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每逢冬天的到來,我們都可以體會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場景。在刺骨的寒風中,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前往飯店,點一個熱騰騰的火鍋,邊聊天邊把火辣辣的肉塊放進嘴裡,那種感覺,怎一個「爽」字了得。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冬天正在慢慢地離我們而去。到了該是冬天的時節,除了樹木出現泛黃葉子以外,再也體會不到冬天的感覺。烈日高掛,汗水直流,心愛的絨毛大衣只能擺放在衣櫃中,再也沒理由拿出來穿了。這些都給人一種錯覺:冬天,是不是已經拋棄人類了?
其實不然,每年地球依舊圍繞著太陽轉動,過了9月21日,太陽越過赤道,逐漸移向南北回歸線,按照常理而言,此刻北半球應該會迎來冬天。太陽與地球的活動軌跡都處於正常狀態,為何冬天似乎已經脫離四季之列呢?這一切皆歸咎於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又稱為花房效應,簡單來說,是指太陽以短波輻射把熱量傳送至地面,地面又以長波的方式把熱量反射出去。這本來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操作,但是隨著溫室氣體的增加、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以及臭氧層空洞面積的增大,溫室效應的增強速度亦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在此影響下,全球氣溫不斷升高,對於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幾個例子:
第一,澳大利亞山火事件。假如你對國際新聞消息有所關注的話,必定知道澳洲的山火事件已經持續了四個月了。此場山火火勢迅猛,當地居民流離失所,超過10億生物喪生火海,就連那可愛迷人的考拉亦被燒死8000餘只,極有可能被列入瀕危物種行列。澳洲政府的領導班子更是因為處理山火事件不及時、不作為,出現了政治生涯危機。
據調查稱,引發澳洲山火的導火線之一便是溫室效應。2019年9月份,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進入了夏季,是有記錄以來氣候最為乾旱的一個季節,氣候乾燥,降雨量稀少,厄爾尼諾現象出現,這都是溫室效應惹的禍。在這種情侶下,山火一發不可收拾,難以將之完全撲滅。第二,根據科學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海洋溫度最高的一年。近5年的海洋熱量總量是在日本廣島長崎爆炸的兩顆原子彈熱量的38倍。這一變化也是溫室效應的「傑作」之一,海水溫度增多,海洋生物不適應,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到底會造成多少的損失,真的難以估計。
探測任務的過程中,發現西伯利亞地區的冰層下藏著3種遠古病毒,距今約為3萬年左右。溫室效應增強,氣溫升高,冰層亦在逐步融化,一顆顆「定時炸彈」開啟了倒計時模式。假如這三種病毒被釋放出來的話,地球將會迎來何種災難?想想都讓人直冒冷汗。
從以上三個例子,不難看出,溫室效應確切對人類的生死存亡有很多影響。無論如何,為了未來的生存環境,需要對溫室效應實行控制措施,不可讓它繼續肆意橫行了。一旦失控,後果將會不可想像。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嗎?不妨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