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供的圖片顯示,商丘街頭的餐館關門停業。網友供圖
新京報訊 (記者李明 王煜)近日有網友稱,自7月中旬開始,河南商丘市內多家飯店陸續停業。市內的街道上一片冷清。網傳一份文件中,這些店鋪關門,疑似為治理大氣汙染「讓路」。
昨日下午,商丘市委宣傳部向新京報記者回應稱,並非盲目關停,此次檢查嚴格按照大氣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將儘快讓有運營資質、符合要求的餐館開業。
商家稱曾收到通知要求歇業
7月29日下午3點46分,陳君萍(化名)更新了一條微博:家裡斷饃好幾天了,連碗餛飩都喝不上。
從7月中旬開始,無數像陳君萍一樣的普通商丘市民,陸續見證著身邊的變化:飯店關門了,小吃店歇業了,農貿市場關門了。
多位商丘市民發布微博稱,由於餐飲場所紛紛關門,買不到必要的生活物資。此外,市區內的農貿市場也陸續關停,多位商丘市民稱,他們的日常生活已經受到明顯幹擾。在這些市民的「吐槽」中,最集中的地區,位於商丘市睢陽區和梁園區。
關停的不僅僅是餐飲場所。在網傳一份由商丘市梁園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發布的文件中,為落實上級機關「大氣汙染防治」精神,自文件下發之日起,梁園產業集聚區內所有企業停止生產。新京報記者看到,這份文件加蓋了商丘市梁園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的公章,下發日期為今年7月27日。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16日起,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查組進駐河南,開始為期1個月環保督查工作。從那時起,陸續有來自街道、城管、工商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一家一家定點要求營業中的餐飲店面「關門」。
劉先生在商丘市梁園區神火大道,經營一家麻辣燙店面,他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神火大道上曾有數十家餐飲店,從包子店到高檔餐館一應俱全,平日裡一直很熱鬧,但大多陸續收到停業通知,如今能繼續營業的寥寥無幾。「三天前,食藥監局的人來店裡,告訴我這幾天不要開門了,具體原因也沒說,我只能照辦。」店鋪關門後,劉先生回了老家,打算等「風頭過了」再回來開店。
商丘市梁園區民主路附近的一家火鍋店也遭關停。該店一位不願具名的店長告訴新京報記者,方圓幾公裡之內的餐飲店幾無倖免,連普通的饅頭店都關門了。「只知道是因為『環境衛生』的緣故。」
昨天下午,梁園區一家餐館的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該店確於兩天前被有關部門要求關停,具體原因不明,但29日上午已恢復營業。
官方表示儘快讓符合要求餐館開業
昨天下午,河南商丘市委宣傳部新聞辦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回應稱,此次針對市區內餐飲場所的檢查,是由多個部門聯合行動,針對部分資質不全的店面,提出了整改意見。「只要整改合格,門店可隨時開門營業,眼下恢復營業的餐館已有不少。」
對於部分商戶提出的「手續齊全仍遭關停」的質疑,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了否認。他說,此次檢查主要針對餐館的空氣汙染防治措施,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等相關規定執行,「不會出現盲目關停符合相關規定餐館的事情」。
不過,該名工作人員也表示,在實際操作中,「不排除出現個別工作人員在執行中工作方法過於簡單的問題」。
對於網友提出的「餐館大面積關停無飯可吃」的狀況,昨晚當地政府新聞辦回應稱,前期商丘市在大氣汙染治理方面欠帳較多,加上經驗不足,造成此次執法中被依法關停整改的企業、飯店、攤點較多,確實給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不便。下一步,將加快進度,不產油煙的店鋪完成煤改氣且驗收合格即可營業。
對於產生油煙的餐飲飯店,則要求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方可開業。
■ 追訪
律師:盲目關停涉嫌「亂作為」
商丘市此舉在程序上是否合法?北京澤永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永傑表示,從法律上來說,責令關停企業是一種行政處罰,職能部門必須依照《行政處罰法》來處理。「程序上,必須出具正式書面文書,告知商戶或企業負責人其違法行為和對其責令關停的法律依據。然後還應該舉行公開聽證程序,職能部門要對該企業的違法行為和相關資質進行說明和審定,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也有權進行相應的陳述和申辯」。
在王永傑看來,如果商丘市相關職能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沒有按照上述程序執行,且強制關停符合資質門店的話,那麼該部門就存在「亂作為」的嫌疑。如果因此給符合資質商戶造成經濟損失,商戶可以走法律途徑,出具相關憑證要求相關部門作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