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教會:今年復活節宗教儀式將閉門舉行

2021-01-10 歐聯網

歐聯網4月3日電 據希臘歐聯通訊社報導,還有兩周左右時間希臘復活節即將到來。連日來,是否允許民眾到教堂參加復活節宗教儀式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希臘東正教會大主教耶羅尼莫斯二世與教會高層在4月1日舉行視像會議後稱,從4月12日起,也就是復活節到來前一周,宗教儀式將在沒有民眾參與的情況下閉門舉行。

希臘教會宣布復活節宗教儀式閉門舉行。

據報導,希臘東正教會高層在經過4小時的討論後發表聲明,宣布今年的復活節宗教儀式將閉門舉行,出席的教會人員和唱詩班人數將會減到最少,所有儀式都會在電視、電臺和網際網路上進行直播。

聲明強調,所有信眾都必須嚴格遵守希臘政府的防疫措施,留在家中遠距離祈禱,「不要被那些鼓吹放鬆防疫措施的言論衝昏頭腦,在目前的情況下,這是不可原諒的,即使是以基督教信仰的名義」。

據悉,最初希臘政府高層普遍認為應該暫停今年的復活節宗教儀式,但教育與宗教事務部長凱拉梅烏斯則主張允許宗教儀式閉門舉行,並進行現場直播,供信徒在家中跟隨祈禱。但這一想法仍遭到部分內閣成員的反對,擔心教會人員可能會受到壓力,要求他們向公眾開放宗教儀式,特別是在鄉鎮地區,從而導致人群聚集。

此前,希臘政府發言人佩特薩斯已經向民眾預告,今年將肯定不能像往年一樣在教堂、鄉村聚集慶祝復活節。這一表態被外界視為是希臘政府為把封鎖令延長到復活節後而做輿論準備。(梁曼瑜)

