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朗崖口漫遊

2021-02-19 順德漫遊

       中山南朗崖口原是珠江的出海口,故名崖溪。現所稱的崖口村指一個行政村,有八個村民小組。東堡、西堡、平山、中堡和向西共五個小組主姓譚,楊家小組主姓楊,陸家小組主姓陸,化美小組主姓肖。譚、楊、陸、肖為崖口村原有四大姓氏,解放後接收一部分外來戶,全村共有五十三個姓氏。崖口村的地理位置在珠江口西部地區,交通發達,訊息靈通,南鄰珠海市,東臨伶仃洋,隔海相望是深圳、香港。這裡背山面海,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降雨量有二仟至三仟毫米,能耕能種能養,是個得天獨厚的漁米之鄉。崖口村有近七佰年歷史,崖口人先祖在南宋時期遷徙來這個地方定居,依山傍水開拓土地,世代以農耕為主。


前幾篇分享了崖口友成雲吞、廣亮煲仔飯、竹筒飯、稻田曬穀,今次繼續介紹崖口部分村景古建築(祠堂、寺廟、碉樓)街景民居、稻禾收割、煲仔飯食街食店、煲仔飯、飄色展覽等相片視頻片段。其它崖口特色景物風俗,有機會再續。點擊圖片,清晰瀏覽。

       崖口村沒有出現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問題。村莊中土地、資源、資產掌握在集體中,不會給村中所謂能人、強者掠取、佔有,形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把留下在村中的農民組織起來繼續走集體道路,用共同勞動、按勞取酬的辦法,安置弱勢農民就業,使農民能通過勞動致富,卻也沒有傷害強者的利益。全村原有土地四十多平方公裡,約六萬市畝,除了山林果木、宅基地和道路、河湧外,可耕可種土地有四萬多畝,全村主要經營農業種養,有三仟畝水稻耕地,全部機械化生產;有三仟多畝淡水養殖魚塘;其餘大部分為利用圍墾土地開發的鹹淡水養殖場,根據珠江口水文、生態條件,養殖蝦、蟹等高檔水產品。

       在外界的觀察中,最能體現出崖口村「公社」色彩的是村裡3000畝水稻田,在珠三角大量糧田消失,早已變身廠房的時候,崖口村卻固執地將大片糧田堅守至今。「這些水稻田是村裡原本就有的,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分田到戶,還是由生產隊集體負責耕作。參與勞作的村民計工分,按勞取酬。」



崖口會堂

崖口飄色展覽館

南朗崖口飄色,是流行於南朗鎮崖口村的歲時節令民俗活動,源於唐代「耍菩薩」祭祀民俗,後稱為「出會景」、「梟色」、「飄色」等,於每年農曆五月初六「龍王誕」舉行。據清同治七年版《香山縣誌》載:「每遇神誕日,張燈歌唱,曰打醮,盛飾儀從,舁神過市,曰出遊,為魚、龍、獅、象,鳴鉦疊鼓,盛飾童男女為故事,曰出會景。」記載的就是南朗崖口飄色的盛況。這一歲時民俗活動一直沿襲至今。

       崖口飄色色彩絢麗,玲瓏飄逸,富有1節奏感、故事性強等。另外,與崖口飄色一起出巡的頭牌、羅傘、彩旗上有精緻的粵繡,也是崖口飄色的一大特色民間藝術。 崖口飄色於20世紀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曾先後到香港、澳門表演,1988年創辦的中山慈善萬人行新民俗活動,崖口飄色有新的發展。2008年崖口飄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敦和裡閘門

陸雁群碉樓

建於中華民國時期,四邊形混轉結構建築,高四層約17米,青磚牆,花崗巖砌腳,外牆覆蓋灰砂。2012年被列為中山市不可移動文物。


可庵譚公祠

雲谷譚公祠

二二四部隊八一分隊與崖口大隊東村民兵合影 1965年8月26日

翠峰譚公祠

平山村口

陸家士多

禾田香野民宿

昔善雲吞 東邊公園市場另有一間

飯焦香

      集益寺位於中山市南朗鎮崖口村,原名大灣古廟,據傳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有文字記載重建於道光四年。該寺薈萃佛、道、儒文化,是中山地區較有特色的廟宇,在廣大信眾和海內外鄉親中有較大影響,是中山市的重點宗教旅遊勝地。

