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問題,一直備受家長的重視。孩子因意外而受傷的事件,時有發生。雖然家長不能完全杜絕孩子受傷,但孩子受傷後,家長採取的措施很關鍵。
案例
樂樂是一個三歲的小女孩,非常可愛。由於爸爸媽媽要上班,平時就由奶奶照看樂樂。有一天,奶奶在做飯,將煮好的一鍋稀飯放到了地上,就開始炒菜。
樂樂到廚房找奶奶,不小心摔倒了,正好摔到稀飯鍋上,把稀飯弄翻了。幸好是冬天,樂樂穿得比較厚,只燙到了一隻手。
奶奶一看樂樂被燙到了,當時就慌了。她趕緊抱起樂樂,把樂樂的手伸到水龍頭下面,用涼水一直衝燙傷的部位。後來,她又按土方法,在樂樂燙傷的手上抹了醬油。
但是,奶奶在給樂樂換衣服時,不小心將燙傷的皮膚弄破了,樂樂痛得一直哭,鬧著要找媽媽。奶奶趕緊給樂樂的爸爸媽媽打了電話。
等爸爸媽媽將樂樂送到醫院時,醫生檢查了樂樂的傷勢,告訴樂樂的爸爸媽媽,「燙傷後馬上給孩子衝水,這一步你們做得很好。但是你們給孩子脫衣服時,太莽撞了,加重了孩子的傷勢,讓孩子多遭罪。而且,用醬油抹燙傷部位的方式並不可取。」
大多數家長在孩子燙傷後,都會選擇用冷水衝洗,可以緩解孩子燙傷部位的疼痛,避免傷勢加重。但是,家長在用冷水衝洗孩子的燙傷部位之後,後續的處理方式也很重要。
孩子不小心燙傷,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
1、衝水
孩子不小心被燙傷之後,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帶孩子去冷水下衝洗,至少要衝洗30分鐘左右。選擇用水衝洗燙傷部位,具有鎮痛的效果,可以減輕因燙傷而引起的皮膚燒灼感。同時,在冷水的作用下,還可以使燙傷部位的皮膚與衣服分離開,以免熱量繼續滲透入皮膚。
若是孩子被燙傷的部位有衣物覆蓋,千萬不可以揭開,也不可以用手去觸摸燙傷部位。若是發生大面積燙傷,燙傷部位的皮膚可能已經破皮了,或與衣物發生粘連,這時若是揭開或者動作過於莽撞,可能導致傷情加劇。
2、脫衣服
在給孩子燙傷部位衝洗足夠長時間的涼水之後,家長可以小心翼翼地給孩子脫衣服。若是遇到有粘連的部位,家長可以使用剪刀,將衣服剪開,但要避免硬扯。在這個過程中,要繼續用涼水衝洗燙傷部位,而且在脫完孩子的衣服之後,仍然要將燙傷部位浸泡在水中。
3、及時送醫
若是孩子燙傷的程度比較輕微,一般在用涼水衝洗或浸泡之後,即可緩解燙傷所帶來的疼痛和燒灼感,可以適當抹一些燙傷藥。若是孩子燙傷比較嚴重,就要將無菌紗布用涼水浸透後,覆蓋在燙傷部位,再及時送醫。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在兒童意外事件中,燙傷居於首位。若是孩子燙傷,家長一定要及時採取應急處理措施,不可有絲毫馬虎。特別是在家裡進行緊急處理以後,也要儘快送往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孩子不小心被燙傷後,要先衝水再脫衣服,原因有這兩點
1、先衝水可以穩定傷勢
在孩子不小心被燙傷後,家長先給孩子燙傷部位用涼水衝洗,可以更快更有效地穩定孩子的傷勢。若是家長先脫衣服,會比較難脫,就會耽誤時間,孩子的燙傷部位沒有第一時間在涼水作用得到抑制,傷情就會加重。
2、先脫衣服會加重傷情
一些家長在孩子被燙傷後,可能會第一反應脫孩子的衣服,但是這種做法無疑會加重孩子的傷情。孩子被燙傷的部位容易與衣服發生粘連,若是家長強行脫去孩子的衣服,就會撕扯到燙傷部位的皮膚,從而使傷勢更加嚴重。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家庭急救常識,對於燙傷的緊急處理,應有基本的了解,才能採取正確的處理方式,避免加重孩子傷情。在做好應急處理以後,若是孩子的傷情較為嚴重,家長應儘快將孩子送往醫院急救。
大多數孩子發生燙傷時,家長完全沒有防備,導致孩子遭罪,家長心裡也很難受。家長平時就要教育孩子,遠離危險物品或危險環境,不要接觸熱水瓶、燒飯的鍋具,以及一些電器產品、電插座等。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只有遠離危險,才能遠離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