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下)

2020-12-07 閃電新聞

在這裡,能閱覽黃河入海、黃藍交匯的壯闊與神奇,能欣賞蘆花飛雪、百鳥翔集的浪漫與靈動,更能享受到這個溼地城市的美景與愜意。

在這裡,可以自駕車輛在黃河口暢玩,可以飛上天空轉一圈來一趟獨特的景色欣賞之旅,更可以選擇步行,在各種城市公園、各色採摘基地隨意轉轉。

東營,黃河入海處,風景獨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到來。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東營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項目,持續豐富旅遊內涵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如何讓旅遊產業更加富有吸引力,唯有豐富旅遊產品供給,提升旅遊品質。

初冬時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一年當中的最佳觀鳥季隨之到來。10月30日,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全新旅遊項目「觀鳥秘境」正式對外開放,該項目依託15萬畝溼地恢復區規劃開發,開展高端定製化觀鳥攝影活動。項目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觀鳥愛好者的極大歡迎。

為了讓遊客來在黃河入海口有更加豐富的旅遊體驗,今年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動作頻頻: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旅遊服務質量持續提升。觀覽「河海交匯」項目實現突破,北汊河河道疏浚完成主體工程,打通「河上」旅遊航道,引進直升機開展低空遊,實現了從海上空中觀覽河海交匯。國慶前夕,「黃河入海」主題VR體驗館、「舟遊白鸛湖」等項目相繼建成投用。黃河口管理站(一期)、大汶流管理站及紅灘溼地景觀修復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90%以上,紅地毯及溼地景觀得到有效改善。一系列項目的有效實施,豐富了旅遊產品供給,極大提升了景區的吸引力。僅國慶期間,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就接待遊客12.08萬人次,總收入693.43萬元,增長15.99%。

與此同時,東營市中心城區和各縣區推進實施的重點項目進展順利。黃河三角洲動物樂園改造提升完成,新打造的休閒觀光科普園「花仙谷」對外開放,推出9條研學路線,成為全市研學遊新地標。石油科技館布展穩步推進,東津渡醫養健康小鎮綜合服務中心主體建成。孫子文化園入選中國文化和旅遊總評榜「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

「把一條線路上的旅遊項目作為一個共同體來打造,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豐富提升旅遊內涵,讓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今年,「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確定重點工作19項、重點項目30個,年度計劃投資42.1億元。截至10月31日,17項重點工作達到計劃進度,26個重點項目達到計劃進度,開工率達到90%。

「文旅+」,挖掘發展新潛力

發展旅遊業是篇大文章,為做大做強這個「蛋糕」,東營市積極培育「文旅+」產業新業態,推動文旅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延長文旅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激發發展新潛力。

伴著冬日暖陽,走進孤島萬畝槐林,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映入眼帘的是正在拍照、散步、野炊的遊客。借著槐林升級成為4A景區的熱度,毗鄰景區的孤島鎮西韓村也發揮地域優勢、生態優勢,主動融入槐林景區,與槐林景區抱團發展,積極發展文旅產業項目。目前,村裡已經建設網紅橋、槐林迷宮、拓展訓練基地等項目;兩處研學基地集體宿舍已完成主體建設,待課程設置完善後即可投入使用。合作社還與青島巨帆研學教育中心合作,預計年可接待研學班次120次,扣除住宿、餐飲、人工等成本,可實現年利潤50萬元。這是東營市嘗試「文旅+農業」的又一例證。

今年以來,東營的節會活動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8月7日,為期十天的「眾成地產」2020黃河口(東營)啤酒美食節火爆開啟,十天累計接待遊客8.1萬餘人次,營業總額達970餘萬元;9月19日,2020東營市旅遊飯店行業服務技能大賽舉辦;9月22日,黃河口大閘蟹開捕節舉辦;9月24日,利津縣啟動「東津渡文化旅遊周」系列活動;9月12日至13日,2020中國東營·黃河鐵人三項冠軍賽暨黃河入海生態鐵人運動旅遊展示賽在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激情開賽……這些是東營市大力發展「文旅+節會」「文旅+體育」的積極探索。

東營市還積極培育發展特色海洋文化,打造多功能海洋牧場平臺,發展「文旅+海洋」;以石油科技館為載體,打造石油文化研學高地,串聯鹽文化博物館、電文化博物館等地,形成集知識科普、體驗考察為一體的精品研學線路;孫子文化旅遊區以傳承和弘揚孫子文化為目標,結合古代五德——智信仁嚴勇,設計開發獨具兵家特色的研學產品,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稱號,東營的「文旅+教育」蓬勃發展。

……

目前,通過培育特色休閒度假業態,東營市以自駕遊、生態攝影、美食、研學等為主體的旅遊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文旅+」效應得以顯現。僅自駕遊一項,全市今年十一期間已接待自駕遊3萬餘臺、近10萬人。

