支崔姓人。

在膠東崔姓當中,萊西桃花寨子崔姓是比較有名的一支。根據族譜記載,這支崔姓的先人崔琳,在元代擔任桃花寨巡檢一職,因此定居當地。而崔琳的原籍,在棲霞縣的泥都。泥都,正好也在蛇窩泊附近。

由此來看,早在元代之前,蛇窩泊這片區域,就已經有林、隋、崔等姓氏分布。

而到了明初,又有一個姓氏看中此處。洪武年間,湖北人牟敬祖從棲霞縣主簿任上卸職之後,也選擇落戶在這片區域,就是蛇窩泊東南方向的榆疃。

牟姓在此紮根之後,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了明清之際,逐漸成為棲霞的望族之一(稱作名宦牟氏),有名的莊園牟氏就是蛇窩泊牟姓的一個分支。

以上這四個姓氏,除了崔姓如今規模較小之外,剩下的林、隋、牟仍是蛇窩泊鎮境內的大姓。

這些姓氏的祖先當初為何不約而同,都相中了蛇窩泊這塊地方?因為資料缺乏,暫時難以考證。但蛇窩泊的歷史悠久,則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組圖:棲霞腹地山區有個林家莊,在亭口鎮和蛇窩泊鎮的交界處
    棲霞地處膠東半島腹地,境內山村眾多。這次就帶大家走進「腹地中的腹地」,看看棲霞中部山區一個村莊的實景。到蛇窩泊鎮則有公路可行,因此多數人們注意到的是兩鎮交界。林是棲霞的大姓,因此有「林家莊」這樣的地名並不意外。不過,林家莊雖然帶有「林」姓,村裡卻沒有林姓人,這還要從村莊的歷史說起。根據《棲霞市地名圖集》記載,在清乾隆年間,這裡曾是蛇窩泊文石村林姓的莊子,故名林家莊。後來,王、馬、李、嶽等姓遷來,村裡雖然沒有了林姓人,但名字沿用了下來。
  • 棲霞市蛇窩泊有車丟失?你想知道的來了
    【棲霞公安】破小案,保民生,築起社會「大平安」!盜、搶、騙等侵財類小案件雖然涉案金額不大,但卻發生在群眾身邊,成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治安痛點,直接關係群眾民生幸福感。案件回顧10月10日15時許,棲霞市公安局蛇窩泊派出所接到轄區王某報警稱:其停在果園旁的電動三輪車被盜。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到現場進行偵查並調取周邊監控視頻,經分析研判,發現案發時段一名男子駕駛摩託車在果園附近徘徊,十分可疑。
  • 棲霞冰雹因強對流天氣 煙臺降雨量最大21.6毫米
    水母網5月28日訊(YMG記者衣文萍)受強對流天氣的影響,26日的下午,煙臺多個地方遭遇了近幾年最大的冰雹襲擊,給不少農作物帶來了很大的傷害。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冰雹多集中棲霞和海陽一帶,其他縣市和地區也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 海陽市郭城鎮桂山村:不僅風光秀麗,村裡還有姓佟的人
    「桂山」不僅是村莊的名字,也是一座水庫的名稱。不過,桂山水庫其實距離南山西頭村更近。從郭城鎮駐地向東南行駛,沿著林寺山的北麓一直走,看到水庫大壩時,就到了南山西頭村。接著往前走,才是桂山村。根據海陽地名資料記載,明萬曆年間,姜姓來此建村定居。因地處桂山之陽,故命村名桂山。後來佟、董、孫、王、於、張等姓相繼遷入。現在村莊有佟、孫、姜、董、王、於、黃等7姓,兩百多戶人家。
  • 棲霞蛇窩泊鎮有四個「泥都」村,這個地名可追溯到元代
    「泥都」是一個地名後綴,這附近有前泥都,有中泥都,還有小莊泥都和張家泥都,共有四個「泥都」村。這個「泥都」到底是什麼含義呢?當地人也說不太清楚,只知道從老輩就這麼叫下來。根據《棲霞市地名圖集》的記載,現在這四個泥都村,差不多都是在清康熙年間建村。
  • 看圖:煙臺棲霞蛇窩泊鎮一個山村的實景,名叫「木蘭夼」
