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棲霞人的眼裡,艾山的地位為何比牙山要高?

2021-01-09 膠東故事會

棲霞地處膠東半島中部,地形多山,境內名山有六:艾、牙、崮,方、唐、蠶。這幾座大山,如果要劃分檔次的話,艾山和牙山屬第一檔;崮山、方山次之;唐山、蠶山又次之。那麼,再繼續細分,艾山和牙山,誰能排第一呢?

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來看,艾、牙兩山實在是難分伯仲。艾山雄峙於正北,牙山橫亙於東南;前者主峰海拔814米,後者高度為806米;艾山高度雖稍勝牙山,但此山為棲霞、蓬萊所共有,不如牙山之純粹。

現代人感覺糾結,但對於古代棲霞人來說,給艾山和牙山排名,可並沒有這麼費勁。雖然沒有官方正式的記載,但從老縣誌的諸多史料推斷,艾山在古代棲霞的地位,明顯要比牙山高很多。

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並非古人沒有海拔測量儀,而誤以為艾山遠比牙山要高。這背後,主要有地理和歷史兩方面因素的影像。

所謂地理因素,指的就是這兩座山到棲霞縣城的距離。如今交通發達,從縣城到這兩座山都不算太遠,但在古代,兩者相差甚大。據老棲霞縣誌記載,艾山在「縣西北三十裡」,牙山在「縣東七十裡」。

古代沒有「文三線」和「十八盤隧道」,牙山到棲霞縣城這70裡的距離,一天能走完,就算很快。而艾山距離松山不遠,棲霞縣到登州府的官道經過松山,來往相對便捷一些。

因此,古代居住在縣城的棲霞文人們,踏青出遊時,多喜歡北登艾山,諸如明清之際官至兵部尚書的郝晉,就曾留下過歌詠艾山的詩篇。久而久之,相沿成風,艾山逐漸積攢起較為深厚的人文底蘊,此牙山所不能及。

此外,地理因素還帶來一種心理效應。古代人講究風水,以北方為尊,喜居於陽地。而艾山位於棲霞縣城北面,且為向陽一面,在古人眼中,這屬於「吉壤」,歷史上棲霞不少大家族均相中這一帶。如衣氏家族在大概元代遷入棲霞時,就定居在「艾山之陽」的棗林莊村;莊園牟氏家族的祖塋,亦在山脈向東延伸處的代家村。

在地理因素和心理效應的作用下,艾山與棲霞縣城之間形成一種微妙而緊密的關係,牙山則無這種感覺。

而歷史因素,在清代之後也產生較大影響。眾所周知,清朝初年,棲霞人於七發動起義,就以牙山為根據地。此後,雖然起義失敗,事件平息。但在清廷看來,這裡終究是與「叛逆」沾上了關係。因此,後來的棲霞官吏士紳對牙山大多抱有一種「避而遠之」的心態,即便有人曾登過山頂,也鮮有文章歌詠。民間雖然有關于于七的眾多傳說,但清代的棲霞縣誌當中一概不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艾山流傳下來的傳說,大多與李世民有關,人喜言之,縣誌亦喜錄之,反正之間,兩山的地位自然不同。

當然,剛才所述都是以前的觀念了,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家判斷名山的標準,已經簡單了很多,哪座山適合旅遊,哪座山就是名山。

