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河下古鎮

2020-08-28 魅力淮安網

古鎮河下風貌

亭臺樓閣小橋流水

古鎮街景

街景

古鎮鳥瞰

河下古鎮沈坤狀元府內

古鎮外國遊人

淮安古城

遊人

牌樓

淮劇人物

淮揚菜博物館

梁紅玉抗金雕塑

綠色的淮安

運河

牌坊

木門

沈坤狀元府內穿漢服讀論語的孩子們

沈坤狀元府前的雕塑

吳承恩故居吳承恩雕像

此對聯至今無人對上

坐落在江蘇省淮安市的千年古鎮河下古鎮是一座比較冷門5A級古鎮,它有著2500年的歷史,這裡不需要購買門票即可進出遊覽。

底蘊深厚的「進士之鄉」河下古鎮

提起河下古鎮,幾乎少有人知道河下古鎮位於何處?河下古鎮,位於江蘇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隅,淮安區也就是之前的楚州區,淮安歷史文化名城所在地,河下古鎮也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河下古鎮的歷史最早可追溯這公元前486年,當時吳國君王夫差在此開鑿了連通淮河與長江的邗溝,以方便向北方運輸糧草,長江與淮河相連接的位置就是現在的河下古鎮,當時稱為「末口」,之後這裡一直都是一處重要的水運中轉口,清朝時期朝廷曾派遣鹽運使入駐在河下,那時的河下古鎮已經是淮安重要的商埠之一。

除了商業繁華外,河下古鎮名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明清時期,在這裡曾走出過67名進士、123位舉人、12名翰林、一名狀元(沈坤,筆者就是沈坤狀元第十七世孫。)和榜眼兩名,大多是對於社會有著突出貢獻的人物,是遠近聞名的「進士之鄉」,有「全國進士第一鎮」的美譽。河下古鎮有六大特色:文化重鎮,軍事重鎮,鹽商重鎮,中醫重鎮(山陽醫學的發源地),美食重鎮(淮揚菜的發源地)還有佛學文化。

說起這裡誕生的名人,很多都是大家所非常熟悉的,秦漢時期有大軍事家韓信,文學家枚乘、枚皋父子,唐代有詩人趙嘏、宋代時期的抗金英雄梁紅玉、明代時期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和民族抗倭英雄沈坤、以及清代有樸學大師閻若璩,考據學者吳玉,名翰林程晉芳,溫病醫學家吳鞠通,數學家駱騰鳳,長篇彈詞《筆生花》作者邱心如,圍棋國手梁魏今,道光皇帝御先生官居禮部尚書、都御史汪廷珍和民族英雄關天培………等等,走在河下古鎮的街巷之中,隨處可見的名人故居,非常之多。相比那些知名古鎮,河下古鎮的歷史更為悠久,但名氣卻並不大,以至於幾乎少有遊客來到這裡,走在古鎮中,甚至給人的感覺非常冷清,這點很讓人不解,畢竟河下古鎮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而且還不需要購買門票,對於那些動不動要收100元門票的5A級古鎮,千年古鎮河下顯然是非常良心的景區了。

據地方志《河下志》記載,歷史上的河下古鎮曾擁有108條街巷、44座古橋,園林、牌坊、寺廟更多多達百餘處,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河下古鎮,私家園林一座挨著一座,完全可與揚州的私家園林相媲美。不過,如今保留下來的並不多,目前,主要有吳承恩故居、魁星樓、沈坤狀元樓、文樓、青晏園等等。百餘條街巷如今也僅剩下這條長約2公裡的石板路,好在石板路依然是最初的石板路,兩側的明清風格的建築也大多完好地保留了下來,這是淮安保存最為完好的古街區之一。自古以來河下古鎮商業就非常繁華,至今這條古街依然商鋪林立,似乎可以感受到昔日的繁華,只是來往的遊人少了許多。

在千年河下古鎮這條石板路一側有一座樓房格外引人注目,門匾之上懸掛有「文樓」二字,這是一座建於清末時期的狀元樓,是為紀念沈坤狀元而建起的公共樓閣,後來成了一處當地特色的淮揚菜館,其中文樓的湯包最為出名,許多名人都曾來到這裡品嘗。很有意思的是,在院落中的一面牆壁上題寫有一幅殘聯,上聯是:「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東西」,下聯一直空著,至今沒有人能夠工整的對上下聯。據當地人說,乾隆帝曾與紀曉嵐一道來到這裡遊歷,即便才華橫溢的紀曉嵐也未能工整的對上下聯。

