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最心酸」的古鎮,有清朝大屋10座,如今悽涼衰退,好可惜

2020-08-27 古村遊

說到溫州,雁山甌水風光迤邐、風土人情豐富多彩、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青山綠水、粉牆黛瓦,和鄰裡鄉親聊聊生活瑣事,直到夜色籠罩,這樣的古村生活,你嚮往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詩和遠方也並非要遠足。溫州平陽縣的這個古鎮,就能滿足對遠方的期待。

順溪古鎮位於溫州市平陽縣西部山區,鰲江上遊的群山環繞之中。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之際,千百年歷史文化沉澱,為這個山區鄉鎮帶來了無數的文化寶藏。順溪以溪得名,因水稱絕,到處都是水的靈動。順溪水由西向東貫穿全鎮中間,向東流去,形成浙南主要水系——鰲江。境內多高山,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勢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植被豐富。山是青溼地,水是靈逸的。

順溪境內山清水秀,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2.5%。順溪之美,不僅美在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還美在它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順溪古建築群—陳氏古民居建築群就坐落在順溪古鎮。這片古建築群是浙南地區最大的古建築群,共面積達25200平方米,大的一幢竟達6000平方米,小的也近1000平方米,共有10座,年代從清乾隆年間到嘉慶年間,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館」之美譽,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布局頗具特色,以圍合式四合院為建築組群構成基本單元,再向縱橫方向發展拼接組合,形成多進或多軸線的封閉性院落。材料多是就地取材,以素木蠻石構造,精巧、多變,建築細部精美、考究,木雕、石雕圖案精緻,工藝精湛,造型樸素大方、典雅秀麗、形態古拙、穩重蒼勁中不失輕靈;整體建築溫潤柔和,既合規劃,又不失鄉野質樸之氣。每片瓦、每塊石、每根柱無一不體現了當地古代工匠的藝術造詣。

歷史悠久的順溪老街,長約500米左右,是舊時古道的一段。這是平陽鰲江上遊水頭以上唯一一條古道,可連接平陽、蒼南、文成、泰順四縣,居於交界邊貿集散地的中心。腳下,一塊塊青石板鋪就而成,歷經歲月的洗刷,平滑如鏡;兩邊,一幢幢木簷矮屋的商鋪。居民早已搬走,只剩下傲立牆頭的枯草,在蕭瑟的晚風中,不停搖曳。世事滄桑,曾經集繁華與豪華於一身的順溪老街,已風光不再。目前老街仍保留著打金鋪、理髮店等古老行當。

許多老屋目前都無人居住,雖然被列為國保單位,但多數院牆只剩下殘簷斷壁,屋子也是格外斑駁。外面的門樓門牌有的已經倒下,寬大的天井院中布滿了灰塵,寬闊的大廳只有幾根粗大的立柱支撐,蛛網與蟻穴並存,處處都是衰敗之相。

古鎮內,第一感覺是人少,第二感覺就是破舊,很難想像這麼破舊的地方能和景點聯繫在一起,但是正因為這份破舊,讓這裡散發了迷人的生活氣息;斑駁的牆跡足以印證這一點,經歷了千年歷史的風吹雨打,牆面已破敗不堪,歷史文化遺產在現實破壞和自然侵蝕中,太脆弱了。青街的竹,順溪的屋。能人都外出發展,無工業,無農業,留守只剩老人了,知道這裡的遊客也不多,讓人感到可惜。