     集益寺群由南朗鎮崖口村民間廟宇群組成,共有11間。最早的是1924年建的大灣古廟,約15平方米,內設有天后聖母,上世紀90年代後,陸續又興建其它廟宇,古廟群連成一片,共由10座不同的殿堂組成,從北向南依次是:大王殿、飛來禪院、瑤臺洞府、財神殿、觀音閣、天后宮、霍肇元大老爺廟、星君府、元辰大殿、南海慈航。構成一個建築群。供奉的神位有佛教、道教、民間神話人物等,各不相同,是一個不同信仰問換的大融合。

崖口特產手信

相關焦點

  • 中山南朗崖口竹筒飯
    中山南朗崖口,魚米之鄉。盛產稻米,海產豐富,靠山吃山,靠誰吃水,魚米結合,產生煲仔飯、竹筒飯等美食,吸引遠近食客光顧品嘗。 食客A:崖口真系一條有意思的村,有好吃,有靚景,經常來,都是吃煲仔飯,今次吃竹筒飯,好似煲仔飯咁自己揀料,而且都是平民價,好好吃,如果鍾意加啲海鮮辣椒醬撈埋啲飯飯,好正,湯雲吞超級抵食
  • 中山好風光:南朗崖口海景田園風光美(組圖)
    南朗崖口:稻田南朗崖口:稻田   南朗崖口:廟宇  過去,崖口村共有飛來寺、大王宮、武侯廟等近20多座的廟宇。這些廟宇供奉著不同的神。  目前,中山正依託這片佔地15公頃的紅樹林,在南朗鎮設立控制區域面積約200公頃的崖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並在2010年前於保護區內每年種植紅樹林20公頃。而這些,都將成為面積達2066公頃的南朗鎮崖口農業生態示範區的一部分。  南朗崖口:海景  崖口村還有著美麗的海景田園風光。
  • 「嶺南記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山南朗崖口飄色!
    中山崖口飄色從清朝乾隆年間興起到現在,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南朗崖口飄色是流行於當地各村的歲時節令民俗活動,源於唐代「耍菩薩」祭祀民俗,後稱為「出會景」「梟色」「飄色」等,於每年農曆五月初六「龍王誕」舉行。崖口村因為「飄色」吸引眾多遊客來觀看。與崖口飄色一起出巡的頭牌、羅傘、彩旗上有精緻的粵繡,也是崖口飄色的一大特色民間藝術。
  • 廣州中山南朗崖口村 賞荷消夏攻略
    據了解,第四屆中山荷花節已6月26日開幕。現在去中山南朗崖口看荷花恰是時候。此時正值暑假,帶上孩子、老人,一起到中山南朗崖口看荷花吧!廣州中山南朗崖口村 賞荷消夏攻略 廣州中山南朗崖口村 賞荷消夏攻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歷來備受文人墨客所推崇,在中山南朗崖口,就有一個150畝地的荷花基地,最近剛剛開幕的第4屆中山荷花節就是在這裡開展,吸引了很多中山本地市民以及外地遊客前往觀光拍照,一時之間,平時恬靜的田園變得熱鬧了起來。
  • 「中山南朗崖口」觀賞日出全攻略(內含旅遊指南)
    相信各位小夥伴都在形形色色不同的地方看過日出,但不知道中山南朗鎮崖口的日出看過沒?中山市位於廣東省的中南部,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一、公交篇:1.如果小夥伴是從中山汽車總站到達的話,可以乘坐12號公共汽車到達南朗的西堡站(約1小時25分鐘);2.如果小夥伴是從南朗高鐵站到達的話,也可以乘坐12號公共汽車從南朗鎮政府到達西堡站,或者選擇乘坐K26號公共汽車到達崖口站;TIP
  • 崖口:出海盡享漁家樂
