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老鼠幹:客家野趣尋蹤

2021-02-20 寧化在線

翠江論壇|客家鄉土

寧化老鼠幹:客家野趣尋蹤

樓主:我是我非

客家祖地寧化物產豐富,有晶瑩透明的河龍米,清醇芳香的延祥茶,有柔嫩軟滑的生魚膾,色紅味辣的辣椒幹,還有那餘香滿口的——老鼠幹

pt by 一蓑煙雨

這客家山鄉野味的「老鼠幹」,名字並不典雅,帶有點土俗,但它卻是福建著名的「閩西八大幹」之一,是寧化客家人待客的名特佳餚。早在晉、漢的史籍中,就有記載我國先人食「老鼠幹」的習俗。據史料記載:老鼠幹、臘狐狸等野味的獵取與燻烤是畲、瑤同胞的創造,被客家人在長年的遷徙中接受過來。經過改進,成為今天寧化的地方名菜。

天下有田鼠的地方很多,但只有寧化才捕捉田鼠製成幹,既消鼠保糧,又享用鼠肉的美味。提起老鼠幹的由來,有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

相傳太上老君博採天下五穀精華,配合日月靈光,在八卦爐裡煉了七七四十九天,煉就一味仙丹,名叫「五穀丹」,其丹芬香可口,妙用無窮。天上的天鼠是聖手神偷,專偷珍貴名品,得知老君煉就金丹妙藥,早就垂涎三尺。一天,探得老君外出講道,丹童又玩耍去了,天鼠看準機會,溜進盛丹葫蘆,將「五穀丹」吃得乾淨,還拉了大堆鼠屎在葫蘆裡。

第二天,西天王母舉辦蟠桃盛會,老君應邀背著盛丹葫蘆,匆匆趕來赴會。會上,各路神仙紛紛呈送最好的禮品向王母娘娘祝壽,惟有老君有意在王母面前炫耀自己的「五穀丹」,卻遲遲不肯拿出來。在王母的一再盤問下,老君才解下葫蘆,交給王母身邊的仙女,並說:「此丹非一般仙丹可比。」王母則說:「那就請諸位仙友共品嘗老君的仙丹吧。」王母見丹灰不溜秋,臊氣難聞,未敢貿然入口;其他仙友則未加生疑爭先送入口中。大家越吃越不是味,先是澀,後是酸,接著是滿口腥臭,一個個接連嘔吐起來,把個好端端的蟠桃盛會搞得一塌糊塗。

王母把所謂的「五穀丹」丟還老君,氣憤地說:「還是留作自己用吧。」老君定睛一看,愣住了,這哪是仙丹,明明是一粒粒老鼠屎。一股怒氣,湧上心頭,半天才明白過來,罵道:「該死的耗子,竟敢把我的仙丹偷吃掉。」從此,老鼠又多了一個雅號叫「耗子」。

老君在蟠桃會上出盡了洋相,惱羞成怒,發誓要捉拿天鼠治罪。天鼠知道禍闖大了,早就溜出南天門,逃落凡間變成田鼠了。田鼠看到遍地長滿五穀雜糧,不愁吃喝,也就安心樂意在凡間生息繁衍,過著逍遙法外的舒適日子。生活好了,子孫繁衍也快,不久遍布神州大地。

老君在天上捉不到天鼠,知道準是逃到凡間去了。他撥開雲層,看到田野遍地都有田鼠在糟蹋殘害五穀,不由得怒火填胸,拿出盛丹的寶葫蘆,令丹童下凡專門捕捉田鼠,要剝其皮,挖其髒,用天火燒其身,以正天規。

丹童下凡,投胎在寧化農村,變成村童,每年秋冬季節,用毛竹製成捕鼠竹筒,筒內裝上五穀做誘餌,投放在田邊地角,捕捉到田鼠拔毛去髒後,用煙燻火烤。被烤的田鼠發出吱吱響聲,散發陣陣「五穀仙丹」的香味。