河下古鎮還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被譽為淮揚名菜第一鎮。歷史上這裡富人多,食客多。所以廚藝大師就發明了各種菜餚來滿足富人的要求。知名的有文樓蟹黃湯包,文樓漲蛋,宴樂的長魚席等等………

漫步江蘇最低調的古鎮 河下古鎮

如今的河下古鎮已成了當地知名的旅遊景點,走在窄窄的石板路上,我依然能感受到當年的繁華,街邊儘是各種商鋪,可以品嘗不少當地特色小吃。古鎮上明清代及以前的建築佔到70%以上,歷史風貌得到完好的保留。許多名人故居已經修復對外開放,許多私家園林都在逐步恢復之中。如早已建成的吳承恩故居和猴王世家陳列館和不久前投巨資建成的沈坤狀元樓、狀元府(寓園)。其它還有韓信釣魚臺和漂母祠,左寶貴墓以及梁紅玉祠和公園,左寶貴祠堂,程公橋等都在開始接待各地遊人。經過當地政府全力打造,河下古鎮「一河二街五景」已初具規模。

以園林景點、西遊記大舞臺、梁紅玉祠等組成的河下北入口4萬平方米古典園林式建築群都以初見規模。河下古鎮已初步打造成古典與現代經典對話、燈光與槳影相映成趣、文化與產業完美結合的具有獨特個性特徵的淮安版的「夫子廟」、「周莊」。河下古鎮那古樸的石板路、粉牆黛瓦、飛簷翹角的建築,亦或小橋流水般的柔情,無處不吸引著我的目光。古鎮讓我著迷,雖然這裡並不屬於江南地區,卻有著江南水鄉古鎮的清麗婉約與古樸寧靜。

石板路貫穿古鎮中心,走在古樸的石板路上,我看到兩側是一座座明清風格磚木結構的民宅,而且這些民宅中至今依然生活著當地的居民,站在石板路上聊天的人、房屋外晾曬的衣服以及時而飄來的飯菜香味,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你訴說著河下古鎮的千年歷史歲月,依稀可見當日的繁華景象。石板路可以說是這裡的靈魂,蜿蜒曲折向遠處的轉角處,在歷史車輪的碾壓下石板路早已變得非常光滑,每一塊石板長1米,寬0.5米,至於有多少塊石板我沒有細細去數,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山的小鎮子,數量如此之多的石板是從何而來,我想,當然那時這裡的水運如此發達,從外地運來也是輕而易舉的。在這條石板道兩側還有許多的小巷子,轉身走進小巷子中,同樣是石板路延伸向遠處,兩旁皆是古樸的居民房屋,一隻貓咪透過窗戶望向我這位不速之客,時光此時似乎一下子靜止了下來,永遠定格在了這幅畫面之上,我喜歡這種感覺,這種轉角邂逅陌生的奇妙感覺。

在古鎮的一側還有宋代抗金巾幗英雄梁紅玉祠,梁紅玉大戰黃天蕩的傳奇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也一定為梁紅玉的英雄氣概所震撼。早期的梁紅玉祠後期毀於兵火,如今重建了一座梁紅玉祠,大門坐北朝南、高大雄偉。為紀念抗金英雄梁紅玉,在梁紅玉祠一側還建有一座梁紅玉的塑像,高1.7米的梁紅玉塑像站立於神臺之上,梁紅玉塑像手持寶劍、神採飛揚、英姿颯爽,如今是河下古鎮地標性建築之一。

走進吳承恩故居,這裡是美猴王世家藝術館。2004年(農曆猴年),為紀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先生誕辰500周年,表彰舉世公認的「章氏猴戲」家族對弘揚「西遊」文化的傑出藝術成就,為進一步振興猴王精神,由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民政府和著名表演藝術家六小齡童先生合作,在吳承恩故居東側旁興建了中國第一座「猴王世家」神奇而美妙的藝術建築。該館佔地面積2789.5平方米,充分運用傳統的中國造園手法,結合現有的地形地貌及周邊的環境,其功能採用了環抱式的平面布局的明清風格,創造出優美而自然的環境。館內分為:世家廳、藝術廳、演映廳、猴戲廳等,內容充分反映了「猴王世家」幾代人近百年來對中國猴文化的倡導,為猴戲藝術所作出的特殊貢獻及輝煌的藝術歷程、珍貴文物及戲劇用品共計400多件。其中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一代偉人的手跡及合影照片等尤為珍貴。

