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簷前雨 圖/圖蟲網
帆船是人類最早用於遠航的工具,人類歷史進程中許多濃墨重彩的事件背後都曾出現過帆船的身影——鄭和下西洋所乘的寶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到了現代,帆船依然承載著人們在海上乘風破浪的夢想,人們亦將之列入體育競技項目。乘帆船出海是歐美家庭常見的假期消遣方式之一,近幾年也漸漸在海南流行開來。
海南天然良港眾多,提供帆船出海服務的商家有三亞半山半島帆船遊艇俱樂部、海口國家帆船訓練基地等。現代帆船並不像古代的木帆船一般完全依賴風力,它與遊艇一樣裝有燃動力機、雷達等,一般離港前採用燃動力,駛入大海後就會關閉發動機,改成升帆行進。
乘帆船出海旅行的樂趣恰恰在升帆之後。
搭乘完全採用燃動力的遊艇在海上馳騁,雖然快意瀟灑,但完全由駕駛員掌舵,少了互動性。帆船則不同,升帆是一件十分耗體力的活,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快速將風帆拉滿,儘管帆纜會將手磨得生疼,從升起風帆到帆船被風推著行進的過程卻令人雀躍,仿佛化身為燃動力機還未發明的時代操縱風帆穿行於海洋的水手們,正去往大海另一頭未知的大陸。「那時的航海家遭受到海的殘暴,可更體驗了海的溫柔。」
若乘坐的是小帆船,起風時可以面朝大海坐在船艙兩側並將雙腳放入海水中,感受海水的清涼、海浪撲面而來以及帆船被海風帶著徐徐遠行的悠遊自在。熟悉的陸地與城市不斷後退,越來越渺小。
乘風破浪之後的重頭戲,是尋一片寧靜的海域收了帆,拿出釣具潛具,或在大海中央沐浴著日光垂釣,或潛入斑斕的深海世界,仿佛生活在海上,直到黃昏、入夜,迎來鋪滿天際的恢弘的落日霞光以及闃靜的夜晚中明亮而絢爛的星空。
此時,突然理解了為何有如此多的人嚮往帆船旅行以及駕駛帆船環遊世界,就像《海上的減法生活》的作者玲子所言:「地球有70%都是海洋,靠著風,你就可以走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海上另有一種不急不緩、自由隨性的平靜生活。明天在哪個港口停留,風平浪靜還是狂風暴雨,都隨風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