傳說雖有幾分神秘,但從中可知寧化老鼠幹具有悠久的歷史。

寧化老鼠幹是由人工捕捉的田鼠(或山鼠)製成的。田鼠屬哺乳綱倉鼠科,毛色為灰暗褐色或沙黃色。善掘土打洞,以稻穀為主食。每至稻穀成熟季節,輒常往來穿梭於山腳田邊之隱蔽小徑,咬稻穗貯於洞穴之中,對農作物的危害很大。而寧化屬山區農業縣,田野廣闊,田鼠特多。因此,寧化客家人一般在每年的秋冬季節大量捕捉山鼠和田鼠,也就是在晚稻收割的季節進行。這個季節生活在山間稻田裡的山鼠、田鼠食了大量的山野果子、田間稻穀,營養豐富,體肥肉嫩。加上氣候涼爽,它們就四處活動。或是山壟田頭,或是溝邊地裡,隨處可見它們活動的足跡。這是捕鼠的大好時機。

寧化山村人捕鼠,就地取材,土法上馬。用的是自製的簡易竹筒捕鼠器:上山砍幾根大小適中的毛竹,截鋸成長短相同,每節5至8公分的竹筒兩節相套,在大竹筒上鑿鋸幾個小方洞,大小竹筒的兩端,裝上兩根兩頭繫緊的竹弓,藉助竹弓的彈力,在小竹筒上系一根細薴麻,為兩節竹筒的警戒線,在小竹筒裡,安放上炸香的肉渣、生地瓜片或炒米之類的食物作誘餌。當山鼠、田鼠聞到香味時便會悄悄地從洞裡鑽出來偷吃。因薴麻的阻隔,山鼠、田鼠在急切中咬斷警戒線,藉助竹弓彈力,兩個竹筒相套,把老鼠頭緊緊挾住,直至斃命。兒時筆者常跟大人傍晚時分背著幾十個竹筒捕鼠器到田邊山上,選擇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安放裝有誘餌的捕鼠器,俟夜幕降臨時老鼠前來覓食。待第二天清早前往收捕鼠器時就能捕捉到幾十頭貪吃的山鼠或田鼠。如今,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捕捉田鼠不再限於秋冬季節和用竹筒捕鼠器了,而是採用直流電捕鼠器,一年四季均可捕捉,上市田鼠幹也大大增加。

老鼠幹的製作雖然並不複雜,但也需有一定的技術。捕到老鼠後,先脫其毛,然後把它的肚皮剖開,去掉內臟,立即升起一堆炭火,並撒些糠在炭火上,使之產生濃煙,把去毛的老鼠放到架子上,拿到炭火上去燻烤,燻烤時要將鼠身反覆翻動,把握好分寸,一絲不苟,直到把鼠燻成紅銅色為止。還有一種燻烤方法是:在鐵鍋裡撒上糠,將去毛的老鼠放在竹架上再放入鍋裡加蓋,用微火將老鼠燻烤至焦黃色即可。若是山野中偶然捕捉的幾隻山鼠或田鼠,人們就會就地將老鼠殺好,取一些幹稻草點燃燻烤老鼠,直到老鼠呈焦黃色,透出一股鼠肉香方止。

老鼠幹的食用既可下酒,又可下飯,既能家裡待客,又能成為酒店菜館的特色佳餚。其烹製、食法更有一番講究。一般主料為1斤田鼠幹,配上半肥瘦的豬肉1斤,冬筍1斤,大蒜1斤,生薑適量。先把老鼠幹用清水洗淨,然後去掉頭、尾、牙齒、耳朵及腳爪後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烹炒時先把肥肉切碎炸出油後,投入切好的田鼠幹、瘦豬肉,投入冬筍絲(有時也放些蘿蔔絲)、大蒜及適量薑絲,待炒熟後,加入適量酒娘、食鹽、味精等佐料。此時,即可盛盤上桌。一盤色、香、味皆佳,味道鮮美的炒老鼠幹就大功告成。只要你聞到噴香準會讓你口生饞涎,吃起來香香的、嫩嫩的,越嚼越有味,使人回味無窮。

取之於山野的老鼠幹不僅味美,而且還有它的藥用價值,具有補腎強身之功效。尤其小孩尿床,吃上二三次便好。寧化客家人不僅認為老鼠幹是補冬的上品,也是待客的上等佳餚(在寧化市場上,田鼠幹的售價比豬肉高)。每當親朋好友來臨,熱情好客的客家人便會把自家釀的醇香爽口的米酒燙熱,端上一盤剛出鍋的香噴噴的炒老鼠幹當下酒菜。喝上一口甜滋滋的米酒,夾進一塊香噴噴的老鼠幹,別有一番山珍風味,好不愜意。朋友,秋冬季節若有機會到寧化客家祖地時,千萬別忘了品嘗這極富地方特色的客家山珍野味——老鼠幹。

