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吃等死的年輕人在這裡做大神:我們與三和大神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2020-12-15 如夢晰

在距離深圳市中心不到10公裡的龍華新區景樂新村,有一個叫做三和人才市場的地方。

從這裡走出來的「三和大神」早已紅遍網絡。他們工作一天玩三天,日子「悠閒且自在」。

01

這裡的人沒有身份。

許許多多的「三和大神 」都曾經在自己的家鄉或者自己的小縣城裡有過一份安穩的工作,他們有的是無法忍受在工廠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無聊日子,有的則是對於生活現狀無比失望,有的則是因為賭博背上了巨額債務,迫於無奈才逃離到三和。

這裡人的身份證早在他們到來的第一天就會被小偷偷走,或者被他們自己以80-150元的明碼標價賤賣了。

可能你會問80-150元能夠幹嘛?

在這裡,它已足夠支付未來3天的生活費或者網費了。

三和人才市場附近極其低廉的消費水平,支撐著這群無名無姓的年輕人最起碼的生存需求。

在這裡上網只需要1.5元每小時,10塊錢就能通宵;村民們私自改建的旅館,15-30塊錢就能租一個床位。2塊錢可以吃一碗豐盛的腸粉,再加2塊錢就可以吃一碗飄著肉絲的清湯麵。

那些到過這裡的人在這裡失去了身份證,便再也離不開三和。而三和就像是一張無形的大網,緊緊地將他們網住。

生存,娛樂,生而為人所需的一切,都能在這片被遺忘的角落裡輕易被滿足,但是往往他們所丟失的做人最起碼的身份和尊嚴。

02

這裡的人沒有夢想。

在三和存在著一個奇怪的現象,三和人才市場招聘中,關於白領的招聘現場無人問津,但是普工,日結工的招聘現場人山人海。

這大概就是「三和大神」們的核心精神所在: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當他們賤賣身份證換來的錢快用完時,他們需要工作。而他們所謂的工作也就是一天,日結,一天工作大概能拿到100元左右的人民幣,錢到手之後,又可以維持3天的生活了。

所以工作一天玩三天,是他們的常態。

日本媒體曾經拍過一個紀錄片,叫《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在記錄片中我們看到了三和大神們最真實的生活。

03

宋春江是典型的三和大神。

他偶爾會和他的大神朋友們,坐在街角的小店吃著香噴噴的夜宵,一瓶啤酒,一碟炒粉。

十幾年前他從河南技校畢業,來深圳打工,本以為可以創出一片天下的。畢業後他在工廠,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後來又去富士康工作,一天要給3000多臺蘋果手機打螺絲。

這樣的生活過了七八年,他實在是厭倦了,輾轉多地,屢屢碰壁。他做過散工,但是經常食不果腹,露宿街頭。

他的身份證在他最困難的時候,100塊錢賣掉了。而買走他身份證的人拿去註冊了公司,現在他名下的資產已經有1000多萬了。他笑稱如果他還能找到買他身份證的人還可以訛上人家一筆。

04

如今風餐露宿好吃懶做的大神們,曾經也和我們普通人一樣。

他們也曾積極向上,也曾充滿陽光,也曾懷揣著夢想,也想過上好生活,但是現實卻狠狠抽了他們的耳光,沒有好的學歷,沒有好的技術,苦苦掙扎不如放棄,於是他們只能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對於很多想來深圳謀發展的年輕人,三和往往是他們的第一站,有的人只是從這裡路過,有的人卻就此停留。

生活看不到希望,失去鬥志,在被生活狠抽了耳光之後,是得過且過,還是觸底反彈?

這或許就是表面光鮮的我們與「三和大神」最大的區別!

生活就像是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我們的模樣!但是誰都沒有比誰活得更容易活得更輕鬆!

也許我們與「三和大神」之間也只有一步之遙,那就是當我們想要放棄的時候!

