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個不到8㎡的家,他們一住就是一輩子

2021-03-04 武漢吃貨


武漢,一個離不開水的城市,曾經因水而孕育出的碼頭文化,蛻變成江湖氣,至今淋漓盡致的體現在武漢吖身上。

而現在,江邊早已寸土寸金、高樓林立,當穿過繁華喧鬧的商場、車水馬龍的街道,再來到漢江邊上時,會發現有群人,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生活在一艘不到8平方米的小木船上,一過就是一輩子。

經歷風吹日曬,卻始終漂泊在江面上,他們就是武漢的打漁人家。

今天要說的,便是他們的故事。

「師傅,您老家哪裡的啊?」

「漢川滴~」

「來武漢幾多年鳥啊?」

「差不多...也有個幾十年了吧...」

靠近江漢一橋的岸邊,停泊著5艘小木船,隨波晃蕩著,走進仔細一看,會發現每艘都寫有漁船編號。

明明才差不多早上10點的樣子,船隻上就已經炊煙嫋嫋,一派熱鬧。



忙碌的女人們,一邊相互聊著天,一邊做著飯。需要洗菜、涮碗時,漢江水就是生活用水,就算在這充滿涼意的天氣裡,她們也是自然而然的側身就地取材。

△ 就著江水洗菜、tǒu抹布、洗碗...

而船裡炒菜都是用的煤氣罐,明火在木質的船上,看得直叫人膽戰心驚。

這時,煤氣公司的人剛好送了罐煤氣來,坐在其中一艘船裡的大爺探出頭,叼著煙一副江湖氣派。

「勒一罐幾多錢?」

「xx元」

「麼昂比我用的貴些咧~」

...

伴隨著大爺和送煤氣罐的人拉家常的對話,另一艘船的男主人才在老婆的催促下,緩慢的爬了出來。


將舊煤氣罐給工作人員,再接過新的煤氣罐,船板上明明放著套鞋,卻始終光著腳爬進爬出的,對於他們來說,船雖小,但上船就如同回家。


岸邊踟躕了半天,終於鼓起勇氣和充滿江湖氣的大爺搭話,本以為會被拒絕,沒有到他卻爽快的和我們咵了起來。

大爺說,他們全都來自漢川,彼此都是老鄉,作為持證漁民,夫妻倆一條船,在武漢的江面上,一蕩就是幾十年。

當小編問到「一直都是生活在船上嗎」的時候,正在炒菜的大爺老伴豪爽的笑了,扯著嗓子回答道:「可不是嘛,我們吃喝拉撒都在這艘小船上~」



不到8㎡,怎麼看都覺得小和擠,但整齊疊放在船艙裡的被褥、擦得乾乾淨淨的船板、閒暇時用電瓶發電看看電視...生活都是自己過的,小漁船上也不例外。

而談起最近「水上人家」的搬遷時,大爺說道:「我們?我們不會走的,我們應該會在水上生活一輩子。」

對於漁民的他們來說,每天的開始是凌晨4點,就算寒冬臘月,在這個大半武漢吖還沉浸在睡夢中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做好準備,出發打魚了。

和一般武漢吖知道的撒網捕魚不同,大爺他們用的工具是掛滿鉤子的棉線,棉線上綁有泡沫球,打魚的時候,沿著江面布下這些釣線,每兩米下一個釣鉤,之後再一個個的起鉤抓魚。


這種特別的打魚方式頗為古老,在哪布線、何時起鉤...這些只有「資深」老漁民才知道,於是在小編躍躍欲試時,大爺「不屑」的表示:你們是絕對弄不來的。

△ 竿子上纏繞著掛滿鉤子的釣線

打魚結束後,偶爾去趕趕武漢的早集賣魚,但多半時間他們還是會直接回到岸邊停留。


△ 被江水衝打船錨,是與岸上唯一的聯繫

磨著鉤子的大爺,讓船艙響起如同小時候聽到的磨剪刀的聲音,而大爺的老伴則是仔細將釣線整理好,一圈圈整齊的纏繞到竹竿上,再架到漁船頂上晾曬,往往就這些事情,就足夠打發一天。

