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9點過去打了麻腮風疫苗,和往常一樣,小朋友只是在打針的時候哭一聲就不會再哭了。
打完後和往常一樣觀察半小時再離開,每次去打疫苗我爸都要請假帶小朋友去打疫苗,就這樣從去年冬天陪到了現在,過去的一年特別感謝家人們,沒有家人的照料就沒有小朋友一直以來的身體健康。
小月齡的時候打疫苗都是去婦幼保健院,每次都排很久的隊,人多孩子也多,哭聲鬧聲一片。
後來就趕上疫情了,醫院暫停了疫苗接種,恢復的時候心想人太多,就重新去了社區醫院,沒想到社區醫院人少環境還優美,有個小花園,種了很多花花草草,每次基本也不用排隊,有那麼三個月,每次去打疫苗都只有小朋友一個人,可能是我們去的早的緣故。
看著社區醫院的花從冬天開到春天,每個月去都有新的花開花落,唯一不變的是那片長滿四葉草的青草地。
花壇裡種了很多中草藥,每次打完疫苗的觀察期間我們就在小花園散步。
過去的幾個月感覺每次打疫苗回來他都會煩躁不安,晚上夜醒頻繁。
今天也一樣,早上回來到中午沒什麼異常,下午就開始煩躁不安不睡覺了。
好不容易睡著半小時,起來就開始哭鬧,後來才發現背後一片紅,感覺體溫也很高,人生頭一回出現這樣的情況。
有了剛出生18天被我坑進新生兒科住院一天的經歷後,我變得淡然了。
明知道他發燒了,卻不慌不忙,拿紅外額溫槍一掃,沒超過38.5℃,只是感覺渾身發燙。
解開衣服一看,還起了紅疹子,看了打麻腮風疫苗可能會出現的反應,便更淡然了。
下午頭一回沒好好吃飯,可能沒胃口,便讓他自己玩,蕎麥麵糊弄得到處都是,逗他也不笑,感覺體溫更高了。
不慌不忙把他水杯裝了溫水給他喝,也沒喝多少。記得之前看崔玉濤直播說,孩子生病發燒,大人首先不能著急,因為著急緊張和焦慮的心態,孩子能感受到,可能會加重病情。
反之,如果大人保持平和的心態,讓孩子保持開心,只要孩子精神還可以,吃飯還可以,逗他會笑,就沒有大問題。
於是開始逗他笑,和他玩躲貓貓遊戲。笑得很開心,咯咯咯笑得停不下來,摸了摸頸後,溫度還很高。
給他洗了個冷水手和臉,繼續逗他開心,餵了一頓奶之後,體溫竟神奇的降下來了。
看了看時間,晚上9點鐘。
看來心情好,真的很重要,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 人生第一次發燒,就這麼結束了。我爸還有點著急想去找醫生,被我們阻止了。
18天的那次因為咳嗽我就和醫生說然後拍胸片說是肺炎的經歷,教會了我遇事要冷靜。如果那天我能有點耐心繼續觀察是不是真的咳嗽,也不會把他坑進新生兒科打一天的抗生素了。
嗯,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
希望今後打的那些疫苗,不會再出什麼反應啦開心就是最好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