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茶馬古道

2020-09-27 角逐光影

2020年9月25日,秋雨細濛濛的下著,遇周五休假一天,那麼難得的一天假怎麼也得好好利用一下!最後決定與先生一起探尋光明茶馬古道。

百度: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2013年3月5日,茶馬古道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瀘縣的茶馬古道,同整個茶馬古道一樣,它是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交通要道的組成部分。通過瀘縣到內江成都,進入茶馬古道—川藏道古道主道,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線,再由昌都通往西藏地區。有記載的瀘縣古道起於唐代。瀘縣的茶馬古道總長達150千米,現存達15千米。古道遺蹟眾多,光明茶馬古道是代表之一。

光明茶馬古道,位於瀘縣玉蟾街道馬溪河村。東南—西北走向,建造年代最早為唐代。光明茶馬古道現存長1091米、寬1.7米—2.9米,光明茶馬古道東南端為石龍場的一段古街,故又稱石龍場,兩側古建築基本保存完好,有少部分如今已成了危房,搖搖欲墜!光明古道為川南地區茶馬古道重要支線的一段,是瀘州地區的茶馬古道接通茶馬古道主幹道的重要支線,可以通過隆昌縣和富順縣匯合處到茶馬古道上的內江市和自貢市。

保護範圍:東至古道外延50米,東南至古道南12米「光明會場」建築,西至河邊,西北至古道以北4米劉國順屋基。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向東側外延50米,向東南外延86米至學校的分叉路口,向西至河岸以西30米,向西北外延50米至劉國順屋基北側。

古道的一側居然有小溪流譁譁譁的流淌,她歡快地奔向馬溪河!

恰遇一農夫在地裡種大蔥後到這裡洗淨手腳,於是和他攀談起來!在他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古道之旅。

入秋以來,雨水豐沛,行人稀少,古道上長滿了青苔,我小心翼翼的走在街道上!

藍色門那一排以前是一髮廊,生意好得很。

有的房屋損毀嚴重。

這裡是以前的私人醫院,老院長姓「先」,(他的兒子也是某鎮衛生院院長,兒媳在縣人民醫院當護士);醫院已經搬遷至新場,老院舊址鎖將軍把門。

到醫院有一條長長的石頭砌成的護欄,護欄下就是那條奔向馬溪河的小溪。

醫院門口有個壩子,壩子邊用石頭砌的高牆還保存完好,高牆上垂下嫩綠的野草。

自生自滅的南瓜藤婀娜多姿的與偉岸的石牆相依相偎。

醫院的背面,鬱鬱蔥蔥!雨中的一切都顯得豐盈飽滿圓潤!

有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已開始漏雨垮塌!

土牆還屹立不動護衛著裡面的一草一木。

這裡是獸防站,老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前很多養豬的農戶每逢趕場就到這裡來閹割仔豬,排著長隊,人聲鼎浮,在小豬嗷嗷大叫聲中被改成了「太監」或不能懷孕的「奶姐兒」;閹割過後的豬長大被宰後,在人們口中的豬肉鮮香,沒有膩臭味!

從321國道的大烏灘到石龍場的場口,一條窄窄的石板路也就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通向已經改建成農貿市場的院壩,院壩旁邊有一茶館,方圓約兩公裡的人們來到這裡,或喝杯清茶、或聊家常、或打「瀘州大貳」,慢悠悠的生活節奏讓浮躁的心得以放鬆平靜!

茶館老闆娘熱情的招呼著前來的客人,為他們團起一桌又一桌打牌的人!

女中豪傑,在我的印象中,提大貳坐茶館的都是那些大老爺們,巾幗不讓鬚眉,婦女解放了,爺們成了旁邊看看過癮的!

