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 of Taiwan (BOT) reopened its Shanghai branch on July 10, after sixty years' with no presence in the city.
more>>
中新社上海7月10日電 (記者 李佳佳)暌違一甲子,臺灣最大的銀行臺灣銀行10日重返上海灘。
當天,臺灣銀行上海分行舉行開業儀式。臺銀雖然並非第一家「登陸」的臺資銀行,卻是臺灣銀行業界的龍頭,不論是資產、淨值、存貸款規模,均在臺排名第一,「登陸」具有特殊意義。
就在6月底,中國銀行臺北分行剛在臺灣開業。外界認為,隨著上述兩家銀行的相繼開業,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腳步越來越近。
臺灣銀行的前身為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曾在大陸各地設有多達35處的分支機構,其在上海的舊址位於外灘的中山東一路16號,可謂與大陸淵源深厚。
據了解,臺灣銀行上海分行開業的第一年將主要從事企業及個人外匯存款業務、外幣授信業務、貿易融資業務以及外幣匯兌業務。按照規定,臺資銀行大陸分行屆滿1年且獲利,即可申請經營臺資企業人民幣業務,因此首年獲利就是首當其衝的目標。
上海是臺灣銀行布局大陸的橋頭堡,當天專程前來主持開業儀式的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張秀蓮表示,臺銀會儘速在大陸開設更多分行和支行,「比如西部的成都和重慶,珠江三角洲和天津環渤海地區,我們都在研究中,這不僅要看市場的發展,也要看其他銀行的布局情況」。
在此之前,包括臺灣第一商業銀行、國泰世華、臺灣土地銀行等多家臺資銀行已早一步「登陸」,臺銀可謂「姍姍來遲」。對此,張秀蓮表示:「能夠早來最好,晚一點也沒有問題,大陸市場很大,有很多開拓的機會,所以絕不要說晚。」
談到未來的行業競爭,張秀蓮坦言:「競爭是難免的,但是大陸市場那麼大,臺資銀行要學習另一種思維,應該各自開拓,不需要爭奪同一個目標客戶,應該儘量合作。」她承認開業初期,臺銀大陸分行的主要客戶仍將鎖定臺商,「不過未來還是要以大陸本地企業和民眾為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