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煙臺棲霞蛇窩泊鎮一個山村的實景,名叫「木蘭夼」

2020-12-07 膠東故事會

膠東地區的村莊多以「夼」命名,在煙臺棲霞市的蛇窩泊鎮境內,就有一個「木蘭夼」。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名字,肯定想問:「木蘭夼的木蘭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第一次聽說這個村莊的時候,也對此很感興趣。於是前段時間去蛇窩泊鎮的時候,就順路到這裡看了看。

(遠處就是木蘭夼)

(這是在木蘭夼村東面的山坡上遠眺蛇窩泊鎮駐地的場景)

木蘭夼村距離蛇窩泊鎮駐地不遠,從後者向西跨過「蛇窩泊河」,翻過一個山坡,遠處看到的那片紅瓦,就是木蘭夼村。蛇窩泊鎮是蘋果種植大鎮,木蘭夼周邊的果園也很多。倘若是夏秋時節來到這裡,有茂密的果園遮擋,恐怕木蘭夼在視野裡也不會這麼清晰。

這個村莊規模不大,不到百戶人家,以王姓居多,此外還有姜、劉等姓氏。村裡的街道也不算太長,幾分鐘就能轉一圈。

關於「木蘭夼」的由來,村裡的老人也不知道準確的答案,只是傳說是先人是明代從「雲南」遷來建村。有種猜測的解釋是:這裡山嵐樹木較多,因此叫做「木嵐」。

從地形來看,這種解釋也不無道理,木蘭夼所處的山溝樹木很多。村莊向西還有一座叫做「高頂」的山頭,它也是棲霞和萊陽之間的分界線。

「木嵐」的說法有一定合理性,不過,《棲霞市地名圖集》也記載了另外一種傳說。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傳奇色彩,相傳古代兵荒馬亂的時候,這裡始終沒有受到影響。而這個沒有亂過的地方,就被稱作「沒亂夼」,後根據諧音,雅化為「木蘭夼」。

當然,不管是因為哪種說法而得名,都不影響木蘭夼作為一個低調寧靜村莊的現實。這裡既有比較新的紅瓦房,也有老式的青磚建築。冬日來此漫步,街上行人不多,很有悠揚質樸的氣氛。下面的圖片都是木蘭夼村的實景,帶大家近距離感受一下這個膠東山村的魅力。

(老過道)

(老街巷)

(老屋頂)

(拴馬石)

(磨盤和石頭)