走進民族抗倭英雄沈坤狀元府

在明王朝嘉靖年間,倭寇不斷侵擾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進行燒殺搶掠殘害我國百姓。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毫不手軟。當時就流傳這麼一句話:「北有戚繼光,南有沈坤」之說。當中國人民進入抗日戰爭之時,日寇再次侵略中國,當日軍佔領江蘇省淮安市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燒毀沈坤狀元樓,損毀沈坤墓來報他們的仇。由於歷史種種原因,民族英雄戚繼光被家喻戶曉,而民族抗倭英雄沈坤卻受奸人所害,正氣沒有得到應有的弘揚,這段光輝歷史沒有被載入正史。但值得慶幸的是,沈坤的抗倭壯舉永遠永遠銘記在了淮安人民的心中了………就在前不久,古城淮安的河下古鎮,經過淮安政府全力打造,又重新復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抗倭狀元—沈坤狀元府向世人隆重開園。

沈坤狀元府第(寓園)復建工程,是按照阮儀三教授創意設計而實施的精品文化旅遊項目。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狀元府主體建築、攬秀樓、躍如閣、殿春軒、湧雲樓、香雲閣、澄潭山房、半紅樓、蘊墨樓、蔭綠草堂、點水閣、平遠山堂、樵峰閣等13個單體建築。這裡陳列布展了沈坤領兵抗倭事跡以及河下「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史料,同時開闢「詩、書、禮、樂」國學經典教育培訓,打造成為國學文化和科舉文化融古典園林於一體的國學館。現在的沈坤狀元府由狀元樓、老宅區、習武區、向學區、園林區和紀念區六大部分組成,這六大單元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狀元樓古樸典雅,莊嚴肅穆。

沈家老宅盡顯江南民居青磚黛瓦,雅素明淨特色。習武區再現練武布陣之壯觀。向學區追溯科舉文化之歷史。園林區寫意的山水,曲徑通幽。紀念區為沈坤的家祠,供奉有曾祖以下五服以內的祖先牌位。如今,沈坤狀元府儼然成為了淮安人民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組圖為江蘇淮安千年古鎮河下古鎮風光景色以及人文風情等。