呆在岸邊的日子,看起來單調乏味,實際上也還好,除了整理打魚工具,偶爾還可以和住在附近、特地前來買魚的街坊咵上幾句。

「勒魚是不是野生的滴撒?不會是菜場買來滴吧?」

「麼昂可能咧,都是今天早上才打的~」

話音剛落,大爺就打開船板,用網子撈出了一條差不多4斤的大魚,活蹦亂跳的,水花四濺。

△ 魚都藏著打開的那塊船板下

挑來挑去,最終選中一條鯿魚的街坊和小編說,「現在汙染太厲害鳥,像勒鯿魚,蠻多時候菜場買的殺了後肚子裡都是黑色的,那可都是致癌的撒,所以有時候到勒滴買,江裡滴魚,肯定還是要好一些。」

話音剛落,鯿魚就被麻利的處理完畢,肚子裡乾乾淨淨,絲毫不見黑色。

△ 處理著魚的大娘


△ 特地前來買魚的街坊

當然,這種看似一成不變的日子,在有些時候會變得不同。

畢竟大船在遠處經過,都會因漣漪搖搖晃晃的小漁船,碰到了大風大雨的天氣是很難堅持住的,所以當第二天頂著風雨再去江邊的時候,大爺他們的漁船消失不見了。


好在,順著江邊走了一段後,小編在躉船旁找到了熟悉的小漁船身影。

原來,每當到了這種大風大雨的天氣,漁民們就會開著漁船前往躉船或者是大船旁,避避風頭。


久而久之,和躉船老闆都熟悉了的漁家,找到了風雨天的依靠。正如今年夏天,武漢大雨傾盆了那麼多次,這裡就是他們的避風港。

可隨著躉船逐漸被拆除,未來這些漁船再遇到風浪時,該何處停靠呢?

其實說起來,武漢江面的這些打漁人家,也是歷史悠久了。

十多年前,集家嘴有個水產市場,無論是武漢的又或者是外地的漁船,都會開到這裡來做買賣。

正處長江、漢江交匯的集家嘴,容易形成回流,魚在回流裡打轉衝不出來,據大爺回憶說,那時候捕魚,一撒網可以捕到100、200斤,再拿到市場上賣,生意挺好。

可隨著水產市場搬遷到了白沙洲,江裡的魚也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捕,販魚的就少了許多,很多魚販子把船賣給漢正街周圍的打工者,像大爺這樣堅持了幾十年、至今還在打魚的,其實並不多。