相關焦點

  • 組圖:煙臺棲霞一個盧姓村莊的實景,在蛇窩泊鎮境內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是一個盧姓人建立的村莊,名叫盧家,位於煙臺棲霞市蛇窩泊鎮。就具體位置來說,這個村地處連家莊到大柳家之間,路的中途就會經過這個村莊。山間的溝夼裡,自北向南,分布著七八個村莊。在明代,盧姓人的先祖就遷徙到這裡,建立起了盧家村。在膠東地區,盧姓的規模並不大。除了棲霞這個盧家村之外,再就是萊州還有個盧家村。根據棲霞地名資料記載,當地的盧姓是永樂年間的「雲南」移民,遷到棲霞之後,先落腳在北榆疃村,後來輾轉遷徙到盧家村。
  • 棲霞全市有80多個村帶有「夼」字,桃村鎮的數量最多
    因此,山多的地方,夼自然也多。煙臺下轄的棲霞市地處膠東半島內陸,境內山多(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艾、牙、崮、蠶、方、唐等大山縱橫交匯,很多村莊都建在山溝當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夼」。根據棲霞市民政局編撰的《棲霞市地名圖集》的記載,全市境內共有80多個「夼」。
  • 組圖:棲霞腹地山區有個林家莊,在亭口鎮和蛇窩泊鎮的交界處
    棲霞地處膠東半島腹地,境內山村眾多。這次就帶大家走進「腹地中的腹地」,看看棲霞中部山區一個村莊的實景。在地圖上看,林家莊村位於亭口鎮的南部邊界線上,再往南就是蛇窩泊鎮的轄區到蛇窩泊鎮則有公路可行,因此多數人們注意到的是兩鎮交界。林是棲霞的大姓,因此有「林家莊」這樣的地名並不意外。不過,林家莊雖然帶有「林」姓,村裡卻沒有林姓人,這還要從村莊的歷史說起。根據《棲霞市地名圖集》記載,在清乾隆年間,這裡曾是蛇窩泊文石村林姓的莊子,故名林家莊。後來,王、馬、李、嶽等姓遷來,村裡雖然沒有了林姓人,但名字沿用了下來。
  • 組圖:棲霞萊陽交界處的村莊,蛇窩泊鎮石角夼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蛇窩泊鎮境內,名字叫做「石角夼」。石角夼村地處蛇窩泊鎮的南邊,棲霞和萊陽的交界處,從村莊向東眺望,遠處群山下的那個村莊,就是萊陽地界的鐘家院村。根據棲霞地名資料記載,明嘉靖年間,林姓遷來;天啟年間,隋姓遷入。
  • 組圖:山溝深處的美麗村莊,棲霞「山西夼」的航拍風光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廟後鎮境內,名字叫做山西夼。名字中又有「山」又有「夼」,就不難知道這裡的地形特點,這是一個位於山溝深處的村莊,圖為從外界到村裡的道路。這個村莊規模不大,大約是一百多戶人家,村莊的布局受地形影響,也分為兩個岔,大致呈一個向東的「人」字形狀。這是村莊的北半部分。這是村莊的南半部分。山西夼村與亭口鎮的上杏家等村相鄰。如果是以對方的視角來看,山西夼村應該是在山的東面。
  • 組圖:煙臺棲霞方山西側一個村莊的實景,名叫大山口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子名叫「大山口」,位於煙臺棲霞市觀裡鎮境內。大山口的大山,指的是棲霞南部的方山,大山口村位於方山的西側,因山脈在此有一處山口,故取名為大山口。根據棲霞市地名資料記載,明末,張姓和徐姓從棲霞北門裡和南三裡店遷到此處建村,後來村裡姓氏漸多,除徐、張外,還有孫、劉、鄒、王、梁等姓。大山口裡,保留著不少老房子,看起了挺有傳統風格。這個村旁邊還有個「小山口」村,不過,不管是大山口還是小山口,規模都不算大。
  • 煙臺棲霞農村婚宴的實景,上菜順序是一雞二筍三湯四蹄
    立冬之後進入農閒時期,趕上周末,膠東不少農村都常有婚禮,而提到婚禮,就不得不說婚宴了,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到煙臺棲霞一場農村婚宴現場,去看看當地的飲食特色。圖片拍攝的具體地點是在棲霞市的蛇窩泊鎮,喜主請了流動飯店的廚師,在村裡做飯,圖為開席前,集中準備的冷碟。
  • 組圖:探訪一個五十戶左右的小山村,棲霞桃村鎮的道柱夼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據說,「道柱夼」是從「道逐夼」演變而來。「逐」字就是為了紀念當初被逐出的歷史。這裡也是棲霞較早一批種植蘋果樹的村莊。聽當地村民說,村裡有一位老爺子,他的爺爺輩的時候,種下了村裡的第一棵蘋果樹,這樣算起來,時間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在棲霞縣誌的記載中,該縣最早種植蘋果的村莊是峨山莊。而峨山莊正是道柱夼的鄰村,兩者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合作化期間曾是一個合作社。以此來看,道柱夼村民的說法也較為可信。