相關焦點

  • 南望「旌旗」,北眺艾山,看萊陽棲霞交界處的好風光
    萊陽和棲霞是膠東半島地區兩個相鄰的縣市,萊陽在南,棲霞在北,兩地之間有著比較長的交界線,其中有一個交界點位於路萊公路上,也就是在萊陽原來的西留鄉(現屬譚格莊鎮)與棲霞觀裡鎮之間。這裡的風光相當不錯,下面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去看看。
  • 膠東抗戰老電影《三進山城》,拍攝外景是艾山還是牙山?
    (三進山城劇照,遠處就是艾山)相信中年以上的膠東人,對這部電影應該很熟悉,很多人不僅兒時在自己村的「大場」上看過,上學的時候也很有可能還寫過觀後感,即便過去多年,也應該能記得影片中的經典臺詞和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變的是對電影的喜愛,變化的是看電影的感受。很多人小時候看的是熱鬧,年紀大了之後看的是情懷。
  • 要火!煙臺日報兩個專版宣傳棲霞全域旅遊各個景點!
    雙節將至,旅遊小高峰即將到來,《煙臺日報》重磅推出兩大專版文章,全方位介紹棲霞全域旅遊各個景點及其交通、聯繫方式等,為棲霞全域旅遊發展吹響了號角。一起來欣賞並宣傳棲霞全域之美吧!八月秋始,九月秋素,十月秋濃。秋天,天闊雲淡,黃葉翻飛,總是給人無限遐想,充滿詩情畫意。棲霞的秋天格外細膩雅致。
  • 要火!煙臺日報兩個專版宣傳棲霞全域旅遊各個景點
    一起來欣賞並宣傳棲霞全域之美吧!八月秋始,九月秋素,十月秋濃。秋天,天闊雲淡,黃葉翻飛,總是給人無限遐想,充滿詩情畫意。棲霞的秋天格外細膩雅致。交通指南:導航搜索「棲霞代家村」直達,可就餐周邊景點:奇石峰越野俱樂部、艾山風景區、艾山溫泉休閒項目:時蔬採摘、花園民宿、農家宴聯繫人:衣女士電話:17362117257
  • 山南是棲霞艾山地質公園,山北是蓬萊艾山森林公園,你爬過哪面?
    煙臺艾山位於煙臺的縣級市棲霞和蓬萊的交界處。艾山的南面即向陽面在棲霞境內,北面即背陰面在蓬萊境內。你爬過那一面呢?艾山北面艾山南面由棲霞市管轄,為棲霞市艾山自然風景區,北面由蓬萊管轄,為蓬萊市艾山國家旅遊景區。
  • 棲霞這座山,一峰孤秀,卓爾不群!你爬過嗎?
    蠶山,膠東名山,棲霞六大名山(分別為牙山、艾山、崮山、唐山、方山、蠶山)之一。棲霞山巒綿亙、丘陵起伏,素有「膠東屋脊」之稱。六大名山乃棲霞境內2500多座大小山頭中的精華,而蠶山又是其中唯一沒有經過開發的。它奇峰突起,峻險挺拔,好似擎天巨柱,鬼斧神工,氣勢恢宏。由於蠶山地質特殊,大多數攀山者只能望峰興嘆。
  • 在古代神話中,蛇的地位要比龍的高,那為何還說我們是龍的傳人
    在古代神話中,蛇的地位要比龍的高,那為何還說我們是龍的傳人在我們中國,常常會用龍的傳人來自稱,當年王力宏的那首《龍的傳人》多麼膾炙人口,就連校園裡的孩子都能完整的哼上兩句。用龍作圖騰是我們的傳統和習慣。
  • 艾山新溫泉首屆九養冬季養生文化節 開啟第五代溫泉序幕
    ——艾山新溫泉首屆「九養」冬季養生文化節今日在艾山溫泉旅遊度假村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養生專家、學者及相關機構代表近300人參加。她強調「艾山新溫泉冬季養生節」是棲霞首屆較大規模的以養生為主題的論壇,不僅帶動棲霞養生產業的發展,而且極大提升了全市全域旅遊,推動文化與旅遊對接,資源與產業對接,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棲霞,認識艾山溫泉,讓更多的信息、文化在活動中得以傳播、交流,真正把中國第五代溫泉——艾山新溫泉首屆「九養」冬季養生節辦成展示風貌的窗口,對外交流的平臺,加速發展的裡程碑,真正為全市旅遊產業的興起壯大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 艾山保護區加強三網建設 打造綜合防火體系
    艾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立足於保護與發展並重,嚴格落實《艾山保護區總體規劃》,不斷加強綜合防火體系建設。自2014年開始,在艾山半山處圍繞艾山林場區域建設18處滅火水罐,2020年又在和棲霞交界處主峰周邊新增5處水囊,總蓄水量約3000方。2018年開始投資170萬元將水罐全部進行管道串聯,為防滅火工作奠定堅實基礎。2020年投資65萬元啟動了蓄水量達2000多立方米的艾山林場森防蓄水池建設。通過系列管護設施的建設,艾山保護區將逐步打造以國有艾山林場為核心,有效覆蓋周邊地區的立體監控體系。
  • 棲霞這個名字相傳是因朝霞而來,但當地的晚霞也很美