不如從前的魚量,再加上每年3月到6月的禁漁期,比起往年隨便一打就能打到的胖頭魚、鰱魚、魭魚、鯿魚什麼的,如今,一年到頭都賺不到什麼錢。

而說起子女時,大爺表示,當漁民太苦了,所以沒忍心讓子女從事這一行。

「那一年豈不是見不了幾次面?」

「是啊,但在禁漁的時候,我們一般會回漢川種地嘛,那個時候他們偶爾會回去看一下。」



風吹日曬的生活,就像大爺不願意讓子女打魚一樣,越來越少的人繼承這個行業。

詢問起武漢還有多少艘這樣的漁船時,大爺沉思了一會答道,「不是蠻多了,大概,也就20多條吧,說不定哪天就都沒了。」

或許覺得離我們生活很遠,或許很難會有交際,

甚至不定未來哪天就看不到漂在江面上的他們了,

但漁民其實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

只是努力的在武漢找一隅安身之所,

哪怕是一直漂在水上。

所以如果哪天路過江邊,

何不順道去看看這些漁民,

這些在武漢漂了一輩子的人。

•END•

出品:武漢十點半文化傳播

文字:Sap  攝影:當兒

由武漢吃貨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武漢旭輝半島500㎡輕奢別墅,看過就想住一輩子……
    武漢旭輝半島500㎡輕奢別墅 在客廳的空間中,設計師用大理石代替踢腳線,埡口採用最簡約的窄邊框的設計。武漢旭輝半島500㎡輕奢別墅 電視背景牆以整體地櫃的形式出現,在大理石瓷磚與金屬質感裝飾櫃的碰撞中體現出設計的質感。
  • 武漢10大富人區大曝光!原來土豪就住你家隔壁……
    11月武漢千萬級豪宅平均每套1139萬元,賣的最多的無疑是武漢豪宅扛把子武漢天地,共11套,武漢天地10月份也成交了8套千萬級豪宅。 最新動態:外灘柒號即將加推高區房源,均價55000元/㎡,目前已啟動房源預訂,定金50萬元,項目整體規劃為96戶,建面約200-500㎡一線江景大平層。 這個項目大部分房源都在1000-5000萬一套,最高總價或超2億。
  • 太原買套房,不如一輩子住酒店和租房?
    12240元/㎡;杏花嶺區,11月平均房價12179元/㎡;迎澤區,11月平均房價11698元/㎡;草坪區,11月平均房價9512元/㎡。 90萬~150萬,夠住一輩子酒店嗎? 我隨便查了一下,目前太原普通酒店一晚的住宿費在240元左右,遇到周末和節假日更貴,如果每天住住酒店,一年大概需要85000元。假設酒店住宿費十年不變(大概率會漲價),10年住酒店也需要85萬,幾乎一套小剛需房的價格,不到18年就是一套改善房的價格。
  • 日本「超迷你公寓」刷屏了面積不到10㎡房租近5000塊
    屋主租的這套公寓僅8㎡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你敢相信嗎你家的8㎡可能只是一間廁所可她的卻包含了廚房、衛生間、臥室連陽臺都有屋主說「這房間能住人全靠層高」「至少我在一個方向能伸得開胳膊」也是很樂觀了她家最寬敞的地方在哪兒就是這個姑且稱作「客廳」的地方吧因為這裡能鋪的開一張瑜伽墊
  • 香港,38㎡豪宅,竟隔出3室2廳!臥室開門就是床,衛生間不到3㎡
    香港,38㎡豪宅,竟隔出3室2廳!臥室開門就是床,衛生間不到3㎡關於香港,我想大部分人和我一樣,都覺得是個非常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因為從小的電視劇和電影裡都是這樣演的。高樓大廈、紙醉金迷都是香港的代名詞,但是當我第一次來到香港朋友家的時候還是吃了一驚。38㎡的房子小就不說了,還居然做出了3房的格局,38㎡3房!你能想像嗎?關鍵朋友還一臉驕傲的說,在香港能有這樣的房子已經很不錯了!房子整體裝修是現代簡約風,雖然說面積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功能一個都不少。
  • 推窗就是青山綠水,九江這處旅居房,真想住上一輩子
    你夢想中「家」是怎麼樣的?現在,只要提到沙灘、海邊文旅資產就不得不提到海南——清水灣,這個難以超越的標杆!項目星級酒店式託管公寓,建面約45-65㎡一室一廳格局。由格美集團全國60強TOP4格林公寓酒店,美國紐交所上市企業格美集團酒店操刀管理。
  • 我敢打賭,這個度假島,來了就想住一輩子
    經歷了7*24h的宅家生活,人們對戶外運動及美好生態的渴望已達頂點,滿腔詩意亟待釋放。未必,在大灣區中就藏有一處「世外桃源」,山、海、湖、泉、林,一次性給你打包囊中。它就是面世不到2個月,即頻頻刷屏的網紅打卡地,世茂·碧海銀湖。
  • 當代年輕人的窘狀:一個人住8㎡「老鼠窩」,晚上只能睡在柜子裡
    你覺得8㎡有多大?在土豪眼裡,8㎡是一個廁所,在普通人眼裡8㎡是一個衣帽間。那麼如果一個8㎡的屋子裡,同時塞進了餐廳、臥室、浴室和衛生間,你能想像這是什麼樣的場景嗎?「這樣8㎡的屋子,根本就不像是家,而是一個放大版的老鼠窩。」▼當代年輕人的租房現狀8㎡的老鼠窩之居,這並不是電影裡的情節,而是真實存在的現況。
  • 不是村的臺灣「眷村」,來時一隻皮箱,卻一住就是一輩子