連允東/文 楊為春/攝

來自: 時代三明

更多關於「老鼠幹」的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福建長汀旅行,街上偶遇特產店賣老鼠幹,你敢買嗎?
    福建龍巖長汀,世界客家首府。長汀是我很喜歡的一座縣城,小眾安靜、人文深厚、超多美食、氣候舒適,還享有「福建美食名城」 的稱號。自盛唐以來的一千多年裡,長汀一直是州、郡、路、府治所在地,這裡,也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在長汀旅行時,去了當地的店頭街逛逛。
  • 一個福建縣城滿大街都在賣老鼠幹,你敢吃嗎?
    福建龍巖長汀,世界客家首府。 長汀是我很喜歡的一座縣城,小眾安靜、人文深厚、超多美食、氣候舒適,還享有「福建美食名城」 的稱號。 「嘗嘗老鼠幹,可好吃了!」 「老鼠幹?」孤陋寡聞的我,驚呆了。
  • 中國奇特奇怪的食物:「客家老鼠幹」
    這些都是經驗豐富的,我看到福建一種美味的小吃,小編也在遠處不敢吃,那是「老鼠幹」。藤又稱寧化田鼠莖,是福建汀著名的客家小吃。八個乾菜之一閩西田鼠屬於哺乳動物倉鼠科,皮毛顏色一般為深灰色棕色,有的呈沙黃色,以大米為食。晚稻的黃熟期,咬稻穗貯藏穴,對農作物危害很大。在寧化山區農業縣有許多田鼠。因此為了保護農作物,人們捕捉田鼠並將其製成寧化田鼠樹幹。
  • 寧化客家傳統服飾
    客家傳統服飾客家傳統服飾與眾不同,這一特色的形成,與客家族群的形成歷史背景相關。
  • 寧化客家酒娘,還是記憶中的味道!
    寧化客家人熱情好客,遠近聞名,客來必以家釀酒娘相待。寧化客家酒娘源於何時?相傳一千多年前,中原漢人因避饑荒、戰亂,大舉南遷。一群婦女徒步越過千山萬水,進入寧化,累得再也走不動了,一個個昏睡在深山野嶺之中。
  • 【寧化米酒】全解析寧化客家人的娘酒,客家酒娘的典故.
    客家娘酒是客家原住民用糯米釀造的一種酒,屬於黃酒。客家米酒主要原料是糯米,以天然微生物純酒麴發酵而成,不加酒精和任何添加劑,是純天然綠色飲品,可以直接飲用,也可與雞等一起煲。有活氣養血、活絡通經、補血生血以及潤肺之功效。客家娘酒(寧化米酒),並不只是寧化特色,客家系的幾個縣城都有不同特色的米酒特色。
  • 9月21日,來寧化體驗不一樣的客家豐收節吧!
    再現客家千年「豐收祭」屆時讓我們一起到寧化縣河龍鄉:品河龍貢米,抓稻花鯉魚,品客家美食,遊大洋梯田吧!寧化客家豐收祭儀式長老表演豐收祭,祈福發五彩糧米等遊客參與祈福(跟著長老祈福語喊:有啊!好啊!)「風展紅旗如畫·寧化」文藝晚會客家小吃品鑑匯時間:9月21日晚上19:00—20:30地點:市民休閒廣場寧化不僅有山水之美,更有美食之味。你可以品嘗到美味的客家小吃。客家小吃有300多個品種。
  • 寧化客家祖地、革命紀念園、沙縣小吃、泛舟天鵝洞二日遊
    D1.泉州--沙縣小吃城--七峰疊翠虯龍橋--天鵝洞餐:晚餐      宿:寧化早上指定地點集中,乘車赴三明【沙縣小吃城】—於福銀高速公路沙縣出口處,規劃建設8.4平方公裡小吃文化產業區。一二期佔地面積100畝,建築總面積7.5萬平方米,總投資2.6億元。
  • 盤點中國最「不忍直視」的土特產,牛糞火鍋,老鼠幹,你敢吃嗎?
    老鼠幹,又叫寧化田鼠幹,是一種客家小吃。顧名思義,就是風乾的田鼠製作而成的肉乾。不得不說,田鼠這個東西真的是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的一個東西。很多時候人們在聽到「老鼠」二字時,更別說看到了。就會不由自主起雞皮疙瘩。不過老鼠幹卻是閩西八大乾菜之一,有著一定的地位。當初製作這道美食的時候,完全是因為田野中有太多的田鼠,所以人們才創造出這道特產。
  • 寧化:傳承客家提線木偶戲
