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這座有百年歷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2020-09-03 冰涼小雨

穿行在海口府城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城,往往會有些意外的發現,吳氏民居就是這次無意之行的收穫。

遇見

金花村,位於海口府城社區內,海南四大文化古村之一。當吳氏民居在金花村一個小巷子的拐角處突然出現在我眼前時,我就認定它會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宅,外觀氣派、典雅,外牆浮雕圖案精美,別致的建築風格流露出濃濃的年代滄桑感,藏匿在一片現代建築當中尤為醒目,門前花草樹木掩映更是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吳氏民居

吳氏民居建於1910年,佔地面積900平方米,為三進四合院式土木結構,瓊北傳統民居融入南洋建築風格,由拱形大門、前殿、正殿和東西廊廡組成,均為抬梁結構,單簷硬山式筒板布瓦頂。主體建築規模龐大、布局合理,盡顯古樸典雅氣質。據說吳氏民居是當時海府地區最大的私家花園之一,在土地革命時期還扮演一個重要角色,是中共瓊山縣委所在地。為目前海南現存不多、典型的清末建築,已被列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海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走近古宅,厚重的木質大門,上方是拱形門造型,挑高的門廳中央有一扇木質屏風,站在門口無法直接看到院內的環境,屋頂上的鏤空格柵精雕細刻,看的出主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和態度。

大門

大門屏風背面小院

吸引

繞過屏風,走進院子那一刻我被一股古樸厚重的氣氛包圍。站在屏風背後,視線能毫無遮擋的穿過前殿看到正殿,有點庭院深深的感覺,寬敞的空間讓我感受到當年海府最大的私家花園的龐大氣勢。

前殿開間16米,進深12米;正殿開間15米,進深13米;東西廊廡開間33米,進深4.5米,每一棟建築雖歷經百年風雨,破敗如垂暮之年的老人,卻依然能看出當年何等輝煌,在百年前能建造如此規模的豪宅,可見主人當時的經濟實力雄厚。

依稀能辯出當年輝煌的模樣

破舊的前殿

最吸引我的是每一棟建築的浮雕彩繪,大門上的牆面因受多年風雨侵襲,淺黃色的圖案已有些許變色發黑,牆體還長出藤枝,正門上方牆面上是傳統吉祥圖案,鶴、鹿、鳥及花卉等,中間一個掛飾模樣的物件圖案中間是「吳宅」二字,圖案雕刻精美細緻,顯得恢弘大氣。

牆體的浮雕彩繪保存完好

牆體的浮雕彩繪保存完好

建築裡的門窗、牆體同樣設計拱門造型,輔以花和各種圖案裝飾,端莊大氣。

門窗上的圖案

讓我讚嘆不已的是古宅裡的門、房梁、屏風、神龕、房間隔板、柱等木頭大多保存的非常好,在海口這個空氣溼度非常大的地區保存百年不受影響。

我在院子裡前後轉了一圈,從房屋的建造規模和裝修、裝飾,能深深感受到主人在建造這座房屋時對設計、用材、裝修不但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更是傾注了自己的感情。

正殿神龕

鏤空格柵

破敗

然而,這座對於研究海南清末建築和瓊崖革命鬥爭史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古宅現狀卻令人痛心。

整座古宅用破敗不堪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每一棟建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殘缺,屋頂破碎的瓦片,猶如老人的牙齒殘缺不全;潮溼發黑、出現裂縫的牆體是歲月刻畫的痕跡;斑駁剝落的牆面裸露出牆磚,像被歲月磨去了往日炫麗的色彩,隱約透出一股淡淡的憂傷。