    膠東半島各縣市區的名字,通常有三種命名方式,一種是根據地理標誌而來,比如萊陽(萊山之陽,亦有說法是萊州之陽)、海陽(黃海之陽)、掖縣(古有掖水)、即墨(靠近墨水河);再有一種是從典故而來,如牟平(取牟子國舊地太平之意)、蓬萊(海上三仙山傳說)、文登(秦始皇召文人登山之歷史);還有一種是取美意而命名,代表是棲霞和招遠
  • 組圖:棲霞方山上面好風光,從觀裡鎮喬家村可開車登頂
    在煙臺棲霞境內的眾多名山當中,方山是很有特點的一個。 如果論高度,海拔400多米的方山,遠不及艾山、牙山,比崮山、蠶山和唐山也有差距,甚至很多不太知名的山頭,也比方山不矮。
  • 棲霞蠶山:山峰形如蠶簇得名 秘密通道可登山頂
    蠶山,膠東名山,棲霞六大名山(分別為牙山、艾山、崮山、唐山、方山、蠶山)之一。它西臨招遠,北臨龍口,東距艾山20公裡,東北與蓬萊接壤。清光緒《棲霞縣誌》載:「在縣西北五十裡一峰孤秀,形如蠶簇」.蠶山故爾得名。蠶山的得名與棲霞悠久的地域歷史文化分不開。蠶簇亦作蠶蔟,俗稱蠶山,系供蠶吐絲作繭的用具,多用竹、木、草等做成上尖下寬略似山形。膠東半島是中國柞蠶放養、柞絲綢織造的發源地。棲霞山多,滿山的柞樹林,適宜養殖柞蠶。據縣誌載:「康熙三十年,諸城人教植柞樹,飼山蠶成繭。」
  • 棲霞不靠海,但古代有本記錄海鮮的書籍,作者卻是棲霞人
    古代文人寫書著作,多用「海錯」一詞。在清代,有一本記錄海鮮知識的書籍,名字就叫做《記海錯》。在三面環海的膠東半島,棲霞是為數不多的內陸縣市。而有趣的是,《記海錯》的作者,就是來自不靠海的棲霞,他的名字叫做郝懿行。郝懿行(1757~1825), 字恂九,號蘭皋,棲霞城人,出身於明清棲霞四大望族牟郝林李中的郝氏家族。
  • 融基(煙臺)艾山溫泉康養小鎮項目案例
    艾山溫泉康養小鎮坐落於中國蘋果之都——煙臺棲霞,由青島融基集團投資設立的融基(煙臺)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著手打造。本項目是山東省藍色海洋經濟區重點項目,佔地約2200畝,已完善商住出讓建設等手續約230畝。艾山溫泉歷史悠久,位於膠東海拔第三位的艾山南腳下,形成於1.7億年前,水量充足,水溫適宜(52℃)。
  • 組圖:不同角度,欣賞煙臺棲霞牙山立秋後的好風光
    膠東名山多,這組圖片就帶大家看看煙臺棲霞牙山的好風光。膠東半島的名山當中,以海拔高度計算,前四位分別是嶗山、崑嵛山、艾山和牙山,如果範圍僅限於煙威的話,那崑嵛山、艾山和牙山則是前三。與崑嵛山和艾山的界山屬性不同,牙山整體位於棲霞境內,是棲霞東南部地區的一座地標。古籍當中,多稱之為鋸齒山,民間俗稱牙山。牙山前坡十分險要,攀登多從後坡上山。
  • 蓬萊和棲霞交界處有個「英格莊」,建村過程相當傳奇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蓬萊村裡集鎮境內,名字叫做「英格莊」。這個名字相當有特點,不仔細看的話,容易看成「英格蘭」。其實,某格莊的村名,在膠東地區相當常見,不同之處就在於開頭的前綴,這個村莊為什麼叫「英格莊」,前面的「英」指的是什麼呢?
  • 十月遊棲霞,一葉知金秋
    深秋的棲霞,楓林如火,漫山紅遍,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素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說。從棲霞寺南側圍牆向東行不遠,就可看到舍利塔,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細膩、精湛,裝飾華麗,為佛教藝術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 到煙臺棲霞艾山西峽谷,別忘了看壺口瀑布!
    這裡要說的艾山為山東棲霞和蓬萊二市的界山。因產「靈艾」而得名。山中大小峽谷10處,以東線、西線兩處環形峽谷最著名。瀑布多達17處。本文要介紹的是位於艾山西峽谷內二處比較有名的瀑布。其中壺口瀑布高達50多米,與黃河壺口瀑布重名,是艾山最大的瀑布。艾山是膠東半島第三高峰,海拔814米。艾山西峽谷清峰嶙峋、谷幽林深。
  • 山東煙臺棲霞有座廟叫太虛宮,太虛宮裡供奉一位神仙叫丘處機
    當年全真教道人丘處機得道後,於金明昌二年(1191)回棲霞故裡建道觀。因該觀建在濱都裡,故名「濱都宮」。金泰和二年(1202年),章宗皇帝賜匾額「太虛」,故又稱「太虛宮」。棲霞百姓自道觀建成至今,一直稱為濱都宮。
  • 古代中國人國際地位有多高?宋朝人只要去國外都很受歡迎
    中華民族擁有璀璨的文明,自古形成了「天朝上邦」的自信,古代中國人在海外的地位,並非是靠徵戰強索而來,而是來自於異邦人對中國發自內心的敬畏。那麼古代中國人的國際地位到底有多高呢?中國人到了海外境遇又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