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1歲戰士,被泥漿封入40米深橋墩中,每輛列車經過都鳴笛30秒

2020-12-13 騰訊網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乃是愛國詩人陸遊的絕筆,85歲的他已經撐不到祖國統一的那天了,但他在臨終前,仍不忘囑咐兒子,當朝廷收復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一定要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上世紀60年代,21歲的戰士熊漢俊也發出了同樣的吶喊,在他被泥漿封入40米深橋墩中的最後關頭,他大喊道:「大橋修好之後,記得告訴我!」

熊漢俊,出生於1944年,江西省樟樹人。小時候,他經常伴著火車的鳴笛聲入眠,在夜深人靜的晚上,他非但不覺得吵鬧,反倒覺得十分心安。不過,當時的中國正處於百廢待興之時,各個領域都缺少優秀人才,若想修築一條鐵路,還要靠外國出資出技術,中國能提供的,只有人力。

長大後,熊漢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了鐵道八七〇七部隊,成為了一戰士。入伍之後,熊漢俊成了班上最能幹的人,別看他身高不高,只有1米7左右,但他的力氣卻著實不小,忍耐力與耐力也是一流的,苦活和累活,他都搶著幹。另外,熊漢俊還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長官下達的任務,不但沒有偷工減料,還總是超額達成目標。

很快,熊漢俊就由於出色的表現,當上了八七〇七部隊三十七分隊的班長。上世紀60年代,熊漢俊接到上級通知,他將與三十七分隊的戰士們一起,投入到成昆鐵路龍骨甸大橋的建設中。成昆鐵路是我國鐵路的主幹線之一,沿線地勢陡峭,溝壑縱橫,地質條件十分複雜,被稱為「地質博物館」。然而,作為成昆鐵路線上跨度最大的一座大橋,龍骨甸鐵路大橋的修建難度更是上了一個臺階。

那個時候,幾乎沒有任何先進的設備,戰士們向山上運送材料,只能用肩扛。可是,累是一方面,危險又是一方面,山路多崎嶇,每一名戰士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腳下的路,一旦沒有踩穩,後果則不堪設想。1965年8月24日,三十七分隊的戰士像往常一樣,一個接一個地扛水泥上山,澆築橋墩。

不幸的是,班長熊漢俊卻因過度疲累,腳下沒有站穩,在澆灌七號橋墩的過程中,不慎墜落。要知道,橋墩深達40多米,憑藉外力根本來不及營救,而且墜入其中的熊漢俊很快就陷入了泥漿之中,沒過多久,他就渾身動彈不得。意外的是,熊漢俊卻沒有大喊大叫,因為他知道,他決計沒有生還的可能了,於是他用盡了全身力氣,向上面的戰友大喊:「大橋修好之後,記得告訴我!」

熊漢俊被封入橋墩之後,戰士們曾猶豫過是否要炸掉橋墩,將他的遺體安葬。可是,他們都清楚熊漢俊是個怎樣的人,炸掉橋墩絕對不是他想「見到」的。於是,熊漢俊的遺體就一直留在七號橋墩之中。