斑駁的牆體

破損最嚴重的是前殿走廊長滿青苔的廊柱,已經斷裂傾斜,被兩根木頭勉強支撐著,眼看就快承受不住暴風雨的襲擊,時刻面臨坍塌的可能。

開裂傾斜的柱子

院子裡凌亂堆放著大量看似用作根雕的木頭,雜亂無章的電線隨意垂掛在屋簷下,更像一座廢棄的房屋,眼前的一切很難讓人與當年最大的私家花園聯繫起來。

堆放木頭的院子

正殿一側的廂房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具,看起來是有人居住,不知道是不是守護著古宅的吳氏後人,我在院子裡並沒有找到任何人,也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居住的廂房

站在空曠的院子裡,環視這百年前建造,見證了吳氏家族興榮衰敗的古宅,被現代建築包圍著更顯低矮、破舊,感覺分外沉寂凝重。偌大的庭院長期缺乏人氣,四處籠罩著孤獨的氣息,古宅默默的注視著周圍環境的萬千變化,灰黑的磚瓦似乎在無聲訴說著曾經的輝煌,卻又面對無可奈何的現狀。

惋惜

看著這座已被歲月褪去了光鮮色彩,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古宅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感到十分痛惜,不知飽經滄桑的吳氏民居還能在風雨中堅持多久。

破損嚴重的牆體

雖然吳氏民居已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卻沒有得到相應保護措施,阻止古宅遭受更多破壞,長期缺少修繕管理加快古宅老化的速度。

古建築是文化精神的載體,可以盛載文化的靈魂,這種載體一旦消失,就永遠不能再現,那時悔已晚矣。

後記

關於吳氏民居,我獲得的信息非常少,僅從古宅裡掛著的一個相框內照片上註明的文字獲得極少的信息,或許是一些不便說明的原因,對於古宅的歷史沒有過多描述,我通過網絡搜尋也沒能獲取更多資料。