歇底的人,數好牌後也沒有閒著,為下家指點江山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裡是石龍場中心,當年是最繁華熱鬧的地段,下面是河邊買雞鴨魚肉的,上面是電影院、公社!街兩邊是商鋪。現在上面左邊是馬溪河村委會。

這裡以前是個茶館,趕場天屋裡坐滿了,窗子外面都要擺放好幾張長條凳子、桌子,喝茶的客人絡繹不絕。

一葉落而知秋至,一場秋雨一場涼,川南的天氣就是這樣緩緩的溫柔的改變著!吸著清新的空氣,撐一把油紙扇,漫步在悠長幽長的茶馬古道——醉了!我愛四川,我愛瀘縣!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學術概念創立30年 你了解茶馬古道嗎
    【「茶馬古道」學術概念創立30年 你了解茶馬古道嗎】12月19日上午,第二屆茶馬古道研究座談會在昆明舉行,旨在紀念「茶馬古道」學術概念創立30年、進一步推動中國茶文化與茶產業發展。
  • 體驗雲南茶馬古道——滇藏茶馬古道主幹線
    茶馬古道是千百年來由一條條的古山道、古驛道互相連接、延伸、發展形成的,主要路段還用青石塊、青石板鋪設。西雙版納是雲南茶馬古道的起點區域,普洱茶由西雙版納經茶馬古道運銷海內外。雲南茶馬古道主幹線有兩條:1.滇藏茶馬古道主幹線:西雙版納→
  • [茶馬文化]普洱茶:茶馬古道,古道茶香
    西雙版納境內的茶馬古道約100公裡,大部分位於原始密林中,古道寬1-1.5米,由當時官府和當地茶莊共同投資修建,採用山中的青石砌成路面,危險路段用條石築基,還建有防止土石坍塌的石壁。在易武繁盛時期,出了滇藏之間的這條開闢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茶馬古道外,茶商還開闢了一條從易武到寮國、轉越南、走南洋的「茶馬道」。清代末年,隨著茶葉貿易的式微,易武的茶馬古道逐漸被亂草所湮沒,只有古道上光滑的青石板記錄了當年的輝煌。
  • 我的俠客茶馬古道在哪裡 茶馬古道位置分享
    我的俠客茶馬古道在哪裡?我的俠客茶馬古道位置分享,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清楚,那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茶馬古道位置】 茶馬古道是屬於大理的一個地方,就是在大理的主線任務中出現過,如果玩家們想要尋找這個地方的話,應該下一步就是需要開啟大理的主線任務了。
  • 重走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 - 古人智慧的修築維護茶馬古道的修築維護非常能夠體現古人的智慧,反映歷史上西南地區人民善於利用自然的能力和智慧。普洱景東的茶馬古道;有的段落不便於翻山,就直接在巖體上開鑿通道,如四川涼山雅礱江段、雲南怒江翁裡段等。
  • 我的俠客茶馬古道在哪裡 茶馬古道位置一覽
    我的俠客茶馬古道如何找到,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們會發現很多物品都是比較難以獲取的,因為數量實在太多了,又分布在遊戲中的各個地方,茶馬古就是其中的一種,很多玩家們也不知道該去什麼地方尋找它
  • 漫步|茶馬古道
    在四川雅安與西藏昌都的崇山峻岭之間,橫亙著一條神秘而古老的通道—————茶馬古道,它是迄今世界上海拔最高、風景最為壯麗、文化歷史最為厚重,以馬幫和人力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商貿通道,也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綠色走廊。
  • 西雙版納茶馬古道風景區
    西雙版納是茶馬古道的起點區域,普洱茶由西雙版納經茶馬古道運銷海內外的。茶馬古道風景區是雲南省茶文化、茶科技、茶產品的重要窗口,集觀光旅遊、民族茶文化展示、茶交易、科研培訓、良種繁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園區。西雙版納是茶馬古道的起點區域,普洱茶由西雙版納經茶馬古道運銷海內外的。
  • 失落的茶馬古道
    而雲南淵遠的歷史和文化長河中,茶馬古道又是不得不提的濃重一筆。很多外地的朋友,來到雲南,不免疑惑,為何每到一個地方,不論東西南北,都會提到茶馬古道,這些或新、或舊的古道遺蹟,孰真孰假?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與青藏道(甘青道)三條大道為主線,輔以眾多的支線、附線,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甚至到達歐洲……時至今日,茶馬古道的繁華已經逐漸消逝在現代文明的洪流之中,但是,曾經的古道卻做為歷史的見證,保留了下來,而雲南,便是現今茶馬古道遺留最多,受茶馬文化影響最深的地區,至今仍有少數落後山區沿襲著馬幫運輸的古老方式。
  • 茶馬古道——白嘟祺