為了緬懷他,戰士們在橋墩上刻上了「熊漢俊烈士千古,昆明鐵路老兵」幾個大字,而來來往往的列車也自發形成了一個不成文規定:經過橋墩時,鳴笛30秒。他們是在「告訴」熊漢俊,大橋已經建成,請放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972年,21歲戰士被泥漿封入40米深橋墩中,過往車輛都會鳴笛致敬
    然而,在建造成昆鐵路時,1965年8月24日有一位年齡不到21歲名叫熊漢俊的鐵道兵小戰士,由於十分辛苦的勞作,不小心掉落在正在施工澆築水泥的柱子裡。熊漢俊就這樣被封在了40米的深橋墩裡,這段鐵路也因此被稱為「中國最特殊的鐵路」。
  • 55年前,一士兵意外掉入40多米深橋墩,此後火車經過都要鳴笛致敬
    這些人大多沒有像魯迅先生這樣在史書上畫下濃墨重彩,但都在自己為之奉獻的熱土和人民心中銘刻下了名字。 在雲南省龍骨甸大橋是成昆鐵路上跨度最大的大橋,也是最險峻的一條。它全長1382米,共有38個橋墩,每個橋墩間隔約30米,高近40米。其中,7號橋墩上刻著一行醒目的字:「熊漢俊烈士千古,昆明鐵道老兵」。
  • 1965年,一21歲少年被澆築在水泥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致敬
    而這條鐵路的修建耗費了無數工人戰士的心血。在55年前,就有一位年僅21歲的少年戰士,被融入了這條鐵路的一座橋墩中,化身英靈永遠守護著鐵路。而如今,每一列經過此地的火車都要鳴笛30秒,祭奠這位英雄。
  • 1965年,年僅21歲年輕戰士被編入鐵路墩子裡,火車經過都鳴笛致敬
    而且這條鐵路的建設花費了無數工兵戰士的心血。五十五年前,有一位年僅21歲的年輕戰士,被編入這條鐵路的一個墩子裡,化身英靈,永遠守衛這條鐵路。時至今日,每一輛經過這裡的火車都會鳴笛30秒,來祭奠這位英雄。青藏鐵路於2006年開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也是最困難的鐵路之一。但是許多人不知道,在西南的成昆線同時也是我國修建的最困難的一條鐵路線。
  • 雲南的一座橋,火車經過需鳴笛30秒,只因橋墩裡有一位21歲的烈士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成昆鐵路建成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悲壯的故事。比如龍骨甸大橋7號橋墩裡,就躺著一位21歲的烈士。龍骨甸大橋位於雲南省祿豐縣井鄉龍骨甸,是一座以地名命名的橋梁。該橋全長1382米,有38個橋墩,每個橋墩都高達40米。1965年8月24日,大橋7號橋墩已經完成了模具的鋪設,也完成了灌注速凝水泥之前的一切準備。
  • 列車經過此處都要鳴笛30秒,因橋墩裡,有一位21歲的烈士
    後來在火車經過成昆鐵路龍骨甸大橋的時候,火車總會鳴笛30秒,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鳴笛,是為了向建設大橋的烈士熊漢俊致敬。在鐵路以及大橋的建設中,有許多位鐵道英雄付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為了鐵路的建設,付出了令我們難以想像的艱辛與努力,甚至是生命。而熊漢俊,便是這些英雄中的一位。
  • 中國最特殊的橋墩,列車經過必須鳴笛30秒,只因水泥墩裡有一烈士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中國最特殊的橋墩,列車經過此地時都需要明笛30秒,因為這不僅僅是個橋墩,也是一位21歲烈士的墓地。成昆線是連接四川和雲南的一條重要線路,在西南地區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在雲南省祿豐縣龍骨甸地段時發生了一件誰都不想看到的事故,因為龍骨甸的地質十分複雜,所以需要搭建橋梁通過,並且風險十分大。而在搭建橋梁的過程中,一名叫熊漢俊的烈士不幸遇難,而7號橋墩便成了他的烈士墓。熊漢俊出生在江西一個普通家庭,在鐵路修建的過程中,熊漢俊所在的部隊負責支援鐵路修建工作,而他在工地上勤勤懇懇做著自己的工作,是個十分開朗樂觀的人。
  • 中國最特殊的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只因他臨終前說了一句話
    但要是仔細看,你會發現火車道路兩旁會有一些陵園,這些人都是因為基建技術尚不完備時發生的一些意外事故,在雲南地區,每輛列車在經過成昆線龍骨甸大橋,都會鳴笛30秒,很多人對此感到不解,其實,這是為了紀念一個21歲鐵道兵戰士熊漢俊。
  • 這是一座奇怪的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不做不行嗎?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達,交通的發達與否也成為了一個國家能否與世界接軌的體現之一而我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基建狂魔」,高鐵、地鐵等也可以說十分完善,甚至成為了世界上高鐵裡程第一的國家。但是在幾十年前那種情況下,這些交通的建設是十分不容易的。
  • 成昆鐵路上的龍骨甸大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這是為何?
    大橋坐落在雲南省楚雄州,這裡地勢險峻,要想在這裡成功地修建一條鐵路並非易事,要想使大橋正常運轉,就必須把橋高提高到40米,每座橋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0米。這一險峻的橋段,對前來修橋的工程人員來說,壓力很大。因此,工程兵在47年前就被國家選為他們的後備軍人。由於這裡地勢特殊,在此之前從未在此修建過鐵路。因此,他們這個工程可以說是零經驗,零基礎。
  • 為了修鐵路,他21歲被活生生封在水泥橋墩,現在火車路過都會鳴笛
