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新材料(國際)創新中心(在建)
均勝電子德國工廠智能駕駛汽車電子件生產車間
均勝電子德國工廠智能駕駛汽車電子件生產車間
升譜印度工廠
寧波是古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寧波古港就是記載那段輝煌歷史的「活化石」。在寧波國家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一帶一路」的光芒閃耀於此。
均勝電子的併購戰略沿「一帶一路」開花結果,奧地利、羅馬尼亞、波蘭、馬其頓和印度都設有新的生產基地;升譜光電積極開拓印度市場,5000平方米照明生產廠房將於年內建成;中烏合作首個少兒芭蕾教育品牌——「娜塔莉婭芭蕾」在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批准成立……
新基地、新項目、新合作的不斷湧現,是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以創新為驅動,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的生動寫照。目前,全區集聚了全市二分之一的重點科技研發機構、二分之一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三分之二的檢測認證機構,已成為寧波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區域,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較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隨著年產300噸全球首條石墨烯生產線建成投產、高性能碳纖維T800項目投料試車以及國內首個材料基因工程等重大項目落戶,寧波國家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已經成為全球新材料發展的高地。「築夢一帶一路,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要發揮創新優勢,實現新飛躍。」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說。
技術全球化、人才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唱響「一帶一路」高新之歌
一帶一路宏圖勾勒高新夢想,日前,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首次公開對接「一帶一路」建設規劃設想。「一帶一路建設下,對人才全球化、技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的打造必不可少。只有在全球化的人才、技術和資本整合下,才能真正塑造一批富有創造力的企業和企業家。」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說。
讓科技成果「引進來,走出去」
6月9日,在位於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的寧波科技大市場內,中東歐國家科技成果對接會舉行。來自烏克蘭、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等7個國家19個科技成果項目來甬對接,逾40家寧波企業參會。會後,各國代表還前往均勝電子等企業參觀考察,尋求科技合作。
像這樣的平臺載體是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立志打造的重點。據了解,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將努力實現一帶一路科技成果「引進來,走出去」。
在引入科技成果方面,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將籌建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發揮海外校友會、國內高校國際合作平臺等資源作用,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技術轉移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立足本地技術需求方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供給方,提供信息搜集與整合、線上預對接、線下對接活動、技術轉移接洽、後續跟蹤等服務。同時,建設寧波一帶一路科技商務平臺,舉辦境外投資貿易環境和科技政策相關推介會,以及國際研討會、論壇等,實現一帶一路科技資源「引進來」。
在科技成果走出去方面,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支持本地企業建立境外研發平臺、分支機構等,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或者協會合作建設寧波企業投資研發平臺,為園區企業「走出去」搭建橋梁。
讓創新人才實現全球化
美國加州大學留學的博士彭福兵歸國創立沃浦膜,為非洲送上自主研發的自重水處理膜;哈佛大學的博士後王宇,一直致力於幹細胞生物醫學材料研究,去年他歸國率領團隊申報了「高新創業精英」人才計劃……「正是全區良好的創業環境,才使得海外人才源源不斷地被吸引回來。」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說。
