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著一座特殊的橋梁,每次列車經過這座大橋的七號橋墩之時,都會鳴笛三十秒,而正是為了紀念一位戰士。它就是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的成昆鐵路龍骨甸大橋,地處龍川江大峽谷,全長1382米,其上共有38個橋墩,每個橋墩間隔將近30米,高近40米。它是成昆鐵路最險峻的橋段,也是成昆鐵路線上跨度最大的大橋,建成至今已有30餘年。
而在它位於龍川江中段的第七號橋墩上,刻有兩行字「熊漢俊烈士千古,昆明鐵道老兵」,這位名叫雄漢俊的烈士,於1944年出生,18歲的時候參軍入伍,此後一直在鐵路上工作,雖然他人長得不高看起來也有些瘦弱,但是卻十分勤奮可靠,為人更是勤奮善良。例如在修建井隧道時,他就非常拼命,哪裡需要他,他就出現在哪裡,從來沒有半句怨言。
後來,因為他在工作上一向的良好表現,還被提拔成八七零七部隊三十七分隊班長。自成昆鐵路開通建設以來,他更是積極投身於建設工作,每天帶著他的分隊挖隧道、澆築橋墩。當時,因為建設鐵路的地理位置十分險峻,導致工程量較大的工作十分辛苦。但是,戰士們從未有過怨言。
在1965年的8月24日,熊漢俊正和他的戰友在工地工作,哪曾想意外發生了,一位士兵因為坍塌不慎掉進了水泥之中,由於水泥凝固很快,熊漢俊第一時間就跟著跳了進去,將這個戰士推了上去。但是他卻因為已經陷得太深和工作後的疲憊力竭,最終被永地留下。
當時,熊漢俊明白自己已經出不去了,就對戰友說:「等鐵路修好了,一定要告訴我一聲。」就這樣,年僅二十一歲的鐵道兵戰士熊漢俊,陷入了四十多米深的橋柱中心,速凝的水泥將他勞勞鎖住。此後,他與大橋緊緊地澆築在一起,因公殉職英勇犧牲。事發後,人們想過炸斷橋墩將烈士遺體取出來,但是這就意味著即將封頂的橋墩全部報廢,損失巨大而且將延緩工期。
但是,為了能保證成昆鐵路能夠正常的施工進行,工程隊只得將他留在了裡邊。當大橋建成後,每當有列車行駛經過七號橋墩時,就會鳴笛三十秒,這正是為了紀念這位戰士,也是為了告訴他當初的大橋建成了。而現在在雲南省境內還有著唯一的一支守橋部隊,在這個地處邊遠山區的中隊裡,每年新兵下分隊時都丟組織宣誓活動。
他們宣誓:「一定繼承先烈遺願,發揚先烈光榮傳統,為祖國守好大橋。」舉起右手,莊嚴宣誓的新兵士兵們,擦乾自己在聽到鐵道兵犧牲戰事時留下的眼淚,將為祖國守橋的光榮使命牢記心中。而像熊漢俊以及其他所有為建設祖國而犧牲的烈士們,他們的精神和為祖國做出的貢獻,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永遠銘記在心中。
好了,本期的文章到這裡就要結束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