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是鋼材的傳統旺季,然而,今年的「金九」市場,卻走出了「冷色調」。
9月16日,卓創資訊發布的研報顯示,2020年4月下旬以來,鋼坯出廠價呈現震蕩上漲趨勢,進而推動結構鋼成本價格不斷攀升,而相應的利潤空間則不斷萎縮。「截至9月中旬,國內結構鋼產品中『45#碳結鋼』的生產企業(長流程)平均利潤空間在81.5元/噸,較年內利潤高點下降81.52%。」
對比9月16日,電商平臺的生鮮產品價格可知,平均利潤空間81.5元/噸的鋼材,每噸利潤僅能買不足3斤豬肉。
卓創資訊分析師許海濱對《證券日報》記者說,目前的矛盾點在於三季度需求表現不佳,「後市來看,鋼價9月份趨勢還要下行。」
需求未見起色
卓創資訊研報提及,9月以來,國內鋼價運行偏弱,需求端跟進不足,市價呈現出震蕩性下跌行情,而鋼廠方面則一再挺價為主,究其原因,鐵礦石、焦炭等原料成本上漲,是鋼廠挺價最主要的支撐力。一方面需求不足,價格下滑,出貨較差,一方面是企業成本不斷攀升,市場矛盾日益積累。「成本方面,截至9月中旬,國內結構鋼產品中45#碳結鋼生產企業平均成本在3768.5元/噸,較9月初成本增加了40元/噸,較年內成本低點(4月中旬)增加了562.5元/噸,增幅17.55%。隨著鐵礦石、焦炭、合金等原料價格上漲,鋼廠成本線持續上調,從而不斷給予鋼廠壓力,在這種壓力下,鋼廠持續挺價意向較濃。」研報稱。
圖片來源:卓創資訊
中泰證券的一份最新研報顯示,目前是9月旺季,但鋼鐵需求環比仍未見明顯起色,社會庫存仍在小幅累積,其中用於建築業的螺紋鋼庫存累積幅度更大,反映建築業需求不理想。旺季不及預期,加上庫存絕對水平偏高,鋼價短期面臨一定壓力。由於螺紋鋼盈利不佳,部分企業開始轉產板材,供給增加後,卷板盈利回落速度較快。如果目前偏弱的需求一直持續,會導致貿易商採取主動去庫策略,未來密切關注需求變化。
卓創資訊的研報也稱,截至9月中旬,國內結構鋼產品中「45#碳結鋼」的生產企業(長流程)平均利潤空間在81.5元/噸,較9月初利潤下滑了70元/噸,較年內利潤高點(2月中旬)下滑了359.5元/噸,降幅81.52%。「慶幸的是結構鋼市場暫未出現恐慌拋盤現象,一是鋼廠挺價,二是鋼貿商此前補庫成本較高,目前大幅降價出貨意向也不高,多謹慎觀望為之。但隨著市場對於9月需求改善的預期逐步失望,加之期貨螺紋鋼不斷下行拖累,出貨背景下,市場頻現低價。」
鋼材各產品利潤被擠壓
許海濱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鋼價自4月下旬以來一直在漲,現在才開始跌,而現在的問題是,「鋼廠一直在產,原料鐵礦石、焦炭價格較高,鋼廠也無意降價,因為原料價格高,鋼廠成本就高,而現在矛盾點在於三季度需求面表現不佳,部分汽車挖掘機等配件生產企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企業處於半停工狀態,後市來看,鋼價9月份趨勢還要下行,10月估計跌幅會比9月小點,也不乏在10月再回漲一些的可能。」
圖片來源:卓創資訊
此外,卓創利潤模型數據顯示,9月11日生產企業中鋼材各產品利潤空間,不鏽鋼利潤空間最大為716.31元/噸,次之為冷軋板利潤565元/噸,螺紋鋼利潤為177元/噸,碳結鋼利潤空間僅有87元/噸,而唯一虧損產品為焊管,利潤空間為負52元/噸。目前鋼材各產品利潤空間多個處於100元/噸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