    「手要靈活,動作要協調,隨著木偶的一舉一動,線下的木偶才會栩栩如生……」7月16日,寧化水茜鎮提線木偶戲老藝人賴家麒梳理著兩根長竹竿上的木偶提線,嘴裡情不自禁地哼唱幾句。
  • 福建美食名城長汀,這些客家美食你吃過嗎?
    客家首府,大美汀州。長汀縣位於福建省西部,隸屬於龍巖市。自古以來,它一直是福建,廣東和江西三省的邊界中心,被譽為「福建省西門」。 長汀,也被稱為汀州府,是客家人居住的第一個府治城市,被譽為「世界客家首府」。
  • 寧化在線慶客家盛事 小吃品嘗券、御用河龍貢米大派送啦!
    10月13日至15日,是寧化人的大日子,是全世界客家人的大日子!在此期間,寧化將開展以下盛會↓↓↓第七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暨第二屆石壁客家論壇第二十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海峽兩岸首屆(寧化)客家小吃節寧化在線全體記者嚴肅備戰
  • 寧化客家這場全國自行車公開賽,上演速度與激情
    12月6日上午,以「風展紅旗如畫—騎聚紅土地·重走長徵路」第五屆2020全國自行車公開賽(三明·寧化站)在福建省寧化縣鳴槍開賽,300名自行車運動員齊聚寧化開幕式後,依次進行了騎遊體驗組、男子青年組、男子壯年組、女子組等不同組別的騎行比賽,300名騎手在寧化縣城區繞圈賽道上風馳電掣、競技角逐,在寧化美景中演繹
  • 2020第七屆寧化客家小吃節10月13日重磅來襲!這裡將人山人海……
    ,歷時100天精心策劃第七屆寧化客家小吃節如約而至2020第七屆寧化客家小吃節香氣撲鼻的攤位、琳琅滿目的美食電光火石的交織碰撞,2020第七屆寧化客家小吃節「秋日獻禮」10月13日-10月18日福 利 來 襲☟活動地點:寧化體育中心
  • 在福建必吃的客家小吃有哪些
    這些在漫長的遷徙歷史上經常被認為是「客人」,卻能夠和當地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獨特的客家文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來自閩西的客家小吃。客家小吃一般是就地取材,具有獨特的風味。跟一般地方小吃不太一樣的是,客家小吃其實是主食的延伸,從歷史傳承來看,客家小吃的用途首先是充飢,所以客家小吃大多是米製品。
  • 這個假期,寧化這個地方備受青睞
    寧化天鵝洞群風景區服務中心副經理黃晨琳介紹,黃金周期間,寧化天鵝洞景區新的遊客中心投入試運行,增加景區觀光車,洞內外全面安全檢查檢修,並對遊客測體溫,驗健康碼,要求佩戴口罩。寧化天鵝洞群風景區今年還進行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寧化客家擂茶展示。遊客觀看了寧化客家擂茶製作過程,品味到正宗的寧化客家擂茶,感受到了別樣的客家文化。
  • 寧化方言,竟然是這樣形成的?
    三明市寧化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地理位置優越,是閩江、贛江、汀江的源頭,被稱為「三江之源」,這裡宛如世外桃源,尤為當時避難最安全的地方,所以這一批逃難的人民也就以遷居寧化為最多。寧化石壁是現在公認的客家祖地。英國教士艮貝爾氏於1912年在其所著《客家源流與遷徙》一書中說:「嶺東客家,十有八九稱其祖先系來自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者。」又有詩為證:「問姓今存古卜楊,大多族譜祖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