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化和孫子文化特色品牌 努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

2021-01-11 海報新聞

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範海波在會議上發言

今年,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諾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上求突破。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實施黃河兩岸特色休閒項目計劃和「幸福黃河工程」,做好沿黃旅遊開發。一是挖掘黃河文化、紅色文化、孫子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博覽、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以黃河之星廣場等沿黃活動場所為陣地,以黃河風情帶文化藝術季、旅遊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為載體,開展靜態文化產品展示和動態文化活動展演活動,將黃河文化融入城市品牌建設。二是高標準建設黃河風情帶,擦亮黃河文化和孫子文化特色品牌,努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

二、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求突破。努力在豐富文化旅遊產品供給和提升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從「有沒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轉變。一是完善服務設施。實施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專項治理和效能提升工程,30%(27個)的鄉鎮辦綜合文化站建成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分館;迎接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力爭3家文化館達到一級館;新建、改建旅遊廁所23座,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和旅遊景區的廁所同標準規劃、建設和管理。二是豐富產品供給。復排、打造優秀劇目,推進戲曲進鄉村、進劇場、進校園,濱州市直院團「戲曲進鄉村」450場,開展第三屆「周末戲相逢」劇場活動20場,深入打造4所戲曲進校園重點示範學校,完成戲曲進課堂200課時。創作一批以抗擊疫情為題材的藝術作品,宣傳先模人物的英雄事跡,講好濱州抗「疫」故事。三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紅色基因,對2處市級文物類革命遺址遺蹟開展保護;健全完善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新增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非遺項目2項以上。四是繼續開展廣電扶貧。提高設備維護水平,確保貧困戶電視信號入戶暢通。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全面完成扶貧攻堅任務。

三、在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求突破。打響「後疫情時代」文旅產業發展攻堅戰,強化文旅產業招商專班工作,在雙招雙引上下功夫。一是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南海溼地核心區項目和孫子文化旅遊綜合體為重點,面向全國50強文旅集團開展定向、精準招商,年內實現引進市外資金5億元;二是積極推進籤約文化旅遊產業項目的落地服務,堅持開工項目抓進度、籤約項目抓跟蹤、儲備項目抓前期,逐個跟進落實,全力全速加快重大文旅項目建設;三是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突出「憶鄉愁、看濱州」品牌打造,年內完成3個縣區的鄉村旅遊片區規劃編制工作。

四、在營造良好文旅市場環境上求突破。一手抓執法監管,一手抓服務引導,推動市場繁榮有序發展。一是結合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文化和旅遊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和「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切實維護好文化和旅遊市場秩序;二是組織開展「掃黃打非」五大專項行動,明察暗訪,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三是推進文明旅遊,開展「文明旅遊先進單位」「濱州好導遊」評選活動,文明旅遊志願服務進景區等活動,促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四是實行暫退旅遊服務保證金等辦法,為文旅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指導服務。

五、在文旅發展改革創新上求突破。改革創新是文化旅遊發展的動能和引擎。一是完成省市縣三級聯合購買文化惠民演出試點工作,在4家試點劇場為群眾帶來「高水平、低票價」的文化惠民演出;二是打造「掃黃打非」進基層優質站點,爭創4個省級示範點;三是爭取1-2個省級活動、會議落地濱州,向全省推廣「濱州經驗」。

