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1日13時19分7秒,母親河黃河壺口瀑布成了每一位炎黃子孫關注的地方。一位黃皮膚、黑眼睛、名叫柯受良的中國人駕駛著一輛風馳電掣的汽車從山西一方飛越過母親河,重重落到了陝西一方。
車在空中停留1.58秒,在瀑布上空劃下了一道優美的弧線。隨著「過去啦」的聲音,人群中掌聲雷動。20多秒後,飛人神色疲憊地從車中鑽了出來,助手攙扶著他的胳膊,「謝謝家人對我的關懷,謝謝中華兒女的關心。」他喘著氣說出了第一句話。
當天,央視一、四、八套和鳳凰衛視中文臺現場直播,使90多個國家數億人目睹了這一盛況。柯受良年邁的雙親、太太、兒女及劉德華、曾志偉、譚詠麟、趙傳、任達華等朋友齊齊趕到現場,另有2400餘名專業和業餘演員特別為飛人助興。
飛越前,飛人走上演出舞臺,他說:「中國人有足夠的能力、力量做世界上任何事,我用這一舉動迎接香港回歸。」
飛人生在祖國大陸,長在臺灣,定居新加坡而工作在香港,作為世界知名電影特技人,早已享有「亞洲第一飛人」的美譽。
摘自《千古壯舉一瞬間》(本報記者羅榮燕胡波)
記者手記
羅榮燕:11年了,但當時那份參與、見證歷史的激動與自豪迄今長存心間。猶記得第一次面訪柯受良:他不似想像中的威猛、豪壯,卻極之精神、風趣。談及飛越的動機,迄今仍清晰如昨:一是為即將到來的香港回歸,二是向全國的小朋友獻一份特殊的禮物。「飛越黃河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5月30日下午,飛越前夕,隨柯受良和他的太太及一雙兒女爬上山坡到宜川亨子小學,他帶去了彩色電視和學習用具,看到鄉親們及孩子們動人的笑臉。飛人對記者說:「心裡很難過,黃河兩岸的孩子們上學條件太苦了。」他認為飛越黃河更為有意義的是:飛越之後盡己所能在偏遠地區為小朋友建學校。
如今,慈善因了更多人的參與正日漸成為風尚,當年那豪情地表示要捐建50所學校的人已不在世,但感動亙古。
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