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票房十強本土電影佔九席 人均觀影次數世界第一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2013年韓國電影給中國電影上了一課

  票房十強本土電影佔九席

  人均觀影次數世界第一

  韓美合拍的大片《雪國列車》目前正在中國上映,這部代表了韓國電影實力的影片在中國的票房並不好。這也代表了中韓兩大市場的不同———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勢頭兇猛,而2013年韓國電影票房10強中,本土電影佔了9席,引進片只有《鋼鐵俠3》擠進前十。從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公布的2013年數據看,韓國電影在各項指標上都已經躍居亞洲第一,這對畸形發展的中國電影來說,有哪些可以借鑑之處?記者就此採訪了李俊益(代表作《王的男人》)、張勳(代表作《電影就是電影》)、韓在林(代表作《優雅的世界》、《觀相》)和奉俊昊(代表作《殺人回憶》、《漢江怪物》、《雪國列車》)等四位韓國導演。

  觀影次數

  平均票價本土片表現

  韓國人一年4次

  中國人不足1次

  如果單論2013年總票房,因為人口基數差距懸殊(中國13億,韓國5000萬),中國的217億比韓國的94億要多不少。相對科學的比較方法是年平均觀影次數。2013年,中國觀眾人次達到6.134億,創下歷史新高,但平攤到7億的城市人口上,平均觀影次數不足1次,2014年有望達到1次。而韓國觀影總人次達2.133億,創下歷史新高,人均觀影次數為4.12次,首次超過美國(3.88次)、澳大利亞(3.75次)和法國(3.44次),位居世界首位。試想一下,如果中國城市觀眾平均每年的觀影次數也能達到韓國人的4次,我們每年總的觀眾人次將接近30億。即便按目前的平均票價35元計算,年票房也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遠遠超過目前的美國(每年600多億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平均票價

  韓國12元(換算後)

  中國35元

  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公布的統計數據,2012年韓國的平均票價為43.5元人民幣,2013年暫無準確統計數據,但估計浮動不大,應該在45元以內。而2013年,中國城市影院的平均票價約為35元,從表面上看要比韓國便宜10元左右,但如果單比絕對票價同樣不科學,因為兩國觀眾的人均收入相差很遠。據統計,韓國觀眾目前的人均年收入約為2.2萬美元,而中國城市人口的年均收入只有6000多美元。照此推算,在韓國花45元看場電影大約相當於在中國花12元。

  本土片表現

  韓國佔有率60%(進口片約600部)

  中國佔有率58%(進口片約60部)

  中韓兩國電影市場都要面對好萊塢的強勢競爭。「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或地區賣座的電影都只有兩種,一種是本土影片,一種是好萊塢大片。」《雪國列車》導演奉俊昊說,但本土影片能與好萊塢大片分庭抗禮的,除了日本、印度、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並不多見。

  2013年,中國的總票房為217.69億元,其中國產片300多部,票房達127.67億元,佔比58.65%,進口片不足60部,票房90.02億元,佔41.35%。在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鋼鐵俠3》、《環太平洋》和《地心引力》等3部進口片。而韓國方面,2013年韓國一共上映了840部電影,其中,好萊塢進口片大約600多部。在這種虎狼環伺的情況下,產量僅為進口片四分之一的本土片拿下了1.27億觀影人次,市場份額超過60%,票房榜年度十強佔據九席,打得好萊塢毫無還手之力———唯一存活下來的只有《鋼鐵俠3》。

  在談到這一點時,《王的男人》導演李俊益認為,這正是中韓兩國電影市場的真正差距所在。為了保護國產電影,中國對海外進口片有名額限制———每年進口特種影片14部、普通分帳片20部,同時大約還有三四十部批片。相比之下,韓國雖然同樣有國產電影保護政策,但在進口片名額方面沒有什麼限制。因此,本土片的市場佔有率中國的58%看似與韓國的60%相差不大,但若中國市場真正放開,面對每年600部進口片的衝擊,本土電影還能有多少的票房就很難說了。

  韓國導演貢獻打虎秘籍

  只做自己擅長的電影

  融資靈活還搞電影股票

  導演李俊益認為,隨著中國和全球市場的進一步融合,中國遲早要和美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屆時進口片恐怕就不能有數額限制了。這一天真的到來時,中國電影人該怎麼辦?四位受訪者提到了同一個觀點,那就是打差異化、做好接地氣的本土影片。

  導演張勳表示,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大賣的無非就兩種,一種是科幻巨製,另一種是動畫,「所以我們基本上不會去做《變形金剛》那種電影,因為去做那種電影的結果就只能是證明我們做不了。觀眾會去看那種大製作的美國電影,但也會看本土的演員、本土的電影,因為這個比較有親和力,符合他們的口味跟文化,這個在美國電影裡看不到。」而《七號房的禮物》就是最好的證明,該片只不過是一部低成本喜劇,卻成了2013年韓國最賣座的影片。導演韓在林也說,觀眾的口味天生具有多樣化,如果非要去和好萊塢拼它特別擅長的類型和題材,那只能是死路一條,「中國也一樣,我覺得大家應該去拍那些美國人拍不出來的東西,比如那種深刻反映中國人現實生活的電影,比如你們的《泰囧》和《北京遇上西雅圖》。」

  另外,韓國電影從生產機制上也有很多值得借鑑的,比如投資方面,韓國有類似股票市場的網民基金網站,每個人都可以在此購買「電影股票」。此外,韓國還有網絡融資,《茅躉王》當年從464名網友中融資7.75萬美元投資額,佔總成本的5%,投資者最終的投資回報率高達97%。

