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介紹咱們河南洛陽的特色美食,帶好小板凳,快來圍觀。
古都洛陽,歷史文化積澱深厚,而飲食文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文化在這裡交融,四方美味在這裡薈萃。揚名四方的洛陽水席,因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特色,成為代表洛陽地方飲食的經典之一。此外,漿麵條、鍋貼等多種風味小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河洛人民,在中原飲食文化中獨樹一幟。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擁有如此悠久的歷史,洛陽本地的特色小吃當然少不了。
1,水席
洛陽水席起源與唐代,在當時宮廷裡被稱為「官席」,只有皇室貴族,文武百官可以享用。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水席開始在民間流行,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
洛陽水席中最著名的就是牡丹燕菜,傳說是武則天時期,洛陽東關地帶長出了一顆像樹一般大的白菜,於是將其進獻到了宮裡,御膳房用這顆大白菜與白蘿蔔一起做出了一道美味,武則天吃了非常喜歡,於是賜名為「賽燕窩」,現在也被稱為「洛陽燕菜」。
2,漿麵條
有一句民間諺語說道:河南府有三寶,孟津梨,靈寶棗,洛陽城裡漿麵條。漿麵條在河南擁有悠久的歷史,也叫做漿飯。洛陽人不論大人小孩都特別喜歡吃,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做。
有一個歷史小故事,之前劉秀被王莽追殺時期,逃亡到了洛陽附近,因為幾天沒有吃飯,他便問人家討飯吃,一戶人家給了他一碗漿麵條,他吃過後大大讚賞。
3,鍋貼
洛陽的鍋貼那可是又香又脆,在洛陽西工區有一家名為「小街鍋貼」的店鋪,每天購買的人都排好幾隊。
傳說,在北宋建隆年見,宋太祖因為皇太后剛剛去世,自己心情很差,不想吃任何東西。午後散步的時候,突然從御膳房傳來一股香氣,他過去一看,御廚正把餃子放到油鍋裡煎著吃。宋太祖很驚奇,就嘗了下,覺得很好吃,並且隨口取名為「鍋貼」。
4,胡辣湯
胡辣湯是洛陽別具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主料是精粉面、粉條、肥豬肉。配料有花生仁、芋頭、山藥、金針、木耳、蔥花、蒜片、麵筋泡。調料包括糖色、花椒、茴香、乾薑、桂籽、胡椒、精鹽、醬油。精烹細作,味道鮮美,經濟實惠,聞名城鄉。
5,新安燙麵餃
新安燙麵餃,用精白粉作皮,豬前胛後臀肉作主餡,配適量大蔥、韭黃、白菜心、生薑,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 鹽、味精等。把面燙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麵餃,上籠清蒸,十分鐘即可。其特點是皮薄如紙,色澤如玉,鮮香不膩。
6,洛陽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的創始是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配料有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用小勺舀一些稀綠豆麵糊往平底鍋裡一倒,即成一張類似春卷的薄片,不用翻個就熟,所以叫不翻。
把兩張「不翻」疊著放在碗裡,舀些豬骨頭湯澆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條、黃花、木耳等,還要放些醋、胡椒粉,於是一碗不翻湯就做好了。吃到嘴裡時,「不翻」軟綿不化,嚼之有 豆香;湯酸辣清淡,餘味悠長,是洛陽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選.其特點是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
今天的洛陽美食就給大家介紹這些啦,大家去洛陽遊玩的時候可不要忘記小編的熱心推薦哦。
下期預告:豫美食之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