相關焦點

  • 溫州「最心酸」的古鎮,被譽為「小溫州」,如今悽涼衰退,好可惜
    原名豐裡,舊時因村南山前有一片楓樹林而得名,到晚清時期楓樹林遭到人為的砍伐,已不復存在,後人感嘆「家住楓林不見楓」。古鎮始建於北宋崇寧五年,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素有「楠溪第一村」和「小溫州」之稱。可惜的是原來的聖旨牌被人偷走,現在看到的是後期修建的。
  • 江蘇有座千年古鎮:曾經繁花似錦號稱「小上海」,如今卻悽涼衰退
    江蘇有座千年古鎮:曾經繁花似錦號稱「小上海」,如今卻悽涼衰退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憑藉其文化底蘊,成為了現在世界上旅遊業最為強勢的國家,而在中國的每個省市區,幾乎都或多或少的有那麼一個兩個文化古蹟,今天要講的就是有著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長三角北大門、
  • 江蘇有座千年古鎮:曾經繁花似錦號稱「小上海」,如今卻悽涼衰退
    #這裡是南京#江蘇有座千年古鎮:曾經繁花似錦號稱「小上海」,如今卻悽涼衰退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憑藉其文化底蘊,成為了現在世界上旅遊業最為強勢的國家,而在中國的每個省市區,幾乎都或多或少的有那麼一個兩個文化古蹟,今天要講的就是有著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長三角北大門、蘇北最大城市、淮海地區政經文中心、華夏九州之一的徐州,徐州還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千百年來,這裡有著無數的居民在此生話
  • 揚州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曾有過十三座寺廟,如今卻悽涼衰退
    在宜陵這片土地上歷史上曾有過十三座寺廟,最早的有建於漢明帝五年的聖母祠,唐代的崇貞觀,內有真武大殿、玉皇閣,唐末宋初又重建投子寺,明朝建了東嶽廟,到清朝又陸續新建廟宇,只可惜,經歷太平天國和抗戰兩場戰火後,慈雲寺已蕩然無存,只剩石額與石獅。直至進入21世紀寺院才又重建,整座寺院黃牆黑瓦,廊簷翹角,青松翠柏,古木森森。
  • 皤灘古鎮,遊客:遊完回來好心酸,曾經繁華昌盛如今悽涼安靜
    但就在浙江台州就有一個非常古老的古鎮,這裡曾經是繁華地段,無人不曉,但如今卻繁華退去,興盛轉變為衰退,雖然街道上已經變得非常冷清,甚至無人影,但這裡依然保存原來古代的的原來面貌,這就是皤灘古鎮!皤灘古鎮位於浙江台州仙居縣,在河谷平原上,三面繞水,剩一面靠山。
  • 揚州重要商埠古鎮,距今1600多年,曾經繁花似錦如今悽涼衰退
    沿古河道由北向南依次保存有大碼頭、竹巷口、朱家巷、廟巷口四個古碼頭,其中在老街入口處就是乾隆皇帝登過的「大碼頭」,清康熙五十三年( 1714年 )修建,相傳為乾隆賜名,他與鎮江的「小碼頭」和揚州的「御碼頭」稱為江南三大碼頭,素有「鎮江小碼頭,邵伯大馬頭」的美稱。
  • 曾是南通繁華的千年古鎮,被稱為「小佛國」,如今卻悽涼衰退!
    石港古鎮位於南通市通州區北部,這是一個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古老城市,被稱為「鳳凰寶地」,唐朝初期,在當地興修水利,出土的石塊上,有句話叫「鳳凰棲息的是寶地,石港是新開的,幸福的萬代」。石港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石渚、樵夫珊、漁灣,南北朝時代這裡是江海浜的一個小漁村,唐朝初期,海岸向東移動,人們在這裡開墾荒原為良田,並開港,並建設廣慧寺,大寺和慧通寺都被稱為三大寺,寺內正殿的藏經閣中收藏著古珍佛經,很多僧侶前來拜讀,寺廟裡有一個大鐘,高兩米,重兩噸,每天早上,鐘聲嘹亮,從遠處傳來,遺憾的是,抗日戰爭的時候,寺廟被燃燒彈燒毀了
  • 曾是上海繁華的古鎮,原有3裡長的老街,如今卻悽涼衰退可惜了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古鎮,不論古鎮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古鎮承載過往悠悠歷史,記錄當地人文風俗所不可割捨的情感紐帶,只要古鎮依然存在,那麼每一位漂泊在外的孤獨靈魂就有了可以寄託靈魂的場所。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上海的六灶古鎮,別樣的風情,一樣讓你流連忘返。
  • 常州"十分低調"的古鎮,將近五百家的商戶,現在悽涼衰退好可惜
    由於父母年紀大了不適合去人多擁擠的地方,所以這次我們選擇去江南的水鄉古鎮和古村落轉轉,這樣不也不會使老人感到十分的疲憊,又能體驗一把江南水鄉的人文風情。楊橋古鎮在古時候就有到了介宜陽之邑地,就可通南北之衢的美稱。
  • 曾是徐州繁華的千年古鎮,和關羽關係密切,如今卻悽涼衰退可惜了
    周莊、同裡、西塘、烏鎮和南潯是江南水鄉古鎮的代表,既有著水鄉共同的特色,清麗婉約,古樸風情;又別具特色,各不相同。然而在江浙滬還有一些比較冷門的小眾古鎮,它們風格迥異,同樣能夠給你不一樣的感覺。這是一個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鎮,最早在《三國志》中有記載。明清時期,因為土山人口密集,開始慢慢有了商業貿易。到清朝中期,四方商人開始雲集土山開店經商,沿街兩側店坊林立,商業興隆,集市熱鬧,成為邳南的大集鎮,邳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常州繁華上千年的古鎮,商號店鋪400多家,如今悽涼衰退好可惜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文藝情懷,秀麗江南,煙籠人家…城市裡生活久了,心靈都會渴望回歸寧靜,古色古香的古村鎮正是歸處。小橋流水,煙雨人家,曲弄幽巷,如同黑白色的水墨畫。沒有城市的霓虹,沒有繁華的喧囂,只有原始的幽靜和清新。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任性到古鎮遊玩,一些知名度極高的古鎮通常都熙熙攘攘,瞬間心塞。其實,常州也藏著很多安靜的古鎮,別樣的風情,一樣讓你留戀難忘。
