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人生可明確的分為四個階段,同時在詩詞中均有明顯體現。展現出時代賦予的情緒愁思,抒發出自己的風華與才情。
「卻把青梅嗅」的少女時代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同時還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母親王氏同樣來自文學氣息濃厚的書香世家。自幼在這種幸福家庭中長大的李清照,少女時代自然過的無憂無慮,美好快樂。
李清照從小富有才華,天資極高,後得到眾多文壇大家的提點,以至於李清照在少女時期便在文壇嶄露頭角。千古名篇《點絳唇 蹴罷鞦韆》便是李清照少時在家蕩鞦韆時,信筆寫下: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又如李清照在去京都玩耍時,在溪亭所寫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一時期的李清照所寫詩篇,皆率真的描寫出了單純美好。
「賭書消得潑茶香」的青年時代
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門當戶對的趙明誠,二人婚後幸福美好,恩愛有加。
丈夫趙明誠愛好金石,李清照給予大力支持。「賭書消得潑茶香」便是以此來傳送二人的夫妻生活佳話。公元1101年,丈夫趙明誠外出,思念之下的李清照寫出《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此篇寄給丈夫趙明誠,趙明誠折服不已,感嘆妻子之才在他之上。而在《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中: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我們不難看出,青年時期的李清照不僅惜花愛華,才情情趣不亞於少女時期。
「生當作人傑」的中年時期
在李清照44歲的時候,她迎來了國家和人生的重大轉折。靖康之變北宋滅亡,歷史進入南宋時代。同時李清照舉家南遷。李清照不滿朝廷「不抵抗」政策,南遷路過烏江途中寫下《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辛辣諷刺當時偏安一隅的南宋官員。
然而命運的傾軋再次席捲李清照,丈夫趙明誠在知任湖州途中不幸病逝,李清照攜丈夫收藏輾轉來到杭州。時年48歲茫然無措的李清照,在這裡遇到了她命運中的另一個男人——張汝舟。
在張汝舟的百般呵護和示好下,孤苦無依的李清照自覺找到了依靠,選擇嫁給張汝舟,卻想不到進入了黑暗深淵。婚後張汝舟本性暴露,劣行種種。本就是覬覦李清照所攜藏品才接近李清照,在發現藏品所剩不多的事實後,張汝舟大打出手。
不堪折辱的李清照根本不可能選擇忍受家暴,她毫不猶豫的檢舉揭發張汝舟,與他離婚。在入監9天後,李清照在親友的搭救下出獄,並成功離婚。
「悽悽慘慘戚戚」的晚年生活
在遭遇人生重大變故後,李清照一改曾經的淡雅詞風。與時代同命運共呼吸,成為南宋婉約派詞人的集大成者。一曲《聲聲慢 尋尋覓覓》映照李清照的晚年生活: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字字句句皆訴說自己在國破家亡後孤獨失落的苦悶狀態。
到了遲暮之年,李清照寫下《武陵春 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在被苦痛所累,李清照依然勇敢振作,自立自強。
品讀詞傳,「千古第一女詞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73年的跌宕人生中的四段命運。縱觀李清照,無論在那個人生階段,都是真實率性的生活。哪怕後期處於逆境,依然堅定地奔跑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
這樣一個愛花愛酒風流不羈的女詞人,用自己的詩詞寫盡人生的美麗與憂愁。她敢飲敢醉,敢愛敢恨,極富「舍離斷」的力量。在那個男人佔據主導的大宋文壇,以自己的風骨訴諸文字。在那個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她毅然執筆,借古諷今。
李清照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刻進了骨子裡,無論是家國還是自己的人生。無論在哪一時期,在哪一階段,處境如何,李清照以一介女子之軀,展現的氣魄和精神是當時很多男人所難以企及的。
詞集中對李清照的人生經歷和詞集均進行系統解析和鑑賞。以李清照的人生際遇對照她的詞集,更有利於了解當時詞人的心境命運。
用婉轉細膩的筆觸,生動的描繪出當時的社會面貌下,李清照的生活經歷。
同系列還有《倉央嘉措詞傳》《納蘭容若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
全套六冊詞傳,僅需79元。便能領會6位詞人的人生際遇,氣魄風骨。
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