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家。
李清照能寫長詩,但更擅長寫詞,李清照的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她的《漱玉集》即使是男性亦為之驚嘆。她不僅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從總體上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李清照創作的作品主要寫少女情懷的浪漫,以及與丈夫趙明誠的相親相愛。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新意雋。《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寫對女伴們的留戀,感情也極其真摯。從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對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這齣自一個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間派」代言體的閨怨詞來要有價值得多。
後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如《菩薩蠻》寫的「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蝶戀花》寫的「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都流露出她對失陷了的深切懷念。
李清照的詞擅長用白描的藝術手法(白描是指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繪事物的形象,不重視詞語的修飾)例如《聲聲慢》開頭連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十四個疊字,具有獨創性,做到了自然樸素,不見鑿痕。尤其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心理刻畫,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詞語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李清照詞被後人吟詠不哀的主要原因。
另外,李清照的詞十分注重音律聲調的和諧美。她的詞給人一種旋律優美,富於感情變化和韻味濃厚的美感。李清照很重視音律聲字,強調「協律」,但在創作中又不受束縛。節奏是構成詩歌音樂和諧美的一個重要因素,李清照善於運用錯綜變化的聲調韻律的不同節奏,來表達起伏變化的思想感情。如《聲聲慢》這首詞在聲調藝術上的大膽創新,是宋詞中絕無僅有的。不僅在單調上表現出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和諧悅耳的節奏感,同時,在感情上也層層深入,把人物感情的內在心理變化過程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李清照詞不僅在疊字運用方面具有美感,而且在疊句和偶句運用也具有美感。
總之,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尤通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也正是因為這樣,成就了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