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為什麼溫室效應會讓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2020-12-16 梵觀點

為什麼溫室效應會讓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答: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過多,導致溫室效應,所以地表溫度越來越高,從而使冰川融化成冰河所以叫冰河時期!(不要打我,我只是開個玩笑

今天梵君就嘗試著和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高溫之後又會極寒這種說法?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簡單一點理解,溫室氣體(對長波輻射有強烈吸收作用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氟氯烴及臭氧等30餘種氣體。)就像農村裡大棚的那層薄膜,可以透過陽光讓植物生長,但是又能起到保溫效果。

冰河時期

冰河時期(Ice Age)又稱冰期或者冰川期,是指地球在某些年代裡陸地和海洋都被冰層覆蓋的時期。冰期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兩次冰期之間唯一相對溫暖時期,稱為間冰期。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紀冰期。(其實翻譯成冰期更準確一些,因為在冰期流動的河水很少了。)

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形成冰期。特別是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續時間很長的地質事件。一個「冰期」其時間跨度可以是幾千萬年甚至2、3億年之久,一段持續的全球低溫、大陸冰蓋大幅度向赤道延伸的時期。在中國大陸學術界冰期稱冰河時期(Ice Age)也稱之為「大冰期」。

地球史上五段冰期:

約24億至21億年前——休倫冰期

約8.5億至6.35億年前——成冰期

約4.5億至4.2億年前——奧陶紀

約3.6億至2.6億年前——石炭紀

約258萬年前——第四紀冰期

溫室效應和冰期有什麼關係?

先來一起做一下算術題(順便召喚學霸)

假設地球是個正圓球體,半徑6371公裡,那麼根據球體面積公式計算 4*6371*6371*3.141=509,968,249.524 就是整個地表面積大約5千億平方公裡(不考慮陸地地形皺褶面積)其中70%是海洋面積,509,968,249.524*70%=356,977,774.666 也就是3千五百億平方公裡。那麼假設在這個面積上要增加一米高度的水需要356,977,774.666*0.001=356,977.774 那麼需要3.5億立方公裡的水。(這裡梵君作為文科生不知道算的是否正確)

梵君表示向數學屈服

但是按照高三地理的題目內容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1360000000立方公裡,當中海洋佔了1320000000立方公裡(或97.2%);冰川和冰蓋佔了25000000立方公裡(或1.8%);地下水佔了13000000立方公裡(或者0.9%);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000立方公裡(或0.02%)。

那麼似乎全球的冰融化了,海平面也上升不了一米啊。但是為什麼科學家說:據測算,如果只是北極的冰融化,海平面上漲6米左右,如果北極加南極的一起融化,海平面上漲約70米,如果全球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大約能上漲80~100米呢?而且如果參考金星的極端溫室效應看,到能讓兩極都融化的情況,地表平均溫度需要達到460度左右...

還有學霸嗎,誰能出來解釋一下

好這裡先假設科學家說的是對的,極端情況下全球的冰都化了。那麼我們將失去30%的陸地面積。

我國變這樣

非洲變這樣

全球變這樣

那麼帶來的後果是,人類及生物數量減少,發達地區全部被淹,工業活動幾乎停止,溫室氣體排放回落,同時由於海洋面積的增加,經過大概一萬年,海洋開始過量吸收溫室氣體導致海洋酸化,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開始,從而讓溫室氣體進一步減少,地球進入降溫期,太陽短波輻射被海洋吸收,長波被反射回太空,地表和大氣開始變冷,氣溫逐步降低10度左右,兩極和高緯度地區重新開始結冰,海平面回落。隨著結冰面積越來越大,被反射的太陽光越來越多,氣溫進一步降低,冰川開始從中高緯度向赤道區域延申。地球進入新的冰期。以上就是溫室效應最終導致極寒天氣和新冰期的一種假設解釋。

