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我是徐奶奶,退休之前是一名英文老師,喜歡彈鋼琴,聽了你們慰問爺爺奶奶的話,我非常感動,也回憶起自己幸福的童年時代。」「我叫吳永清,是一名退休醫生,聽了你們對我們充滿暖意的叮囑,我好暖心,期待疫情過去,春暖花開!」……這一段段感慨,來自一群因疫情蟄居家中的老年人,在家期間,老人們收到了上海小熒星藝校的孩子們為他們專門雲錄製的節目和慰問。在申城上空,傳遞著一段段忘年的情誼。
圖說:小朋友在家錄製節目 官方圖
育苗多年,此當報時
關於小熒星和老人們的這段情誼,還要從去年夏天首屆上海老年人鋼琴大賽說起。當時承辦方九九關愛文化中心就策劃了一項「陪長輩彈經典」活動,讓老年琴手與少年琴手兩兩組隊,用「四手聯彈」的形式,一起登臺聯袂獻技,這其中就有不少來自小熒星的專業級別的小鋼琴手。事實上,這不是比賽,更重要的是參與過程,用彈琴作為紐帶,讓更多的老年與少年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陪伴,今後百老百童同琴同臺不是夢想。也是通過那一次合作,小熒星和老人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抗疫期間,過去十年裡一次次將溫暖奉獻給上海城鄉街鎮的「九九關愛小劇場」,只能按下暫停鍵。數百萬上海老年人為配合抗疫需要,放棄了平時每天上街買菜和出門鍛鍊,「屏」在家中已經多日。為了讓數百萬上海老年人重展笑顏,九九關愛文化中心決定將「九九關愛小劇場」搬到雲端,開設了「九九雲中小劇場」。「九九雲中小劇場」開設之後,不少藝術家都先後通過雲端,發來了自己的作品,但其中最特別的還屬「小熒星」送來的作品。
圖說:小朋友在家錄製節目 官方圖
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後,小熒星藝校就迅速創作了《深愛的家》《逆行天使》和《我相信》等童聲抗疫歌曲,想方設法組織宅家的小學員們以「雲合唱」的形式演唱、傳播,再一次在這些幼小的心田裡播下感恩醫護人員無懼生死抵抗疫情,感恩英雄捨身守護人民的可貴情愫。當他們了解到上海有數百萬因疫情蟄居家中的老年人,亟需精神撫慰和想聽想看小熒星表演節目的信息後,上海小熒星藝校校長沈瑩立即向「九九雲中小劇場」方面表示,沒有上海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何來我們小熒星藝校和「小熒星」的孩子?我們育苗多年,此當報時。
圖說:小朋友們向老人們「雲慰問」 官方圖
老人少年 相約賞櫻
在沈瑩的安排下,「小熒星」與「九九雲中小劇場」聯繫上之後,反覆詢問上海爺爺奶奶最愛聽什麼,最想看什麼?隨後又以最快的速度,從「小熒星」孩子精彩歌舞節目庫中,挑出了爺爺奶奶小時候可能都唱過的童聲合唱《讓我們蕩起雙槳》,挑出了即使不善普通話的外公外婆也能聽懂的《上海Say Hello》等歌舞視頻,在連夜上傳後還反覆表示:「如果不夠,如果爺爺奶奶還想聽想看什麼,請你們儘管說噢!」
圖說:視頻製作中 官方圖
很快,部分正宅在家中的上海老年朋友欣喜地看到了「小熒星」演出視頻,特別是當他們聽到小熒星團員在音頻中稚氣可掬的親切問候。小朋友們奶聲奶氣地真摯叮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定要「開開心心,屏牢屏牢」,並相約在疫情過後一起去看顧村櫻花,或嘗南翔小籠。聞此,這些飽經滄桑的上海老人都禁不住流下了熱淚。
「禮尚往來」,這些已學會玩手機的「老克勒」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也紛紛錄製起視頻音頻,或回復「小熒星」的問候,回憶自己幸福的童年;或拍攝自己居家抗疫的尋常生活;或彈起專門獻給「小熒星」的鋼琴曲《閃閃紅星》。他們當中,有退休英語教師徐維宜、退休職員孫敏、退休館員張弓富、退休會計師俞仁;還有上海老年鋼琴大賽獲獎者吳永清和孫平、上海老年微視頻大賽獲獎者曹小敏、周潤南和朱堅紅等。此刻,他們雖然分別居住在上海各區的家裡,但都以自己深沉的感情和獨特的方式,在申城上空,與可愛的「小熒星」們展開了關於大愛、關於感恩的深情對話。這些對話、交流,打動了自己,打動了對方。(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