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班公措)又稱措木昂拉仁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裡處,呈東西走向,距離日土縣城15公裡,距離阿里地區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135公裡。219國道可以直達湖邊。
班公湖湖面海拔高度4240米,全湖水面面積為604平方公裡,其中我國境內有413平方公裡,克什米爾境內191平方公裡。他東西狹長約150公裡,100公裡在我國境內,50公裡在印佔克什米爾境內。南北平均寬度僅為4公裡,是一條典型的河道型湖泊。班公湖狹長的湖體造就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匯入班公湖的兩條最大支流麻嘎藏布和多瑪曲都位於湖體東段中國境內,淡水來源充分,補給量大於蒸發量,湖水的含鹽量維持在0.75克/升以內,使湖體東段為淡水湖;而中段和西段淡水補給量銳減,加以中段湖體最窄處只有100-150米寬,湖水在東西方向上的交匯不暢,東部淡水很難持續向西補充,而青藏高原日照強烈,使得西部湖水蒸發量大於補給量,湖水的含鹽量從中部向西部增加至近20克/升,變成了鹹水湖。也就是說湖水從東向西逐漸由淡變鹹。我國控制的東部湖域全都是淡水,但印度控制的水域全都是鹹水。
因為我國的水域都是淡水,所以生長了各種魚類,而在印度佔領的水域,則寸草不生,也無法飲用,印度那一側的人想喝到淡水很難,而且跑到很遠地方運來淡水,這對於印度一側的人特別印度軍人來說可想而知是何等困難。
班公湖所在地區曾經全部屬於中國領土,或許,這是對印度侵略的懲罰。中國一側的班公湖很美,而印度一側卻因為沒有生命氣息而顯得非常荒涼,上天好似將最美的班公湖留在了中國。
班公湖四周被雪山包圍,湖水清澈見底,在我方控制的水域,不僅風景美,而且生態系統保持也很好,各種鳥類在這裡棲息。在我方控制的湖中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島上約有各種鳥類20多種,數量最多時可達數萬隻。這些鳥島是鳥類的天堂,每年的5-8月份,成千上萬的鳥來到鳥島上繁衍後代。遠遠望去,儼然是一幅山水鳥語圖,是人與自然最和諧的體現。主要包括:黑頸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赤麻鴨、棕頭鷗、魚鷗、斑頭雁、綠頭鴨、針尾鴨、紅頭潛鴨、白眼潛鴨等珍貴鳥類。
班公湖的中國水域還是一個快樂的魚類世界。湖中有量水生植物為魚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場所。魚類品種有10餘種之多。有西藏弓魚、高原裸裂究魚、長體裸體鯉魚、裂腹魚、細尾高原鰍等。其中尤以鯉科的裂腹魚、亞科的魚類最多。湖中還有西藏特有的裂腹魚、裸裂尻魚等,尤以不生鱗片著名。
為了確保我國邊境領土安全,我國在班公湖駐紮有艇隊。此地也被稱為「西海」,而這裡我軍艇隊也被稱為「西海艦隊」。數十年來,印度不斷在班公湖挑起事端,印度想佔領班公湖的心一直沒斷。
對於印度不斷在邊境地區挑釁,很多網友都在心中問為什麼不痛擊印度呢?其實對印度沒必要大動幹戈,反正他們也不是咱的對手。只要領土糾紛存在,不斷拖住印度,就讓印度把精力耗費在這裡也挺好。印度其實防範的是巴基斯坦,最怕中國,更怕兩面受敵,印度受不了左右折騰。所以印度也不是真想打,只是轉移一下國內抗新冠不力和經濟大幅度下滑的矛盾而已,故沒必要上印度的套。
未來邊境還會發生打鬥,只要印度敢來,我們就敢打。印度打仗打不過中國,據說印度與我軍打架也從沒打贏過。要知道這是在海拔四千多米地方打架,沒有好身板,連呼吸都困難,更別說打架。真得向那些為保衛祖國神聖領土的部隊官兵們表達敬意。
班公湖的動物都不怕人,鳥兒在藍天白雲雪山草地間自由地飛翔下,魚兒在倒影雪山藍天的清澈湖水中歡快遊動。你把手伸到湖水中能親手摸到魚兒。滿天的湖鳥會圍著你飛翔,並停留在你的手臂銜食你手掌中的食物。
若是詩佛王維穿越到此,定然畫一幅水墨山水畫,並題上動人的詩句。但最美麗的風景莫過於湖面上插著祖國紅旗的快艇和艇上的解放軍士兵,所以,班公湖或許更適合大唐那些偉大的邊塞詩人接踵穿越而來,如王昌齡、高適、王之渙、岑參......
黃沙百戰穿金甲,這裡有無數新時代的「龍
城飛將」,定然「不教胡馬度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