大冰期成因未知

雖然說溫室效應有可能導致地球進入新的冰期,但是其實科學界對於大冰期成因也沒有統一的公認說法。

天體物理學成因說

在天體物理學家看來,主要考慮太陽、其他行星與地球之間的相互關係。可能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周期有關。他們認為太陽運行到銀河系某個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而地軸與赤道夾角的變化主要受行星攝動的影響。當交角變大時,冬夏差別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緯地區處於寒冷時期,有利於冰川生成。簡單理解就是:太陽老大帶著一幫小弟混銀河,有好時,也有歹時。

太陽老大帶著一幫小弟混銀河

地球物理學成因說

地球物理學成因說影響因素較多,有大氣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質方面的。

①大氣透明度的影響。頻繁的火山活動等使大氣層飽含著火山灰,透明度低,減少了太陽輻射量,導致地球變冷。

②構造運動的影響。構造運動造成陸地升降、陸塊位移、視極移動,改變了海陸分布和環流型式,可使地球變冷。雲量、蒸發和冰雪反射的反饋作用,進一步使地球變冷,促使冰期來臨。

③大氣中CO2的屏蔽作用。CO2 能阻止或減低地表熱量的損失。如果大氣中CO2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則極地氣溫將上升8~9℃;如果今日大氣中的CO2含量減少55~60%,則中緯地帶氣溫將下降4~5℃。在地質時期火山活動和生物活動使大氣圈中CO2含量有很大變化,當CO2屏蔽作用減少到一定程度,則可能出現冰期。(溫室效應導致冰期的說法主要來自這裡)

