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片都是「金名片」 片片泡出「致富經」 陝西「茶葉+」 探索新路子

2020-12-21 三秦網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特派濟南記者 趙明)  參展茶企走進網紅直播間,宣傳自家好茶優勢;一盒盒富有陝西特色包裝的茯茶磚,向參觀者講述著陝茶故事;一個個以茶為載體,衍生出的「茶葉+」產品,吸引著賓朋的眼光……10月24日正值周六,第八屆中國茶博會迎來參觀潮,陝西展區以其特色的「茶葉+」的方式進行推介推廣,吸引著眾多參觀者和客商「趕集採購」。

同時,第八屆中國茶葉博覽會全國名優茶推薦遴選活動舉行,陝西16個企業21項產品參加評選,共獲得13個獎項。

推介:茯茶驚豔茶博會飄香泉城

「做茶嘞!夥計們精神起來!」喊著嘹亮的「築茶號子」,三位築茶師傅半環繞著模具站立,一個用簸箕將冒著熱氣的茶葉灌進模具中的封裝口袋裡;一個打下手;一個用棗木做成的茶杵一下一下築實茶葉,邊灌邊築,配合默契……

11時30分,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一場精彩的古法製作茯茶流程演示吸引著參展遊客的目光。

「涇陽茯茶曾沿著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遠銷西域以及俄國中亞等地,被譽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黑黃金、神秘之茶,生命之茶。」涇陽縣副縣長劉洋現場向與會客商和參觀者推介宣傳涇陽茯茶,「熱忱歡迎濟南以及全國各地的朋友來涇陽觀光、考察、投資、興業。」

「涇陽茯茶是黑茶類的重要品類,也是品質陝茶的優秀代表,從漢代絲綢之路開通至今,流傳千餘年,近代復興以後的涇陽茯茶在沿循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創新,開發出了眾多的新產品、新茶飲,獲得各地茶人茶友的廣泛好評。」山東省資深品牌營銷專家劉軍利現場為涇陽茯茶「吆喝」,隨著時代的發展,健康生活觀念深入人心,黑茶作為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飲料,市場空間巨大。「涇陽茯茶品牌企業為山東茶友奉上了一杯醇厚、濃豔的茯茶,衷心希望具有遠見的實力經銷商能更好地與陝西的茯茶企業洽談對接。」

「我認識和了解茯茶,是從電視劇《那時花開月正圓》開始的。」濟南市民張杰表示,「好客山東歡迎你」,所以山東以茶待客、以茶會友是傳統禮儀。茯磚茶獨特的降脂去油,調理腸胃保健功能,逐步被廣大消費者認可與青睞, 「茯茶不僅是一種飲品,也是流香絲路的文化名片。」

宣傳:在「硒」望田野上實現新「硒」望

「  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  」  陝西展區一側,陝西兩名流量網紅主播「王3歲」和劉思琦傾情直播, 為茶商茶友搭建方便快捷的線上對接渠道,並邀請參展的陝西茶企走進直播間宣傳產品。

「歡迎安康市德潤天然富硒茶有限公司王璇走進直播間,為大家介紹富硒茶,並講述與茶相關的唯美故事。」劉思琦向線上網友介紹茶企負責人。

「歡迎大家來紫陽,品嘗富硒茶,賞青山綠水。」王璇面對直播並不陌生,端起一杯茶,開始賣力吆喝。

短短20分鐘的直播宣傳中,王璇在線上向網友推介家鄉的茶園風  光;並通過展示照片,講述了茶二代、茶三代們的唯美故事;暢聊起採茶的過程和採茶人的生活……

「我以前總覺得外邊掙錢容易,先後在深圳和西安工作,由於工作壓力大,經常靠喝咖啡維持精力,因此病了一場。」王璇說,正是因為這場病,讓她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我在和中醫藥專家的溝通中了解到,富硒茶對人身健康有益。特別是專家說,『你家就生產富硒茶,這東西好滴很麼,你把這茶喝上就好了麼!』」

