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為何「沒落」?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高雄港為何「沒落」?


2008年04月16日 16:01 來源:人民日報

發表評論

  不久前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臺灣高雄港單月貨櫃吞吐量被廣州港、寧波港超越,世界排名首次掉到前10名外,這個趨勢很可能繼續。消息引起島內各界廣泛關注,輿論認為,陳水扁當局的政治鉗制,是高雄港「沒落」的真正原因。

  高雄港為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港闊水深,潮差低,可作業天數長,位處東亞太平洋航線中心點,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加上精良的貨櫃裝卸技術,優質的服務,曾在全球貿易與航運尤其轉口運輸上佔據重要位置。統計數據顯示,高雄港在2000年前,曾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三大貨櫃港紀錄。2000年因韓國釜山港裝卸量大幅增長,高雄港才退落為全球第四。2002年遭上海超越,2003年再遭深圳超越,排名掉落至全球第六。去年底,高雄港又被荷蘭鹿特丹和中東的杜拜港超越,排名跌至世界第八。今年以來,這顆昔日的「港口明珠」光芒進一步黯淡,名次滑落世界十大之外。

  高雄港是臺灣一個重要的經濟標杆。島內輿論經過省思,認為高雄港排名「節節敗退」存在很多原因,但這原因那原因,高雄港「沒落」的主因,最終歸咎於陳水扁當局8年來的政治鉗制,使得兩岸遲遲無法直航,大陸轉口貨櫃與物流業務無法利用高雄港。事實上,2000年釜山港將高雄港逼退至全球第四,主要原因就是取得了大陸轉口貨櫃業務。

  其實,對臺灣來說,這8年來「滑落」的又何止高雄港貨櫃吞吐量世界排名,臺灣的整體競爭力排名也「與時俱退」,檢視原因,同樣可以歸咎於陳水扁當局的「政治掛帥」。正如島內「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所言,政治應該幫助經濟發展,臺灣現況卻是政治拖累經濟。島內輿論認為,高雄港排名衰退固然讓臺灣受到重槌,卻也足以讓臺灣清醒。如今,雖然貨櫃裝卸港的競爭勝負已定,但如果妥善應對,在產業、外貿等其它領域,臺灣還有很大的空間與很多的機會,就看執政者的智慧。