    膠東地區的村莊多以「夼」命名,在煙臺棲霞市的蛇窩泊鎮境內,就有一個「木蘭夼」。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名字,肯定想問:「木蘭夼的木蘭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第一次聽說這個村莊的時候,也對此很感興趣。(遠處就是木蘭夼)(這是在木蘭夼村東面的山坡上遠眺蛇窩泊鎮駐地的場景)木蘭夼村距離蛇窩泊鎮駐地不遠,從後者向西跨過「蛇窩泊河」,翻過一個山坡,遠處看到的那片紅瓦,就是木蘭夼村。蛇窩泊鎮是蘋果種植大鎮,木蘭夼周邊的果園也很多。
  • 煙臺推進蘋果產業提質升級 煙臺蘋果衝刺世界品牌
    同時,每年扶持培育10家有商標、有「三品」認證的大型果品專業合作社,鼓勵具有一定規模的蘋果種植大戶申報家庭農場,申領個體工商戶或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發展電子商務引導網絡銷售在市場銷售環節,《意見》確定,全市將通過加強煙臺市三站果品批發市場、棲霞蛇窩泊果品批發市場、龍口市果蔬批發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山東棲霞果品拍賣中心有限公司啟動建設,組建「煙臺蘋果產銷聯盟」,增強服務功能,打造全國蘋果集散中心、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定價中心,建設覆蓋全國
  • 中國蘋果之都:煙臺棲霞原來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你去過幾個?
    棲霞市,山東省煙臺下轄縣級市,地處山東膠東半島,佔地面積20176平方公裡,棲霞種植蘋果的歷史已有100多年,以個大形正,色澤鮮豔,光潔度好,酸甜適中,香脆可口而著稱。被稱為「中國蘋果之都」和「中國蘋果第一市」。
  • 青島即墨有個團彪莊村,是膠東有名的「隋姓」村落
    在青島境內,有兩個名字很有特點,又比較容易混淆的村莊,它們分別是團彪莊和譚彪莊。前者位於即墨龍山街道境內,後者位於萊西市水集街道。兩個村莊的名字中都帶有一個「彪」,這在地名中相對比較少見,並且團的發音跟譚比較相似,如果不限定區縣,光說青島的「tuan 彪莊」的話,有時並不容易區分。
  • 煙臺蘋果"品牌價值逾141億元
    「棲霞蘋果」更是進步快速,品牌價值相比去年增加了近9億元。棲霞作為煙臺蘋果主產區,有「中國蘋果之都」的美譽,2009年「棲霞蘋果」被國家商標局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後被評為全國「十大魅力農產品」,更是全國蘋果產區唯一的「全國果菜產業十大國際知名地標品牌」,再次上榜也是名副其實。
  • 組圖:煙臺棲霞一個盧姓村莊的實景,在蛇窩泊鎮境內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是一個盧姓人建立的村莊,名叫盧家,位於煙臺棲霞市蛇窩泊鎮。就具體位置來說,這個村地處連家莊到大柳家之間,路的中途就會經過這個村莊。剛才看到的那條公路,東西兩側都有山。山間的溝夼裡,自北向南,分布著七八個村莊。在明代,盧姓人的先祖就遷徙到這裡,建立起了盧家村。在膠東地區,盧姓的規模並不大。除了棲霞這個盧家村之外,再就是萊州還有個盧家村。根據棲霞地名資料記載,當地的盧姓是永樂年間的「雲南」移民,遷到棲霞之後,先落腳在北榆疃村,後來輾轉遷徙到盧家村。
  • 中國有兩個棲霞,南京棲霞區和煙臺棲霞市,你去過嗎?哪個好玩?
    中國有兩個棲霞,一個是南京棲霞區,一個是煙臺棲霞市,你去過哪裡?中國有兩個棲霞,一個是南京棲霞區,一個是煙臺棲霞市,你去過哪裡?他們各自都有哪些有特色的地方啊?好玩的南京棲霞區首先說說南京棲霞區吧。棲霞區南京八區之一,位於南京市中北部。
  • 棲霞全市有80多個村帶有「夼」字,桃村鎮的數量最多
