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師範學院的思修課上,老師通過讓學生掃二維碼的方式,進行點名籤到和提問。視頻一經傳播很快就上了微博熱搜,引起廣泛討論。(4月18日《中國青年報》)
隨著科技的進步,高校課堂考勤方式迅速更新,「點名神器」在高校越來越普及。「限時掃碼法」「藍牙點名法」「刷臉籤到法」「定位考勤法」等新型考勤法紛紛出現,五花八門的考勤方式讓學生們大開眼界,刷新了「考勤觀」。類似「二維碼籤到」的考勤法,既能免去老師讀錯學生名字的尷尬又能提高出勤率,何樂而不為?
從課堂考勤方面看,傳統的紙質考勤表配合點名效率太低。老師照著名單上的名字一個個念,存在漏讀誤讀的可能,讓沒來上課的學生鑽了空子。一些大課堂選課學生較多,選課名單複雜,老師點一次名就要花費不少時間,耽誤授課和學生學習。此外,由於老師和學生們大多互不相識,學生「渾水摸魚」代籤到現象也比較常見。
從課堂參與方面看,部分學生對老師上課內容一點也不關心。老師在上面講大課,學生在下面開小會的現象比比皆是。因學生多,師生之間不熟悉,老師以提問的方式來考勤時,學生用「代回答」的方法往往也能瞞天過海。
高校講究公平競爭,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穫。部分學生一學期都沒上過一節課,但課堂出勤情況卻顯示「滿勤」,這對按時上課、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生來說很不公平,甚至會助長代籤到和代回答的不良風氣。
高校實行二維碼籤到和提問,是課堂考勤方式和教學方式的再一次創新。運用這種方式,每堂課都可以快速考勤,激勵學生按照規定到課堂上課,防止學生代籤到和代回答的情況出現。二維碼提問的不確定性和即時性更能刺激學生認真聽課,增強師生互動頻率,激活課堂氣氛,對老師和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和相互理解起促進作用。
籤到不是最大的目的。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老師和校方有責任要求和監督學生來教室上課。學生要理解老師和校方的良苦用心,明確自己的責任,形成責任意識並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為,尊重並配合老師的工作。高校二維碼籤到,順應時代發展且精準有效,值得我們點個讚。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