「於是,我辭掉了工作,回家專心經營家裡的茶園。」王璇說,如今,她們家的茶園發展好了,同時還帶動周邊貧困村民過上增收致富的好日子。

「每一杯「好茶」的背後,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茶園如何更好  地留住遊客是她一直在思索的。」王璇希望能加大與茶有關的高品質人才引進力度,「未來,我將藉助『茶葉+』的模式,將茶園打造成種植、採摘、吃住購娛的公園,同時利用茶葉推動家鄉其他特色產品的銷售,在『硒』望的田野上實現新『硒』望。」

發展:利用自身優勢講好陝茶故事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如今,每片陝茶都是「金名片」,片片泡出「致富經」。陝西省園藝技術工作站副站長、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孫越贇表示,陝西這幾年發展茶產業,帶動全省23個縣區22.5萬戶、77.9萬人脫貧,帶動了網際網路運輸,還有旅遊康養產業的發展,為陝南脫貧致富作出突出貢獻。

「我們這些年通過推動茶產業的發展,陝西茶葉取得蓬勃發展,  由過去的一個茶葉小省現在已經躋身於全國茶葉大省,產業面積和產量產值已經穩居全國前10名。」孫越贇表示,陝茶企業通過參加茶博會、參觀調研學習,看到與產茶大省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今後,我們要把產品做好,然後做好四大區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企業品牌,另外還要帶著企業來闖市場,闖市場。 」

「我們要講好陝茶故事。」孫越贇表示,陝西種茶歷史非常悠久,陝西又是文化大省、旅遊大省,我們要把文化資源、旅遊資源和產業資源相結合,提升品牌價值、提升產業綜合效益。「我們今年上半年通過網上茶博會形式帶動茶葉銷售。截至目前茶產業是產銷兩旺。」

因變求變,陝茶人積極尋求「破繭而出」,以「茶葉+」的方式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產業發展的可能和空間。

孫越贇說,2020年第八屆中國茶博會期間,陝西省農業農村廳帶來的產品主要有漢中仙毫、安康富硒茶、地域特色的茯茶,還帶來開發的茶葉  新  衍生品:茶爽、速溶茯茶等。