碼字碼到這裡,梵君最後總結一下,其實溫室氣體排放和溫室效應是否會導致地球進入新的冰期,目前沒有定論,只有各種假設。

梵觀點:大的不說,從我家的電費飆升情況看,梵君感覺自己已經是氣候難民了。

相關焦點

  • 若出現超級火山噴發,地球會出現冰河世紀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未來地球再次發生超級火山噴發,地球的氣候會不會再次大幅度降溫,讓地球重新進入冰河時期,對人類的生存出現危機呢?首先讓我們看一下冰河時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冰河時期發生在1.2萬年之前,當時一共持續了幾萬年的時間,整個地球都被冰封住了,不過人類卻並沒有因此而滅絕。
  • 地球要變冷了?據科學家預測將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可能快來了
    有科學家預測將來可能進入冰河時代,提出「極寒地球」的依據。當有科學家提出地球的冰河時代可能到來,這讓許多承受過了全球變暖的炎熱的人是不怎麼相信的,因為許多科學數據理論指明的都是全球變暖,這出現的冰河時期會自相矛盾嗎?
  • 科學家預測:地球或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將席捲整個地球
    一直以來,科學家擔憂就是溫室效應的影響,導致全球氣溫的持續性升高。但是也有相反的意見,有專家稱在未來,地球可能會再次經歷冰河時代。不是變暖嗎?為何會進入冰河時期?一切惡劣的天氣,好像都與南極相關。南極就好像是大自然放在地球上的「智能冰箱」,調節著地球的氣候環境。目前,在南極上空約90公裡的高層大氣層之中,出現了異常降溫的情況。
  • 很可怕:地球要重新進入冰河世紀
    《後天》中的災難情節會真實上演嗎?科學家發現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奧秘,可導致溫度下降。全球變暖的趨勢會被扭轉,但是還不至於讓全球凍結起來。2004年的災難電影《後天》描述了地球遭遇冰河時代,一系列的氣候問題接踵而至,研究人員利用氣候模型進行推演時發現,《後天》並非電影中的情節,如果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突然崩潰,我們可能進入新的冰河時代,由此科學家展開調查,解析環流停止後,地球會發生何種變化。
  • 地球要迎來冰河時期了?南北極溫度驟升,地球到底是怎麼了?
    地球要迎來冰河時期了?南北極溫度驟升,地球到底是怎麼了?今年的地球與歷年的地球相比,完全是兩個極端。自從進入2020年,地球就像是一個生了病的孩子,遇到各種各樣的災難。無論環境問題還是自然災害,都讓地球變得千瘡百孔,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溫室效應,導致各個地區的氣溫變化極大,很多地區直接越過了春季,迎來炎熱的夏季,這些都是高溫引發的連鎖反應。如果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不能加以控制,未來人類的前途堪憂。
  • 全球「花房效應」停止,地球即將開始降溫,專家稱:冰河世紀到來
    花房效應也稱溫室效應,亦指全球氣溫升高,南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逐年上升,其危害性甚至已經傳到了北極熊會滅絕,一些島國譬如鄰國日本幾百年後將會消失等等。反常的是,近段時間以來,世界各地都進入了冰天雪地的環境中,花房效應?一件毛褲確實抵擋不住刺骨寒風了,花房效應,仿佛成為了人們飯後談笑輕生的笑柄。
  • 2030年太陽可能會進入休眠期,地球會有什麼影響?科學家給出猜想
    這段時期被稱為是人類進入文明之後最寒冷的一段時間,而在很多年後,地球的冰河時代或者能夠再次來襲,科學家研究發現太陽在2030年的時候會進入休眠期,人類或許會迎來第二次千年寒冰,在2015年的時候,科學家分析了太陽活動,發現太陽黑子在減弱,日冕區域的電流在減少,太陽的噴射流消失了,科學家推測,大約在2030年到2040年太陽將迎來自己的短暫休眠期,持續的時間可能是幾十年
  • 冬天極寒天氣的「元兇」或許是溫室效應,冰河世紀或許成為現實
    我個人認為,它更像是溫室效應的預警信號,今兒咱就跟傢伙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溫室效應為何是冬天變冷的「元兇」。大家知道的溫室效應,可能簡單地認為它只會導致全球溫度變暖,依照這個理論想法,冬天應該會變得越來越像「暖冬」才對啊,為何變得越來越冷?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從物理科學來解釋呢,就是因為雪融化成水的這個物理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空氣中的熱量被吸走了,自然就會變冷。
  • 地球危險了?專家坦言冰河世紀即將到來,瑪雅預言誠不欺我
    而近段時間地球是危險了?專家坦言冰河世紀即將到來,瑪雅預言誠不欺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專家坦言說,他們在發現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南極的冰山融化會加劇,從而引發一系列連鎖效應。這些冰川會讓地球陷入寒冷的時期,也就是下一個冰河世紀,這與全球變暖是不衝突的,是溫室時期與冰期之間的波動。
  • 地球真的要進入小冰期?科學家預測,「極寒時代」或要到來!
