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揚帆!南昌高新區吹響打造中國智造新城「集結號」

2021-01-20 澎湃新聞

1月12日

《南昌日報》刊發報導

勠力同心謀產業 科技創新顯擔當

——南昌高新區吹響打造中國智造新城「集結號」

2020年

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

南昌高新區眾志成城

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

多措並舉復工復產

這一年

南昌高新區齊心協力鬥「洪魔」

保衛了家園

這一年

南昌高新區解放思想、肩負擔當

頂住了複雜國際經濟形勢的壓力

邁出了高質量發展路上的新步伐

這一年

南昌高新區迎難而上、攻堅克難

抓牢「產業」這個關鍵

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逆勢上揚

繼續保持全市領先位置

圓滿完成了全年發展目標

——全力推進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六連升」,站穩「第一方陣」。

——預計全年R&D支出佔GDP比重提升至5%;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63.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64%。

——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500家,達到556家;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園區營業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當年新註冊登記市場主體突破6000家。至此,南昌高新區將成為全省首個總收入破5000億元、同時擁有2個千億產業工業園區。

招大引強搶先一步

項目

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

是生命線,是動力源

如何引來大項目

招來「金鳳凰」

南昌高新區有自己的一套「法寶」

南昌高新區把項目招引落地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聚焦引爆性項目、補鏈式項目、基礎性項目,爭取引進更多的項目,推進項目建設和發展。通過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創新供應鏈招商,南昌高新區突出「補鏈、延鏈、強鏈」,推動了科技產業集群和龍頭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此外,「五個一」專業化招商模式、「六個一」項目推進工作機制以及項目全程服務模式,更保障了項目招得來、落得下。

2020年南昌飛行大會

去年,高新區通過舉辦南昌飛行大會、龍旗核心供應商大會等系列招商活動,吸引上下遊配套企業落戶。全年共籤約億元以上項目85個,籤約總額超千億元,引進「152」重大項目10個。其中100億元工業項目3個、50-100億元工業項目3個、20-50億元工業項目4個。

在重大項目紛至沓來的背後,是高新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結合「招商引資提升年」活動,創新了不見面的「雲招商」模式,使重大項目引進取得突破性進展。

「戰疫情、促投資」屏對屏座談會

創新「重資本、輕資產」招商模式,連續四年每年建設100萬平方米以上的工業標準廠房、研發用房和員工住房,更是為一大批產業項目實現當年籤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提供了保障。

項目的順利引進落地,同樣得益於高新區高效的政策及服務。高新區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企業設立登記「零成本」「3小時」辦結制,企業開辦營業執照和公章立等可取。2020年,南昌高新區榮獲「全國政務服務最佳實踐獎」。

政務集中辦事大廳「一窗式」綜合受理專窗

同時間賽跑、同歷史並進。接下來,高新區將繼續圍繞戰略性主導產業和產業鏈關鍵環節,持續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計招大項目、招引爆性項目。

「十四五」時期,高新區將融合「芯屏端網」,聚焦「機智靈光」,重點發力電子信息、航空製造等主導產業,全力實施產業鏈、供應鏈招商,建設中國智造新城。

產業推進高人一籌

2020年

對南昌高新區來說

也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產業發展亮點頻現

南昌高新區圍繞「集中、集聚、集約、集成、集群」產業發展思路,突出「補鏈、強鏈、延鏈」,形成電子信息、航空製造、醫藥健康、新材料2+2主導產業格局,吸引了一批龍頭企業和供應鏈上下遊企業,顯示出強大的磁場效應。

江西美晨通訊有限公司生產線

電子信息產業是南昌市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高新區以LED、移動智能終端、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為主要特色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成型。LED產業形成了從設備、材料、晶片、封裝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已經實現了絕大部分一級零部件區內配套及整機生產。

南昌龍旗科技園開園儀式

中微半導體設備生產研發基地開工儀式

中微半導體設備生產研發基地開工;總投資50億元的南昌龍旗科技園開園;華勤、龍旗、美晨、努比亞等整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89億元;歐菲光、聯創電子、華視光電、科萊電子等移動智能終端配套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82億元……2020年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大關。

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

連續兩年舉辦的「南昌飛行大會」充分展示了江西航空產業的優勢資源和良好基礎,也吸引了來自國內外一流航空企業、研發機構落戶。2020年南昌飛行大會期間ARJ21飛機在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正式交付。截至目前,南昌航空城已落戶項目60個,總投資約670億元;2020年高新區航空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億元,成為國內知名的教練機研發製造基地、大飛機總裝試飛基地、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整機、零部件配套及通航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