編輯:魏恆】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高雄港排名掉出世界前十 「沒落」原因何在
    高雄港排名掉出世界前十 「沒落」原因何在 2008年04月16日 08:3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不久前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臺灣高雄港單月貨櫃吞吐量被廣州港
  • 臺媒稱高雄港沒落主要原因是兩岸無法直航
    臺媒:高雄港「沒落」主因是兩岸無法直航  中國臺灣網4月6日消息 針對近日人們關注的高雄港跌落全球十大港口之外的消息,今天台灣《工商時報》發表社論對高雄港的衰落原因進行了分析,文章指出,高雄港「沒落」的主因其實可以歸咎兩岸無法直航,使大陸轉口貨櫃與物流業務無法利用高雄港。
  • 黃昏的高雄港,黃昏的多情人
    登高看高雄港賞夕陽西下,而在《我要去高雄》的歌詞裡,更是處處可以看見高雄之美。坐在碼頭望向東,海的那頭是高雄,港都夜色惹人醉,四季鮮花沒有冬,西子灣啊美如畫,摩天輪裡是愛情……黃昏時分,常可見一對對情侶在此互道情愫,更有詩情畫意的情境。像是「摩天輪裡是愛情」、「香蕉芒果吃不夠」、「兩岸一家親,情深意更濃」。
  • 高雄港的興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拂曉摘星,ID:pkuwxx】高雄港,是臺灣地區最大的港口。它原稱打狗港,1858年天津條約和1860年北京條約籤訂之後,臺灣被迫逐步開放通商口岸,打狗為其中之一。經過150餘年的發展,高雄港穩居臺灣省第一大港。從地圖上看,它西臨臺灣海峽,南接巴士海峽,位於西太平洋航線屬樞紐位置,無論是到大陸、日韓、東南亞都很方便,可以說區位優勢明顯。今天星星回顧近四十年高雄的興衰發展過程,期望能管中窺豹,從時和勢的角度,尋找到一些歷史的啟示。
  • 港媒:大陸海運巨擘投資高雄港令綠營分化
    中新網1月11日電 香港《大公報》11日刊文說,最近大陸海運巨擘投資高雄港,吹皺綠營一池春水。  文章摘編如下:  最近大陸海運巨擘投資高雄港,吹皺綠營一池春水。高雄向來是民進黨的大本營,如今陸資入島投資金額最大的個案發生在「綠油油」的高雄,無疑觸碰了民進黨人敏感的政治神經。
  • 臺灣為何加速擴建高雄港?
    高雄港靠泊條件優越 從衛星影像上發現,高雄港位於臺島西海岸南部,扼臺灣海峽南口,為臺島東南部的主要海上門戶,戰略位置重要。 港口東依臺灣最大工業城市——高雄市,有縱貫南北的鐵路、高速公路及省道公路幹線與高雄港區銜接,交通便利。 港內建有軍港區和商港區。
  • 鄉鎮中學為何沒落
    鄉鎮中學為何沒落?在春哥看來,鄉鎮中學沒落,無非是以下三點原因:1.教育布局的調整。現在是分數為王的時代,鄉鎮中學拿中等生,後進生去跟城區學校的優等生和中等生競賽,結果自知,他們不沒落才是奇蹟。可是跟城區學校相比,起點太低了,還是免不了沒落敗北的命運。心中的太陽總是從指尖溜走,多年沒有一個能進名校的代表,這是優勝劣汰的遊戲,這是殘酷的現實,誰也無法改變。這種情況不光中國獨有,全世界都一樣 。我是春哥1,有不妥之處請諒解,歡迎網友們關注並參與討論。
  • 高雄出書《高雄港開發史》記錄高雄港400年歷史
    高雄出書《高雄港開發史》記錄高雄港400年歷史 2008年07月23日 16: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7月23日電 為記錄高雄港四百年來開發歷程
  • 曾是世界第一 如今難保第六:高雄港為何衰落
    高雄港   世界各大港口去年的統計數字近日紛紛揭曉。臺灣高雄港多年來第一次出現了貨櫃裝卸量的負增長。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的王建民研究員認為,要不是臺灣當局把兩岸「三通」當政治牌打,故意設置了重重障礙,高雄港絕不至於出現今日的衰退。  「三通」不通使高雄失去先機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李非教授告訴記者,港口的發展需要航線,航線由航商選定,必須有充足的貨源市場才能吸引航商。
  • 中國-臺灣-高雄港
    中國-臺灣-高雄港 高雄港(KAOHSIUNG),中國臺灣地區內最大的海港。位於中國臺灣高雄市,毗鄰高雄市市區,屬大型綜合性港口,有鐵路、高速公路作為貨物集運與疏運手段。
  • 新聞資料:高雄港與基隆港
    臺灣方面的首航儀式分別在高雄港與基隆港舉行。  高雄港是一個位於臺灣南部的海港,毗鄰高雄市區,也是臺灣最大的港口。高雄港所在灣區是一狹長海灣,原為一潟湖,總長度12公裡,寬度約為1公裡至1.5公裡,入口寬度則只有100米。  高雄港水域面積1276公頃,有兩個入海通道,進出港航道長18公裡,港區海域設有兩套防波堤。
  • 函谷關沒落史:戰國時為何繞不開它?後來又為何沒落?
    而函谷關又為什麼在秦漢之後逐漸沒落,為潼關取代?今日函谷關繞道攻秦的可行性既然函谷關久攻不下,難道還不能選擇其他通道嗎?關於這個問題,東方列國君臣也並不傻,崤函通道固然重要,但不意味著秦國守住崤函便可安枕無憂。
  • 臺灣第一港——高雄港
    為服務來往臺灣島與澎湖島及國際航線客輪旅客,在高雄港一號碼頭後側興建旅運大樓,1992年6月底起用。五是72號穀倉工程。臺灣是世界穀物大宗進口者,其中高雄港進口約佔全部進口的三分之二。為緩解進口穀物的運輸擁塞及減少船舶滯港時間,1987年始在72號碼頭投資興建一座8萬噸穀倉,1991年7月完工。   高雄港是以工業港為主的綜合性商港。
  • 內灣海闊浪平的高雄港
    若登臨壽山山頂可飽覽高雄市全景:西可眺望臺灣海峽水天一色,南可俯視高雄港巨輪穿梭,東看鹽埕區車水馬龍,北可見高雄煉油廠熊熊火炬。郵輪緩緩駛入高雄港內灣,直達高雄港三號碼頭,即香蕉碼頭。登高遠望,港區內灣作業區一覽無餘。到達愛河的入海口附近,可見高雄市區臨港摩天大樓。
  • 新聞資料:臺灣最大的港口高雄港
    新聞資料:臺灣最大的港口高雄港 2008年12月15日 13: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十五日電 臺灣長榮海運十五日上午十時在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七十九號碼頭舉行兩岸海上直航首航儀式
  • 香港電影為何沒落了?王晶的一番話道出了實情!
    關於香港電影發展至今遭遇的沒落,王晶導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香港電影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落寞,我最了解,那要從臺灣電影市場發生變化開始說起,臺灣市場的崩潰,也是導致香港電影產業沒落的最重要原因。」王晶說,就是因為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香港電影也就隨之沒落了。說到這樣,小編覺得其實這只是香港電影沒落的其中原因,當初王英祥買下星爺電影的版權賠錢,這鍋不能讓星爺背。說到底當初的片商也好院商也罷,不都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錢拼得你死我活造成的?再有為何不審視一下當時電影作品質量的問題呢?為了滿足院線需求,各種爛片濫竽充數,觀眾的能買單嗎?
  • 海口港高雄港結成姐妹港
    其中,海口港與臺灣高雄港結成姐妹港。該活動是「兩岸媽祖佑南疆2013祈福活動」系列活動之一。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海南省對外經濟發展促進會會長鍾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康耀紅,以及臺灣相關部門嘉賓出席籤約儀式。
  • 高雄港火車站展出各式火車
    進入[海峽兩岸]>>點擊觀看視頻>>>>    由於高雄港火車站即將轉型為火車博物館,高雄市政府於15號舉辦了一系列的懷舊活動,不但有各式火車的展覽,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臺灣省高雄港
    高雄港,位於臺灣島西南岸部主要工業區內,處於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交匯之處,是美歐亞海運的必經之道,海運網絡遍及五大洲,航線130餘條。高雄港原稱打狗港,1858年便開口通商,經過150餘年的發展,如今已穩居臺灣省第一大港。
  • [視頻]高雄港貨櫃吞吐量降至全球第八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原本在全球貨櫃吞吐量排名第三的貨櫃港口高雄港,在維持了4年的全球第六後,2007年度再降至全球第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