相關焦點

  • 東正教徒在鎮壓牧師和教眾時慶祝復活節
    全世界有3億東正教徒正在慶祝復活節,這是他們最大的節日。這是一個教堂人滿為患的時刻,當教區居民唱完《基督在聖周六午夜的鐘聲中升起》(Christ Is Risen at the stroke of Holy Saturday)後擁抱和親吻時,教堂的鐘聲響起。
  • 希臘雅典卡車巡唱事件繼續發酵 教會要求一視同仁
    歐聯網4月28日電,據希臘歐聯通訊社報導,雅典市政府4月25日組織「卡車巡唱」被部分民眾質疑違反限制令,事件繼續發酵,希臘東正教會27日加入指責行列,數個教區的主教發聲,稱當局「允許一個流行歌手帶著擴音器在雅典巡遊表演,但卻禁止教會在復活節舉行傳統的宗教遊行活動,這顯然十分不合理」
  • 基督教與希臘︱君士坦丁堡淪陷後的希臘人與東正教會
    首先,彼時的希臘人普遍認為: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以及統治是上帝的旨意,旨在懲罰自己犯下的罪惡。其次,當時還並未興起近現代的民族主義觀念,相對於民族獨立或社會地位平等,時人更看重的是靈魂得到救贖,因此既然奧斯曼帝國容許東正教會繼續其宗教生活,部分保證了東正教徒靈魂得救的渠道暢通,那麼東正教牧首、教會以及信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奧斯曼的統治。
  • 東正教復活節聖火儀式在耶路撒冷舉行
    (攝影:張瑾)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瑾):當地時間4月30日,東正教復活節聖火儀式在耶路撒冷舉行。成千上萬的東正教徒聚集到位於耶路撒冷老城的聖墓教堂,這裡據說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之後死而復活的地方。每年東正教復活節的前一天,聖墓教堂裡都會舉行聖火儀式以慶祝耶穌復活。
  • 普京因疫情將首次缺席公開復活節儀式:會在官邸小教堂點蠟燭
    據俄羅斯塔斯社4月18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當天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俄羅斯總統普京將不會像往年一樣在莫斯科耶穌救世主大教堂出席復活節慶祝儀式。據佩斯科夫透露,普京將於4月19日傍晚,在新奧加廖沃的總統官邸內的小教堂點燃蠟燭來慶祝復活節,目前普京在此工作和生活。
  • 調查:希臘今年復活節大餐開支低於去年
    新華社雅典4月4日電(記者陳佔傑 劉詠秋)希臘人將於8日迎來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的第九個復活節。雖然經濟出現了復甦跡象,但希臘人仍然精打細算地準備著復活節大餐。  希臘零售消費品研究所的調查顯示,2018年希臘每個家庭的復活節大餐開支估計為55.74歐元(約合432元人民幣),比2017年減少5%。
  • 希臘最盛大的春季節慶,希臘復活節,春天的希臘是熱鬧非凡的
    希臘最盛大的春季節慶,希臘復活節,春天的希臘是熱鬧非凡的希臘最盛大的春季節慶希臘復活節春天的希臘是生機勃勃、讓人歡喜的,更是熱鬧非凡的。特別是一年一度的復活節其對於希臘人的重要程度類似於春節之於中國人。其實不止在希臘,復活節對於大多數信仰東正教或者天主教的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 希臘女孩致信總理抱怨封鎖,教會要求聖誕節開放教堂
    希臘東正教會日前要求希臘政府和總理米佐塔基斯在聖誕新年期間允許教堂開放10天,以讓信眾可以入內祈禱。教會承諾,屆時將會嚴格遵守所有必要的衛生防疫措施。希臘教會在致政府的信中稱,由於恐懼和封鎖,已經留意到希臘民眾的精神狀態處於危險中,而信仰將會給予民眾精神力量,這也是教會向政府提出上述要求的原因。
  • 希臘為什麼有那麼多節日?這還要從他們的宗教信仰說起
    在希臘,有很多神秘而神聖的節日,大多節假日不是跟宗教有關,就是跟古老的神話有關。希臘擁有厚重的宗教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臘神話中的眾神時代,往下可以延伸到今天希臘的各個教派。古希臘的宗教不是一個獨立的整體,而且由一系列包括神學、神話等內容組成。
  • 復活節|你知道希臘人吃的烤全羊和羊雜湯是什麼樣的嗎
    東正教國家是根據儒略曆來計算復活節的日期。按照儒略曆,每年的時間都會增加11.2分鐘,因此東正教國家與復活節相關的宗教節慶,一般要比西歐國家晚幾天,今年復活節是在4月28日。馬提亞斯·格呂內瓦爾德《基督復活》復活節這周的星期一叫「聖周一」,「聖周一」便是整個復活節慶祝活動的開始。
  • 今年的復活節,我們《動物森友會》見!
    基督徒相信: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復活節的日期每一年都不固定,今年是在4月12日。復活節的其中一個象徵是兔子,原因是它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人們視它為新生命的創造者。過去,在大多數西方國家裡,復活節時一般都會舉行盛大的宗教遊行。
  • 從烏克蘭教會獨立看俄羅斯東正教會宗教危機
    2018年10月11日,君士坦丁東正教會從故紙堆中翻出了一份1689年的命令,宣布將其取消。將三百多年來一直歸屬於俄羅斯正教會的烏克蘭教會獨立,成為一個「自主教會」(Автокефалия)。 這一命令意味著莫斯科牧首不再具有管轄烏克蘭的權力。烏克蘭教會的基輔都主教將被提升為基輔牧首,和莫斯科牧首平起平坐。
  • 疫情籠罩聖城耶路撒冷繁華不再,宗教活動移師網絡
    聖城冷清苦路圍觀信徒不再復活節是基督教年曆最重要的節日。羅馬天主教今年於4月12日慶祝,希臘東正教則於一周後的4月19日慶祝。即使4月齊集三大宗教的重要節期,即猶太教逾越節、基督教復活節和伊斯蘭教齋戒月,聖城耶路撒冷也因為疫情變得水盡鵝飛。
  • 古埃及祭司舉行宗教儀式前需先進行潔淨儀式
    古埃及祭司舉行宗教儀式前需先進行潔淨儀式 2014年03月06日 17: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儘管神廟裡的宗教儀式由祭司或主持或參與,但其是代表國王向神祇獻祭,出現在神廟浮雕和壁畫中向神獻祭的人物只能是國王。希臘人和羅馬人統治埃及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0年),雖然埃及神廟浮雕和壁畫上出現了祭司的形象,其並非主角,也沒有留下名字,與浮雕中的國王形象無法比擬。
  • 講歷史:俄國東正教會,發展的歷史,對於社會的影響
    它們使基督教永遠帶有俄羅斯色彩,在對東正教禮拜儀式比如聖像崇拜和對復活節的格外重視上,獨特的地方常常很突出。從10世紀起,俄羅斯文明和俄羅斯世界被納入拜佔庭軌道,這就促使東歐與西歐分道揚鑣。天主教徒與希臘東正教徒之間的差異常常可以在這種或那種各不相同的意義上加以解釋。這些差異提出一個重大問題,其重要性主要是在列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 你知道聖誕節、復活節的來歷嗎?
    聖誕節是基督教的宗教節日,人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關於耶穌的出生,《聖經》裡是有一段故事的。後人將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可能是源於公元336年羅馬教廷的一項決定,後來逐漸被東方教會所承認。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太陽神是羅馬傳統宗教中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教徒認為,這一天是萬物復甦的開始,象徵著春天的希望。也許是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 希臘讓步教堂開放信徒聚集 雅典汙水病毒載量倍增
    希臘政府稱,出於「預防原因」,對希臘全國嚴厲封鎖一周,其中包括從3日至11日期間暫時關閉教堂,禁止在1月6日在主顯節舉行宗教儀式。但希臘教會1月4日召開聖教會視頻會議決定不執行當局的最新封鎖禁令,堅持在主顯節當天開放教堂並進行祈福儀式,並且指責當局事前缺乏溝通。
  • 復活節日期每年一變:宗教歷史原因所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費加羅報》3月29日報導,每年復活節日期的計算以月相周期的變化為依據,不僅確定了復活節的日期,同時還確定了很多基督教節日的日期。根據報導,復活節的日期每年改變的原因要追溯至公元325年的尼西亞公理會。
  • 《萬事萬物由來》,紀念西方經典節日,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趣說
    因此,在歐美各國,復活節是僅次於聖誕節的重大節日。根據西方教會的傳統,在春分節氣(3月21日)當日見到滿月或過了春分見到第一個滿月之後,遇到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好出現在這第一個星期日,則復活節再推遲一周。因此,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和聖誕節一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復活節民俗節日的特徵也越來越明顯。
  • 教會極簡史:從使徒時代到宗教改革
    主後90年,猶太教拉比們在以色列Jamnia舉行會議,正式確立希伯來文《塔納赫》為正典,拒絕《七十士譯本》,要排除一切有利教會的書卷。國教化使教會依附於政權,與政治妥協和聯合,開啟了宗教迫害之門。主後384年,西班牙阿維勒主教被判為異端斬首,死後卻得以平反,這是教會首次公開迫害信徒,之後教會對信徒、異端及異教徒的逼迫不絕於史。奧古斯丁根據路十四23「勉強人進來」,極力贊成逼迫的行為,助長了中世紀及改教時期的宗教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