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萬物有靈」——在羌區,羌族同胞深信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意志、有感情的,需要人們用友善的態度對待。人們每一次虔誠的叩拜,無不體現著羌族——這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中國西部最古老民族對萬物的崇拜和敬畏。
轉山會是羌人延續了幾千年的盛大民俗文化活動,於每年夏季舉行。
轉山會又稱祭山會、塔子會或碉碉會,是羌民族祭祀天神、山神、羊神,祈求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然的大典。
祭祀期間,除已婚婦女不參加外,參加祭祀的人都要帶上酒、肉和饃去赴會。會首由當地住戶輪流擔任。屆時,會首要備好一隻白公羊、一隻紅公雞、一壇咂酒、三斤豬肉、一鬥青稞、十三斤面做的大饃和香蠟、爆竹、紙錢等,按規定擺好,由端公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壽年豐,並將山羊宰殺後煮熟,連同其他食品分給各戶,稱「散分子」。最後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嘗各自的祭祀食品。
為神跳舞的羌族釋比
活動一般在一塊專供祭祀的空地上舉行,以高達近3米的石塔為中心,氣氛肅穆而神秘。
首先是神色莊重的端公身穿藍光閃閃的法衣,手執法器,在他的帶領下,手持柏枝、青蒿,懷著虔誠的眾多男子走向煙霧繚繞的神塔,五色的飄帶飛向天空。他們口念經書,把心中的企盼與感激說給心中的眾神,充滿祈禱和祝福。緊接著殺羊還願,羌人以羊為圖騰,尚白,被選作犧牲的公羊純潔無比,它被人裝扮一新,獻祭給神靈。隨後舉行隆重的禮儀,其間伴隨震撼大地的火炮,拋向空中的紅帶像上升的心願,人們繞塔而行,高唱祭歌,參加祭山的男子手捧清涼甜美的咂酒,敬獻給唱歌人。
祭祀結束後,便進行精彩的文藝表演、服飾展示、傳統體育「推桿」「抱蛋」「篩糠」等競賽活動。晚上,大家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彈起悠揚的口弦,跳起雄健的薩朗。
青片轉山會
參加轉山會的隊伍
禹王廣場舉行的祭祀
塔子會上的火槍手
情歌節上的祭祀
免冠禮
在猿王洞後山舉行的轉山會
轉山會上的釋比
北川禹王廣場大禹雕像
來源:史志綿陽(據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館)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非遺】神秘的羌族轉山會》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