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裡加急有多快,為什麼強盜都不敢搶?強盜:誰搶誰死

2020-12-25 騰訊網

中國可以說是戰爭史最豐富的的國家,因為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期間歷經了無數朝代的更替,但是古代由於交通不便,一般士兵出徵都是靠步行,快一點也就只有騎馬,所以在古代通常爆發戰爭,時間都會持續很長。遇到一些加急的情報,古代人也有快速傳達的方式,那就是傳說中的八百裡加急,這可是古代信息傳遞的最高級別。除了速度上要求快,中間也不能出現任何紕漏,否則延誤了軍情整個國家都承擔不起。

對古代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古代有很多人落草為寇,但他們幾乎沒有招惹過八百裡加急的官員,那麼古代「八百裡加急」有多快?為何強盜不敢去搶?這時候強盜只會說:那是在找死,誰搶誰都得死。

我們先來看看八百裡加急大概有多快,八百裡換算過來也就是現在的四百多公裡,古代通常要求兩天之內就要將文件送達,在當代自然很簡單,不過如果純靠騎馬,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幹擾,這麼快簡直就是誇張。

古代人脾氣可沒有現代好,基本動不動就是發動戰爭,所以在歷朝歷代,朝廷都在全國設立了很多驛站,這些地方就是全國情報系統的樞紐,通常官員考察民情都住驛站,而這裡也是八百裡加急官員的落腳點。

因為再厲害的馬匹也不可能連續跑擊敗公裡,而且長途跋涉的官員也得休息,為了增加信息傳遞的速度,每一個驛站除了備著好茶好酒,還養著許多備用的快馬,官員經過短暫的休息之後,就可以換一匹馬繼續趕路。

朝廷也考慮到這些傳遞消息的馬匹有可能遭遇打劫,於是曾公開表示過,凡是敢阻攔全都格殺勿論,所以就算是強悍的強盜,他們也不敢和國家作對,只要膽敢去搶劫這些官員,是必然會被秋後算帳,那連累的人可就多了。

事實上在早期也有一些血淋淋的案例,導致強盜們就不敢再犯,也是這些官員傳遞信息就是暢通無阻,中間還有驛站可以修正,那當然能保證最快速度將情報送到前線和國家手裡了,由此可見古人的智慧遠比我們想像中高明。

中國也有由於有這些戰爭經歷,讓我們在上世紀雖然全線處於劣勢,不過靠著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古人留下的戰術謀略,最後還是守住了風雨搖擺的國家,可見底蘊才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雖然戰爭在推動人類發展,但戰場上不可避免會產生傷亡,人類作為地球最高等的生物,自相殘殺反而是在拉低智商,所以還是想辦法共同謀求發展,這才是思想進步的體現。

