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千千萬,不同的茶形態各異,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很有趣的茶:寧紅龍鬚茶。
它因「外形似須」 而得名,茶形像毛筆頭和古時的紅纓槍頭,衝泡時似花朵綻放,亦稱「杯中花」 。
01.
寧紅龍鬚茶的歷史由來
寧紅工夫茶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之一,簡稱「寧紅」,主產於江西修水。
《茶葉全書》作者威廉·烏克斯曾描述:「寧紅外形美麗緊結,色黑,水色鮮紅引入,在拼和中極有價值」。
寧紅工夫在清朝時就聲名顯著,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認為「寧紅是歷史上最早支派,寧紅早於祁紅九十年,先有寧紅,後有祁紅」。
寧紅龍鬚茶在清道光年間與寧紅工夫同時興起,當時江西各茶廠都要在出口的第一批優質「寧紅工夫」茶箱(俗稱貢箱)裡放多個龍鬚紅茶蓋面,作為彩頭和標記。
02.
寧紅龍鬚茶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寧紅龍鬚茶是獨具特色的純手工工藝茶。
鮮葉經自然萎凋、手工揉捻、炭火烘焙後,需要手工理條並「扎把」:將茶葉一根一根理直,基部齊,用白線紮緊,呈飽含墨汁的大號毛筆狀,然後進行炭火烘焙。
用50℃文火長達30多小時慢慢烘乾後,再由技藝出眾的老師傅手工用五彩線環繞,將整個龍鬚茶紮成網狀。
最後還要再一次炭火提香,整個製作過程採用古法工藝,工藝複雜,技藝要求頗高。
03.
寬衣解帶泡龍鬚
為啥稱「寬衣解帶」呢?拿到五彩絲線捆綁的龍鬚茶時,多數茶友無從下手,有很多茶友反饋說,實在見佳人心切,直接暴力上剪。
其實很簡單,找到幹茶底部最外側的紅線頭,輕輕拆解,脫去「紅衣」後,方可找到「綠衣」初始線頭,也在底部。再然後是黃線絲衣,最後是一襲白衣,它在最裡層,也相應會短小很多。
從外到裡順序依次是紅-綠-黃-白,最後底部的「衣帶」留著,方便欣賞茶姿。
衝泡後的寧紅龍鬚茶滋味甜醇爽口、回甘持久,湯色橙紅明亮、清澈豔麗,複合各種花果幽香,一個字:美!
一葉見方寸,一茶現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