    >文 / 普洱微生活網因為普洱茶的緣故,茶馬古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說思茅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斑鳩坡茶馬古道已有1800多年歷史,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這條曾經的「茶鹽官道」在植被茂盛、綠樹成蔭、鳥語啾啾的森林中向北延伸,自然天成的大氧吧令人神往。
  • 旅遊隨記: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在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分川藏線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 雅安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大相嶺茶馬古道中修復完成的一段 四川省滎經縣從2020年年初開始啟動大相嶺茶馬古道修復項目,修復茶馬古道22.5公裡,改造民宿、古道書院、
  • 茶馬古道歷史簡談
    相信茶馬古道大家多多少少都聽到過,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它。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 茶馬古道與雅安藏茶
    (古道背夫運茶遺留下的拐子窩) 茶馬古道是從「茶馬交易」中衍生出來的一個概念。其實它的內涵更多的是指邊茶貿易之道。一般所謂的茶馬古道實際上有兩條,一條線路從雲南普洱茶的原產地,即今天的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西行經大理、麗江等地進入西藏,再延伸到印度、尼泊爾等地。另一條就是從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等地進入西藏。在由兩條古道構成的川、滇、藏大三角地區的崇山峻岭之中,馬幫、犛牛、背夫,一千多年以來編織了西南地區與外界溝通的神秘古道。
  • 沒有「馬」的《川藏·茶馬古道》
    雅安,作為川藏茶馬古道上最為特殊和重要的地方,不僅是我國重要的邊茶產地,也是川藏茶馬古道最大的茶葉物資源頭。正是有了雅安源源不斷的邊茶供給,一千多年來,邊茶就像一條堅實的紐帶,把藏漢人民緊緊地連在一起。  「其中,川藏茶馬古道雅安至康定段是最艱辛的一段。」
  • 行走在麗江的「茶馬古道」上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馬是流韻,古道是載體,其中的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的交流便是茶馬古道之魂。
  • 沙溪情懷 茶馬古道
    用永恆的黑白,來祭奠一場經典的沙溪古韻中難忘的茶馬古道之旅。穿越時空般緩緩而過玉津橋,童年的足跡由茶馬古道駛向遠方。無須顧忌更多溝壑的險阻,奢華只剩下遐想、憧憬。悠哉悠哉其修遠兮,天天真真灑灑脫脫。沒有顧及還未滋生思想的童年,天真無邪的攝取總能享受真實美景。那一切平凡真實的饋贈,是自然的流露與接納。
  • 世界文化遺產——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路。從唐宋到明清,完全依靠人和馬,人們用血肉之軀踩踏出一條以茶葉為主要商品的漫長古道,它既是商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通道。這,就是茶馬古道。2013 年 3 月 5 日,茶馬古道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特殊的地域稱謂: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源於中國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是一個交通網絡——陝康藏道、滇藏道與陝甘道三條大道,以陝甘道開通最早,運輸量最大。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 中國茶馬古道有三條,第一條是陝甘茶馬古道,是中國內地茶葉西行並換回馬匹的主道。第二條是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主要是陝西人開闢;第三條是滇藏茶馬古道。
  • 茶馬古道最初是怎麼形成的?
    ,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作為偉大的遠徵古道,茶馬古道最初是怎麼形成的?途中,我經常就這個問題向茶馬古道研究專家、北京大學教授陳保亞請教。茶馬古道的形成,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原生茶馬古道,二是轉型茶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