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風裡,還是在雨裡,我都在這裡守候著你~
在臺北人賴嶽軍的眼中,上海是青浦工業區隆隆的機器聲的速度,是都市濃鬱的麵包香氣,也是崇明島上稻花香中的閒適。1998年來到上海,做外貿、辦工廠、開西餐廳,如今創起了開心農場事業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從前一心想著快快快!而現在他發現,天上飄過的一朵雲,路邊種下的每一顆樹都能給他帶來驚奇。 「現在回臺北的時間倒是越來越少啦!」賴嶽軍笑著,抽了一口煙,對他而言,上海正變得越來越「大」。
晚起是賴嶽軍多年的習慣,無論是多忙,生活的節奏不能亂。
見到他時,已然午後時分,陽光灑在香朵開心農場的連綿起伏的草坪上,伴著微風與輕柔的音樂,一時間恍然置身於英國鄉村。
「走,帶你們去看看我的農場!」如今最能讓賴嶽軍感到開心的就是與大家分享他的開心農場。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沿著散步棧道一路向前,在秋日的高陽裡仿佛誤入了一幅油畫,而大自然正是最出色的調色好手。「這邊一片都是日本楓,比較低,但是造型好,那裡高高的一片是北美楓……」說起這裡的一草一木,賴嶽軍如數家珍。
高聳的北美楓與水杉,到了深秋時節漸變成紅,陽光下風吹葉動,層林浸染,煞是明麗。
穿流而過的景觀河道將200畝的農場分成5塊功能區,遊客可以在柳樹掩映處垂釣、也可以騎一輛單車沿道探索新的樂趣。
「這座橋像不像莫奈畫中的那個?」賴嶽軍站在橋上擺了一個pose,笑得眯起了眼睛。「每當河邊光禿禿的柳樹爆出第一顆嫩芽的時候,我就知道春天來了!」
賴嶽軍言語中的幸福感滿溢出來,在香朵他不是那個日理萬機的「賴總」,而是一個沉醉在小確幸中的質樸村民。
四時之景不同,他開始學會了用心去看。
■看得見風景的廁所——2017年被上海市旅遊局評選為最美廁所
牧場萌物
「羊呢?羊呢?」早就聽聞香朵有很多小動物,一路上我們一直在尋找萌物的蹤跡。
「現在的羊都被趕回去了,要等露水幹了之後,它們才會被放出來,不然會拉肚子啦。」賴嶽軍走在前頭一邊解釋,一路不忘和正在澆灌的花農打招呼。
在崇明,農民們一般都會養一兩隻羊散養在樹林下,待到膘肥體壯,爾後……
而這會兒香朵的小羊們正在「宿舍」裡安靜地吃著糧食,角上塗滿各色顏料的小羊尤為可愛,望見有客人來,爭相把腦袋擠出柵欄「咩咩」叫著,賣萌求關注。
或許是看見了我們眼中的疑惑,賴嶽軍指著小羊解釋道:「給小羊耳朵塗顏色是為了分房間方便,如果放錯了,母羊就不餵小羊了,而且會打架。你別看它們現在這樣小,一年左右就長這麼大了。」賴嶽軍摸了摸小羊腦袋,用了一個誇張的手勢比劃給我們看。
雖然羊和羊可能會打架,但羊和人的關係卻好得很,拿上一根草就能和它們玩上好一陣。
「對了,它們的肉質很嫩,晚上煮給你們吃哦。」
正當我們和小羊們玩得歡樂,賴嶽軍調皮地衝我們眨了下眼睛說。
■抓到一隻「漏網」的小兔子
稻田咖啡
遠遠看到稻田咖啡的木牌,不由自主地哼起熟悉的《稻香》
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
微微笑,小時候的夢我知道……
在麥田的中央,有一個露天咖啡吧,擺幾張桌椅,煮上一壺咖啡,看孩子們隨著稻香河流跑來跑去,香朵成了你的景,而你卻成了香朵的畫。
「那裡,我正在打造一個東方小島,到時候滿池的荷花盛開」站在麥浪中我們齊齊看向賴嶽軍手指的方向,和他一起腦補出一個荷花盛景圖來。
沿著木棧道,再度進入到那片濃密的北美楓樹林已近黃昏。絢爛的顏色漸漸暗沉了下來,變成遠處的剪影,農場的燈光漸亮,音樂漸柔,一切似乎都在為這個靜謐的夜晚做著準備。
「到了晚上要向上看,這裡的星星會眨眼睛哦。」
我們一邊走一邊還不忘用力呼吸,因為這裡最貴的就是——空氣。
「風吹雨打,也要欣然接受」
實際上,如今四時之景盡收的香朵開心農場在10年前只是一座鮮有人關注的果園。一次偶然的機會,賴嶽軍承包下了這200畝地,並安排3位員工管理。
當時,他的初衷不過是希望給員工們找個可以接觸自然的去處,嘗到崇明新米。當然,其中也免不了把對於家鄉臺灣南投山巒溪流的依戀寄情於崇明島上。
2016年春節前夕,當時的崇明縣領導鼓勵賴嶽軍升級轉型,響應「美麗鄉村」政策,於是便開始了他的開心農場初嘗試。
然而,什麼才是開心農場?如何貼合農村精神?如何吸引都市人來度假?賴嶽軍坦言,一開始他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憑著對於崇明的感覺落下了農場草圖上的第一筆——「我們要有自己的牧場,就以崇明最有名的小山羊為主!」
於是,賴嶽軍帶領著他的設計團隊朝著這個方向規劃,以山羊為主體再配合楓樹林和果園,慢慢地將一個無人問津的果園一步步地轉型為集合觀光、親子、住宿、餐飲為一體的開心農場。
其實後面你看到的景觀都是邊走邊萌發出來的。現在回想起來變化簡直太大了,當時只是定了一個英倫風的基調,但完全沒有想到是現在這樣的狀態。
原先果園大門設在村子裡,第一次開車來的遊客往往會迷路。為了方便進出,賴嶽軍與村裡協商特意在小星公路與果園間的河道上建了一座橋,這樣從陳海公路轉小星公路再進果園,行進路線清清楚楚。
「以前沒有這個橋,人家怎麼找得到入口嘛?這個是後來村主任幫我申請的。原來號碼牌也沒有,現在你看,小星公路1500號多好記!」讓賴嶽軍欣喜的還不止這一件。「那邊的河道,也是政府牽頭疏通的,我簡直喜出望外,不僅省力而且省錢欸!」說罷,賴嶽軍撫掌大笑起來。
這些年,他與這片土地融合得越來越好,也讓他懂得了人生如同種樹。
畢竟,農業與工業不同,工業講究速度,稍慢一點就落後了,而農業就要等,要有耐心。面對風吹雨打,也要欣然接受。
如今,崇明島民賴嶽軍越來越不願意回家了,因為這繁花深處便是家。
民宿,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
給生活來點小驚喜
本公號文章除註明出處外,均為原創,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與我們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