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的「猶太人」,因為溫州人實在太會做生意,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個角落,賺到了世界各地太多的錢,很多人就理所應當地將「溫州」和「金錢」聯繫在一起,並想當然地認為,溫州這地方,除了「錢」還有什麼啊?曾經肉肉也跟大家一樣,是這麼認為的。但當我真正踏上溫州的土地,才驚訝地發現溫州原來遠遠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這裡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積澱絕對超過你的想像。今天肉肉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溫州千年古鎮——楓林古鎮。
楓林是一座千年古鎮,位於楠溪江中遊東側, 與巖頭村隔江相望。三面環山, 一面臨水。境內山脈屬雁蕩山之延伸, 東西走向。這裡盆地開闊, 山水環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浙南軍政重鎮,素稱「楠溪第一村」和「小溫州」。楓林原名豐裡, 明朝時因村南山前有一片楓樹林而易為現名。至晚清, 楓樹幾乎被破壞殆盡,「永嘉先生」徐定超曾作楓林秋景詩, 其中有「家住楓林罕見楓」句, 可以證明。
楓林歷來文化發達, 文人輩出, 素稱東甌名鎮。楓林古鎮始建北宋崇寧五年, 建築按「九天七星」 布局, 不僅歷史悠久, 人文薈萃, 而且景點眾多, 鎮內紀念性、觀賞性的古蹟有:孝子亭、坐愛亭、芙蓉亭、聖旨門、衙門前門臺、念祖橋等等。
聖旨門街是條明代古街,長約一公裡,是楓林古鎮的標誌性古蹟。在這條街上,演繹著一代代的孝悌故事,因為明代徐尹沛公的孝悌故事感動了皇帝,敕建了聖旨門,於是,孝悌故事便一代代演繹下去。楓林地處楠溪江中遊中心位置,永樂古道、永仙古道在聖旨門街重合,於是聖旨門自然而然成為商業街,楓林便成商業重鎮,從聖旨門街經過,街上遍是店鋪,店鋪雖然大多為舊木結構,卻窗戶楹聯,古香古色,紅燈籠高掛,處處呈現出古鎮氣息。每走一步,古老和滄桑就相隨左右。恍恍惚惚裡,像是走進了明清,走進了遙遠的日子。從清末到民國,這裡曾是楠溪江流域一條最繁華的商業街,眼下還留住了那份古老和悠閒。
走在楓林古鎮,你能看到大祠堂、天主教堂、耶穌教堂,能看到眾多保存著歷史印記的老屋,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謙益堂,這是楓林的一處大宅院。令謙益堂有名是因為兩位現代文化名人,他們是朱自清和馬公愚。軍閥混戰,馬公愚帶著朱自清的家人到楠溪楓林避戰禍,就棲居謙益堂,謙益堂於是留下了他們的印記。謙益堂是座傳統的江南四合院式建築,如今仍掛著些年代的匾額在梁桁上,擁有一個很大的道坦和很高的圍牆,門臺古香古色。
楓林古鎮至今未有開發依舊保留著原汁原味。前幾年因電線老化引起聖旨門火災,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旌表徐尹沛尚義之門」毀了半邊,同時也燒毀了20多間古宅及部分歷史遺蹟,令人痛惜。漫步在這樣一個未經修飾的古鎮之中,其破敗程度實在令人唏噓。千年的延續,數百年的建築似乎已是風雨飄搖,在楓林古鎮除了留守的老人外,少有人外人駐足。但也正因如此古鎮才能保有自己原有的特色。
雖然肉肉非常喜歡這樣沒有商業化的古鎮,然而看著這樣的千年古鎮逐漸落敗也十分心痛,希望當地政府能夠重視起來,修繕保護好歷史遺留的古蹟。那麼你們大家來過楓林古鎮嗎?對這裡有著什麼樣的評價呢?歡迎在評論區共同探討,您的點讚和關注是肉肉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