南昌航空城C919大部件廠房

醫藥健康產業快速提升,形成了醫藥產品研發與生產、醫療器械生產、醫藥貿易銷售、第三方醫學檢驗的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集群。新材料產業增勢平穩,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江銅集團,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屬精深加工、複合材料、半導體材料三大產業集群。

主導產業呈逆勢增長態勢,預計2020年,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0%、航空產業產值增長20.5%、醫藥健康產業產值增長25%、新材料產業增長3%。產值突破百億企業增至9家。

與此同時,南昌高新區新經濟產業發展快馬加鞭,形成了「一帶多點」的空間發展布局,以火炬大街為主線的新經濟產業帶上布局著新經濟產業園、浙江大學科技園、南昌大學科技園、綠悅大廈、日月明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形成了新經濟企業集聚地。截至目前,高新區擁有新經濟企業3000餘家,2020年營業收入750億元。

新經濟產業園

產業平穩發展離不開有效的政策保障。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新區及時出臺應對疫情「穩經濟十條」和「用工服務十條」,在全省率先開通專機、專列、專車,累計撥付抗疫補助資金6.23億元。

南昌高新區「返崗專機」

在系列產業推進「組合拳」下,預計高新區全年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全市前列,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22.95%,實際利用內資同比增長27.05%,外貿出口同比增長5.69%。

接下來,南昌高新區將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電子信息、航空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培育新經濟遍地開花。搶抓RCEP、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布局,策應省市「南下」「東進」戰略,聚焦「一芯一智一屏」,全力實施產業鏈、供應鏈招商,重點跟蹤「兩個前三」(行業前三、企業配套前三)企業,引育一批百億企業,打造一批千億產業。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獨角獸、瞪羚企業,鼓勵「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力爭到2022年新增上市公司「三年翻番」。

科技創新快人一拍

創新

位居我國現代化建設

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南昌把「創新之城」

擺在「五城」建設之首

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

打科技牌、走創新路。南昌高新區搶抓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贛江兩岸科創大走廊建設契機,推動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全年新增各類研發機構20家,培育各類創新載體1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56家,在「五城」建設中盡顯「高新擔當」。

高新區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成果亮點紛呈。全年全年R&D支出佔GDP比重5%,較去年提升1.2個百分點。2020年,全區專利申請新增5500件,專利授權新增3500件。全區共有363家企業入國家中小企業庫,入榜全省「獨角獸(潛在、種子)、瞪羚(潛在)」企業19家,佔全市54%,佔全省17%。同時制定《南昌高新區關於加快科技型企業梯隊培育行動方案》,基本形成了科技型企業的梯次培育機制。2020年,引導企業開發各類科技項目近200項,立項資金1.04億元,其中,獲得省級科技重大項目專項6個,佔全省總數50%。

中山大學南昌研究院

如今的高新區成為創新和人才「雙高地」。在這裡,航空科創城、科創中心、大學科技城等創新平臺林立,中山大學南昌研究院、中科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業與育成中心等大院大所匯聚,人才引育成效凸顯。共引進和培育各類創新平臺總數達到370餘家,集聚產業技術工人10萬人。

南昌國家大學科技城

2020年12月15日,江西省高層次人才產業園在高新區順利開園,標誌著江西高層次人才工作邁上新臺階。目前人才產業園已落戶項目37個、在談項目50餘個。未來,人才產業園將集聚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項目100個以上,掌握核心技術的高層次人才1000名以上,吸納青年大學生及技能人才10萬人以上。

江西省高層次人才產業園

在美麗的瑤湖西岸,高新區還將高標準打造總佔地面積約6平方公裡的瑤湖科學島,重點承載前沿技術研發、科技型企業創業孵化、高端研發交流配套核心功能,集聚重量級科技設施,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頂尖創新平臺,打造中部最集中的創新基地、人才高地。

高層次人才產業園、瑤湖科學島均是南昌高新區重點推進「一帶一園一島兩城」( 科技創新帶、江西省高層次人才產業園、瑤湖科學島、大學科技城、航空科創城)建設中的一環。

南昌航空科創城

2021年,高新區還將繼續重點引進中科院、北大、清華等知名高校研發機構和人才落戶,重點探索「產學研」新路徑,完善金融、政策、平臺等服務。力爭2021年引進建設創新平臺30個,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0家,引育高層次人才200名和技能人才2萬名,真正將高新區打造成為全省的科技創新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