相關焦點

  • 深圳「三和大神」:幹一天,玩三天,一群年輕人正在「混吃等死」
    即使在一線發達的大城市,也有一圈混吃等死的人。比如說,人人都嚮往的深圳。在深圳的一個"寶地",就有一群做一天,玩三天的大神,每天過著比在老家還安逸的日子。他們工作和住的地方,如果不找尋地圖,單純去轉一趟,都不覺得那是我們眼中光鮮的深圳。
  • "三和大神"是混吃等死+不勞而獲?學者:無奈的反抗
    許多媒體渲染「三和大神」們「幹一天玩三天」,以極低的收入過日子的事跡。三和真的是自媒體所渲染的「黑色桃花源」嗎?他們為何會在城市裡「混吃等死」?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幹一天玩三天」,一天只吃5塊錢的面,沉迷網吧,經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換衣服。這群「墮落」青年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
  • 只做日結,幹一休三,混吃等死
    影片一經播出,便引起軒然大波,「三和大神」這一群體第一次掀起了廣泛的討論。  三和市場不僅是外地年輕人找工作的渠道,更憑藉著這裡低廉的生活成本,成為低收入人群的樂土。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青年文化。
  • 如果打工猝死,做一天日結玩三天的「三和大神」呢?
    在此之際,我們試圖討論三和青年這個群體所呈現的特性,最後藉由韓炳哲的「倦怠社會」反思這個群體存在的狀況。一、我們離三和大神有多遠?在深圳的三和人才市場中,可以看見這麼一幫人混跡街頭:他們低成本生存著,通常靠做日結維生,吃5元的「掛逼面」,喝2元的大瓶「掛逼水」,做一天150元的日結就閒玩三天;嘴裡罵著「黑心工廠」,一入夜就泡在網吧,抱著混吃等死的觀念度過一天又一天,他們被外界稱為三和青年。倘若每日生活成本低於50元,則進入了他們口中所說的「掛逼」狀態,也即成為「三和大神」。
  • 不如一路向西 去深圳當「三和大神」
    /不如一路向西/去深圳當「三和大神」--《去大理》歌詞改編小時候最討厭做的事就是睡覺和吃飯,現在想想真是賤。畢業工作了,時不時懷念以前大學「混吃等死」的日子,衝動起來想辭掉工作去放飛自我,但看看自己的荷包,還是閉嘴吧。大理是沒錢能去了,但去深圳當個「三和大神」的錢還是有的。
  • 深圳「三和大神」揭露真實的生活態度:頹廢和自由只有一線之遙
    這些年輕人,剛開始來深圳也是帶著夢想的,希望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過上娶妻生子的美好生活。深圳有個「三和人才市場」,是很多年輕人夢想開始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夢想,有一部分年輕人沒有學歷,甚至26個英文字母也不能完全認識,給找工作帶來難度。
  • 有一座城市「角落裡」有這樣一群人,統稱「三和大神」,這是群什麼人?
    在深圳這座城市的「角落裡」,竟然還有這樣一群被網友戲稱「混吃等死」的人,而且被統稱「三和大神」的人。每天只希望找到「日結工資」的人,而且還是一群90後、00後。是什麼影響了這群「青年」如此墮落?其實,這個不能怪「三和大神」們,誰不想過得舒舒服服?誰不想拿著高工資?談個男女朋友?
  • 深圳三和,那些等死的年輕人!
    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在這裡日復一日的試探著生存的最低標準,生與死的界限,早已模糊。 他們通常被叫作,「三和大神」。NHK最近推出了一部紀錄片,名為《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年輕人》,忠實地記錄了三和人才市場的人與事。接下來我要為你們講述的,就是這部片子裡的故事。
  • 三和大神的「日結」江湖
    聚集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場的「三和大神」因日本NHK電視臺的一部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進入了中國公眾的視野。和我們印象中吃苦耐勞的進城務工人員的形象完全不同,大神們不願進工廠打工,做著日結薪資的零工,「日結一天玩三天」。在主流社會看來,大神們好吃懶做,毫無進取心。
  • 三和大神之外,廣州獅嶺臨時工,年輕人且行且珍惜
    說起深圳「」三和大神」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其實就是在深圳三和專門有這樣的一幫人做臨時工來維持生活,然而很多人都是做一天玩三天,所以這類人被稱為「」三和大神」。那除了在深圳三和有做臨時工,在廣州獅嶺也有做臨時工,一個專門做皮具小城市,獅嶺做皮具可以說做全國是非常出名的,因為在這裡的工廠很多都是做皮具之類的,所以對於一個手工製作行業來說,是需要很多工人的,近這幾年在獅嶺開始流行做臨時工,也就是說日結工資,做一天拿一天工資,這樣每天有錢拿的工作吸引著無數年輕人,他們每天早早的來到招工市場,在這裡他們要等老闆來招臨時工。
  • 對比日本「網吧蝸居族」和中國的「三和大神」 年輕人都怎麼了