    茅草屋頂、泥牆小巷、竹籬圍牆,就是獨特的眷村「風景」。當時的想法都只是臨時住一段時間,很多人來時只帶了一隻皮箱,誰知,一住就是一輩子。老人的家就是眷村房屋的縮影。彩虹眷村當年,由於條件所限,眷村都是些臨時性的建築,就像行軍打仗的帳篷般簡陋,大家最迫切就是有個棲身之處,可以照顧家小。
  • 被社會遺忘的30萬香港人:一家4口住7㎡「老鼠窩」,在馬桶邊吃飯
    住在一個7㎡的房子裡,吃飯都只能在馬桶旁邊,家裡都是嚴重的細菌和異味,這個聽上去和看上去哪裡有家的感覺,分明就是一個老鼠窩。這些都不是電影裡的情節,都是香港真實存在的家庭,這些人裡面有一些是在外打拼獨居的年輕人,一些是帶孩子的單親媽媽,還有一些甚至達到三世同堂了。
  • 旅行達人90㎡小家,卻裝下咖啡廳、茶館、健身房!讓人想宅一輩子
    讓人想宅一輩子 高杏是一個雷厲風行的85後白羊座女青年從事旅遊業已經有8年了以前家對於她來說,就好像旅館四海為家已成為習慣去年開始,高杏變得不那麼愛出去浪了於是著手開始把房子
  • 在桐城的武漢一家人度過潛伏期了!他們寫下一封感謝信
    作為新型肺炎疫情嚴重,有家不能回的武漢人,我們是不幸的;然而滯留在桐城的日子裡,我們從各方面深深感受到桐城政府和人民的親切關懷,我們又是幸運的。」2月8日,桐城市文昌街道黨工委、文昌街道辦事處收到了一封來自武漢市民的感謝信。1月24日,家住武漢市江岸區的任某一家三口來到桐城市旅遊。
  • 這對武漢夫妻的81㎡新家,看完全屋後,我家300㎡的別墅不香了
    對於年輕一族來說,買房是買小戶型的家,還是買稍微大一點的戶型?這是個難題。買小了,雖然壓力也小了,但總怕不夠住,買大了,購房預算又不夠,實在煩心。 那麼或許看完這對武漢夫妻的81㎡之家,或許你能找到答案。小戶型的新家,全屋原木北歐風,參觀完全屋後,我家的300㎡別墅,瞬間就不香了。
  • 後來才明白,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在幾億人中,你們能夠相遇、相知、相識,該是多麼了不起的緣分啊,理當好好珍惜,因為,你後來會漸漸明白,一轉身一離別就是一輩子。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好像總是以叛逆為樂,他們特立獨行,他們反抗父母,對抗老師,認為「聽話」就是沒個性。
  • 價值600萬的香港豪宅,面積卻只有48㎡!無陽臺,臥室開門就是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住房問題,一般我們住個50,60㎡的房子都覺得小,感覺很憋屈。但你能想到香港人有的還住著20多平的房子!而且還是好幾戶人一起合租!在大陸覺得憋屈的50平米的房子,換做香港就算是豪宅了!而且最少要500萬才能買得到!我身邊就有一位香港的朋友最近剛買房,面積連50平都不到,才48平米,但是他卻說是豪宅了,今天就帶大家來實際看下。
  • 女網紅65㎡的家,和3隻貓狗擠8㎡房間,客廳堆滿855件雜物
    這些可愛的小寵物雖然照顧起來有些麻煩,但只要看到他們毛茸茸的身子和水靈靈的眼睛,心就會會不由自主的軟和下來。 女網紅65㎡的家,和3隻貓狗擠8㎡房間,客廳堆滿855件雜物 現在大家對寵物太好,甚至有些人從食物到洗澡到玩耍都精心伺候著
  • 新加坡Commune家具 | 安家,一輩子就是為了個家啊!
    最近一部以房屋中介為題材的電視劇劇情聚焦備受國人關注的買房問題,通過一個個截然不同的人物角色,更深層地折射出「家=幸福」的公式,這也正是該劇對於「安家」這一核心意象的深刻思考。何為「安家」?「家」就是幸福的港灣,「家」是最堅強的後盾。從房到家,事關幸福,並不容易。正如《安家》劇中人所說:「房子不光是房子,裡面裝滿的是家」承載著一家人一輩子的幸福,家是一個可以讓人安心休憩的港灣。
  • 西中市一家武漢人開的熱乾麵店,一開就是8年
    三鮮豆皮都是廣受推崇的早點而鹼面做的熱乾麵,才最代表這個城市的氣質。」煮麵,放蔥花花生酸豆角,淋上一勺麻醬,1分鐘不到一份熱乾麵就能成碗到手。武漢人也不拘著環境如何,站在街邊手法利索的拌麵後,忙不停夾起一大坨就往嘴巴裡塞。
  • 望一眼我一輩子也觸不到的北京
    望一眼我一輩子也觸不到的北京 ————京城十大豪宅之霄雲路8號與別墅類的豪宅項目不同,霄8是真正做給人住的房子,做給一個圈層住的房子。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 斷舍離2年,房子越住越新!這對武漢夫妻的家,場面極度舒適
    大家看過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嗎?裡面講的是一個日本太太的斷舍離生活方式,她不想買買買,只想扔扔扔。而今天小編跟大家講的就是武漢的一對夫妻。他們的斷舍離方式,可以說是現實版的日劇。247㎡的空間,他們從搬家後到現在,已經整整堅持了2年斷舍離的生活。現在看整個房子的布局場景,還是跟新房一樣乾淨清爽。房子越住越新,朋友看了感覺還是像才搬家的樣子,這場面讓強迫症的人極度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