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七七事變的日本兵,是真失蹤還是另有隱情,歷史文獻最終解密

2020-12-06 方哥說史

2020年7月7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83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以失蹤一名士兵為由,藉口進城搜查,遭到我軍言辭拒絕後,引發了「七七事變」。眾所周知,七七事變並不是一場偶然事件,而是日軍籌劃已久的陰謀,隨著歷史文獻的解密,七七事變爆發前的真相一一被解開。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這時日軍一木清直在清點手下人數時發現少了一個人——新兵志村菊次郎。於是,他便以士兵失蹤為藉口,提出進入宛平城搜查的無理要求。

而駐守在宛平城的是二十九軍二一九團團長吉星文,年輕氣盛的吉星文斷然拒絕了日軍的無恥挑釁,於是日軍隨即增兵,擺出臨戰姿態,而吉星文也得到了師長馮治安的命令——寸土不讓。

吉星文態度強硬,正中日軍藉機生事下懷,於是一木清直下令包圍城門,炮轟宛平城,七七事變由此爆發。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端,也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日的起點,從此以後,抗日戰爭的大幕徹底拉開,而失蹤這名志村菊次郎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那麼志村菊次郎真的失蹤嗎?答案後來才被揭曉。原來志村菊次郎,他因在演習的時候拉肚子而離隊,因為是新兵,路不熟,回來路上一時找不到部隊了,所以來不及歸隊。

日軍得知自己搞錯了,但炮都開了,如果此時再向中國承認錯誤就太沒面子了,所以他們將錯就錯,反正全面侵華是遲早的事,擇日不如撞日,乾脆就借著志村菊次郎失蹤開打!

戰爭爆發後,日軍為掩蓋真相,將志村菊次郎退出現役,遣送回國。但是,志村菊次郎的幸福日子沒有過太久,隨著日軍戰況吃緊,志村菊次郎再次應召入伍,進入了緬甸戰場,1944年10月,志村菊次郎被孫立人將軍率領的中國遠徵軍擊斃。

而那個下令炮擊宛平的一木清直,從少佐越級晉升為大佐,此後一直在中國作戰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瓜島戰役爆發後,一木清直帶領第一支先頭部隊參加戰鬥,因為輕敵冒進,後被坦克壓成肉泥,這兩人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相關焦點