「漢陽陵博物院出土的距今215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茶葉』,通過專家鑑定:來自於陝南茶區。」孫越贇表示,要利用陝西的優勢講好陝茶故事,讓陝茶立足陝西、面向西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茶產業成莒南精美名片
    □ 本報通訊員 張富民  金秋時節,走進臨沂市莒南縣金龍湖那片鬱鬱蔥蔥的茶園,陣陣炒茶的清香襲來。幾十年前,「南茶北引」讓茶葉在湖畔生根發芽,茶產業逐步成為當地重要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成為莒南縣農業綜合開發的一張精美的名片。
  • 莒南縣:茶葉名片吸引遊客來觀光
    幾十年前,「南茶北引」讓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茶葉在金龍湖畔紮根發芽,萬畝茶園在這裡匯聚成一片浩瀚的綠海,茶葉產業逐步成為當地重要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成為莒南縣農業綜合開發的一張名片。「茶葉產業已成為莒南縣重要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 平田:高山農業裡的致富經
    長期以來,平田鄉以其宜人的自然風光綻放出絢麗的風採。「山水平田」,也成為平田鄉一張響亮的名片。獨特的高山環境,造就了平田鄉得天獨厚的綠色農業發展資源。近年來,該鄉注重特色農業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楊梅、枇杷、櫻桃、獼猴桃等特色水果及石斛、浙貝、黃精等中藥材陸續在這裡「紮根」。「長期以來,偏遠的地理位置加上庫區開發限制等客觀條件,使平田鄉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後。
  • 茶葉 這片神奇的葉子為何耐人尋味,為何回甘無窮
    | 茶葉這片神奇的葉子為何耐人尋味,為何回甘無窮。 疫情期間不時看到茶葉能有效防治「新冠病毒」的報導,是否真有如此功效,有待驗證。然而拋開特殊時期的疫情,喝茶的確也對身體有益。
  • 在鳳慶,關於茶葉的新探索已經到這種程度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產茶國和茶葉消費國。然而近年來,隨著茶葉市場的發展,國內茶葉市場出現了質量參差不齊、銷售情況低迷的現狀。 鳳慶,一個地處雲南,被譽為「中國紅茶之都」的地方,有著得天獨厚的茶葉種質資源,有著悠久的種茶、制茶歷史,更有著一代代前赴後繼的茶葉匠人。如今,關於茶葉的新探索正在這片土地上悄然發生著。
  • 一片小茶葉 蹚出脫貧致富路
    煉技術念好念精「茶」字經「我們企業的茶葉種類如今越來越豐富了。除傳統綠茶外,目前公司還推出了紅茶、黑茶、白茶等多個品類。」陝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德斌說,「黑茶、白茶和紅茶可以充分利用夏秋季的茶葉,減少鮮葉損耗,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製作黑茶、白茶和紅茶不僅促進了企業發展,還顯著提高了帶貧效益。」
  • 陝西將全力打造文旅融合「金名片」
    原標題:陝西將全力打造文旅融合「金名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
  • 【決勝2020】一片小茶葉 蹚出脫貧致富路
    媒體採訪團來到西鄉縣的陝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進行採訪。近年來,西鄉縣依託資源稟賦,把茶葉確定為產業扶貧的重頭戲,緊緊圍繞打造茶葉經濟強縣目標,走出了一條因茶興業、因茶致富奔小康的產業扶貧之路。煉技術 念好念精「茶」字經「我們企業的茶葉種類如今越來越豐富了。除傳統綠茶外,目前公司還推出了紅茶、黑茶、白茶等多個品類。」陝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德斌說,「黑茶、白茶和紅茶可以充分利用夏秋季的茶葉,減少鮮葉損耗,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製作黑茶、白茶和紅茶不僅促進了企業發展,還顯著提高了帶貧效益。」
  • 石頭面上巧構思,孟津黃河石畫「畫出」致富新路子
    河道內蘊藏著取之不盡的黃河石資源,黃河石因長時間經河水的衝刷、洗磨、流送,比一般石頭表面光滑且質地堅硬,尤其是在白色的石頭上作畫,看上去猶如宣紙一般。從小生長在黃河邊的長秋村民趙現紅,不僅喜愛繪畫藝術,而且對黃河有著特殊的感情,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和朋友去黃河灘上撿形狀各異的奇石,回來後經過打磨,清洗,讓石面更加光滑細膩,形狀更加圓潤飽滿,然後用不易褪色脫落的丙烯顏料在上面作畫,創作出雍容華貴的牡丹、栩栩如生的花鳥等多種元素的黃河石畫,很受消費者青睞。