  • 曾是南京繁華水鄉古鎮,現存400多米老街,如今悽涼衰退好可惜
    南京,有六朝古都的滄桑洗禮,也有現代化都市的燦爛文明,讓這座依山傍水的歷史名城別具魅力。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越來越顯露出「此消彼長」的遺憾。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風貌,而那些見證歷史滄桑的古村鎮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今天我要分享給大家的這座古鎮就是如今繁華不再,它有輝煌的過往,可現在退步衰微,那麼這座古鎮為什麼會這樣呢?聽我一一道來。
  • 揚州繁華千年的古鎮,現存2公裡青石板老街,如今悽涼衰退好可惜
    江南多古鎮,小橋流水人家,吳儂軟語酥人,別有一番風韻。揚州是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是個非常適合旅遊和居住的城市。在揚州也不缺少風景迷人的古村鎮,它們是這座城市的縮影和見證,隱秘在城市的角落之中。
  • 溫州最可惜的千年古鎮,曾被譽為「楠溪第一村」,如今卻破敗不堪
    但當我真正踏上溫州的土地,才驚訝地發現溫州原來遠遠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這裡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積澱絕對超過你的想像。今天肉肉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溫州千年古鎮——楓林古鎮。楓林是一座千年古鎮,位於楠溪江中遊東側, 與巖頭村隔江相望。三面環山, 一面臨水。境內山脈屬雁蕩山之延伸, 東西走向。
  • 曾是連雲港繁華古鎮,如今卻悽涼衰退,現存小巷多如牛毛
    每個人都有一個古鎮情結,退去繁華,多一份寧靜。找一間茶館,安靜地坐上一下,小河對岸的一扇扇窗戶裡,是否也曾發生過別樣的故事。受夠了城市裡的紛擾喧囂,不如給自己一個假期,尋一靜謐古鎮,享一慵懶時光。其實,連雲港也藏著很多安靜的古鎮,別樣的風情,一樣讓你留戀難忘。
  • 衢州曾繁華百年的老街,如今悽涼衰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以前,家鄉的尋常巷陌裡,有青石路面和滴水的屋簷,人來人往,互相以鄉音問候。老街是城市繁榮的印記,是精神文明的載體,全國很多城市都把老街拆了建成現代化的步行街,甚是可惜。文化在城市中失去了載體,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
  • 浙江台州有名的"十裡長街",繁華了上千年,悽涼衰退不可惜麼?
    曾經的人頭攢動,車流不息的人群,現如今被人記憶又有多少?在浙江的台州,有一條不起眼的老街,但它卻是名副其實的老街,有&34;的美名,對它就是路橋老街。在古時候它還是條官運河,俗稱&34;。水上運輸那是相當的出名,既而使路橋老街那是曾經繁華一時,鼎盛一時。最繁華之時大概有兩千二百家商戶了。
  • 曾是鎮江繁華的古鎮,700多年歷史老街,如今悽涼衰退十分可惜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古鎮,不論古鎮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古鎮承載過往悠悠歷史,記錄當地人文風俗所不可割捨的情感紐帶,只要古鎮依然存在,那麼每一位漂泊在外的孤獨靈魂就有了可以寄託靈魂的場所。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鎮江的訪仙古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了解一下。
  • 浙江台州有名的「十裡長街」,繁華了上千年,悽涼衰退不可惜麼?
    好多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可是保存完好的,基本少之又少。老街記憶了一個地區的人文、歷史。曾經的人頭攢動,車流不息的人群,現如今被人記憶又有多少?在浙江的台州,有一條不起眼的老街,但他卻是名副其實的老街,有「十裡長街」的美名,對它就是路橋老街。在古時候它還是條官運河,俗稱「浙東小運河」。水上運輸那是相當的出名,既而使路橋老街那是曾經繁華一時,鼎盛一時。最繁華之時大概有兩千二百家商戶了。說起老街的起源,據文獻記載大概是公元907至931年間,吳越王錢鏐大興水利算起。
  • 浙江台州「最心酸」的古鎮,曾經也繁榮無比,現在少為人知
    但在浙江台州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古鎮,它曾經繁榮無比,如今即使繁榮已去從興到衰,但依舊保存著最古樸的樣子——皤灘古鎮。皤灘古鎮坐落在浙江台州仙居縣的河谷平原上,三面依水,一面靠山,是東南古鹽道的水陸交匯中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