    被訪者提供    玩家:阿林    推薦地:中山市南朗鎮崖口    推薦理由:崖口觀海臺下有一個很大的水泥平臺,大約400-500平方米,在這裡露營,可以爬雲梯山、吃海鮮、拜石子廟,甚至還可出海捕魚,當一回「漁民」。    阿林具備多年的戶外活動經驗,他認為,露營並非要去遙遠的地方,就在中山,也有很多好選擇。
  • 南朗飄色旅遊文化節遊玩攻略!
    ▼最佳遊玩路線看完飄色巡遊肯定肚子餓了,來到南朗肯定少不了吃海鮮、品荔枝!中山海鮮美食之鄉的南朗南朗君為大家推薦兩家熱門吃海鮮的店崖口人家講到吃海鮮,怎麼可以少了崖口人家呢,這個中山吃海鮮不可撼動的地位!一直都受到中山人的鼎力支持!甚至別的地區的人也會慕名而來!
  • 南朗好味道 吃貨看過來!
    炸腸實際是炸生腸,切成小丁,一小粒一小粒,脆脆的,拌在粥裡香脆可口,而腸子本身帶一點點特有的味道,香味就來自其中,不妨一試喲,會有意想不到的新鮮口感。雲吞靜靜地浮在淺金色的湯中,象牙白的雲吞皮薄如蟬翼,半透出新鮮豬腿肉的輕粉顏色。即使在湯裡浸泡超過半小時,也依舊輪廓分明,宛然有幾分王維筆下靜靜開的木芙蓉神韻。溫馨提示哦,崖口雲吞並不是全天恭候,想要吃到的小夥伴可要早起覓食哇。
  • 品質南朗 | 我在中山奔小康⑲
    偉人故裡、秀美南朗,乘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南朗的古村和村民們的生活翻開了嶄新一頁。今天的「我在中山奔小康」系列,我們一起到南朗去看一看。美麗鄉村建設讓南朗鎮的很多古村落都煥發出勃勃生機,有600多年歷史的左步村,就是其中一張響噹噹的名片,這裡成為很多市民周末休閒度假旅遊的網紅打卡點。老街古巷舊祠堂,南朗鎮左步村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
  • 一個至今還實行人民公社制度的珠三角村落→中山南朗崖口村
    受朋友之邀今日清早八點從家出發,前往中山南朗崖口村。從下柵檢查站出珠海後上高速,在南朗收費站下高速,總共才2元錢。下圖,即將出珠海,美雲伴我行。崖口村共有農田3000畝,種了很多水稻,自然這裡的米也是不錯的,朋友專程去買了崖口新米
  • 中山崖口賞荷花
    周末,瀏覽戶外信息時候,看到英西峰林的一片荷花世界,婀嬈多姿,已是盛花時節,離我們很近的崖口,今年的荷花怎麼樣了呢?崖口村,位於中山市南朗鎮。崖口是中山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有萬畝圍墾海域景觀,崖口荷塘,崖口海鮮美食街,崖口煲仔飯等等,沿著這條美食街走到海邊,還可以崖口海邊觀光。崖口,漁米之鄉,沿著觀光小路進來,展現眼前的就是萬畝稻田。稻田是整片連在一起的,崖口村仍保持「人民公社」生產模式,一直沒有分田到戶,還是集體生產,按勞分配。
  • 生蠔養殖回歸中山南朗_水產快訊(水產養殖)_水產養殖網
    生蠔養殖回歸中山南朗2008-01-28 09:1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山商報        南朗鎮一度沉寂了十多年的生蠔養殖而今在南朗崖口村再度復興,綜合效益明顯。  生蠔養殖一度絕跡十多年&nbsp&nbsp&nbsp&nbsp生蠔是南朗鎮崖口村出產的珍貴海產品,可加工成幹品和製作蠔油、蠔豉。據《崖口村志》記載,當地人工養殖生蠔由來已久,在崖口沿海灘涂均有人工養殖的蠔塘和天然蠔場,崖口附近海灘清末已形成數千畝完整的蠔塘。
  • 4個大男人覓食中山崖口,500塊經費吃了水蟹粥、炒肉蟹、海鮮煲仔飯,感覺超值啊!
    去年開春的時候,我們曾經花了一整天時間,去到中山南朗鎮吃海鮮
  • 中山南朗崖口村,宮崎駿的夏天,治癒田園小清新!