    地球將要進入冰河時期?對此很多人感到疑惑,地球究竟是怎樣變化的,根據目前的狀況和各種新聞的報導,我們能夠確定地球正在一步步變暖,有其他理論是理所當然,可是關於氣候變冷的問題完全是兩個反方向,這次科學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地球將要迎來冰河時期,主要還是和二氧化碳有很大聯繫,難道說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要成為氣候的分界線嗎?
  • 謹慎吃牛,拯救地球,牛:溫室效應幹我什麼事?
    說到這,你可能會納悶:溫室氣體難道不是二氧化碳嗎?還有其他溫室氣體嗎?首先,咱們來明確一下:什麼是溫室效應,什麼是溫室氣體。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學名叫做大氣保溫效應。太陽光射到地球上時,一部分會被大氣層反射到太空,一部分會穿過大氣層來到地表。
  • 海洋溫度突破歷史記錄,遠古病毒起死回生,溫室效應會毀掉地球嗎
    其實不然,每年地球依舊圍繞著太陽轉動,過了9月21日,太陽越過赤道,逐漸移向南北回歸線,按照常理而言,此刻北半球應該會迎來冬天。太陽與地球的活動軌跡都處於正常狀態,為何冬天似乎已經脫離四季之列呢?這一切皆歸咎於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又稱為花房效應,簡單來說,是指太陽以短波輻射把熱量傳送至地面,地面又以長波的方式把熱量反射出去。
  • 如果地球上再來一次大規模火山噴發,地球會出現冰河時期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凡是發生火山噴發事故,必定會造成財產損失,因而認為火山噴發是災害性事故。但是看待問題,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入手,辯證地看待一切。火山噴發雖然會禍害一些東西,但是它卻能給莊稼田野帶去肥沃的土壤。除此之外,有專家指出:或許火山噴發能夠有效的控制氣溫升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全球氣溫升高5℃會怎樣?冰河期消失 兩極人口密集
    在過去100萬年裡,地球每隔10萬年左右就會自然地循環開始和結束冰河期,地球在大約1.2萬年前剛結束最近一次冰河時期,目前科學家將這個間冰期循環稱為全新世。在這個循環中,地球有自然系統使其保持氣候涼爽。但是許多科學家指出,由於人類對氣候和環境產生的重大影響,當前地質時代應當叫做人類世,這意味著該地質時代與人類起源以來的活動密切相關。
  • 太陽或在2030年進入休眠期,地球要變冷?
    今年夏天大家都感受到極為炎熱,甚至極寒地區都突破歷史高溫,這似乎和傳言中的地球即將迎來小冰河時期不符合,可是地球以實際證明告訴我們,目前它的地表溫度仍然在持續上升中,並且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地球溫度只升不降,這全都是因為人類過多行為造成溫室效應,讓地球一步步走到了現在這般模樣,然而在今年科學家竟然提到了,預計再過幾年時間,地球將會進入一個小冰期,那麼下一個小冰河時期
  • 霍金預言2032年,地球有可能會進入冰河世紀,這會是真的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霍金五大理論中的一個,有關2032年地球可能進入冰河世紀的猜想。霍金曾經預言地球在2032年有可能會進入冰河世紀,要知道2032年距離現在可沒有多少年了,可以說轉瞬就會到來。如果這個預言到時真的實現了,那對於地球和人類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 地球可能已迎來小冰河期,天氣慢慢變冷科學家:人類要早做準備!
    就是因為人類向地球排放了太多的溫室氣體,導致地球的溫度在不斷的升高,如果溫室氣體一直殘害地球的話,那麼對於地球的影響肯定是非常嚴重的,首先就是北極的冰川融化,如果南北極的冰川融化的話,海平面會大幅度的上升,有大部分的陸地都會被海水給淹沒。
  • 火山噴發可以緩解溫室效應?黃石公園火山噴發是否會形成冰川期?
    關於火山噴發對於全球氣溫影響可能存在兩個極端,支持者認為火山噴發後大量塵埃將進入大氣層,隨著全球性的環流形成塵埃雲遮擋陽光,因此在噴發後可能會形成小冰期,也就是大幅緩解溫室效應!但有另一種觀點認為火山噴發同時會有大量水蒸氣進入大氣層,而水蒸氣具有極強的溫室效應,因此會加劇溫室效應!到底哪個比較靠譜?
  • 聖鬥士星矢:天鵝座冰河深度解析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聖鬥士星矢》中天鵝座冰河的深度解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天鵝座為北天星座之一。每年9月25日20時,天鵝星座升上中天。夏秋季節是觀測天鵝座的最佳時期。,有機率加效果命中將其冰凍1個行動回合(每層印記提供8%的冰凍機率;多段傷害只觸發一次;可疊加5層)冰河並沒有單獨的核心技能,因為冰河的所有技能都是核心技能。
  • 地球會進入「小冰河」?北極海冰面積出現反彈,面積是近7年新高
    對於這一個情況,或許有一些朋友會提出疑問,為什麼當前的海冰比過去7年的海冰面積有所增加?難道這是我們常說的「小冰河」要來的前奏嗎?如果太陽的活躍水平下降,釋放的太陽能減少,我們地球接收到的熱量也相應減少,按理來說,地球可能會出現降溫。對此,諾森比亞大學專家瓦倫蒂娜·扎爾科娃就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觀點:地球的平均氣溫可能會出現1℃左右的降溫,局部地區可能會低至-50℃,局部地區可能會迎來小冰河時代。這一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53年,當太陽開始活躍以後,地球氣溫會再次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