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請吃素 | 陸遊為什麼食素

2021-03-02 利生妙吉祥

陸遊是個典型的素食主義者,並伴隨著濃鬱的佛教情結。他一生飲食多以素為主,少有葷腥。用今天時髦話來講,就是喜歡食用綠色食品。在他留下的眾多詩歌作品中,有許多是用來歌頌和讚美庸常生活中的樸素菜蔬。他一生活到85歲,老死歸土,這在古代文人當中,也比較少見。

 

陸遊為什麼食素?素食是不是他長壽的根本原因?有些問題,是很難找到單一的肯定答案。至於陸遊食素,我想除了因為其家庭不夠富裕,無肉可食等客觀因素以外,還有可能與他的佛教情結有關,其實,並非他有超前意識,懂得什麼綠色養生之道。陸遊在詩歌中對鄉間菜蔬的極盡讚美,既是他的精神需求,也是他的身體需求。年輕時也許只是一種嘗試,到了後來極有可能是超然享受了。那些種植在房前屋後的五彩斑斕的菜蔬,看著就令人賞心悅目了,更何況一邊觀賞一邊品嘗了。天光雲影,萬物菁華盡在其中,豈不是人生的大享受?

 

素食是講究色、香、味、器等諸多要素的,只有真正愛上素食、懂得素食的人,才能真正品嘗出其中的美妙,並且頤年養壽。「放翁年來不肉食,盤箸未免猶豪奢。松桂軟炊玉粒飯,醯醬自調銀色茄。時招林下二三子,氣壓城中千百家。緩步橫摩五經笥,風爐更試茶山茶。」讀了這首詩,我想任何讀者所有的感覺器官都會被調動起來。詩歌的調教,讓味蕾更加敏感,觸覺更加豐富,感受更加美好。

 

再來讀讀陸遊的《菜羹》:「青菘綠韭古嘉蔬,蓴絲菰白名三吳。臺心短黃奉天廚,熊蹯駝峰美不如。老農手自闢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供家賴此不外取,襏襫寧辭走煙雨。雞豚下箸不可常,況復妄想太官羊。地爐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嘗。」

 

顯然,陸遊已經不滿足於對綠色食品的享用,他還要親自開闢菜園,廣種菜蔬。在他看來,種菜是一種樸素的生活,更是高雅的體驗,它既能自求自給,又能怡情娛人。據陸遊的詩可知,他身體並不好,時常生病,如「家貧闕粱肉,身病忌鼀魚」,「山澤有臞儒,殘年病滿軀」。俗話說得好,彎彎扁擔不得斷。只要心情舒暢,合理飲食,便可延年益壽。對於身體虛弱者,大魚大肉,反而消受不了,引起疾病纏身。

 

在宋代,人們普遍認為,食魚吃肉是生活富裕的象徵,有好日子不過,卻喜歡吃素,應該是很另類的。既然是另類,當然少不了遭人譏諷或疏遠,如他在《巢菜並序》中說:「冷落無人佐客庖,庾郎三九困譏嘲。此行忽似蟆津路,自候風燭煮小巢。」(註:小巢是一種豆科植物。一作飼料,二作蔬菜。人畜兼食。)

 

陸遊晚年性情淡然,篤信佛教。他在《白髮》詩中說:「清坐了無書可讀,殘年賴有佛堪依。君看世事皆虛幻,屏酒長齋豈必非!」他對佛教的理解可能更多地源自於對日常生活中菜蔬的體悟。可以這麼說,佛教的悟化更加堅定了陸遊的素食主義;更可以說,陸遊是素食主義的最大受益者——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在菜蔬的調理下,竟然活到許多文人無法企及的高壽。

 

陸遊堅定的素食主義,充分體現了他淡化超然的人生觀,使其抵達物義交融的人生境界,更是對生命回歸自然的禮讚。

(素材選自東林寺網站)