相關焦點

  • 古代「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為何連強盜也不敢搶?
    不過這個故事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八百裡加急的速度確實非常快。或許有人對於八百裡加急有點看不上眼,但是可別忘了,那可是古代時期,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那個只有馬匹作為運輸動力的時候,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而且八百裡加急就連強盜也不敢搶,這是為何?因為可以這樣說,誰搶誰就是誰在找死。
  • 八百裡加急有多快?帝王對快遞速度、密封都有要求,強盜都不敢搶
    事實上,從一些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中,大家應該經常看到「八百裡加急」的字樣。而這個速度雖然在今天算不上什麼,但在古代恐怕就是最快的速度了。 一、古代「快遞」的速度 對於中國古代快遞的發展,若是深入思考一番便會得知,此種職業是君王為了中央集權而設立了一種必要機構。
  • 如今快遞次日達,那麼古代八百裡加急有多快?就連強盜都不敢搶
    在很多古代題材的影視作品當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這樣的鏡頭,就是不斷的有前線匯報軍情的將領日夜奔勞騎馬趕赴目的地報信,而此時也會分為六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等等。在後來將八百裡加急譽為火燒眉毛的大事,但凡國家社稷有任何的緊急情況,如不能夠及時地傳遞消息,那麼就會發生很嚴重的後果。
  • 古代「八百裡加急」信件,強盜都不敢打劫,滅九族的事誰敢幹
    那麼說來說去,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地方督撫或是邊疆將領遇有緊急軍情都會飛馬傳遞文書,文書中往往會寫道:"緊急軍情,六百裡加急,或是八百裡加急。"古代的八百裡加急文件傳輸靠的是驛站,通常每隔20裡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函上註明「立刻飛遞」字樣,按規則請求天天300裡,如遇緊迫狀況,可天天400裡、600裡,最快達800裡那麼這種傳遞軍情的方法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 在古代 為何沒有人去招惹八百裡加急的官員
    在古代,交通不發達,人們出行主要靠的是步行,快一點也只有騎馬。那麼,若遇到緊急的情況,尤其是爆發戰爭後,古代人怎麼是怎麼傳達這些加急的情報呢?不知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在觀看古裝劇時,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八百裡加急」,士兵一人一馬跨越數千裡路將信件送到指定地點。對古代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古代有很多人落草為寇,但他們幾乎沒有招惹過八百裡加急的官員,那麼古代「八百裡加急」有多快?為何強盜不敢去搶?這時候強盜只會說:那是在找死,誰搶誰都得死。
  • 古代的八百裡加急究竟有多快?為何連搶到也不敢去搶?專家:簡直是找死
    如果要問我國古代時期最快的速度是什麼樣子,可以用「800裡加急」來形容。那麼古代800裡加急到底有多快,用什麼樣的一個標杆來去衡量這個古代800裡加急呢?
  • 八百裡加急到底是有多快?強盜都不敢下手,現代快遞不一定趕得上
    時至今日,我們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時代,信息之間的傳遞非常的快,非常便捷,可在古代的時候消息之間的傳遞無疑會閉塞許多,那在一些非常緊急和重要的信息的時候,又該如何呢?其實相信很多看過影視作品的朋友都知道,在傳遞這類非常重要的信息時,往往會會出現八百裡加急這一句話。很多人雖然經常聽到這句話,但是並不知道這八百裡加急的真正含義。
  • 古代的順豐空運,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
    通過古裝的電視劇、小說、評書對於古代生活的演繹,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個詞,叫做800裡加急,這800裡加急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看,一天要趕800裡路,我們算算800裡就是400公裡,一天24個小時,400除以24,平均速度多少?只有16邁,也就是普通人騎自行車的速度而已。
  • 「八百裡加急」能有多急?土匪不敢攔,專家:堪比順豐快遞!
    「八百裡加急」能有多急?土匪不敢攔,專家:堪比順豐快遞!在古代最不發達的就是交通了,馬車都是有錢人才能使用的,國家如果要傳遞情報的話,就只能靠馬了,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電視裡有句話叫做「八百裡加急。」那麼到底什麼是八百裡加急呢?又有多急呢?
  • 我們常說「八百裡加急」,這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急,有多快呢?
    那些官人往往騎著鐵騎,策馬揚鞭,路過之地必然灰塵四起,同時嘴裡喊道:閃開,八百裡加急!擋路者死!每當此時,周圍的人會快速散開為其讓開通道,就連古代的強盜都不敢去打劫,這就好比現在社會中的急救一樣,時間就是生命。
