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範海波在會議上發言
今年,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諾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上求突破。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實施黃河兩岸特色休閒項目計劃和「幸福黃河工程」,做好沿黃旅遊開發。一是挖掘黃河文化、紅色文化、孫子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博覽、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以黃河之星廣場等沿黃活動場所為陣地,以黃河風情帶文化藝術季、旅遊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為載體,開展靜態文化產品展示和動態文化活動展演活動,將黃河文化融入城市品牌建設。二是高標準建設黃河風情帶,擦亮黃河文化和孫子文化特色品牌,努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
二、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求突破。努力在豐富文化旅遊產品供給和提升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從「有沒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轉變。一是完善服務設施。實施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專項治理和效能提升工程,30%(27個)的鄉鎮辦綜合文化站建成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分館;迎接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力爭3家文化館達到一級館;新建、改建旅遊廁所23座,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和旅遊景區的廁所同標準規劃、建設和管理。二是豐富產品供給。復排、打造優秀劇目,推進戲曲進鄉村、進劇場、進校園,濱州市直院團「戲曲進鄉村」450場,開展第三屆「周末戲相逢」劇場活動20場,深入打造4所戲曲進校園重點示範學校,完成戲曲進課堂200課時。創作一批以抗擊疫情為題材的藝術作品,宣傳先模人物的英雄事跡,講好濱州抗「疫」故事。三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紅色基因,對2處市級文物類革命遺址遺蹟開展保護;健全完善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新增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非遺項目2項以上。四是繼續開展廣電扶貧。提高設備維護水平,確保貧困戶電視信號入戶暢通。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全面完成扶貧攻堅任務。
三、在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求突破。打響「後疫情時代」文旅產業發展攻堅戰,強化文旅產業招商專班工作,在雙招雙引上下功夫。一是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南海溼地核心區項目和孫子文化旅遊綜合體為重點,面向全國50強文旅集團開展定向、精準招商,年內實現引進市外資金5億元;二是積極推進籤約文化旅遊產業項目的落地服務,堅持開工項目抓進度、籤約項目抓跟蹤、儲備項目抓前期,逐個跟進落實,全力全速加快重大文旅項目建設;三是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突出「憶鄉愁、看濱州」品牌打造,年內完成3個縣區的鄉村旅遊片區規劃編制工作。
四、在營造良好文旅市場環境上求突破。一手抓執法監管,一手抓服務引導,推動市場繁榮有序發展。一是結合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文化和旅遊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和「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切實維護好文化和旅遊市場秩序;二是組織開展「掃黃打非」五大專項行動,明察暗訪,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三是推進文明旅遊,開展「文明旅遊先進單位」「濱州好導遊」評選活動,文明旅遊志願服務進景區等活動,促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四是實行暫退旅遊服務保證金等辦法,為文旅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指導服務。
五、在文旅發展改革創新上求突破。改革創新是文化旅遊發展的動能和引擎。一是完成省市縣三級聯合購買文化惠民演出試點工作,在4家試點劇場為群眾帶來「高水平、低票價」的文化惠民演出;二是打造「掃黃打非」進基層優質站點,爭創4個省級示範點;三是爭取1-2個省級活動、會議落地濱州,向全省推廣「濱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