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港——高雄港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臺灣第一港——高雄港

時間:2005-11-18 10:50   來源:


  高雄港位於臺灣島西南端,為全省最大的商港,也是軍港和漁港,扼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交匯之要衝,是美、歐、亞海運必經之道。港口呈狹長條形,航道水深11-16米。第一港口寬120米,可通行3萬噸級船舶;第二港口寬250米,可通行10萬噸級船舶。兩港口航道長18千米,是臺灣貨物進出口的首要門戶與集散中心。壽山、旗後山雄峙於第一港口兩側,外觀壯闊,氣勢雄偉。自第一港口的旗後山至第二港口,有一條狹長沙洲,形成天然防波堤,港內水域寬敞,水面平靜,水流穩定,內陸腹地遼闊,有縱貫線鐵路、南北高速公路及省屬公路幹線與港區相銜接。高雄港全年氣候溫和,春、夏、秋三季風力平均2-3級,平均大潮潮差0.88米,平均小潮潮差0.49米,是一極具潛力的天然良港。 

  港區土地面積139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276萬平方米。到90年代初,高雄港有營業碼頭75座,碼頭長度16443米,浮筒25個,可同時靠泊138艘商輪;倉庫、通棧89棟,總容量為60.7萬噸;露天堆置場18處,總容量為6.5萬噸;貨櫃儲運場4處,面積162.5萬平方米,儲放貨櫃5.06萬個標準箱(TEU);4萬噸與8萬噸穀倉個兩座,年運轉量可達500多萬噸;各型港勤作業船舶138艘,貨櫃起重機73臺,堆高機233臺,駁船9艘,拖船33艘。
高雄港有四大集中箱儲運中心,並有一大批工程在興建之中。 

  第一貨櫃儲運中心:位於中島商港區,有40、41、42、43號4座深水碼頭,全長838米,貨櫃起重機3臺,儲運場地10公頃,可儲放貨櫃2500個標準箱。 

  第二貨櫃儲運中心:位於前鎮商港區,有63、64、65、66號4座深水碼頭,全長1189米,貨櫃起重機8臺,儲運場地45公頃,可儲放貨櫃1.2萬個標準箱。 

  第三貨櫃儲運中心:位於小港商港區,有68、69、70號3座深水碼頭,全長960米,貨櫃起重機10臺,儲運場地60公頃,可儲放貨櫃1.7萬個標準箱。 

  第四貨櫃儲運中心:位於中興商港區,臨港水線2280米,興建水深14米貨櫃碼頭7座,貨櫃起重機13臺,儲運場地92公頃,可儲放貨櫃3.2萬個標準箱。
 
  其他重要工程包括:一是第五貨櫃儲運中心,已接近完成。二是大仁商港區,計劃興建7座深水貨櫃碼頭,一座多用途碼頭,水深14-16米,臨港水線長2654米。三是安平港三、四號碼頭新建工程。為開發安平輔助港1990年度起投資興建駛上、駛下碼頭2座,碼頭全長370米。四是新濱碼頭旅運大樓工程。為服務來往臺灣島與澎湖島及國際航線客輪旅客,在高雄港一號碼頭後側興建旅運大樓,1992年6月底起用。五是72號穀倉工程。臺灣是世界穀物大宗進口者,其中高雄港進口約佔全部進口的三分之二。為緩解進口穀物的運輸擁塞及減少船舶滯港時間,1987年始在72號碼頭投資興建一座8萬噸穀倉,1991年7月完工。
 
  高雄港是以工業港為主的綜合性商港。主要出港貨物為基本金屬、化學製品、非金屬礦物製品、紡織品、加工食品與木竹製品等;進口貨物主要為能源礦產品(石油、煤炭、鐵礦)、農產品(小麥、玉米等)、林產品與化學製品。高雄港進出船舶與吞吐量不斷增長。2002年,高雄港進出港輪船計36484艘,總噸位為65493萬噸。其中,進港船舶18241艘,總噸位32767萬噸;出港船舶18243艘;總噸位32726萬噸。 

