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正通過訂餐機預定餐食。
9月1日中午11時30分,臨海市靈江中學高三(7)班的王浪濤和同學有說有笑地向食堂走去。只見他用一張校園卡在機器前一刷,一份雞蛋火腿飯便從窗口遞了出來,整個過程不到5秒鐘。「以前來食堂吃飯都是跑著來的,晚了遇到的菜不合胃口,或多或少會剩下一些。現在按自己的喜好提前點單,我每頓飯都能『光碟』。」王浪濤說。
學生正在排隊取餐。
2019年,靈江中學引入「智慧食堂」系統,在食堂和各幢教學樓都安裝了訂餐機,師生可以隨時通過訂餐機或學校微信公眾號提前獲取一周菜單,於每天中午前,動動手指,預訂第二天的餐食。「智慧食堂」後臺系統則根據學生預訂情況自動生成菜品統計,廚師長結合實際情況明確食材採購數量,再下單給供應商。
「通過資料庫導出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從源頭上控制成本,有多少人吃就準備多少份的量。」該校食堂負責人謝加俊介紹,「我們也會在預訂的基礎上,給每種食材多準備5至10份作為備用,一方面,我們設立了應急窗口,專門供應給因特殊原因沒訂餐的人員,另一方面,食堂有40多名工作人員,他們的用餐以備用菜為主,不夠再現場燒制,相當於有了減少浪費的兜底機制。」
有了訂餐系統,學生不僅不用搶時間、排長隊,每天更有20多種用餐選擇,除了傳統的套餐,還有小吃、炸醬麵、黃燜雞米飯等,教職人員也有5葷6素的選擇餘地,可以自行組合搭配。
據了解,自「智慧食堂」系統運行以來,學校實行半封閉式管理,學生中午和晚上統一在食堂用餐,用餐人數從1500人增至2500人左右,但成本卻減少了5%左右,廚餘垃圾更是減少了40%以上。
新學期的第一天,該校更是在食堂開展「光碟行動」,減少首次打飯的飯量,設置加飯點,麵食也有了大小碗之分,師生可根據食量自主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