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棲霞牙山山脈的北麓,有個因山泉而得名的泉水夼村

2020-12-07 膠東故事會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亭口鎮境內,它有個聽起來很美麗的名字,叫做「泉水夼」村。

從地圖上看,泉水夼村位於亭口鎮的最南部,與唐家泊鎮相接壤。泉水夼村以南,是東西走向的綿延數十裡的群山,向南與牙山相連,這些山脈形成了一道氣勢恢宏的屏障,也成為牙山水系的南北分水嶺。山以南,水匯入清水河中,經萊陽五龍河入丁字灣,是為膠東半島的南海;山以北,水匯入山東河中,經福山門樓水庫、夾河入套子灣,是為膠東半島的北海。

泉水夼村三面環山,整個地勢南高北低,村宅坐落東高西低,錯落有致,現有民房300餘棟,古樸典雅。

泉水夼美麗的村名緣何而來?據代代口口相傳,結合《棲霞縣誌》等史料記載,明中葉萬曆年間,馮氏遷來建村,因村南連綿群山,每個山腳下都有泉水汩汩而出,常年流淌,泉水冬暖夏涼,天旱而不乾涸,而村莊被群山環繞,故取名泉水夼村。

隨著村裡人口的增加,農田的開墾,現在泉眼保留的不多,但現存一泉,神奇而又靈驗。此泉眼巨石中流出,巨石有四孔,春、夏、秋、冬分四孔流出,且隨著季節的交替而交替從對應的季節孔裡流出,百年來水流穩定。不因天旱而乾涸,不因天澇而水流變大。很多村裡出生的人就算已經在外定居,仍對此泉念念不忘,每次回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看這旺泉水,去喝一口這甘泉。

泉水夼村有著悠久的建村歷史,相傳明中葉馮氏遷居於此,現全村以劉、于氏居多,有蔡、李、孫、王、姜、翟氏等。現有居民一千多人。村民大多種植蘋果、大櫻桃等,桃子、李、杏、核桃、板慄也有種植,連綿的大山中還孕育著許多說不上名字的草藥、野花、野果,成為村裡一道別致的風景。

(泉水夼周邊連綿的群山,冬季拍攝)

在當地人的心目中,周圍的山峰中,比較出名的要數女岸、圍子頂。女岸、圍子頂,海拔達五百米,在村東南、西南兩邊遙相呼應,就像兩個能護佑村子的兩尊大神。圍子頂能看見嶙峋盤疊的大石。女岸以險峻挺拔而被稱。圍子頂之所以稱之為圍子頂,是因為險峻的山頂被一圈由巨石圍起來的牆體圍住,現存圍牆高的一米多,矮的僅剩痕跡。相傳是清代為防禦捻軍而建。建國後女岸、圍子頂曾短暫建立飛機導航塔,現塔基痕跡猶存。

由於村裡三面環山,出村一條路,沒有工業,所以很大程度上地保存了原生態的美。綠柳吐煙,花香醉人,泉水夼正以最美的姿態,向我們展示著她的風景。

沿著村路拾步而上,路兩旁是錯落有致的石頭房、泥房、古房,讓人有些恍惚穿越了幾百年前,回到初建村時的情景。然而,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卻又提醒著我們,這是新的時代。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下,泉水夼村告別了泥土路,全村道路進行了硬化,裝上了自來水,通上了公交車,建立起了村民文化娛樂廣場,這就是山村裡的幸福生活。(本文作者:泉水夼村 於長城)