  高雄港貨櫃裝卸量在90年代初期一度出現俳徊,在1997年高雄港與福建馬尾、廈門港口實現「試點直航」後,貨櫃裝卸量開始穩步上升,2001年為750萬個標準箱,2002年達到849.3萬個標準箱。不過,由於臺灣總體經濟形勢大不如前,港雄港的貨物裝卸量增長趕不上大陸及韓國大港的增長速度,使得港雄口的貨櫃裝卸量的世界排名迅速後移,2000年被韓國釜山超過,從世界第3位降為第4位;2002年被上海港超過而降為第5位;2003年第一季度又被深圳鹽田港超過降為第6位,高雄港衰落甚為快速。 

  高雄港地位的相對衰落,一方面是高雄港口缺乏大陸這種龐大的經濟腹地(韓國港口的崛起也是依靠大陸東北貨物運輸)。二是大陸港口基礎設施的改善,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大陸港口貨源充足,貨櫃裝卸量迅速增加。三是兩岸不能直航,部分外商撤離高雄港,轉運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戰。目前高雄港貨櫃裝卸量只有不足一半是島內的貨物,而轉口量超過50%。如2002年,轉口貨櫃量為451.9萬個標準箱,佔裝卸總量的53.2%。轉口貨物主要是東南亞地區與歐美的往來貨物,而無法大量運輸大陸與歐美的轉運貨物。而且由於不兩岸不能直航,不僅外國航商撤離,而且臺灣航商也轉到大陸與其他地區發展。1999年,美國海陸運輸公司結束在高雄港的營運中心,轉向深圳鹽田港租用專用碼頭,就已顯示高雄港的東亞貨櫃樞紐中心在改變。目前,越來越多的航商不再派3000個標準箱以上的遠洋幹線母船掛靠高雄港,而改派小型的支線貨櫃貨船。法國達飛輪船公司決定自2003年2月起,與南美北亞輪船公司聯營的亞洲--地中海航線,取消灣靠基隆港,將營運中心轉移到大陸。臺灣建恆海運公司所經營的南北、南美、西非與美國西岸等航線,也減少灣靠臺灣港口航班一半以上。因此,在兩岸不能直航的情況下,臺灣港口面臨邊緣化的危險。
 
  目前,臺灣當局積極致力於改善與發展高雄港口發展。臺灣「交通部」將目前與高雄港競爭的港口分為主要競爭區與次要競爭區,主要競爭區域港群為香港、上海港、廈門港與鹽田港。這些港口與臺灣的國際港口地理位置相近,貨源重疊,港口設施發展迅速。其中認為目前最大競爭對手是香港,最大潛在競爭對手是上海港。為此,主張大力發展臺灣的港口建設。除採取多項港口費率優惠措施外,其目標是發展成為「洲際貨櫃轉運中心」,並已列入「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2002-2008),未來進一步規劃發展為「自由貿易港區」。2003年4月,臺當局正式開放大陸所有貨物經臺灣各港口進行各種方式的轉運,有利高雄港轉運業務的發展。這一政策的開放,有利高雄港地位的提升。然而,臺灣「經建會」則認為臺灣港口吞吐量供過於求,於2002年11月建議「行政院」凍結政府投資港口擴建,甚至要求重新評估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594億元經費的擴建計劃,這使得高雄港口的發展又面臨新的變數。 