相關焦點

  • 黃河入海處,那是「家」的方向!我市著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
    我市精心編制《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品牌,在提升旅遊產品質量上做文章,在營造遊客「回家」氛圍體驗上下功夫,加快文化和旅遊綜合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構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遊新空間,讓黃河三角洲成為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到黃河入海的地方,體驗「回家」的感覺,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旅遊新選擇。
  • 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下)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東營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 ——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
    東營,黃河入海處,風景獨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到來。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東營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 我市著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
    我市精心編制《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品牌,在提升旅遊產品質量上做文章,在營造遊客「回家」氛圍體驗上下功夫,加快文化和旅遊綜合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構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遊新空間,讓黃河三角洲成為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到黃河入海的地方,體驗「回家」的感覺,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旅遊新選擇。
  • 東營市著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
    東營市精心編制《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品牌,在提升旅遊產品質量上做文章,在營造遊客「回家」氛圍體驗上下功夫,加快文化和旅遊綜合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構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遊新空間,讓黃河三角洲成為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 ——我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下)
    東營,黃河入海處,風景獨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到來。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我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 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擦亮「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
    10月8日上午,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到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生態修復和旅遊情況。李寬端先後來到舟遊白鸛湖項目、「黃河入海」主題VR體驗館,實地察看景區項目提升、旅遊產品打造等情況,認真聽取節日期間景區安全及運營情況匯報。
  • 打造文化旅遊帶 共創黃河大合唱
    會議明確提出,推進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積極發揮旅遊在傳播和弘揚黃河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體現黃河文化的旅遊產品、精品線路和市場品牌;推動沿黃地區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提質增效,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旅遊產業這兩個國民經濟「幸福產業」。
  • 東營將打造「黃河入海·龍騰東營」特色旅遊線路
    原標題:東營市赴濟南舉行旅遊營銷會  東營日報7月26人訊 7月25日,由東營日報社、東營市旅遊局和東營市黃河文化傳媒集團主辦的東營市旅遊營銷會在濟南市藍海大飯店舉行。
  • 黃河入海處,那是「家」的方向!
    如何做好全域旅遊這篇大文章,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充分利用東營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培育旅遊精品,完善旅遊設施,提升旅遊服務,豐富文化內涵,把東營打造成為文化旅遊勝地。」東營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確立了「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  向著目標進發!
  • 東營市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揭牌儀式舉行
    7月28日,東營市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成立。東營市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依託山東藍海集團成立,通過統一策劃、統一包裝、統一運營、統一推介,進一步整合資源、提升品質、強化品牌,打造「黃河入海」旅遊商品品牌。
  • 知名媒體聚焦東營「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品牌日益響亮
    8月29日至31日,由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媒體採風活動成功舉辦,由中國旅遊報、中國文化報、新華網、環球網、鳳凰網等媒體記者和旅遊大V、知名旅行家、飛手等40人組成的採風團對東營旅遊資源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深層次考察。在「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品牌的指引下,東營旅遊蓬勃的發展之勢,讓採風團成員不停按下手中的快門。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黃河是河南的根脈,發展文化旅遊,河南省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就是黃河文化。
  • 東營:黃河入海處 萬裡入胸懷
    把主城區作為旅遊度假區來打造。「黃藍交織、清新明亮,溼地在城中、城在溼地中」,是東營城市建設者正著手描繪的城市風貌。5個溼地特色片區、9條溼地特色景觀帶串聯起城區的大片溼地、水系、湖泊、水庫,不僅是城市的靚麗名片,更是市民家門口的休閒樂園。
  • 「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第四屆黃河口文化藝術月拉開帷幕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9月25日訊(記者 唐夢琳)9月24日晚,由中共東營市委宣傳部、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舉辦的東營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場文藝晚會暨「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第四屆黃河口文化藝術月開幕式」在黃河影劇院舉行。
  • 打造新時代黃河文化地標 全面展示黃河文化魅力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提升對黃河文化重要性的認識,為打造新時代黃河文化地標、推進文化旅遊強省建設建言獻策,日前,由省社科聯、黃委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主辦,焦作黃河河務局、武陟縣人民政府、中國黃河文化研究中心、黃河交通學院承辦的河南省社科界「黃河文化與黃河文化地標」理論研討會在武陟縣召開。
  • 山東最富有的城市,竟是黃河「衝出來」的,能看見黃河入海的奇觀
    不妨就跟隨我走近東營的特色旅遊資源,一起去體驗和感受東營的黃河文化、知青文化、兵家文化和紅色文化吧。二、三、四層展示的主題分別為「黃河之水天上來」「萬裡黃河育中華」「黃河入海流」,黃河發源於白雪皚皚的雪山,流過青藏高原,沙漠、戈壁和草原,穿過中原大地,匯入大海。3.孫子文化園位於廣饒的孫子文化園,是將自然與人文結合,讓歷史和時代碰撞,還可研學更能休閒交融的一處佳地。
  • 「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旅遊品牌亮相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0日訊 11月16日至18日,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組團推介東營市旅遊資源,通過與國內外文化旅遊行業的交流合作,宣傳「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品牌
  • 弘揚黃河文化 書寫德州篇章
    德州地處黃河下遊衝積平原,德州之「德」源於「德水」,「德水」是秦代黃河別稱,德州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名,黃河帶來的農耕文明厚植了德州的文化根脈,造就了德州的燦爛文化。德州市依託黃河資源,弘揚黃河文化,做好「黃河文章」,走出一條傳承發展特色地域文化的嶄新路徑。黃河遺址與現代農業和諧共生,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 魏小安:各省要根據自己獨特的黃河特色來打造黃河文化
    ,應該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會議,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文旅發展的重視和決心。」5月12日,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表示,河南要建設文化旅遊強省,關鍵是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採用現代的方式進行表達。魏小安說,河南是全國文化資源最豐富的省,2019年接待海內外遊客已經達到9.02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9607.06億元。如果今年沒有疫情的影響,破萬億元收入沒有問題。但這裡面文化方面的佔比還相對比較小,需要將文化產業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