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3日,來福士廣場的這家鼎泰豐仍大門緊閉。繼利苑酒家關門後,成都又有一家米其林概念的餐廳關門。春節過後,位於來福士廣場的鼎泰豐便沒有再開業。成都另一家鼎泰豐餐廳對此表示,來福士廣場這家店因為虧損,已經關門歇業。
鼎泰豐於1972年創立。幾十年間,它走過了從創立品牌到蓬勃發展的輝煌歷程,先後在日本、美國、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上海、深圳等地開分店。
曾被《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評為米其林星級餐廳。每逢周末或者假日,鼎泰豐門店都有近3000人消費,實現過一天內翻桌19次,一年賣出2800萬個小籠包的紀錄。
作為享譽世界的臺灣地區小籠包專賣店,2013年,鼎泰豐在成都來福士廣場開設分店,當時據媒體報導,開店之初受成都市民熱捧,其日營業額便輕鬆突破10萬元。隨後,鼎泰豐又在太古裡開設分店。
不過,隨著時間的遷移,近一兩年來其生意已經不如以往。2月13日,微博有網友爆料來福士廣場的這家鼎泰豐已經關門。當日下午一點左右,記者來到來福士廣場,雖然午餐時間未過,但是這家鼎泰豐卻大門緊閉。透過玻璃門窗可以發現,裡面已經空無一人。
在門口的告示顯示,這家門店於1月27日至2月4日休店,不過如今休店時間已經過去,這家門店卻仍然沒有開門營業的跡象。「已經關門了,這兩年生意都很一般。」一位現場的物業人員說道。
工作人員表示福士店已經不會再繼續營業。「收益不太好,過了年就沒有開了。以後都不會再開門了,現在鼎泰豐在成都只有太古裡這家分店了。」不過,當記者要求採訪該店店長時,該店員表示店長正在休假,也沒有其聯繫方式。
關門原因:商圈人流減少,菜價偏高
對於鼎泰豐,成都的食客對其評價喜憂參半,其中優質的食材和服務得到了認可,但是性價比方面則顯得不盡如人意。
曾經光顧過這家門店的顧客表示,剛開門不久她和朋友便聞名而來。「最便宜的小籠包也要88元,裡面大概有五六個。」她說,那一頓人均消費了200元,從此以後她便沒有再來。「味道還是不錯的,就是有點貴了。」
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會長何濤認為,鼎泰豐作為擁有米其林餐廳的老牌餐飲店,其人均消費相較於其他品牌的米其林餐廳並不算貴。「但是這家店主打的是小吃,作為美食之都,成都的小吃實在是太多了,鼎泰豐的比較優勢並不明顯。」
此外他認為,在商圈做餐飲,也會受商圈人氣的影響。「現在成都的商業綜合體的數量在增加,來福士的人氣也有一定的分流,這也可能會是它生意不好的原因之一。」
品控存疑?——「菜品和菜價不匹配」
由於目前米其林尚未在成都發布榜單,所以成都並沒有一家米其林餐廳。不過作為美食之都,成都人對於吃的熱衷還是吸引了擁有米其林餐廳的品牌。除了已經倒閉的成都利苑酒家和來福士廣場的鼎泰豐,諸如桃花源小廚、Michel rostang等在成都也有分店。
米其林的獲星餐廳的口味本身無可挑剔,何濤也曾親赴臺灣品嘗過正宗的獲星鼎泰豐餐廳。「排隊的人非常多,小籠包的味道也很好,完全對得起自己的消費。」不過他也說,如果是加盟店,品質便無法完全保證。事實上,即使是直營店,鼎泰豐對於品質把控也不盡如人意。
在2015香港版米其林指南摘星排行榜中,在香港兩家連鎖門市的臺灣名店鼎泰豐,在本次最新版的「紅色美食聖經」中均沒有摘星。
位於尖沙咀的鼎泰豐僅與銅鑼灣鼎泰豐共同得到「米其林車胎人美食推介」。「說實話,在成都,不少餐廳都可以吃到這樣的味道,但是價格卻比鼎泰豐便宜,那我為什麼還要去吃呢?」小李說道。
不光是鼎泰豐,在本報報導利苑倒閉後,有曾在此消費過的網友稱其味道遠不及正牌獲星餐廳。分店顧客表示,粵菜比較寡淡,本身就不太符合我們成都人一貫的口味。而且還有道海鮮沒炸好,當時就覺得不好吃。所以吃的時候就覺得不會再吃第二次了,價格和菜的品質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