相關焦點

  • 組圖:棲霞牙山山脈的北麓,有個因山泉而得名的泉水夼村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亭口鎮境內,它有個聽起來很美麗的名字泉水夼村以南,是東西走向的綿延數十裡的群山,向南與牙山相連,這些山脈形成了一道氣勢恢宏的屏障,也成為牙山水系的南北分水嶺。
  • 組圖:煙臺棲霞這個村地處牙山後身,三個鄉鎮在此交界
    牙山是膠東半島的一座名山,這座山位於煙臺棲霞市境內,圖為牙山正面的雄姿,因山峰形似三顆牙齒,也被稱作鋸齒山。此次膠東村莊故事系列組圖要介紹的地方,就位於牙山山區,只不過地點不在正面,而是在後身。在牙山的後身,有大大小小好幾條山溝(多屬唐家泊鎮),其中一條山溝裡有3個村莊,村名都帶有「閣子」兩個字,從外到裡,分別是下閣子村、上閣子村和閣子東溝村,圖中就是上閣子村。而這組圖片要介紹的是閣子東溝村,它的地理位置比上閣子村更靠近深山。這些村莊為何都帶有「閣子」兩個字呢?
  • 組圖:不同角度,欣賞煙臺棲霞牙山立秋後的好風光
    膠東名山多,這組圖片就帶大家看看煙臺棲霞牙山的好風光。膠東半島的名山當中,以海拔高度計算,前四位分別是嶗山、崑嵛山、艾山和牙山,如果範圍僅限於煙威的話,那崑嵛山、艾山和牙山則是前三。與崑嵛山和艾山的界山屬性不同,牙山整體位於棲霞境內,是棲霞東南部地區的一座地標。古籍當中,多稱之為鋸齒山,民間俗稱牙山。牙山前坡十分險要,攀登多從後坡上山。
  • 組圖:煙臺棲霞牙山山區這個小山村,只有20多戶人家
    牙山位於煙臺棲霞市的東南部,是膠東地區一座大山。提到牙山,人們通常都會想到它由三個鋸齒組成的主峰。而實際上,廣義上的牙山,包括很大一片山地區域。在這片山區,也有很多有特點的小村莊。這次要介紹的村莊,叫上茅屋夼村,位於牙山的北麓,規模很小,只有20多戶人家。
  • 煙臺棲霞牙山周邊鮮有于姓村莊,主要是受到於七的影響
    于姓本是膠東半島的大姓,但在牙山附近,于姓村莊並不多見。 唐家泊村是於七的故鄉,當年於七既然是一方豪傑,想必當時村中于姓不少。但根據棲霞地名資料的記載,如今的唐家泊村,為鎮駐地,人口超過兩千,有李、高、欒、肖、黃、劉、牛、楊、馮等姓,沒有提及于姓。
  • 棲霞牙山森林火災原因查明
    棲霞牙山森林火災原因查明 由村民野外燒地堰引起
  •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威!——看棲霞牙山!
    棲霞牙山,屬「國家級森林公園。」牙山主峰海拔858米,是膠東半島的著名高山之一;主峰位於棲霞市桃村鎮西上寨村北,有三峰:分稱大牙、二牙、三牙。三峰聳立,攢聚如筆,古時候曾稱「聚筆山」!從西南方向看去,三峰並列如鋸齒,故又稱「鋸齒山。」
  • 棲霞蠶山:山峰形如蠶簇得名 秘密通道可登山頂
    蠶山,膠東名山,棲霞六大名山(分別為牙山、艾山、崮山、唐山、方山、蠶山)之一。棲霞山巒綿亙、丘嶺起伏,素有「膠東屋脊」之稱。六大名山乃棲霞境內2500多座大小山頭中的精華,而蠶山又是其中惟一沒有經過開發的。它奇峰突起,峻險挺拔,好似擎天巨柱,鬼斧神工,氣勢恢宏。由於蠶山地質特殊,大多數攀山者只能望峰興嘆。  蠶山得名有講究     蠶山位於棲霞市蘇家店鎮境內,海拔493 米,面積5平方公裡。
  • 山東棲霞牙山森林大火明火基本撲滅(圖)
    當日,山東棲霞牙山森林火災明火基本撲滅。  3月14日16時左右,棲霞市牙山附近唐家泊鎮上寨村山頭發生森林火情並引發火災。截至17日17時,當地組織各級防火隊伍全力撲救,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也緊急調派一架米-171直升機在現場實施吊桶滅火作業,明火已基本撲滅。新華社記者 朱崢攝3月17日,消防戰士在火災現場巡邏。  當日,山東棲霞牙山森林火災明火基本撲滅。
  • 煙臺棲霞牙山森林火災案件法院公開審理並宣判
    原標題:棲霞牙山森林火災案件宣判  今年的3月14日,棲霞牙山發生森林火災,給當地造成了重大損失。後查明發現,是一村民在野外燒荒引發了這場火。
  • 膠東第四高峰牙山有三大自然奇觀,你知道嗎?
    牙山是膠東排名嶗山、崑嵛山、艾山之後的第四座高峰,位於煙臺棲霞境內。小編這裡提到的牙山三大自然景觀分別是「三牙」、「三花」、一品石」。「三牙」和「三花」聞名遐邇,分別為牙山響噹噹的名片。牙山」一品石「則是小編著力推薦的,這一奇觀恐怕知道的朋友很少。