古宅裡的照片

相關焦點

  • 丹陽這一百年古宅,荒廢了...
    有的被列為歷史保護區,防止人為的破壞;有的則被冷落,被遺棄,直到頹敗。(延陵柳茹村一古民宅)這些古宅經歷了百年風雨冷暖,在戰火紛爭的歲月中倖存,成為丹陽的燙金名片,歷史的見證者。位於丹陽市開發區曉星村,有一座百年老宅,它的名字叫——曉星羅氏宅!
  • 北京西城古會館,歷史悠久卻破敗不堪,欲加保護住戶不願搬離
    ,原有的建築由於很有地域特點,很多作為旅遊景點供遊客參觀旅遊,也有一些會館或許被移作它用,保護得不是很好,經過幾百年歲月變遷,已經顯得破敗不堪,滿目蕭條,比如北京的東莞會館。,距今已經有300年歷史,在1918年由清朝的探花,東莞中堂鎮鳳湧人陳伯陶捐資,籌建為北京東莞會館,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會館內東莞文化名人薈萃,康有為、容庚等就在會館內留下足跡。
  • 絲綢之路一座400多年歷史古城,如今已破敗不堪,或許多年後消失
    過去的歷史我們今天不做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永泰古城。這個是一座擁有400年歷史的古城,如今早已破敗不堪,矗立在荒漠戈壁灘上,也許多年後將消失於人們的視野之中。隨著水資源的匱乏和生存環境的逐漸惡化,村民們都已經搬離了此地,漸漸地這座
  • 石家莊百年前的「五星級酒店」正太飯店舊址:如今破敗不堪
    在石家莊的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圍繞著車站交通樞紐的發展,逐漸發展到1927年正式建市。所以有,先有正太飯店,後有石家莊之說。這是一座樓中樓建築,青磚牆、木窗、圓形門,樓道、屋內一色的木地板,完全的歐式風格。正太鐵路1904年正式施工,三年後建成通車。於是石家莊成了正太全路的大本營,鐵路局、正太總機廠以及法國人生活區都建在這裡。
  • 印度唯一港口城市: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如今已經破敗不堪
    最古老碼頭景觀,來自時間遺蹟,也是印度唯一的一個港口城市印度,因為和我們國家臨近,又憑藉著許許多多奇葩的行為和習俗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遊玩,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今天我們就來講述印度一個城市的故事,這是印度唯一的一個港口城市,也是世界上最老的碼頭之一,如今卻是破敗不堪,令人惋惜。
  • 行走在昆明城古老的小巷子裡,建築已破敗不堪,歷史沉澱如藝術品
    ,如今在城中不少老建築或是修繕前朝的建築均來自這個年代!行走在昆明的古老的小巷中,見到的幾乎都是破敗不堪的舊建築,看上去有些年頭,有些亦是經過後期修繕後的新建築,見證老昆明中的歷史文化。「福林堂」是昆明最負盛名的老字號中藥店,始建於清朝鹹豐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在五華區老街中依然保留著上世紀初的舊址,已沉澱了歷史時間,陳舊古老,但這家中藥店至今還在運作,店中傳承著一些名貴的藥方,已是昆明城中滇藥的活招牌,這棟建築也證明了「福林堂」曾經的輝煌!
  • 曾是常州最繁華古鎮,距今700多年歷史,如今破敗不堪無人問津
    除了欣賞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好風景以外,大家對於歷史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古典建築和文化也是非常感興趣的。而這裡曾經是常州最繁華的古鎮,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沉澱,但如今,卻破敗不堪,無人問津。走在城市的角落裡,感受到的滿滿都是歷史的沉澱,那爬滿青苔的石板路似乎也在努力記載著過往的痕跡。這裡有很多古村鎮,是個古色古韻十足的南方小城,每年慕名來這裡旅遊的遊客也非常的多。
  • 泰安百年火車站破敗不堪 整改通知下發三次仍無動靜
    泰安百年火車站站房如今破敗不堪,整改通知下發三次仍無動靜  齊魯網7月11日訊在泰安市泰山站旁邊有一幢100多年的德國建築,2013年就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在6年後的今天甚至連文物標誌都沒有,建築更是破敗不堪。
  • 溫州最可惜的千年古鎮,曾被譽為「楠溪第一村」,如今卻破敗不堪
    楓林原名豐裡, 明朝時因村南山前有一片楓樹林而易為現名。至晚清, 楓樹幾乎被破壞殆盡,「永嘉先生」徐定超曾作楓林秋景詩, 其中有「家住楓林罕見楓」句, 可以證明。楓林歷來文化發達, 文人輩出, 素稱東甌名鎮。
  • 海口濱海公園那片菜地裡有座炮臺?如果文物會說話,這些「國保...
    然而,這座久負盛名的古城樓,隨著時光流逝,如今卻成為鬧市中的殘垣斷壁,令人痛心不已。走進府城文莊路附近的鼓樓街,視線穿過林立的民宅,在狹小的「一線天」間,遠遠就能看到府城鼓樓。府城鼓樓原是一座土木結構、古樸大方的城樓,原樓高三層。如今,記者眼前的鼓樓卻被一棟棟混凝土民房所包圍,與它最近的民房,甚至觸手可及。附近居民在城樓上晾曬衣被、蓆子,城樓一側的空地堆放幾十輛共享單車。