風雨無阻向前進

揚帆遠航正當時

南昌高新區在2021年的新徵程中,將繼續闊步前行,為推進「五城」建設、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展現高新擔當,作出高新貢獻。

供稿:徐景

原標題:《破浪揚帆!南昌高新區吹響打造中國智造新城「集結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南昌將打造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
    「四區一樞紐」「五大功能片區」「中國智造新城」「數字經濟『一號工程』」……12月12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不斷提及的新名詞,透露出南昌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謀劃「十四五」,南昌市明確提出,圍繞實現「富有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嚮往的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願景,努力打造國際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國家現代流通體系重要樞紐。未來五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市,基本建成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
  • 東莞吹響智造「集結號」,加快打造全國高端裝備製造重要基地
    12日2日至12月4日,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廣東智博會」)將在東莞舉辦,在這場世界矚目的年度盛會上,東莞智造軍團的集結令再一次吹響,與世界級的機器人龍頭企業同臺亮相。這不僅是東莞先進裝備製造業創新力量的集結,也是對東莞先進裝備製造產業的新一輪「檢閱」。
  •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打造中國智造新城——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報告...
    12月12日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期間,南昌將圍繞「富有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嚮往的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願景,努力打造國際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國家現代流通體系重要樞紐。
  • 下一個五年,南昌重點打造空港新城、高鐵新城、九望新城等五大區
    未來5年南昌發展目標「四區一樞紐」「五大功能片區」「中國智造新城」「數字經濟『一號工程』」……12月12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不斷提及的新名詞,透露出南昌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謀劃「十四五」,南昌市明確提出,圍繞實現「富有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嚮往的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願景,努力打造國際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國家現代流通體系重要樞紐。
  • 【湘潭市】高新區:「科技範」扮靚「智造谷」
    9月中旬,湘潭高新區5個重大項目實現集中落地開工。這些具有「科技範」項目的落地,將為湘潭高新區打造中部「智造谷」注入強大活力。截至目前,湘潭高新區已累計引進研發和產業化項目12個、院士工作站6個。出臺鼓勵自主創新、產學研合作等政策,園區企業創新創業活力不斷釋放。今年上半年,全區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分別同比增長21%、15%。同時,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引進各類專家和人才20多人,為智造聚才,向發展聚力。
  • 交出亮眼成績,南昌高新區展示「硬核」實力
    1月14日,《南昌日報》聚集南昌高新區交出亮眼成績,展示「硬核」實力。在不平凡的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的洪水、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南昌高新區眾志成城,緊密圍繞省委提出的「彰顯省會擔當」更高要求和市委對高新區提出的「四個擔當」要求,主動作為、持續發力,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市領先,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為打造中國智造新城築牢基礎。
  • 南昌未來經濟靠它:重磅打造22個特色產業園,看看都分布在哪!
    南昌特色產業園以打造品牌招商重要平臺、打造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要平臺、打造新經濟發展重要平臺為功能定位,致力於發展為全省最優的產業生態集聚區,中部領先的產業集群先導區,國內知名的特色園區樣板區。>江西安義職業教育產業園【灣裡】中醫藥科科創康養綜合體【新建區】南昌空港經濟區現代空港新城中國(南昌)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生態基地南昌新建區工控雲創港物聯網產業園
  • 晉源區吹響項目建設集結號;迎澤區打造兩個精品連片路網
    晉源區吹響項目建設集結號;迎澤區打造兩個精品連片路網 2020-03-27 0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報到」吹響共駐共建「集結號」
    「雙報到」吹響共駐共建「集結號」2020-12-21 10:52 中華泰山網 責任編輯:高睿自肥城市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在職黨員「雙報到」工作啟動以來,新城街道黨工委結合上級安排部署,立足工作實際,率先在全處掀起一場「鎮街吹哨、單位報到、居民幸福」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浪潮
  • 長沙:打造「智造之城」 推進高質量發展