  • 從幾個細節,揭秘日本發起「七七事變」的真相
    83年前發生的「七七事變」,點燃了中日戰爭的導火索,中國從此走上了全面抗戰的道路。抗日戰爭已經結束75年了,可日本史學界至今還有人在歪曲歷史,說這起事變是偶然的,起因是一名日軍士兵「失蹤」、中國軍隊先開槍而引發的。也有無良的國內媒體,罔顧歷史事實,信口雌黃地誤導讀者。
  • 徐志民:日本對七七事變的認識及中日論爭
    日本媒體、民眾幾乎一邊倒地叫囂「膺懲暴支」,日本政府宣稱七七事變是中方有計劃的「武裝抗日」,決定附和軍部「擴大派」,伺機擴大侵華戰爭。然而,戰後東京審判以大量史料證實七七事變是日本陸軍計劃、煽動和陰謀製造的產物,還原了事變真相,對日本人的七七事變認識產生了一定影響。
  • 走進歷史現場,全景還原七七事變
    ……」這是北京檔案館珍藏的《盧溝橋歌》詞曲,作於78年之前「七七事變」之後。78年過去了,這首歌中透出的悲壯與豪邁,仍讓人動容。1937年7月7日,農曆六月廿九。歷史奔流至此,瞬間迅猛改道。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抵抗外敵入侵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為慘烈的戰爭,也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贏得全面勝利的反侵略戰爭,由此開始。
  • 日本「殺人蟹」真的來自核輻射,還是另有隱情?
    日本「殺人蟹」真的來自核輻射,還是另有隱情?日本身為臨海的國家,在它們的地盤上自然有許多鮮美的海鮮,其中還有最出名的殺人蟹,因為它們的體型巨大,走起路來還像帶著攻擊性的。它們是由於我國翻譯上存在錯誤,所以人們就將它叫做殺人蟹,另外它是有名的肉食動物,就連海洋裡的鯊魚它也要吃上兩口,而且它也是現存體積最大的螃蟹,它們有長長的爪。最大的蟹腿展開後可達4.2米,和一輛汽車的長度差不多,另外它們壽命達100年。
  • 七七事變:我們不能忘卻的歷史
    1937年7月7日,日軍悍然炮轟宛平縣城,進攻盧溝橋,史稱「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戰火染紅了盧溝橋,宛平與北平不平,華北與中國告急。這一天,刻印著一個民族心靈上難以癒合的傷痛。記錄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與殺戮,也見證中華民族的抗爭與不屈。七七:不能忘卻的紀念七七,祭告遇難同胞:正義不容褻瀆,歷史不會重演!
  • 1937年,那個打響七七事變第一槍的日本軍官,最終的結局如何?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揭開了日軍全面侵華的序幕。同時,它也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那個打響七七事變第一槍的日本軍官,最終的結局如何?牟田口廉也,就是那個打響第一槍的日本軍官。他是佐賀縣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第29期。
  • 七七事變,謊稱「消失的戰士」竟然真實存在,不過下場卻在意料中
    22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帶傳來槍聲,並有一士兵 「失蹤」,立即強行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中國第29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嚴詞拒絕。日軍一面部署戰鬥,一面藉口「槍聲」和士兵「失蹤」,假意與中國方面交涉。
  • 6隻母獅圍攻1隻雄獅,連毛都扒光了,是爭風吃醋還是另有隱情?
    6隻母獅圍攻1隻雄獅,連毛都扒光了,是爭風吃醋還是另有隱情?獅子是一種群體性動物,在一個種群中,雄獅佔有絕對性的優勢,是整個獅子家族中的領導者,擁有絕對的威望,但是在日本多摩動物園裡卻發生了非常罕見的一幕,6隻母獅圍攻1隻雄獅,連毛都扒光了,是爭風吃醋還是另有隱情?
  • 七七事變期間,張自忠身上發生了什麼,最終導致以死明志
    前幾篇文章我們介紹到,華北事件期間,日本對中國的態度,有一段時間改善非常的大,而這個時候,張自忠的一個行為,讓其成為輿論的焦點。時任第38師師長兼天津市市長的張自忠,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到日本訪問。張自忠,不但自己去了,還帶領天津北寧鐵路足球前往日本去踢友誼賽。
  • 七七事變時日本鼓譟侵華 男女老少捐款捐物 前所未有的癲狂狀態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盧溝橋邊進行演習,謊稱遭到中國軍隊槍擊以及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蹤為由,要求進入宛平城內進行搜查。儘管時隔沒多久,日本人聲稱「失蹤」的士兵志村菊次郎便已經歸隊,但日本人繼續以上述藉口與中國軍隊進行談判,而就在雙方談判之時,日軍悍然發動進攻,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就此爆發,日本也就此撕下面具開始了它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
  • 耍帥裝酷還是另有隱情
    耍帥裝酷還是另有隱情?先說一下高校對留學生騎電動車摩託車的態度,有的高校是聽之任之(沒有超過高校容忍限度的),有的高校是發布公告表明態度(學生反映強烈或者出過危險的)。比如「雙一流」高校吉林大學早在2018年初就發布了《吉林大學國際學生駕駛摩託車管理規定》。
  • 蔡英文笑勘災、蘇嘉全遊日本皆「另有隱情」?
    繼臺當局副領導人陳建仁被曝,於百姓受災期間帶著全家到金門度假,爽遊3天2夜後,今(28日)又傳出民進黨籍「立法院長」蘇嘉全25日帶家人赴日本出遊,「立法院」方面聞訊趕忙出面「鳴冤」稱,蘇嘉全是受邀赴日訪問。對此說辭,「耿直的網友」均不買帳,痛斥副領導人金門度假、「立法院」長跑日本,都必須下臺!
  • 走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聽盧溝橋上的獅子講述「七七事變」的...
    7月,北平更是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7月7日,這裡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秦德純回答:盧溝橋是中國領土,日本軍隊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該地演習,已違背國際公法,不得進城檢查。不過為了避免激化,秦德純還是緩和了一下提議:等天亮後,讓本地軍警代為尋找。如果發現日本士兵,即行送還。放下這個電話,秦德純又立即打電話找宛平縣長王冷齋交代。接到秦德純的電話,王冷齋立即離開南長街的家,奉命來到日本特務機關部松井太久郎那裡交涉。
  • 七七事變時的宛平縣長回擊日本謬論 國人對歷史的無知讓他寒心
    我們回憶過去,是為了策勵未來,但在今天許多人只知道中國經過八年的全面抗戰取得了勝利,但究竟盧溝橋事變是如何發生,日本人又是如何侵略,很多人都顯得一片茫然。甚至還有些人會問出盧溝橋事變到底是日本先打中國還是中國先打日本的問題?
  • 這個普通的日軍士兵,意外引爆七七事變,後來死得極慘
    關於七七事變,歷史客棧之前發過不少文章了,大多是從宏觀的角度來寫,其實還有一些細節也很有意思,今天咱就來說一個。大家都知道,七七事變的起因是日軍在1937年7月7日晚上演習結束後,發現失蹤了一名士兵,還聽見過槍聲,就想當然地認為是被中國軍隊抓去了,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引發了事變。那麼,這個失蹤的日軍士兵是誰呢?
  • 日本入關,七七事變的始末
    演習中,一名日本士兵「失蹤」,日軍憑此藉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拒。20分鐘後,這個士兵已自行歸隊,但日軍大隊長仍下達命令,攻擊宛平城。此時已是次日凌晨4時50分…… 這是「盧溝橋事變」的開端,隨後這一事件演化成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
  • 七七事變83周年:無法忘卻的那一天
    七七事變83周年:無法忘卻的那一天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詞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 是真實惠還是另有隱情?
    還是其中另有隱情呢?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酒店銷售,她們往往採用的是提成制,也就是,如果她們為酒店拉來一單的客人,並且開了房間,那麼,她們就可以拿到到塊左右的提成;第二種是自己家裡經營的條件十分簡陋的旅店,他們通常都是開在火車站旁偏僻且衛生條件差的單間。
  • 日軍隨軍記者鏡頭下的「七七事變」
    日軍隨軍記者鏡頭下的「七七事變」實拍照片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是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
  • 歐陽娜娜蹲馬桶都有講究,到底是真精緻還是另有隱情?
    腸道中的神經元大約有一億。這也是為什麼腸道又被稱為「第二大腦」的原因。腸道堆積的細菌產生大量有害物質有可能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長期以往,這會導致記憶力衰退、思維遲緩等表現。還會影響人們的心情甚至心理健康,易燥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