  • 棲霞牙山發生山林火災 起火原因調查中
    水母網3月15日訊(YMG記者) 「棲霞桃村的英靈山烈士陵園唐家泊附近發生火災,火勢挺大,濃煙滾滾!」昨日下午4:00左右,多位市民撥打96110反映,在棲霞牙山附近發生火災,火勢蔓延迅速,初步估計過火面積超過1000畝。車上乘客看見山上起火「我們是坐在大客車上,走到桃村的時候看見遠處濃煙滾滾。」
  • 棲霞牙山山林火災原因查明 一村民野外燒地堰引起
    水母網3月29日訊(YMG記者 史崇胤 通訊員 王強) 3月28日,從棲霞相關部門了解到,3月14日發生的牙山山林火災,原因已查明,系由一村民野外燒地堰引起,目前經棲霞市人民檢察院批准,當事人已被棲霞森林公安局依法予以逮捕。    據棲霞市林業局局長、森林公安局局長孫尚福介紹,當事人是棲霞市唐家泊鎮東上寨村57歲的村民杜學旗。
  • 中國蘋果之都:煙臺棲霞原來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你去過幾個?
    棲霞市,山東省煙臺下轄縣級市,地處山東膠東半島,佔地面積20176平方公裡,棲霞種植蘋果的歷史已有100多年,以個大形正,色澤鮮豔,光潔度好,酸甜適中,香脆可口而著稱。被稱為「中國蘋果之都」和「中國蘋果第一市」。
  • 煙臺三記:蓬萊水城、棲霞牙山、崑嵛山九龍池
    如此看來,比起大名鼎鼎的濟南明府城,還是沾了八仙仙氣的登州府,運氣好得多。  一座城市所以成為自己,總有它的根和魂,總有歷史所賦予的榮耀,值得它的子民們代代珍惜。山海依舊,就讓它享受小城的恬靜,分享八仙的傳說,逍遙海邊的歲月。
  • 南望「旌旗」,北眺艾山,看萊陽棲霞交界處的好風光
    萊陽和棲霞是膠東半島地區兩個相鄰的縣市,萊陽在南,棲霞在北,兩地之間有著比較長的交界線,其中有一個交界點位於路萊公路上,也就是在萊陽原來的西留鄉(現屬譚格莊鎮)與棲霞觀裡鎮之間。這裡的風光相當不錯,下面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去看看。
  • 棲霞和招遠的交界處有座崗山,是個很有底蘊的地方
    (編者按:本文作者為棲霞民俗專家隋建國,此次他講述的是崗山的故事,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崗山不算大,但是一個很有歷史底蘊的地方,下面就聽聽這裡的傳說故事。)即現今的一前一後的大頂子和武神頂或叫碑頂(一是因曾建有武神廟,二是洪武二年重修寺院在山頂立過石碑)。這個大頂子,就成為方圓百餘裡的制高點之一:晴天,西南遠在300多華裡外的平度大澤山可 見;西北70公裡外的招遠羅山主峰上的電視轉播塔清晰可辨;東和東北的艾山、牙山、東南的海陽跑馬嶺、萊陽的旌旗山等,盡在視野內。
  • 棲霞這座山,一峰孤秀,卓爾不群!你爬過嗎?
    蠶山,膠東名山,棲霞六大名山(分別為牙山、艾山、崮山、唐山、方山、蠶山)之一。棲霞山巒綿亙、丘陵起伏,素有「膠東屋脊」之稱。六大名山乃棲霞境內2500多座大小山頭中的精華,而蠶山又是其中唯一沒有經過開發的。它奇峰突起,峻險挺拔,好似擎天巨柱,鬼斧神工,氣勢恢宏。由於蠶山地質特殊,大多數攀山者只能望峰興嘆。
  • 在古代棲霞人的眼裡,艾山的地位為何比牙山要高?
    棲霞地處膠東半島中部,地形多山,境內名山有六:艾、牙、崮,方、唐、蠶。這幾座大山,如果要劃分檔次的話,艾山和牙山屬第一檔;崮山、方山次之;唐山、蠶山又次之。那麼,再繼續細分,艾山和牙山,誰能排第一呢?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來看,艾、牙兩山實在是難分伯仲。
  • 膠東抗戰老電影《三進山城》,拍攝外景是艾山還是牙山?
    過去人們起名都有統一的輩分用字,清末民初文登賽姓定下的輩分用字是「天道時自序,宗世本恆昌」,賽時禮為「時」字輩。明代設立靖海衛的主要目的是防禦倭寇,賽姓祖先因抗倭而來到膠東,數百年後,賽姓後人們又做起同樣的事業。抗戰期間,賽時禮投身軍旅,作戰英勇,立下不少戰功,但不幸在戰鬥中負傷,行動和視力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