  • 央視《致富經》走進感德「制茶大師」,陳兩固了解感德鐵觀音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術,由木匠轉變成優秀的茶葉技術員、茶葉工程師,最終成為制茶工藝大師。他長期在茶葉的種植、加工、製作、拼配等各領域,潛心鑽研,經驗豐富,取得顯著成效。其製作的鐵觀音在各種級別的茶王賽中,多次獲得金獎茶王,並經層層選拔,榮獲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殊榮。經他研究實驗的「茶園梯壁種植黃花菜以及茶樹修剪新技術」等成果,在安溪縣數萬畝茶園推廣,影響廣泛。
  • 曝8寸晶圓代工產能「按片拍賣」,每片最多漲300刀
    導讀:12月15日,臺灣經濟日報報導稱,某老牌晶圓代工廠正「拍賣」明年二季度8寸產能,每片晶圓價格最多漲300美元。若客戶要求更多產能也均需通過競標,單位為「片」,據悉,每片晶圓價格因此拉高三至四成。爆料者指出,供「競標」的部分約幾千片,只佔二季度產能的一小部分,但仍然出價者眾。
  • 點茶成金 荒山建起「綠色銀行」——山陽縣發展茶葉產業帶貧增收調查
    這一座座山頭,那綠茸茸的一大片,都是這幾年點種的茶樹。」山陽縣南寬坪鎮甘溝村支書樂見奎指著黃花嶺介紹:「在政府的扶持和推動下,金橋茶葉公司帶動我們村發展茶葉1萬畝,75%以上的農戶都從茶葉中獲得收益。」  黃花嶺是山陽縣漫川關與寬坪兩鎮的分水嶺,山體碎石風化,草木難以成活,也是生態脆弱的區域之一。
  • 騌嶺鎮祠堂邊社區「五全」模式探索高山生態發展新路子
    騌嶺鎮祠堂邊社區「五全」模式探索高山生態發展新路子 發布時間:2020-09-29 15:18:25   作者:左芳   來源:納雍縣信息中心
  • 產值突破800萬,利川這個村公開了致富秘籍……
    致富帶頭人 一大早,利川市涼霧鄉雙河村致富帶頭人袁坤就開始備料、拌料,在自家的釀酒坊裡忙得滿頭大汗。 回想2015年,袁坤帶著妻子第一次回家,10公裡的小路讓妻子的腳走起了泡。後來,因為家裡條件實在太差,加之感情不和,兩人離婚。 這一度讓袁坤灰心喪氣。 村裡的新變化 扶貧先扶智。
  • 這條致富的路子,真「花」
    橫縣圍繞茉莉花做文章,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茉莉花+」全產業鏈發展新路徑,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效益,振興鄉村,「花路子」越走越寬。茉莉花種植戶在採摘茉莉花。茉莉飄香的村莊「馬雲創業之初的十八羅漢之一麻長煒,就是我們村走出去的。」
  • 羅平:歹墨村走出白芨產業致富好路子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李忠橋 劉瑞林)近年來,羅平縣馬街鎮歹墨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產業致富好路子。近日,沿著彎曲的公路,一路驅車來到歹墨村白芨種植示範基地,一群村民正在林下進行白芨移栽,翻土、擺苗、蓋土……大家來來往往,各司其職,呈現出一派忙碌勞作的景象。
  • 世界最大連片茶園,獲得世界紀錄認證,茶葉與旅遊結合的知名茶山
    無論辦公、接待、休閒或聚會,喝茶都成為國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時,圍繞茶葉為主題的茶山景區和茶文化體驗也成為越來越多的旅遊愛好者的青睞。中國人的飲茶禮雲南省西雙版納是著名的普洱茶產區,這裡有豐富的茶葉資源和茶山旅遊景區,以茶葉為中心打造出恍如仙境的旅遊景區
  • 寧遠:古法紅糖熬出致富新路子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李萍 鄭生宇 夏靜)"我們家的紅糖是純手工熬製的,不摻雜任何添加劑,香味濃鬱、口感細滑,只賣20元塊錢左右一斤,來買的好多都是回頭客。" 張明鋼臉上露出笑容開心地說道。用機械(僅這項工序用機械替代)榨取甘蔗汁(用木棒快速攪拌剛出鍋的亮鋥鋥地糖漿)(將剛熬製好的糖漿攤開在竹蓆進行冷卻)(將冷卻成型的紅糖劃分成小塊)據悉,50多歲的張明鋼已有30多年熬作古法紅糖的經驗,這些年憑藉熬製古法紅糖手藝走上了致富新路子
  • 帶領群眾致富的「茶葉書記」——訪西鄉縣委書記演曉剛
    茶葉是西鄉縣最亮麗的一張名片。西鄉縣委書記演曉剛也因為發展茶產業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茶葉書記」。在西鄉,平均每個貧困群眾擁有一畝多茶園。脫貧路上,演曉剛讓貧困戶與茶葉結緣,用「神奇的東方樹葉」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茶產業引領致富路12月24日,陝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工人們正在將一袋袋黑茶進行包裝。
  • 裝一瓶水,扔幾片茶葉就叫「冷泡茶」?其實,你是在東施效顰了
    一隻細長型的玻璃隨行杯,裡面裝著常溫的礦泉水,投入幾片白牡丹,就是一壺夏天的冷泡茶了。到了目的地,一個山明水秀之處,舉高冷泡茶,對著藍天白雲一陣猛拍,再喝一口,配上極為冰涼爽口的表情,就開始在圈裡刷屏。多事的村姑陳給她留言,「冷泡無法釋放茶葉大量的內質,好浪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