    雲貴高原海拔在2000到4000米之間,又位於我國的西南部,地廣人稀。由於群山環繞,路途艱險,外面的人們很難進入,而裡面的人們被困在了這裡。經濟發展得十分困難,在別的地方都能吃上饅頭菜餚時,這裡許多平民還過著艱苦的生活。
  • 為了修鐵路,21歲的他被活生生封在水泥橋墩,現在火車路過都會鳴笛
    雲貴高原海拔在2000到4000米之間,又位於我國的西南部,地廣人稀。由於群山環繞,路途艱險,外面的人們很難進入,而裡面的人們被困在了這裡。經濟發展得十分困難,在別的地方都能吃上饅頭菜餚時,這裡許多平民還過著艱苦的生活。然而隨著成昆線計劃的出現,一條鐵路貫穿了四川和雲南,打破了當地的經濟牢籠,使當地人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 48年前,21小夥掉入一座混泥土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是我國各方面的發展都十分迅速,相比之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交通運輸這一塊,就體現的非常明顯。早幾十年,我國的天南地北之間因為相隔距離太遠,交通又不方便,兩個地方的人想見上一面十分困難,更別說生意往來了。可是如今鐵路這麼發達,尤其是通了高鐵之後,幾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去到千裡之外的目的地。
  • 在中國最悲壯的大橋,每當列車經過時,鳴笛30秒
    3位是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第二位是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誰也想像的,一個人在中國製作的一條偏僻的道路——成昆鐵路,這是外國專家在被稱為「鐵路區域」在21世紀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你可能無法想像為什麼鐵路會超越宇宙飛船和人造衛星成為世界第一,下面我們來看看發生了什麼成昆線是連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和雲南省的全長1096
  • 火車經過成昆鐵路龍骨甸大橋,為何要鳴笛30秒?為了向烈士致敬
    在我國,有著一座特殊的橋梁,每次列車經過這座大橋的七號橋墩之時,都會鳴笛三十秒,而正是為了紀念一位戰士。它就是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的成昆鐵路龍骨甸大橋,地處龍川江大峽谷,全長1382米,其上共有38個橋墩,每個橋墩間隔將近30米,高近40米。
  • 20歲戰士填入橋墩,遺體未取出?網友:怪不得火車經過必須鳴笛
    20歲戰士填入橋墩,遺體未取出?網友:怪不得火車經過必須鳴笛說起我們國家的鐵路發展,相信不少人也都是知道的吧,而一些對這方面比較關注的人,可能了解的就會更多一些了。因為在這條鐵路修建基本都是跨山的,所以在修建鐵路的時候是要搭建很多特別高的橋墩的,而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條鐵路線的龍骨甸大橋的七號橋墩中。據了解,龍骨甸大橋是始建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而在七號橋墩修建的時候,有一名年僅21歲的戰士是被填入了橋墩之中。
  • 火車每次經過7號橋墩時都要鳴笛?知道原因的旅客也會靜默3分鐘
    在我們這個國家,各個地方都有非常暢通的道路,但是能讓我記得最深的就是成都到昆明的鐵路了。當你路過這條鐵路的時候你會發現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那一條線也是非常美麗的,在這一路上也是彎彎曲曲的,成昆鐵路是世界鐵路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大橋蜿蜒在龍川江大峽谷中,更是舉全國之力打造出來的一條「天路」。
  • 成昆鐵路永遠的七號橋墩!列車每過鳴笛30秒,烈士熊漢俊於此長眠
    該橋全長1382米,總橋墩數38個,橋墩高近40米,橋墩之間的間隔約有30米。它盤旋在龍川江大峽谷中,河流蜿蜒,重山疊嶂,蔚為壯觀。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物資匱乏,技術受限,想要建成如此龐大的工程,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有不少人因此犧牲。
  • 雲南龍骨甸大橋,所有火車經過都需鳴笛30秒,橋下埋著一位老兵
    雲南龍骨甸大橋,所有火車經過都需鳴笛30秒,橋下埋著一位老兵中國建設的速度真不是蓋的,短短時間內就可以修出一架大橋,建設一條鐵路,無論條件如何艱苦,都會克服。其中有一個最特殊的大橋,因為橋下埋著一位英雄,所有的火車經過的時候都要鳴笛30秒。這是雲南省內的龍骨甸大橋。雲南地處高原,地形十分複雜,以前經濟也比較落後,正是由於交通越來越便利,所以近年的發展也很迅速。這個大橋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建成了,如今已經使用50年。依然十分堅挺。從這裡就可以知道,當初建設這座大橋的老兵是多麼的認真用心。
  • 戰士掉進40多米深橋墩,被水泥封存前大喊:大橋修好之後告訴我
    雲南的龍骨甸大橋7號橋墩上赫然寫著"熊漢俊烈士千古,昆明鐵道老兵"。這個橋墩上曾經犧牲了一個烈士—熊漢俊。自此,經過這裡的每一列火車都要鳴笛30秒,以此來紀念這位英雄。1.那時的我們還不是外國人口中的「基建狂魔」,中國更多的是貧窮和落後。即使是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之下,新中國依舊不乏那些甘願犧牲的戰士,而那些戰士的花名冊中,熊漢俊也赫然在列。1965年年僅21歲的熊漢俊作為八七七部隊三十七分隊隊長來到了雲南的山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