構建以人才為節點的全球連結網絡、設立海外聯絡處、牽頭組建海外華人創新協會……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積極以「國際型、複合型、創業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打造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圍繞新材料產業及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新業態,將通過繪製全球創新地圖,重點連結德國、以色列、印度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重點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產業組織等組織及其關鍵節點人物和跨區域創業者,形成以人才為節點的全球連結網絡。其次,通過在全球創新高地設立寧波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海外聯絡處,牽頭組建海外華人創新協會,建立創業講座、專團訪問等互訪機制等方式,舉薦優秀人才、團隊到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考察,吸引優秀企業、機構和人才落戶。
人才發展需要平臺。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將圍繞新材料產業及可穿戴設備、機器人等新業態,建立重點產業國際聯合研究院。緊密聯合上遊國際化高校院所、下遊跨國企業,打通從源頭創新到產業化應用的技術創新鏈條,打造國際化一流的產業協同創新基地。同時,實施孵化載體國際化計劃。加快與以色列、歐洲等創新高地連結,共建海外創業孵化平臺,按照「國外創新孵化+國內加速轉化」模式,為海外創業者、海外留學生提供創業平臺。
讓企業搭上「一帶一路」快車
10餘家企業參加香港服務業平臺投資海外活動;泰萊環保科技公司參加浙江省絲路沿線合作項目對接交流會……藉助「一帶一路」東風,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積極引導企業搭上快車發掘境外新商機。
引領優勢產業企業抱團開拓「一帶一路」市場。近年來,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於組織企業出國考察,鼓勵區內主導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牽頭成立長江經濟帶企業「走出去」戰略聯盟,集聚產業資源,打破區域壁壘,帶動整合資源「抱團出海」,共同開拓海外市場,通過海外併購、股權置換、服務貿易等方式實現對外擴張。以服裝企業為例,如今,新明達、獅丹努、斯蒂科、都芬服飾等10餘家服裝企業已先後在柬埔寨投資辦廠,全市第二個境外商會在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服裝企業主導下在柬埔寨成立。
今年以來,區內新批和增資項目12個,其中500萬以上項目2個,獅丹努控股有限公司越南服裝項目增資2800萬美元。「近期,我們將組織一舟集團、樂歌視訊、永峰包裝等企業赴海上絲路沿線的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考察投資環境,3個境外投資項目有望落地。」高新區(新材料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政策+信保」雙管齊下,更讓企業境外投資「昂首闊步」。去年,全區45家外經企業獲得扶持獎勵資金逾500萬元,資金扶持力度在全市居首位。為降低境外投資風險,引導企業參保境外投資保險,財政給予50%保費補貼。目前,已有6家企業7個境外項目參保境外投資保險,項目金額達1.1億美元。
均勝電子:
借「一帶一路」實現製造轉移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均勝電子)是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家全球汽車電子公司,主要致力於智能駕駛控制系統、汽車安全系統、新能源汽車動力管理系統以及高端汽車功能件總成等的研發與製造。在全球擁有超過20家生產及銷售基地,9個研發中心;現有員工20000餘名,研發人員逾3500人。公司2016年實現營收185億元人民幣。
巧借一帶一路東風,均勝電子積極開拓製造新大陸,實現製造轉移。據悉,均勝電子在沿線設有眾多生產基地,比如羅馬尼亞、波蘭、馬其頓和印度等地,超過10個。這些工廠主要是向整車企業提供汽車零部件。像汽車電子、智能駕駛、高端功能件等。合作的夥伴包括奔馳、寶馬、奧迪等。同時我們在東歐地區還有一些生產工業機器人工廠。這些企業將近有5000人左右,每年的銷售額接近50億人民幣。
談到在「一帶一路」沿線設立工廠的初衷時,相關負責人表示,沿線國家連接中國與西歐發達地區,輻射中亞、南亞等,具有區位優勢,這些地區產業相對發達,配套設施便利,方便企業開展經營。此外,這些地區有熟練的產業工人,工資水平接近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這些地區的潛在優勢將更加突出,我們希望提前布局,能夠分享帶來的新機遇。」
升譜光電:
開拓印度市場,點亮「一帶一路」
作為中國領先的綠色照明產品供應商之一,升譜光電始終貫徹環保理念,持續技術創新,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道路。喜承一帶一路東風,升譜光電瞄準印度這一巨大的市場,將其作為重點拓展的戰略要地。
從起初的手電筒配套用LED封裝產品,到如今照明應用產品,與當地品牌展開了深入的合作。對於印度市場,升譜光電已有近10年的開發和耕耘,特別是在近兩年的照明應用產品上,我們不斷在市場上推出了各類符合當地市場特色需求的高功率的球泡,在此基礎上,計劃推廣多尺寸的面板燈及符合當地氣候條件的路燈產品等其他燈具。
2015年,升譜光電與印度的合作夥伴共同出資成立「PMS SUNPU LIGHTTING CO LLP」。預計今年將完成5000平方米照明生產廠房建設,並達到月產150萬隻照明產品的產能規劃,實現銷售額500萬美金。
公司的發展也實現了兩地的互利共贏。升譜光電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印度公司為當地提供了200人的就業崗位,並預計在未來一年將可增加到500人的就業崗位。「希望在一帶一路的國家上,我們的投資和銷售,不僅僅給企業自身帶來經濟行的增長,更能為當地的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公司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