    以製造業為立市之本的長沙,不斷以智能製造統領產業轉型升級,正通過打造「智造之城」,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高位謀劃種下智造「種子」對於這座因「工」而強的城市來說,長沙智能製造的嗅覺敏銳。在今年9月召開的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上,一份被稱為「長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20條」的文件又重磅出爐,吹響率先打造國家智能製造中心的集結號。推動製造業由大變強,智能製造是必由之路。近年來,長沙不斷優化頂層設計、政策體系,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一手抓新興產業智能化培育,讓智能製造的種子在長沙的土壤生根、開花、結果。
  • 浙江日報|智匯未來 才聚園區 衢州智造新城:人才創業園為高質量...
    8月17日,浙江日報16版封底刊登文章《智匯未來 才聚園區 衢州智造新城:人才創業園為高質量發展添翼》,全文如下:衢州全力打造四省邊際人才集聚「橋頭堡」(之一)。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釋放人才創造活力。引才聚合力智造新城依託才創園平臺為重要抓手,進一步健全「雙招雙引」工作機制,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對接辦、駐外辦事處聯絡處、產業招商小組以及「飛地」平臺等資源力量的緊密合作,大力引進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動產業升級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打造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集聚高地。
  • 王萬徵走訪調研南昌高新區部分臺...
    王萬徵走訪調研南昌高新區部分臺資企業 2020-12-17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艾溪湖溼地公園餐廳開業 南昌高新區攜手肯德基打造
    雁鳴鶴舞,綠茵碧水,秋水醉蓮……10月20日,由南昌高新區與肯德基共同打造的艾溪湖溼地公園餐廳正式亮相,吸引了大批市民和熱愛運動的跑友前往打卡。一邊吃著炸雞、喝著咖啡,一邊欣賞艾溪湖四時美景,看灰鶴、鴻雁等候鳥自由嬉戲,成為南昌市民新的休閒方式。悅跑艾溪溼地 南昌肯德基與馬拉松跑友自在奔跑10月20日,2019南昌高新國際半程馬拉松在風景優美的艾溪湖溼地公園鳴槍開跑。南昌肯德基K-RUN跑團與來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跑友一起,在城市溼地奔跑逐夢,擁抱風景,盡情自在。
  • 威海高新區:創新驅動 跑出「智造」加速度 - 園區動態 - 中國高新...
    為此,迪尚集團從「智造」入手,使用3D服裝設計技術,建設面輔料存儲中心以及樣衣存儲中心,實現從面料選擇、服裝設計,到最終成衣生產,全部邁入數位化設計製造大門。    給產業加入網際網路「基因」,讓生產被精準計算,已成為威海高新區產業的「智造」新常態。
  • 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智造創新產業園(一期)項目開工
    央廣網西安9月15日消息 9月14日,涇河新城智造創新產業園(一期)項目開工儀式隆重舉行。涇河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薛峰出席開工儀式並宣布開工。  涇河新城智造創新產業園(一期)項目由涇河集團負責實施和管理。
  • 成都淮州新城「智造新谷」已全面進入招商階段
    淮州智造新谷項目,已全面進入招商階段。據悉,該項目作為產城融合的新型示範區,由金堂縣興金工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6.9億元,佔地241.74畝,建築面積20.19萬平方米。淮州智造新谷效果圖淮州智造新谷的工業標準化廠房一共是10.11萬平方米,其中有11棟單層廠房、11棟多層廠房。
  • 《江西日報》聚焦南昌高新區推進...
    至此,南昌高新區向著「打造世界級智能產品製造中心」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伴隨著華勤等項目的推進,過去一年,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實現了90%手機一級零部件區內配套;LED產業形成了從設備、材料、晶片、封裝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 上海吹響「購物天堂」全球集結號 打造新零售城市範本
    「要購物,到上海!」  打造全球新品的首發聖地,以及人人向之的「上海購物」之城,成了這座城市接下來的「小目標」,也是阿里巴巴天貓正在致力之事。  在購物和體驗新品上,上海人和天貓等電商消費者可謂近水樓臺。包括奧利奧母公司億滋在內,上海是眾多跨國公司中國總部所在地,也是全球領先的購物天堂,理所當然也成為全球品牌推陳出新的靈感繆斯。
  • 佛山網評 |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握手深圳智造,激發未來無限可能
    佛山網評 |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握手深圳智造,激發未來無限可能 2020-12-23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35個重大項目同日動工 總投資1280億元 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在廣州...
    5月28日,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舉行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全面啟動暨新華穗港城等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活動,拉開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全面建設大幕。建設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有利於老港口、老園區煥發新動力,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將以此為起點,全面提升穗港澳合作新機制,全面服務於香港再工業化,努力把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