(來源:中國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焦點

  • 海口港高雄港結成姐妹港
    其中,海口港與臺灣高雄港結成姐妹港。該活動是「兩岸媽祖佑南疆2013祈福活動」系列活動之一。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海南省對外經濟發展促進會會長鍾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康耀紅,以及臺灣相關部門嘉賓出席籤約儀式。
  • 中國-臺灣-高雄港
    中國-臺灣-高雄港 高雄港(KAOHSIUNG),中國臺灣地區內最大的海港。位於中國臺灣高雄市,毗鄰高雄市市區,屬大型綜合性港口,有鐵路、高速公路作為貨物集運與疏運手段。
  • 媲美維多利亞港的天然良港高雄港,曾為世界第三大港口
    高雄港是臺灣最大的港口。它的形狀類似於一個口袋。港口又深又寬。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臺灣,你必須來這裡打卡。高雄是臺灣的一個工業城市,臺灣離海很近,所以從它的碼頭可以看到它的繁榮。整個海岸線有許多風景名勝。高雄港是很長的一段。
  • 臺灣為何加速擴建高雄港?
    2017年6月,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通過修改《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提出「允許美國海軍軍艦例行停靠臺灣高雄或其他港口」。2018年10月,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科學研究船「湯瑪斯」號停靠高雄港。2019年11月,美國海軍「錢斯洛斯維爾」號飛彈巡洋艦穿航臺灣海峽。12月,美國又有國會議員借我國政府宣布暫緩審批美軍艦赴香港休整之機,再次提出讓美國軍艦靠泊臺灣以獲得臨時補給。
  • 苦撐五年 高雄港跌下世界第六大貨櫃港寶座
    苦撐五年 高雄港跌下世界第六大貨櫃港寶座 2008年01月09日 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9日電 臺灣高雄港苦撐五年的世界第六大貨櫃港寶座確定不保
  • 新聞資料:臺灣最大的港口高雄港
    新聞資料:臺灣最大的港口高雄港 2008年12月15日 13: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十五日電 臺灣長榮海運十五日上午十時在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七十九號碼頭舉行兩岸海上直航首航儀式
  • 貨櫃裝卸量被趕超 臺灣高雄港世界第六排名不保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交通部」高雄港務局長謝明輝昨天首度坦承,高雄港世界第六貨櫃(貨櫃)港排名確定不保,今年貨櫃裝卸量被荷蘭鹿特丹港超越,中東杜拜港若今年貨櫃量增長超過15%,亦可能超越高雄港,使高雄港世界貨櫃量排名跌至世界第八。
  • 高雄港為何「沒落」?
    消息引起島內各界廣泛關注,輿論認為,陳水扁當局的政治鉗制,是高雄港「沒落」的真正原因。   高雄港為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港闊水深,潮差低,可作業天數長,位處東亞太平洋航線中心點,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加上精良的貨櫃裝卸技術,優質的服務,曾在全球貿易與航運尤其轉口運輸上佔據重要位置。統計數據顯示,高雄港在2000年前,曾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三大貨櫃港紀錄。
  • 臺灣航運界人士析高雄港世界排名地位下降原因
    中新社香港一月九日電臺北消息:根據高雄港務局提報的資料,該港去年全年貨櫃裝卸量約八百四十九萬三千個二十尺標準櫃,而上海港去年全年裝卸量約八百五十九萬個二十尺櫃,確定將取代高雄港的世界第四排名。  除了高雄港將退居第五外,深圳港去年裝卸量約七百二十五萬個標準櫃,超過荷蘭鹿特丹港,取得世界第六排名。
  • 曾是世界第一 如今難保第六:高雄港為何衰落
    高雄港   世界各大港口去年的統計數字近日紛紛揭曉。臺灣高雄港多年來第一次出現了貨櫃裝卸量的負增長。  幾年前丟失了世界第三大貨櫃港地位的臺灣最大港口,現在連第六的位置都不保,高雄再度吞下了臺灣當局遲遲不開放兩岸「三通」的苦果。  高雄一度是世界貨櫃港口老大  據統計,2005年高雄的貨櫃吞吐量不到950萬標箱,比上一年減少約23萬,下降幅度為2.5%。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臺灣省高雄港
