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來,解放軍飛機不斷繞臺,看起來是把一些民進黨"臺獨"分子的腦袋繞壞了。
據臺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議員陳永福11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由於解放軍軍機常常"擾亂"臺灣,建議民進黨當局擬定"毀核計劃",轟炸大陸東部沿海地區的核電站,以"保護臺灣人民"。
對此,島內網友諷刺道:"喝醉了?別再酒駕了!"臺灣作家王豐也指責道:"這人八成是活膩了吧?"
雖然可笑,但這種言論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2015年,日本《軍事研究》雜誌刊文稱,如果爆發戰爭,日本可以攻擊我國東部沿海各個重要目標,其中就包括核電站。
簡單來說,雖然核電站看起來很大,但其核心的反應堆很小,而且被包裹在幾米厚的安全殼中。安全殼的抗打擊能力比一般的鋼筋混凝土要強數倍,安全標準跟軍用防核設施對齊。也就是說,一般的常規武器是摧毀不了核電站的。
所以,真正能威脅到我國核電站的,也就是核武器了。而對於核武器的威脅,我國核電專家們在幾年前表達過自己的看法:想要根本解決核武器對核電站的威脅,重點不在於核電站怎麼建設,而在於國防實力強大與否,任何重大工程都是如此。
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之後,中國充分吸取鄰國教訓,中國國務院決定,在出臺新的核安全法規之前,不再批准核設施建設項目。而到了2015年下半年,即"十三五"規劃前夕,關於重啟內陸核電建設的爭論開始越來越多,其中就有對核電站遭受"核打擊"時安全性的質疑。
2016年3月4日,中國核能協會的4名專家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回答了當時輿論對於核電站的種種質疑,其中也談到了這一問題。
文章寫道:"考不考慮戰術核武器的攻擊,不僅僅是核電廠所特有的問題,許多國家的重要政治和經濟設施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例如,三峽大壩建設前許多人也提出了大壩能不能經受核武器攻擊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的討論已脫離核安全和核安保領域的範疇,而進入到國家安全的範疇。"
文章總結稱:"這要求我們不斷加強國防建設,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制止敵人的輕舉妄動,否則,不僅僅是核電,許多重要的政治和經濟項目的建設都無從談起。"
(編輯:獨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