    「夼」是膠東地名中的常用字,這個話題此前已經討論過多次。不過,既然是常見,光說不行,有數據支撐才有說服力。這次我們就從膠東半島的縣市區當中,選取一個「夼」比較多的,進行具體介紹。在字典當中,夼的含義是兩山之間的窪地。
  • 日偽動員2000民工修5個月,號稱「魯東第一碉」,我軍20分鐘拿下
    侵華日軍於1938年先後佔領山東的青島和煙臺之後,將這兩個城市視作控制膠東半島的關鍵,而連接青島和煙臺的老煙青公路,就被視為其在膠東的生命線。位於棲霞、萊陽、海陽三縣交界處的蛇窩泊鎮,就在這條老煙青公路的中段,向北聯繫棲霞,向南聯繫萊陽,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 「我和非遺有個約會」煙臺非遺手作體驗活動即將開幕
    水母網9月30日訊(通訊員 王 淼)10月1日-10月8日,「我和非遺有個約會」煙臺非遺手作體驗活動將在文化中心廣場煙臺市文化館美術展廳舉辦。為豐富節慶期間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非遺更加貼近百姓、服務大眾,邀請棲霞泥塑、煙臺剪紙、煙臺絨繡等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優秀傳承人開展技藝展示,手作體驗活動。棲霞泥塑,歷史悠久,屬於北方泥塑。它以棲霞東中部地區特有的黃顏泥、膏泥為原料,通過純手工捏製成型,技藝獨特,造型美觀,材質堅固穩定。
  • 組圖:煙臺棲霞這個地方叫小河潘家,是有名的葡萄種植村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臧家莊鎮境內,名字叫做「小河潘家」,臧家莊到棲霞城區的省道,從村莊旁邊經過。小河潘家這個名字,屬於地形特點和姓氏結合在一起的命名方式。根據棲霞地名資料記載,明萬曆年間潘姓來此建村。村裡的潘姓分兩支,一支從大潘家村遷來,一支從東宋格莊村遷來。起初,村莊名字以附近的鎮水庵命名。後來改為潘家、西潘家。再後來,就以小河和潘姓組合在一起,定名為小河潘家村。現在村中除了潘姓之外,亦有部分王姓。
  • 組圖:煙臺棲霞方山西側一個村莊的實景,名叫大山口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子名叫「大山口」,位於煙臺棲霞市觀裡鎮境內。大山口的大山,指的是棲霞南部的方山,大山口村位於方山的西側,因山脈在此有一處山口,故取名為大山口。方山是一座山頂很平的山,圖中遠處,山頂有分層感的地方,應該就是大山口村名中指的那處山口。根據棲霞市地名資料記載,明末,張姓和徐姓從棲霞北門裡和南三裡店遷到此處建村,後來村裡姓氏漸多,除徐、張外,還有孫、劉、鄒、王、梁等姓。
  • 蓬萊和棲霞交界處有個「英格莊」,建村過程相當傳奇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蓬萊村裡集鎮境內,名字叫做「英格莊」。這個名字相當有特點,不仔細看的話,容易看成「英格蘭」。其實,某格莊的村名,在膠東地區相當常見,不同之處就在於開頭的前綴,這個村莊為什麼叫「英格莊」,前面的「英」指的是什麼呢?
  • 組圖:青島即墨鰲山衛有個滬沱村,是棲霞衣姓的分支
    突然提起「滬沱」這個名字,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方位,但說起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大家就會有直觀印象。這個村莊,就在山東大學校園的旁邊。滬沱村不僅名字有特點,姓氏也比較特殊。全村有約三百戶人家,基本上都為衣姓人。根據即墨地名資料記載,相傳明永樂年間,衣姓從「雲南」遷此建村,因為附近山上有棵枯桃樹,就取名為「枯桃」村,後來演變為「滹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