    高雄港作為中國臺灣省內最大的港口,集商業、軍事、造船業、工業和漁港於一體,並憑藉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和自然水深,成為了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全球性貨物集散中心和貨櫃運輸港,承擔了全臺近2/3的貿易運輸量,為臺灣省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高雄港的興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拂曉摘星,ID:pkuwxx】高雄港,是臺灣地區最大的港口。它原稱打狗港,1858年天津條約和1860年北京條約籤訂之後,臺灣被迫逐步開放通商口岸,打狗為其中之一。日據時期,因閩南話「打狗」〈Ta-kau〉,音近日文發音的「高雄」〈Taka-o〉,臺灣總督府將其改名為「高雄」。經過150餘年的發展,高雄港穩居臺灣省第一大港。從地圖上看,它西臨臺灣海峽,南接巴士海峽,位於西太平洋航線屬樞紐位置,無論是到大陸、日韓、東南亞都很方便,可以說區位優勢明顯。
  • 新聞資料:高雄港與基隆港
    臺灣方面的首航儀式分別在高雄港與基隆港舉行。  高雄港是一個位於臺灣南部的海港,毗鄰高雄市區,也是臺灣最大的港口。高雄港所在灣區是一狹長海灣,原為一潟湖,總長度12公裡,寬度約為1公裡至1.5公裡,入口寬度則只有100米。  高雄港水域面積1276公頃,有兩個入海通道,進出港航道長18公裡,港區海域設有兩套防波堤。
  • 浙江代表團參訪臺南地區 考察臺灣最大港口高雄港
    浙江日報高雄5月27日電 今天,浙江省代表團赴臺灣南部地區參觀訪問,考察臺灣最大港口高雄港,並舉行海洋經濟交流等活動。  在高雄港,代表團一行聽取了港務部門的情況介紹,並就浙江寧波港、舟山港、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等有關情況作了交流。
  • 高雄出書《高雄港開發史》記錄高雄港400年歷史
    高雄出書《高雄港開發史》記錄高雄港400年歷史 2008年07月23日 16: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新書「高雄港開發史」今天出版,成為提供後代子孫探索高雄港的史料依據。
  • 「雪龍」號停靠臺灣高雄港 將開展科學交流活動
    新華社高雄4月1日電(記者 張勇 劉奕湛)4月1日,應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和正修科技大學的聯合邀請,大陸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在圓滿完成第二十五次南極科考任務返航途中,首次停靠臺灣高雄港並開展科學交流,受到高雄市有關單位和民眾的熱烈歡迎。    「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將在高雄港停靠至4月4日。
  • LME認可臺灣高雄港設立交割倉庫
    【財新網】(特派香港記者 戴甜)香港交易所(0388.HK)今日(6月17日)公告稱,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已認可臺灣高雄港為原鋁、鋁合金、銅、鉛、鎳、錫及鋅的有效交割地點。  高雄將是亞洲第9個獲LME認可的交割地點,此前先後獲認可的亞洲地點包括新加坡、日本名古屋和橫濱、韓國釜山、光陽及仁川,以及馬來西亞柔佛和巴生港。據公告,LME在全球36個地點共有700餘家倉庫進行交割業務。
  • 中遠集團擬入股高雄港 投資前景充滿各種變數
    10月24日當天,中遠駐臺灣代表處揭牌。這是中國大陸航運企業首次在臺灣地區設立代表處。  高雄港曾為世界第3大貨櫃港,但近年來業務萎縮明顯,排名已跌出全球10名開外。中遠在高雄的投資前景仍充滿各種變數。  班輪業務動力  中遠投資高雄港的原因,是為促進其貨櫃班輪業務。
  • 青島港與高雄港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籤約儀式現場(青島市臺辦提供)  中國臺灣網3月23日青島消息 3月20日下午,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與高雄港務局在青島籤署合作意向書,雙方本著互利互惠、長期合作的原則,就兩港之間的相關海運業務達成若干共識。
  • 上海後來者居上 高雄港貨櫃吞吐量退居全球第五
    上海後來者居上 高雄港貨櫃吞吐量退居全球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