    說起中國的三和大神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有離家出走的、有中途輟學的、還有逃避現實的,他們工作一天玩三天,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夜宿公園或者街頭是他們的常態,他們的娛樂項目便是在一元一小時的廉價吧中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 盤點三和大神中三大女神,高傲姐以巔峰顏值,成為修車界的傳奇!
    深圳是一座繁華的都市,在這座都市突飛猛進發展的背後,是無數的年輕人將青春和熱血揮灑在這裡,奮鬥在這裡,也頹廢在這裡。 三和人才市場,那一條街當年都是黑中介,那裡堪稱龍華最亂的地方,摻雜著黑中介、黑網吧、小旅館,這裡的床位早些年5塊,後面6塊,8塊,現在漲價到15塊,十幾二十人擠在一間房間,居住環境還不如監獄。一旁的黑網吧,全天1塊錢1小時,通宵5塊錢10小時。是"人才"就不會被埋沒,所以這裡也湧現了一大批三和大神。
  • 深圳三和大神:工作一天玩三天,熱愛自由,頹廢至死
    紀錄片聚焦了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場一帶找工作、生存的年輕人,他們被廣大網友尊稱為「三和大神「。這裡,離繁華很近,離幸福很遠。三和大神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打工者,曾經滿懷「淘金夢」來到深圳這個奮鬥者的天堂。甚至有的大神因整天整夜打遊戲,猝死在網吧。救護人員趕到時,已經晚了。而網吧外,三和大神們夾道佇立送行,已經成了這裡「不成文的規矩」和「最後的禮儀」。
  • 《告密羅織經》:我們與邪惡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閱讀這本書不是要讓我們去學習酷吏的價值觀及行為做法,而是要弄明白他們究竟惡在何處,以便能夠在直面惡的同時,在良心中測量自己與惡之間的距離。自從徐敬業起兵造反後,武則天日益懷疑身邊的人都想謀害自己,便大開告密之門,規定只要是有密可告者,都可以騎上官府的驛馬,親自到武后面前告發。只要所言屬實,或者稱了武后的心,告密者便可得到官做,即使所告的事情不實,也不會追究其責任。一時間「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 為什麼那麼多三和大神?中介越多三和大神就會越多
    有網友問:三和大神是什麼,為什麼會有三和大神?廣東有個地方叫深圳,深圳有個地方叫龍華,龍華有個地方叫景樂市場,在景樂市場有家職介叫三和。提起三和,大家第一反映就是日結一天玩三天的大神,於是「三和大神」橫空出世。說起大神那自怎就是滿滿的負能量,什麼掛逼、修車、大水、紅姐之類的關鍵詞就來了。對此三和老闆也一臉委屈的表示:三和就是三和人力,與三和大神沒啥關係,三和人力不生產大神,三和只是大神找工作的地方。
  • 同吃同住同搬磚,社會學學者20多萬字調查筆記白描「三和大神」
    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有一群被稱為「三和大神」的年輕人:他們是幹一天玩三天,吃5塊錢一碗麵的青年打工者。在不同的媒體報導中,這批年輕人被簡化的標籤和符號形容,重重標籤之下,這些徘徊中的「三和大神」們,其生存狀況究竟如何?
  • 今朝有酒今朝醉?社會學者記錄你所不知道的「三和大神」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群被稱為「三和大神」的年輕人出現在深圳龍華三和人力資源市場。他們只做日結工作,幹一天玩三天;白天四處閒逛,晚上睡大街;吃5塊錢一碗的「掛逼面」,喝2塊錢一大瓶的水,抽5毛錢一根的散裝紅雙喜,在臭氣燻天的網吧裡呆到天明。
  • 實地探訪「三和大神」聚集地-深圳市三和人才市場
    三和大神是指棲身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景樂新村北區三和人力市場的一群打工者,他們以打短工或者日結為生,號稱做一天可以玩三天。這些打工者有的甚至沒有身份證,身負債務,與家人鮮有來往。失去了身份證的大神,由於無法購票,甚至無法離開三和地區。
  • 消失的三和大神去哪了?三和大神:沒有身份證,哪都去不了
    在三和人才市場,每天依然有很多人來這裡找工作,但是似乎找不到三和大神的影子了,他們去哪了呢?原來三和大神被一堵圍牆擋在了外面,三和人才市場,為了便於管理,修建了圍牆,有身份證的人才可以刷身份證進去,沒有身份證的人只能在外頭觀看。三和大神要麼把身份證弄丟了,要麼就賣掉 了。
  • 三和大神曾是追夢少年
    大神也曾經有自己的人生。先插今天新圖,再圖後補文。三和大神曾經也是意氣風發的少年,也曾經想仗劍天涯。大神們曾經夢見榮歸故裡,夢見洞房花燭,夢見金榜題名,夢見百萬雄師,夢見指點江山。大神之所以在這裡隱居,只不過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把他們安放在這裡,可能沒有比三和更好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