品牌,打造旅遊新形象

就旅遊業而言,品牌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就是影響力,就是吸引力。

11月20日,山東大學與市文化和旅遊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東營城市品牌戰略研究工作組、東營市文化旅遊品牌實踐創新平臺、東營城市品牌與文化旅遊專家智庫,啟動「黃河入海文旅品牌的構建與設計項目」,為東營市文旅品牌打造進一步賦能增效。

為強化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東營市紮實推進「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品牌宣傳與線路設計推廣工作,著力引進骨幹企業,與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集團合作;策劃多條精品遊線路,覆蓋春夏秋冬主題,全面對接國內和省內沿黃、沿海城市為主要客源城市;圍繞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旅遊品牌,堅持營銷和宣傳並重,線上和線下並行,充分運用多種媒體途徑進行強有力宣傳推介。現在,我們既能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上不時聽到看到有關黃河入海特色旅遊資源的報導,也能從聲勢有力的市內媒體矩陣中輕鬆找到各種有關旅遊品牌的宣傳報導,更能在市內各公共場所、景區、酒店甚至各類大型文體活動、商會、展會中,第一眼就發現「黃河入海,我們回家」的身影。簡潔有力、朗朗上口的「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熟悉。

旅遊品牌的打造是一個「精細活」,品牌的培育、品質的提升,最終還要落腳到管理服務上。僅今年以來,東營市就以「家」為導向,全方位提升旅遊服務功能和水平。東營市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旅遊諮詢服務中心16處、旅遊廁所16座。完善旅遊標識系統,編制《東營市旅遊交通標識系統專項規劃設計》,對南二路、東八路、黃河路等5條重要道路旅遊交通標識進行規劃設計,打造道路景觀標識。發布「黃河入海、智遊東營」小程序,推出十大亮點服務,為市民遊客提供全方位智慧化服務。規範旅遊服務市場,編制東營市旅遊業治理能力提升規劃,推行旅遊服務標準化,加大旅遊市場監管力度,探索建立旅遊業質量失信「黑名單」,促進旅遊企業提升服務質量。

「黃河入海處,必有大文章」。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東營正在加倍用心、努力!