來源:國家旅遊地理

相關焦點

  • 江蘇淮安河下古鎮的夜色,遊客寥寥,我卻獨愛
    位於淮安市淮安區西北角的河下古鎮,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古鎮文化基礎非常深厚,是淮安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 感覺門口的一段是新建的,進去,狹窄的小巷才應該是老城的本來面目。河下古鎮保存完好,至今整個街區都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 80%以上的民居是民國以前的磚木結構,清代以前的建築佔70%以上,石板路面佔90%,歷史風貌幾乎保存完好, 涼爽宜人的傍晚。
  • 周總理故鄉――淮安千年古鎮河下,還有那「半邊聯」
    江蘇淮安是新中國第一任總理――周總理的故鄉。而淮安的千年古鎮河下,也是周總理少年之時,經常愛去的地方。千年古鎮河下,雖座落在都市穿流不息的公路旁邊,但你若走入裡面,依然能夠體會到古鎮的幽雅和簡樸。從古到今,河下古鎮歷經千年風雨,時之今日,雖已幾經翻修,還平添了不少現代化的設施,但大的布局未變,那條通向南北的,用曾經的壓艙石所鋪成的石板路一直未變
  • 北京萬豐小吃和淮揚美食在古鎮河下相遇!淮安萬豐文化街開街迎客
    中國江蘇網訊(黃潔 黃毅 蔡志明)國慶期間來淮安旅遊的人們又多了一個好去處。由中國北京萬豐傳統小吃有限公司投資6000餘萬元打造、坐落在有著「進士之鄉」美譽的千年古鎮河下的淮安萬豐文化街29日正式開街。
  • 江蘇淮安最有名的4個景點,其中1處是河下古鎮,你去過嗎
    導語:江蘇省淮安市最有名的4個景點,其中1處是河下古鎮,你去過嗎?景區有中國大運河的兩處遺產點(清口樞紐、清江大閘)和一處遺產河道(淮揚運河淮安段),極具歷史人文價值,整個裡運河文化長廊北起大閘口、南至堂子巷,有陳潘二公祠、吳公祠、鬥姥宮、觀音庵等名勝古蹟景點,乘船遊覽更能領略景區的魅力風光。
  • 江蘇又一古鎮走紅,被稱淮安「夫子廟」,耗資30億升級免費開放
    在江蘇淮安西北邊陲之處就有座名為河下的古鎮,早在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時這裡便存在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隋朝開通大運河之後,江淮水路便利,也便開啟了河下持續千年之久的繁盛歷史,民間素有「揚州千載繁華景,移至西湖最上頭
  • 河下古鎮:從「出發地」到「目的地」
    1935年10月10日,14名新安小學學生組成「新安旅行團」,顧問汪達之,高舉「江蘇淮安新安旅行團」藍底白字三角團旗,從淮安區西門外古運河碼頭登上南下的小輪船,踏上宣傳抗日救亡、尋求民族解放的徵途。【親歷者說】厚重青石板鋪就的路面上,遊人如織,運河水靜靜地流過,嶽家茶饊、文樓湯包的香味,瀰漫在古鎮上空……淮安楚韻文旅集團工作人員唐玉庭說,「新安旅行團」出發地河下古鎮,如今已成為日本、韓國等國以及全國各地遊客的旅遊目的地。
  • 當千年河下古鎮遇「後浪」來襲
    河下古鎮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歷史街區,迄今為止整個街區仍保持著明清時的建築風格,80%以上的民居系民國以前的磚木結構,清代以前的建築佔70%以上,石板路面佔90%,既有古老的韻味,也有今時的生活氣息。在老淮安河下古鎮的核心區,有一處庭院,青磚黛瓦、雅素明淨,這就是著名的沈坤狀元府,由明朝嘉靖年間狀元沈坤的老宅和寓園兩部分組成,是河下古鎮重要的人文景觀。
  • 江蘇淮安這座2500年古鎮,是淮揚菜發源地,韓信,吳承恩故裡
    淮揚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歷史悠久,聞名世界,多次作為國宴出現在全世界,從名字開始說明,淮揚菜誕生於江蘇淮安和揚州一帶,但是淮揚料理最早的發祥地是哪裡?其實淮揚菜來自淮安的一個小鎮,河下的一個古鎮。由於鹽業運輸,河下古鎮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富商雲集,豪宅甲第遍布全鎮,他們建造的宅邸可以與揚州的鹽商園林匹敵,無論河下哪條路,每座橋都有傳奇故事,是我國許多古老城市中文化傳統最豐富的一個,根據河下地方雜誌《河下志》記載,當時的河下古鎮有108個街道,有44座橋、102座庭園、63座鳥居、55座祠堂。
  • 河下古鎮 印象千年【原創】
    淮安市淮安區河下街道境內,屬周恩來故裡景區之一,古鎮形於春秋末期,距今己有2500多年歷史。2002年7月,河下古鎮作為淮安歷史文化名城核心歷史街區之一,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評定為首批全國30個重點保護歷史街區,後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2015年10月,河下古鎮作為周恩來故裡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2020看中國大好河山之江蘇古鎮:河下古鎮,楊橋古鎮,楊灣村
    河下古鎮>與南方古鎮的婉約比起來,淮安的河下古鎮則更古樸大氣。河下古鎮是淮安史書文假名城的中心保護區之一。這裡曾降生女中丈夫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等史書名流。明清兩代這裡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進士之鄉」之稱。
  • 因鹽而興,一座如今冷門但從前繁華無比的古鎮:千年古鎮河下