  • 曾經繁華熱鬧的電子城步行街,如今卻破敗不堪,只有餐飲生意火爆
    電子城的步行街,在西安相當有年頭,早在十幾年前,這裡就相當的繁華和熱鬧,可以說當時是西安數一數二的商業步行街街。 時隔多年之後,如今的這裡卻顯得異常的落寞。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認為這裡沒什麼人,總是一些零散的商鋪,過去的噴泉和雕塑如今顯得破敗不堪。
  • 破敗的廣安文廟,省級保護文物為何如今「無人問津」?
    湮沒於現代化的城區,廣安文廟這座經歷數百年滄桑的文物建築,僅剩下殘破的身軀,唯有那精美的木雕,依然展示著古人的超群技藝、講述著古老的歷史故事、影印著昔日的輝煌。 走過恢弘便只能凋敝?在風雨中無助地飄搖,未能得到良好保護的不僅僅是這座古建築群本身,更是其猶存的藝術魅力。「失寵」的廣安文廟似乎正在「哭泣」,令廣安市民一聲嘆息。
  • 高清:滄口下街輝煌不再 昔日繁華媲美中山路
    下街因處於滄口海運碼頭的位置而興盛繁華,當時,那裡有燒鍋、磨房、紙房、機房、客棧、飯館、貨棧、魚行、屠戶等,是滄口的發祥地,所以老滄口地域有句俗語:「先有下街,後有滄口」。    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人開始修建膠濟鐵路,大量流落的難民聚居與此,這塊靠海靠鐵路的窪地百年來成了「棚戶區」的專有名詞。
  • 江蘇一沒落的古鎮,人去樓空破敗不堪,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古鎮,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些古鎮因過於美麗而成為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例如,江南地區的古鎮是許多遊客嚮往的景點。然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古鎮被時代淘汰,幾乎沒有人能看到它的輝煌。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在江蘇逐漸消失的古鎮,它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現在已經破爛不堪了。
  • 「中國最大的私家園林」,面積是蘇州十大園林總和,如今破敗不堪
    「中國最大的私家園林」,面積是蘇州十大園林總和,如今破敗不堪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在蘇州這座城市中各種各樣的園林有100多座,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其中著名的有十大園林,如留園、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等,這些私家園林大都是明清時期的建築,代表著中國江南園林的風格,可以說是我國園林建築中最精美的一部分了。
  • 貴州最「真」古鎮,被譽為遵義「小上海」,破敗不堪卻遊客眾多
    中國古鎮眾多,然而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如果光有古老的建築而沒有文化底蘊也不能稱為真正的古鎮。就像現在很多仿造的古鎮一樣,雖然建築十分精美,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也就註定只能是曇花一現,熱度過了就無人問津了。
  • 鹹寧荒廢多年的公園,售票廳空無一人,破敗不堪卻頗受遊客喜愛
    鹹寧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城市,這裡不僅有大家嚮往的溫泉,更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美麗的自然風光中充斥著濃濃的歷史文化氛圍,絡繹不絕的遊客中散發出陣陣歡笑。藍天白雲下有綠水青山,綠水青山環抱中有一座香吾山公園。
  • 樂清百年古宅煥發新姿 向城市真誠發聲
    殘敗古宅,重獲新生葉粟是樂清柳市人,70後。2014年,一次偶然的參觀讓葉粟愛上了洪宅。初見洪宅的她驚嘆於這座宅子精美的雕花和它完整的結構。從那之後,葉粟放下了手頭的生意,約上朋友若水一同租下了這座宅子的部分房間。剛到洪宅的時候,那裡破敗不堪,裡面有很多租戶,電線亂拉,瓦片殘缺,屋內還有些漏水。這樣斷壁殘垣的場景,讓葉粟至今記憶猶新。
  • 中國最有名尼姑庵,曾經歷歷史長流破敗不堪,後臺灣法師回寺修建
    相信不少人知道江西廬山,但你知不知廬山上有一座千古寺廟。寺廟就像它經歷一樣,傳奇而唏噓。在廬山北麓香爐峰下賽陽鎮,被稱為廬山北山第一寺,它就是西琳寺,是一座有1600多年歷史的尼姑庵,是廬山佛教之始的歷史名寺。
  • 朱元璋除了建造南京故宮,在安徽建了一座皇宮,如今已經破敗不堪
    朱元璋除了建造南京故宮,在安徽建了一座皇宮,如今已經破敗不堪。明朝的皇宮,其實總共有3處。最早的是南京皇宮,為朱元璋下令於1366年建造,現在叫做明故宮遺址公園。比南京皇宮晚了40年,北京皇宮開始建造,就是今天的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