相關焦點

  •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當下的新素食主義者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大眾因為健康原因主動選擇了素食,而不是因外界環境被動吃素。」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劉璐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這樣說。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
  • 周一請吃素:我行我素 吃素食修素心做素人
    素食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齊民要術》中早有記載素食菜譜,說明當時吃素的風行。素食的歷史如此悠遠,而當下食素之風也頗為盛行。吃素食,穿素衣,修素心,在無比喧譁的世界裡,做個素人,從少吃一頓肉開始修行,保持對萬物的隱忍,保持對自身的觀照。這般食素的意義,十分美好。
  •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A+ | A- 「當下的新素食主義者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大眾因為健康原因主動選擇了素食,而不是因外界環境被動吃素。」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谷傳玲表示,目前業內沒有對食素群體做出嚴格科學界定,區分關鍵還是基於尊重「信仰、習俗」等因素,但從營養角度分析,嬰幼童、青少年及孕婦並不建議長期食素。兒童是素食禁忌者,飲食應保證蛋奶和豆製品。「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很多重要營養物質都來自於肉製品。因此不建議嬰幼兒及兒童吃素,兒童應是素食禁忌者。」劉璐說,如果兒童因家庭飲食影響已養成素食習慣,應格外注意鈣的補充。
  • 周一請吃素 | 想吃東北家常菜?首選地三鮮!
    既有宿業嬰惡疾,當吃素念佛,為宿世怨家作超度事。所言超度,亦不必請僧做佛事,但自己認真懇切至誠念佛,及念觀音耳。
  • 樂活課堂|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當下的新素食主義者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大眾因為健康原因主動選擇了素食,而不是因外界環境被動吃素。」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劉璐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這樣說。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
  • 輕安·周一請吃素
    周一請吃素。輕安年節時令小食「炸春卷」,一口吃出中國年。輕安「熱紅酒」 268元/壺(750ml/壺,供4-6人分享)1.預定「輕安素火鍋」享8.8折2.「經典咖啡」享4.5折3.豆醬南瓜配西芹百合粗糧嫩豆腐黑椒口蘑- 主食 -黑松露撈飯- 甜品 -杏仁花生露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一街鐵像寺路88號鐵像寺水街4-1號secretdada跨年攝影展達觀2020 已開課,單課體驗請諮詢
  • 周一請吃素:原來他們都是素食者 盤點那些吃素的男神們
    國內外吃素的明星多不勝數。今天讓我們來盤點最近一年間湧入大家視線中的素食男神。你喜歡的男神,原來是素食者。劉德華春晚結束後知道的重磅消息是:華仔是素食者。在新年春晚前的採訪中,劉德華毫不吝嗇地分享了他的保養之法,並向記者透露,他們全家十分注重健康,太太和女兒也都吃素食。
  • 世界素食日 請您來食素
    2014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應中國食文化素食委員會、動保網等機構或媒體,以及國內多名專家學者、動保人士的邀請,東林寺慈善護生會隨喜參加了「國際素食日,請您來食素」活動。有近二十家素餐館及部分高校以「慈護家園」的名義來共同參加該項活動。 每年11月25日為世界無肉日,又稱世界素食日。
  • 世界素食日 請您來食素