    這時小貝尤其懷念中山南朗的崖口村,如果小貝有瞬間移動的魔力,小貝一定立刻馬上瞬移到崖口村,讓清新美景治癒我略微疲憊的心靈。接下來,就讓小貝帶你們到崖口村逛逛,順便讓小貝的心情調整過來,更好地應對明天的工作。跟著小貝來吧!崖口村就在廣澳高速翠亨出口旁,下了高速大概5分鐘就到了。
  • 南朗精選線路一日遊,吃喝玩樂一次過滿足你!
    這裡是一代偉人孫中山的祖居地,還是名人方舉贊、阮玲玉、方成、歐初的故鄉……南朗左步村保存著許多歷史文化遺蹟,經過一系列的綜合保護、創新展示,成為珠三角地區饒有名氣的歷史文化名村,儼然一座活靈活現的鄉土博物館。  踩著石板街,古老建築鑲嵌著某年代特有的窗花,遊人觸讀著眼前一片片綠牆青瓦。村道兩旁分布著高大的細葉榕,鬚根濃密,綠蔭清涼,沁人心扉。
  • 中山這些絕美綠道,附近美食不少,有一處就在大湧!
    >>>孫文公園--博愛路--長江樂園(舊址)--貝裡村--南朗城軌站--崖口-燕石圍(中山東岸)--孫中山故居--翠山路找一個沒有雨的周末在綠道騎行或徒步、漫遊於綠道之中欣賞山林野趣足夠讓幸福感「爆表」旅遊騎行小貼士1、必須佩戴頭盔、護目鏡
  • 2020南朗旅遊文化節昨開幕
    昨天上午,由孫中山故裡旅遊區管理中心主辦,中山報業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南朗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暨孫中山故裡全域旅遊推介會在孫中山故裡旅遊區舉行。據悉,南朗鎮將在6月-11月,舉辦一系列文化旅遊活動,給遊客帶來 「吃、住、行、遊、購、娛」的全方位體驗。
  • 譚浩彬:堅守非遺技藝六十載 望崖口飄色能代代傳承
    【簡介】崖口飄色是一種廣東省中山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和民間藝術,是當地人民群眾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共同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農曆五月初六,崖口村除在村內舉辦飄色巡遊外,還應邀出外巡遊表演。1935年,崖口飄色到香港參加英女皇銀禧大典巡遊活動。1945年,崖口飄色到澳門參加慶祝光復的巡遊活動。崖口飄色的知名度從南朗一帶擴大到省、港、澳乃至東南亞。
  • 中山:漫步稻田 尋香南朗
    南朗左步村稻田。老話說:「春爭日,夏爭時,百事宜早不宜遲。」七八月份,南國的稻子紛紛進入收割季,夏日豔陽裡,稻穗成熟,片片稻田起伏著金黃的稻浪,陣陣稻香隨清風撲面,好一幅鄉村即景圖。8月,走入南朗,那「赤腳在田裡追蜻蜓」「靠著稻草人吹著風唱著歌」的夢想,變得很容易實現。 在孫中山故裡歷史文化遊徑中,左步村納入了三處景點,分別是孫氏宗祠、歐氏宗祠、阮氏宗祠。景點賞完後,逛逛左步的村容村貌,尤其是村中成片成片的稻田美景,絕對不虛此行。
  • 中山這裡的黃油蟹和稻田堪稱省內一絕
    在中山崖口,吃蟹是不分季節的,什麼時候都好吃。不過,現在慢慢進入菊黃蟹肥的時候啦,這裡水蟹、肉蟹任君選擇,憑海臨風,吃著海鮮,看著紅樹林隨風搖曳,豈不美哉?  △黃油蟹中山是黃油蟹的重要產區,而南朗鎮崖口海鮮一條街的黃油蟹久負盛名。不少外地人願意跑幾十公裡長途來吃,而且吃過返尋味!崖口「海鮮一條街」,更是享有「鹹淡水海鮮美食之鄉」的美譽,各種美食惹人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