  • 「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急?土匪給出答案:不敢攔,不敢截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通信方面也是越來越強大,遠在幾千裡幾萬裡,一個電話就能立刻知道對方在幹什麼,可謂是非常的方便快捷,可是在古代,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他們如果需要有特別急的消息要傳送的時候,他們會怎麼做呢?
  • 古代「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能不能和現代的「隔日達」相媲美?
    我一直覺得「隔日達」這個概念特別像古裝劇裡的「八百裡加急」,一般電視劇裡遇到緊急軍情或者某某皇帝的口諭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人騎著一匹馬,衝過滾滾人流,口裡喊著:「八百裡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那這個八百裡加急究竟能有多快?古代靠原始的動力真的能靠馬日行八百裡嗎?
  • 歷史揭秘: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
    在眾多古裝戲中,咱們經常看到八百裡加急這個詞!今天,咱們就聊聊這個「八百裡加急」! 「八百裡加急」呢,往往用來形容速度快。一個「八百裡加急」大概會牽扯到1693個驛站,近萬人等待這個郵件。近千站點為一封信或消息服務,近萬人徹夜不眠。
  • 古代的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為啥沒人敢劫?
    古裝劇雖然有很多地方是虛構的,但是也有很多劇情都是根據歷史真實內容稍作修改後演出的,可以很好地體現出當時的一種歷史背景,以及歷史上的真實事件,讓我們從中體會到古代的很多東西。再看古裝劇的時候,大家是不是經常會看到八百裡加急這樣的情景?
  • 古代八百裡加急,土匪為何不敢動歪心思?其實有3點原因
    然而我們都知道,響馬,也就是傳說中的土匪,過的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他們佔山為王,與朝廷作對,無論是商人還是官家,都對這些作亂分子深惡痛絕。那麼在古代,佔山為王的土匪,會不會對八百裡加急的路線,心懷不軌呢?
  • 土匪為什麼不敢劫「八百裡加急」?瞅瞅他腰間綁的啥就明白了
    導語:土匪為什麼不敢劫「八百裡加急」?瞅瞅他腰間綁的啥就明白了關於古代的電視劇,其實我們也已經接觸了很多。在古裝劇中最常見的故事就是書生進京趕考,科舉制是當時選拔人才最公平的一種方式。有很多書生都以考中狀元當作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個目標,成為狀元就意味著以後的人生路途能夠更加順暢,封官加爵那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十年寒窗苦讀也算是終於有了回報。除了書生還有會出現一些緊急傳遞消息的驛丁,他們都是國家而服務,驛丁一般都只說一句話,那就是:「八百裡加急的信件,阻攔者死!」實際上,驛丁的生活十分艱苦,不論天氣如何,他們都必須要背著書信趕路。
  • 八百裡加急有多快,為何路上無人敢攔?土匪:看他腰間帶著什麼
    在一些古代影視劇中,經常會有八百裡加急的信使趕來。在古代社會,交通非常不方便,傳遞信息只能夠通過人力,而人的遠距離移動最快的方式就是騎馬。八百裡加急有多快,為何路上無人敢攔?土匪:看他腰間帶著什麼。 八百裡加急為何路上無人敢攔
  • 古代「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士兵:顛覆你們對速度的認知!
    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現代通訊手段,那都是近現代的事情了,對於生活在幾百年前甚至是幾千年前的古人,這些東西都沒有意義,因此古代最快的通訊手段還是「八百裡加急」。當然這個八百裡加急不是真的跑八百裡遠,而是古代的一種運輸模式,是古代唯有國力強盛的時候才能弄的東西。那麼這個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 「八百裡加急」速度有多快?古人是如何做到這麼快的傳遞速度?
    導語:「八百裡加急」速度有多快?古人是如何做到這麼快的傳遞速度?21世紀,人們過著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所有需要的東西的日子,那麼古代人怎麼辦呢?古人常說快馬加鞭,「八百裡加急」他們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難道比現代的快遞還要快嗎?經過仔細的研究,專家發現所謂八百裡加急,是真的比現代快遞還要快的!關於八百裡加急這件事,我們必然要了解到古代的驛站這一事物,中國驛站最早的歷史要追溯到周朝的烽火臺,眾所周知烽火臺就是當時用來傳輸軍事情報的。到了唐朝,驛站的發展就很成熟了,幾乎每座城鎮都設有驛站。
  • 古代「八百裡加急」有多急
    影視劇裡常可見這樣的場景:沙塵揚起的路上,驛差策馬飛至,衝到一個攏韁立馬的同行近前,遞上公文袋高喝「八百裡加急」,同行不敢半點懈怠,接過公文袋挎在身上,便揮鞭催馬疾去……這就是中國古代遠途傳遞公文的方式,據其內容緊要程度,分為一晝夜行程三百裡、六百裡和八百裡加急,途中可在驛站換人、換馬、食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