    河下古鎮,曾經被叫做北辰鎮,坐落於江蘇省淮安市境內。河下古鎮形成距今已有約2500年歷史之久,初步形成於春秋時期,發展至明清時期,蔚為壯觀,興盛至極,僅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河下古鎮就誕生了67名進士、123名舉人、以及12名翰林。因此,河下古鎮也被稱為進士之鄉,是文風鼎盛的地方。
  • 江蘇淮安旅遊景點介紹,淮安好玩地方推薦,淮安必去五個旅遊景點
    江蘇淮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淮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淮安必去的五個旅遊景點。一:周恩來紀念館(淮安市淮安區永懷路2號),紀念館四面環水,景致非常好。三:千年古鎮河下(淮安市淮安區淮城鎮河下估衣街125號),外圍門面修的大氣,處處仿古氣息。走進去,裡面有老宅,有羊腸小道,也有新修的乾淨寬敞的街路。小鎮依託一條運河,小吃也有些,河下每一條街巷,每一座橋梁,都有豐富的傳說故事,是全國所有古鎮中文化底蘊最為豐富的一個。
  • 江蘇淮安旅遊景點介紹,淮安好玩地方推薦,淮安必去五個旅遊景點
    江蘇淮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淮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淮安必去的五個旅遊景點。三:千年古鎮河下(淮安市淮安區淮城鎮河下估衣街125小鎮依託一條運河,小吃也有些,河下每一條街巷,每一座橋梁,都有豐富的傳說故事,是全國所有古鎮中文化底蘊最為豐富的一個。
  • "巨人視野"重構淮安最美生態文藝小鎮——河下
    河下在城建上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回顧政府初心,淮安傾全區之力打造河下的目的,是為發展淮安文化旅遊產業,建成一個國內知名人氣古鎮景區,而非是單純進行城建開發或環境治理。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古鎮內都要提供充分的休閒空間給遊客。要營造生活氣息,增加文藝氛圍。有吃、有玩、有住的地方才是市場。  河下還要學會用「水」做文章,這既是河下原本風貌,也是當今成功古鎮景區的環境標配。淮安被譽為是「漂浮在水上的城市」,舊時城內水域、陸地比達1:3,城外河下連同蕭湖更是近1:1,這從1908年測繪的《淮安城市附近圖》中可見一斑。
  • 淮安有個「寶藏」古鎮,免費開放美食眾多,正在逐漸走紅
    淮安的河下古鎮是吳承恩先生的故鄉,他在這裡出生也在這裡成長。如今的吳承恩故居更是成為了古鎮上遊客必到的一個打卡景點,這座知名的吳承恩故居房屋建築現在已經成為了河下古鎮上的一張知名的古鎮名片,也是古鎮上一個地標性建築。
  • 抓住長假的小尾巴來河下古鎮,嘗美食看美景
    河下古鎮老街的南北兩端,遊人出出進進絡繹不絕。河下簡介河下古鎮位於淮安古城西北部,瀕臨古運河,形成於春秋末期,約在2500年前,吳王夫差為了戰爭需要開鑿了溝通長江和淮河的邗溝,在淮安城北河下與淮河相接,河下古鎮由此而形成。
  • 江蘇淮安的「小火車」,市民戲稱「草上飛」,它是城市名片
    接著分享我的江蘇淮安之行。這是一場任性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源於被央視中秋晚會的會址盛況所震撼。從漣水機場到河下古鎮,我的住處就在河下古鎮的北門旁。漂亮寬敞的翔宇大道上,一列車廂風馳電掣般掠過身旁,這是什麼?
  • 淮安繁華的古鎮,2500年歷史貴為5A,人氣不旺該如何破解
    江蘇淮安,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是淮揚文化的發源地,向來以物產豐富,人傑地靈著稱。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淮安,現如今卻稍顯得有些低調,和省份的其它兄弟城市相比,名氣要遜色許多。就如同這座城市的河下古鎮,雖然貴為5A級景區,但在江南眾多的古鎮中,河下的地理位置也不佔優秀,再加上後期的宣傳不到位,所以這裡的遊客並不是很多,平時稍顯的冷清。
  • 江蘇低調的古鎮,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
    說起江蘇的風景,因為周末的時候,他經常和當地的朋友去附近的城市,幾年來蘇北幾十個市縣幾乎都去過一次。在眾多城市中,淮安是我的最愛,說起淮安在國內知名度不高,但確實是一座有內涵的低調城市,因為地處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正好在「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上,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也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來淮安一定要去看看河下古鎮,因為它是淮安古文化的縮影。古鎮形成於周朝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 江蘇有座「精品古鎮」,距南京僅168公裡,位居5A門票卻免費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江蘇鮮為人知的一座「精品古鎮」,耗資30億打造成5A,門票卻免費不要錢。這個古鎮就是河下古鎮,古又稱為「北辰鎮」,位於江蘇淮安區西北部,迄今已有2500年歷史,根據史料的記載,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此開鑿了邗溝,隋煬帝又開鑿了大運河,河下就成為淮安重要的商埠,後來就慢慢形成了今天的河下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