    2014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應中國食文化素食委員會、動保網等機構或媒體,以及國內多名專家學者、動保人士的邀請,東林寺慈善護生會隨喜參加了「國際素食日,請您來食素」活動。有近二十家素餐館及部分高校以「慈護家園」的名義來共同參加該項活動。 每年11月25日為世界無肉日,又稱世界素食日。
  • 周一請吃素:原來他們都是素食者 盤點那些吃素的男神們
    國內外吃素的明星多不勝數。今天讓我們來盤點最近一年間湧入大家視線中的素食男神。你喜歡的男神,原來是素食者。劉德華春晚結束後知道的重磅消息是:華仔是素食者。在新年春晚前的採訪中,劉德華毫不吝嗇地分享了他的保養之法,並向記者透露,他們全家十分注重健康,太太和女兒也都吃素食。
  • 周一請吃素 Go Green Mondy
    與大蔬無界一起支持「周一請吃素」活動!
  • 周一請吃素:素食調悅身心 肉食並非必需
    佛教為什麼鼓勵和讚賞吃素?動物被宰殺時的身心會發生哪些劇烈變化,會給食用者帶來哪些負面影響?以哪種心態最能歡喜地維持吃素的狀態?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文字為您闡述一個古老而又全新的觀點:素食調悅身心,肉食並非必需。
  • 周一請吃素:保證你震撼 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都吃素
    長久以來錯誤的觀念——吃素沒營養,真是大錯特錯!最高大的動物如牛、象、長頸鹿……都是吃素的!拳王阿里亦是茹素一族,他可是用力最多的人呢!另一種錯誤的觀念是「吃素不聰明」,看看歷史上素食的諾貝爾獎得主吧,泰戈爾、愛因斯坦、蕭伯納、史懷哲……這句話亦是不攻自破!著名藝術家如達文西,發明家牛頓、富蘭克林、愛迪生,全部都是終生食素!
  • 推薦視頻——【周一請吃素】地球告急!素食救地球 影片 (中文字幕)
    管理員按:國內知名藝人:高圓圓、梁文道、曾黎、鄭鈞、後舍男生、彭坦、林志炫、龍寬聯合推出環保公益宣傳短片。    高圓圓:「全球三分之二的能源,都用來生產和運輸動物飼料。」    梁文道:「70%的耕地都是用來飼養動物的。還有74%的大豆和33%其它穀物,是用來餵養動物,而不是種來給人吃。」    鄭鈞:「我是鄭鈞,周一請吃素。」    曾黎:「每隔5秒鐘,就有一個兒童,死於飢餓。」
  • 周一請吃素:素食調悅身心 肉食並非必需
    佛教為什麼鼓勵和讚賞吃素?動物被宰殺時的身心會發生哪些劇烈變化,會給食用者帶來哪些負面影響?以哪種心態最能歡喜地維持吃素的狀態?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文字為您闡述一個古老而又全新的觀點:素食調悅身心,肉食並非必需。
  • 周一請吃素:保證你震撼 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都吃素
    長久以來錯誤的觀念——吃素沒營養,真是大錯特錯!最高大的動物如牛、象、長頸鹿……都是吃素的!拳王阿里亦是茹素一族,他可是用力最多的人呢!另一種錯誤的觀念是「吃素不聰明」,看看歷史上素食的諾貝爾獎得主吧,泰戈爾、愛因斯坦、蕭伯納、史懷哲……這句話亦是不攻自破!著名藝術家如達文西,發明家牛頓、富蘭克林、愛迪生,全部都是終生食素!
  • 呂導說的吃素是指的佛教上的那種食素。還是可以吃一些蛋奶類的呢...
    X 呂導說的吃素是指的佛教上的那種食素 提交 有1個回答 首先素食不單是宗教的一種餐飲,是適合所有人的身體機能,如果不是因為宗教吃素的話
  • 周一請吃素:古代詩人尚素食 王維素心素食一心向佛
    [原標題]古代詩人尚素食古代時,很多詩人崇尚食素,留下了很多關於素食的詩作,並表達了他們的素食觀。盛唐著名詩人王維是個素食主義者,「以般若力,生菩提家」,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
  • 為什麼要吃素
    問:法師好,一提到佛教,就會聯想到吃素。答:很多人以為不吃肉就是佛教講的吃素,其實不對。不吃葷腥才是佛教講的吃素。問:不吃葷腥跟不吃肉不是一個意思嗎?答:不是一個意思。「葷」從草字頭,是指植物,指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植物;「腥」從「月」旁,才是指肉類。現在大家普遍以為葷菜指肉類,是慣常的誤解。問:啊,是這樣啊!以前一直以為葷菜就是肉菜呢?
  • 拋棄物質享受,追求精神糧食,宋朝士大夫吃素,是一種精神的升華
    二、宋朝士大夫為什麼熱衷於吃素呢?01.士大夫深受儒家的素食觀的影響,特殊時期必須食素為什麼宋朝的士大夫那麼熱衷於吃素呢?其中有一個原因,受儒學影響,士大夫在許多特殊時期必須吃素,長此以往,吃素也就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