記者 鄭代玉 張利波

相關焦點

  • ——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
    東營,黃河入海處,風景獨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到來。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東營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 東營市著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
    如何做好全域旅遊這篇大文章,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充分利用東營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培育旅遊精品,完善旅遊設施,提升旅遊服務,豐富文化內涵,把東營打造成為文化旅遊勝地。」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確立了「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向著目標進發!
  • ——我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下)
    東營,黃河入海處,風景獨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到來。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我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 我市著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
    如何做好全域旅遊這篇大文章,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充分利用東營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培育旅遊精品,完善旅遊設施,提升旅遊服務,豐富文化內涵,把東營打造成為文化旅遊勝地。」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確立了「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  向著目標進發!
  • 黃河入海處,那是「家」的方向!我市著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
    如何做好全域旅遊這篇大文章,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充分利用東營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培育旅遊精品,完善旅遊設施,提升旅遊服務,豐富文化內涵,把東營打造成為文化旅遊勝地。」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確立了「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  向著目標進發!
  • 黃河入海處,那是「家」的方向!
    東營市著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上)  黃河蜿蜒萬裡而來,在渤海灣畔歸入大海「懷抱」,造就出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更賦予了這片土地獨具特色的生態美景與旅遊魅力。  如何做好全域旅遊這篇大文章,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充分利用東營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培育旅遊精品,完善旅遊設施,提升旅遊服務,豐富文化內涵,把東營打造成為文化旅遊勝地。」東營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確立了「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  向著目標進發!
  • 東營市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揭牌儀式舉行
    7月28日,東營市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成立。東營市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依託山東藍海集團成立,通過統一策劃、統一包裝、統一運營、統一推介,進一步整合資源、提升品質、強化品牌,打造「黃河入海」旅遊商品品牌。
  • 東營將打造「黃河入海·龍騰東營」特色旅遊線路
    原標題:東營市赴濟南舉行旅遊營銷會  東營日報7月26人訊 7月25日,由東營日報社、東營市旅遊局和東營市黃河文化傳媒集團主辦的東營市旅遊營銷會在濟南市藍海大飯店舉行。
  • 知名媒體聚焦東營「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品牌日益響亮
    8月29日至31日,由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媒體採風活動成功舉辦,由中國旅遊報、中國文化報、新華網、環球網、鳳凰網等媒體記者和旅遊大V、知名旅行家、飛手等40人組成的採風團對東營旅遊資源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深層次考察。在「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品牌的指引下,東營旅遊蓬勃的發展之勢,讓採風團成員不停按下手中的快門。
  • 「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旅遊品牌亮相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0日訊 11月16日至18日,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組團推介東營市旅遊資源,通過與國內外文化旅遊行業的交流合作,宣傳「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品牌
  • 2019黃河口(東營)汽車場地越野賽奏響「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號角
    東營市在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子的過程中瞄準並堅定推行「體育強市」理念,東營市體育局局長陳延星在開幕儀式致辭中表示,東營市通過成功舉辦中國萬達·2019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賽、黃河口(東營)公路自行車賽、「闊海水產杯」黃河入海賽車英雄會、「齊魯賽車英雄會」、「正大桑田杯」全國場地越野賽、「萬和上汽大通杯」全國場地越野賽、山東省籃球錦標賽等一系列國內頂級大型賽事,打造出了用一場場賽事激發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區域經濟活力的
  • ...黃河文化和孫子文化特色品牌 努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
    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範海波在會議上發言今年,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諾做好以下工作:一、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上求突破。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實施黃河兩岸特色休閒項目計劃和「幸福黃河工程」,做好沿黃旅遊開發。
  • 千車萬人自駕黃河最美一號公路啟動儀式暨東營市旅遊車船協會成立大會舉辦
    ,11月7日,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山東省自駕車旅遊協會在利津縣鹽窩鎮七龍河農業嘉年華聯合舉辦冬遊齊魯·醉美黃河—千車萬人自駕黃河最美一號公路啟動儀式暨東營市旅遊車船協會成立大會。,「老街長巷」是利津縣重點打造的集非遺文化館、民俗文化展示體驗館、老戲臺、傳統手工坊、南嶺豆腐、北嶺丸子、民間小吃、遊客休閒廣場等具有特色風俗文化於一體的旅遊長廊,力在推動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旅遊業態,這裡的老戲臺、傳統婚俗展館、女紅作坊、八啊碗等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遊覽、觀光、體驗。
  • 「山東人遊黃河口」暨東營市5月份系列文化旅遊主題活動發布
    4月25日,為加快推進「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引導刺激文化旅遊消費,全力回補文化旅遊市場,東營市委宣傳部、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召開「山東人遊黃河口」暨東營市5月份系列文化旅遊主題活動新聞發布會。東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福生致辭,他表示東營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的機遇,緊緊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加快推進「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全力打造「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突出「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特色,突出東營獨特的黃河文化、溼地文化、石油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以富民惠民為主線,
  • 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榮獲 「山東省2020年度優秀節慶活動管理單位...
    12月8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下發通知,對全省9家2020年優秀節慶活動管理單位和10個2020年優秀節慶活動予以通報表揚。其中,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和第十四屆孫子文化旅遊節喜獲殊榮。省文化和旅遊廳在評比中充分考慮今年疫情對旅遊節慶活動帶來的影響,嚴格從申請材料、審批備案、活動組織、安全措施、社會影響、群眾參與、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評審工作嚴之又嚴、慎之又慎。東營獲得兩項榮譽,含金量很大。
  • 東營:黃河入海處 萬裡入胸懷
    河海交匯原標題:黃河入海處 萬裡入胸懷——東營市全面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紀實北緯38度,東經118度,一面是肌膚的黃,一面是夢想的藍。去年10月,東營成立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與國家、省同步啟動編制規劃,市委主要領導9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編制的「1+9」規劃體系,圍繞生態保護、黃河安瀾等11個領域提出238個重大工程,涵蓋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各個方面。
  • 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擦亮「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
    10月8日上午,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到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生態修復和旅遊情況。李寬端先後來到舟遊白鸛湖項目、「黃河入海」主題VR體驗館,實地察看景區項目提升、旅遊產品打造等情況,認真聽取節日期間景區安全及運營情況匯報。
  • 中國夢·黃河情|東營:黃河落天東入海,河海城共新生
    黃河從墾利入海,形成大面積淺海灘涂和溼地,水中含帶大量營養鹽,餌料生物和水草也非常豐富。絕佳的天然環境成為大閘蟹主要的自然棲息地。上世紀80年代起,有農戶開始養殖大閘蟹。優質的黃河水,保證了大閘蟹肉質鮮美、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如今大閘蟹產業成為東營市的主要產業之一。
  • ...黃河鐵人三項冠軍賽暨黃河入海生態鐵人運動旅遊展示賽比賽路線圖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8日訊 (記者 鄭美芹)東營銀行·2020中國東營·黃河鐵人三項冠軍賽暨黃河入海生態鐵人運動旅遊展示賽,以「胸擁黃河情懷 弘揚黃河文化」為主題,將於9月12日在美麗的東營市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鳴槍開賽,為期兩天。
  • 「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第四屆黃河口文化藝術月拉開帷幕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9月25日訊(記者 唐夢琳)9月24日晚,由中共東營市委宣傳部、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舉辦的東營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場文藝晚會暨「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第四屆黃河口文化藝術月開幕式」在黃河影劇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