  • 組圖:探訪一個五十戶左右的小山村,棲霞桃村鎮道柱夼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桃村鎮境內,名字叫做「道柱夼」村。從桃村鎮駐地出發,向東沿著204國道行駛,看到峨山莊村的牌子之後轉到下道,走幾裡路之後就來到峨山莊的村口。據說,「道柱夼」是從「道逐夼」演變而來。「逐」字就是為了紀念當初被逐出的歷史。靠山吃山,定居到大山裡之後,牟家人逐漸以林果為業。這裡也是棲霞較早一批種植蘋果樹的村莊。聽當地村民說,村裡有一位老爺子,他的爺爺輩的時候,種下了村裡的第一棵蘋果樹,這樣算起來,時間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 棲霞蛇窩泊鎮有四個「泥都」村,這個地名可追溯到元代
    從煙臺棲霞市蛇窩泊鎮駐地出發,沿著公路向楊礎鎮行駛,不遠處就會看到一座大橋,上面的牌子上寫著「前泥都大橋」。「泥都」是一個地名後綴,這附近有前泥都,有中泥都,還有小莊泥都和張家泥都,共有四個「泥都」村。這個「泥都」到底是什麼含義呢?當地人也說不太清楚,只知道從老輩就這麼叫下來。根據《棲霞市地名圖集》的記載,現在這四個泥都村,差不多都是在清康熙年間建村。
  • 煙臺棲霞有個「蛇窩泊」,不僅地名特殊,歷史也很悠久
    位於膠東半島腹地的蛇窩泊,是棲霞、萊陽、海陽三縣市交界處的一個大鎮。 對於關注果品貿易的人來說,蛇窩泊這個名字應該很熟悉。但即便是不了解蛇窩泊的外地朋友,看到這個很特殊的地名,也會留下印象深刻。 蛇窩泊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
  • 組圖:煙臺棲霞牙山山區這個小山村,只有20多戶人家
    牙山位於煙臺棲霞市的東南部,是膠東地區一座大山。提到牙山,人們通常都會想到它由三個鋸齒組成的主峰。而實際上,廣義上的牙山,包括很大一片山地區域。在這片山區,也有很多有特點的小村莊。這次要介紹的村莊,叫上茅屋夼村,位於牙山的北麓,規模很小,只有20多戶人家。
  • 組圖:海陽市小紀鎮山水夼村的實景,有山有水就是「夼」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海陽市小紀鎮境內,名字叫做「山水夼」。在膠東地區,很多村莊都帶有「夼」(kuang)字。外地的朋友,對這字可能不太理解。而山水夼這個名字就很直白,有山有水的地方,就算是夼。
  • 蛇窩泊鎮文石村打起鑼鼓扭秧歌,為啥這麼樂?
    日前,蛇窩泊鎮文石村的村民們打起鑼鼓跳起舞,慶祝戶戶通圓滿完成。雖然冬日的清晨有些寒冷,但村裡鑼鼓隊的表演依然鏗鏘有力,在歡樂的鼓樂聲中表達對戶戶通政策的感謝。蛇窩泊鎮文石村村民林國元說:「我們村的公路修完以後,我們的心情特別的高興。
  • 組圖:乳山崖子鎮一個美麗山村的實景,名叫「磨山鍾家」
    根據乳山地名資料記載,明初鍾姓從青州府水井村遷徙至此建村,逐漸形成河西鍾家、澤科鍾家、東夼鍾家、磨山鍾家四個村莊。平時一般也簡稱河西、澤科、東夼和磨山。
  • 看圖:探訪萊陽一個二十多戶人家的自然村,名叫桃花溝
    前段時間曾給大家介紹過煙臺萊陽市一個規模很小的村落,那就是大山裡的新立莊。而有朋友留言說,在新立莊所屬的沐浴店鎮境內,還有一個小村莊值得看一看,它的名字叫做「桃花溝」。我們查了一下導航地圖,發現桃花溝距離204國道並不遠,於是上周末在走國道的時候,就順路去探訪了一下。
  • 看圖:探訪萊陽一個二十多戶人家的自然村,名叫桃花溝
    前段時間曾給大家介紹過煙臺萊陽市一個規模很小的村落,那就是大山裡的新立莊。而有朋友留言說,在新立莊所屬的沐浴店鎮境內,還有一個小村莊值得看一看,它的名字叫做「桃花溝」。我們查了一下導航地圖,發現桃花溝距離204國道並不遠,於是上周末在走國道的時候,就順路去探訪了一下。
  • 組圖:棲霞牙山山脈的北麓,有個因山泉而得名的泉水夼村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亭口鎮境內從地圖上看,泉水夼村位於亭口鎮的最南部,與唐家泊鎮相接壤。據代代口口相傳,結合《棲霞縣誌》等史料記載,明中葉萬曆年間,馮氏遷來建村,因村南連綿群山,每個山腳下都有泉水汩汩而出,常年流淌,泉水冬暖夏涼,天旱而不乾涸,而村莊被群山環繞,故取名泉水夼村。隨著村裡人口的增加,農田的開墾,現在泉眼保留的不多,但現存一泉,神奇而又靈驗。
  • 組圖:棲霞牙山山脈的北麓,有個因山泉而得名的泉水夼村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亭口鎮境內,它有個聽起來很美麗的名字,叫做「泉水夼」村。從地圖上看,泉水夼村位於亭口鎮的最南部,與唐家泊鎮相接壤。據代代口口相傳,結合《棲霞縣誌》等史料記載,明中葉萬曆年間,馮氏遷來建村,因村南連綿群山,每個山腳下都有泉水汩汩而出,常年流淌,泉水冬暖夏涼,天旱而不乾涸,而村莊被群山環繞,故取名泉水夼村。隨著村裡人口的增加,農田的開墾,現在泉眼保留的不多,但現存一泉,神奇而又靈驗。
  • 「學習強國」走進煙臺助農直播推介棲霞蘋果
    5月12日上午,「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愛心助農」直播走進棲霞,推介優質棲霞蘋果。觀裡鎮博士達有機蘋果示範基地「搖身一變」成了直播間。談抱團合作:成立煙臺首家有機果品合作社棲霞是「中國蘋果之都」,蘋果產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而在棲霞,一提起張朋義,幾乎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