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故宮的朋友會發現故宮裡沒有廁所。紫禁城裡有成千上萬的房子,有無數的宮女和太監,這座巨大的供皇帝和妃嬪居住的紫禁城,如果沒有廁所,怎麼方便呢?這裡大鵬來給你們解答。
故宮之所以沒有廁所,首先是出於安全考慮。據說在古代有一個皇帝,他喝醉了去茅房上廁所。結果,茅房的兩塊踏板斷裂活活的淹死在糞坑裡估計是史上死的最不體面的皇帝了。因此,在後世的宮廷庭院裡,不再修建廁所以徹底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此外,廁所裡的大糞池還可能藏有一些刺客,因為糞池太臭了,沒人願意往前湊,所以這個地方可能會成為刺客的絕佳藏身之地,所以故宮裡沒有廁所,刺客也沒有機會利用廁所藏身。
第二點是環境因素,紫禁城修建廁所會造成空氣汙染,故宮沒有排汙設備。有了廁所,整個宮殿的環境都會變得很糟糕。因此,出於環保考慮,故宮不修建廁所。基於以上兩方面的考慮,可以理解,故宮庭院是皇帝的居所,安全第一,考慮到皇室的威嚴,整個宮殿環境。也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果氣味很難聞,那將成何體統?故宮既然沒有廁所,那麼皇帝、妃嬪、宮女、太監的大小便問題怎麼解決?
實際上,紫禁城裡有很多移動廁所來給皇帝和妃嬪們用的。有了這些設備,皇帝和妃子就不用到處跑去上廁所了,他們可以在就近解決。在清代的皇宮裡,主要用來解決大小便的問題。一般是盆或桶之類的器物,統一稱做恭桶。在宮中,無論是皇帝還是太監,宮女們都解決如廁的問題都用恭桶。而皇帝或者王妃們如廁一般叫做出恭,一般來說,太監或宮女的喊出恭的時候,伺候皇帝或者妃子的人們都會忙碌起來,有的人負責準備恭桶,有的人則準備草紙,還有人準備洗手盆供皇帝與妃嬪排便完畢後洗手。帝王妃嬪使用的恭桶,還有一個特殊名詞叫官房,是用珍貴的檀香木做成的,桶內裝滿細砂,香粉表面再覆蓋一層燒焦的紅棗,可以說是非常豪華的。糞便被拉下後,將直接被香粉包裹,燒過的紅棗也會散發出香味,所以排便時不會有異味。當皇帝和妃嬪完成後,會有專人把恭桶拿走,把它放到淨房,淨房是專門存放工桶的地方。
當太監和宮女方便的時候,他們會去他們住處的一個小房子,裡面也有一個恭桶。當然,沒有。鋪什麼樣的細沙、香粉、焦棗,裡面是木炭還是沙土。當他們方便完後,他們必須自己清理,擦洗便盆,然後把它放在茅廁凳下以備日後使用。我得說在古代,沒有廁所的時候,古人也有辦法解決。他們真的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