  韓國電影崛起回顧

  由於各種原因,韓國電影在1980年之前一樣經歷了慘澹的時期,當時的許多電影都有政府投資的影子在裡面,也是政府組織包場觀看。

  轉折發生在1998年,金大中當選總統後推出電影分級制,用來取代之前的審查制度。第二年姜帝圭就拍出了韓國影史上的裡程碑電影《生死諜變》,一舉打破之前《鐵達尼號》在韓國創下的票房紀錄。奉俊昊、樸贊鬱這批現今成為韓國導演主力軍的中生代,幾乎都是伴隨分級制度的誕生而出頭並成長起來的。

  韓國從60年代開始,就有了國產片保護政策,但好萊塢怎肯放棄韓國市場,他們通過市場和政府的雙重運作,一直在迫使韓國政府削減國產片保護政策。韓國電影人為了抵抗美國電影的放映,甚至玩出了放活蛇、剃光頭示威等行動。但到2006年,為了與美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盧武鉉政府最終將國產電影保護期從每年的146天減至73天。

  經歷了1998年和2006年兩大變革之後,韓國電影市場逐步放開,與好萊塢電影展開了肉搏戰。到2010年之後,好萊塢電影在韓國就處於敗勢,到去年票房十強中,更是9部都是韓國本土片,將韓國電影推向了一個黃金時代。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國票房幾乎被《復聯4》包攬,僅中日韓土耳其本土影片第一
    2019上半年已經結束,世界各國票房結果都已陸續出爐。讓人震驚的是2019年各國和地區票房第一名只有中日韓土耳其是本土影片...毫無疑問,《復聯4》是上半年全球最重要的一部電影,這部好萊塢大片在全球電影市場幾乎都佔統治地位: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等南美國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票房冠軍全都是《復聯4》。
  • 報告顯示:北上廣深人均年觀影次數接近美國
    原標題:北上廣深人均年觀影次數接近美國 中國電影家協會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電影發展論壇」上正式發布《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去年全國觀影人次已達13.72億,人均年觀影已近1次,尤其是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人均年觀影更是接近或者超過美國的約4次。
  • 《侏羅紀世界》蟬聯韓票房冠軍
    隨著《侏羅紀世界》與一眾本土新作的上映,令韓國暑期檔影市更顯熱鬧。本周,《侏羅紀世界》以8萬觀影人次險勝韓國本土新片《極秘搜查》,再以過百萬的106萬人次周末票房蟬聯韓國票房榜冠軍。截至22日數據,《侏羅紀世界》在韓國的總觀影人數已經達到了341萬人次,總累計票房突破300億韓元(約合2700萬美元),這一成績緊隨中國(1.65億美元)、英國(5970萬美元)與墨西哥(2940萬美元)排名第四。  郭景澤導演的新作《極秘搜查》本周新鮮上映,以超過98萬人次的首周票房薄冰之差位列票房榜亞軍。
  • 《國際市場》韓票房四連冠 觀影人次破千萬 《海雲臺》導演"兩破...
    而《堅不可摧》、《帕丁頓熊》等新作並沒有動搖上周票房榜前列的排位,本周票房的亞、季軍仍由好萊塢電影《颶風營救3》與《馬達加斯加企鵝》佔據。《國際市場》四連冠 觀影人次破千萬   與以往的新年檔相似,儘管新作不斷,韓國票房榜的前列一直由強勢票房作品把持。
  • 各國本土電影排行榜
    註:1、大部分國家都選取了本土票房前十,但義大利、西班牙、德國、俄羅斯本土電影較弱,只選取了前五名;   2、全球電影的幾大主要市場本文都有涵蓋,但排名前十的英國和澳大利亞因為和美國電影聯繫緊密,都是英語片,且多為合拍形式,本土電影很難清晰界定,故本文並未涉及。
  • 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發展預測:頭部影投市佔率提升 電影票房或超600億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城市院線觀影人次5.48億。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531部,影片總產量為650部。全年新增銀幕5794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75581塊。
  •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破500億元 國產片佔比過半
    從2003年電影產業化改革啟動時的全國總票房10億元,到只用324天即突破年票房500億元,中國電影只用了短短十幾年,這是世界電影史上都未曾有過的速度。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電影產業的迅速發展得益於改革釋放出的巨大活力,在十幾年改革的積累下,中國電影已經躍上了一個全新的發展臺階,正在改寫著以好萊塢為單極話語權的世界電影格局。
  • 《獨立日2》首周登頂韓票房冠軍
    時光網訊 席捲全球總票房達到8億美元的"獨立日"系列第二部作品《獨立日:捲土重來》本周在韓國首映,雖表現平平,但仍以35%的票房佔有率首周登頂周末票房冠軍,累計觀影人次逼近百萬人次。上周冠軍《奇幻森林》本周居亞,累計觀影人次突破200萬。
  • 2012年中國電影起伏跌宕 國產電影票房佔48.5%
    由二季度國產電影票房份額僅佔28.9%,到最終《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破天荒達到12.6億元人民幣,賀歲片市場國產片成績斐然,最終四季度票房佔比67.1%,全年以48.5%收官。這一年,國產電影有如坐過山車,就像一部以自身為主角的電影,走過遭遇磨難、經受考驗、多方設法、苦練內功的過程,最後終於迎來了中國人最樂見的「皆大歡喜」結局。
  • 2017全球航空公司排行榜:前十亞洲佔九席 中國這家創歷史
    2017全球航空公司排行榜:前十亞洲佔九席 中國這家創歷史  董邱格 • 2017-06-21 14:22:16
  • 韓影片《軍艦島》票房大賣!上映5天觀影人數破400萬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李婷婷】據韓聯社7月31日報導,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柳承莞導演的新片《軍艦島》上映僅5天累計觀影人數突破400萬人次。據統計,《軍艦島》周末兩天(29-30日)吸引193.16人次觀影,雄踞票房榜首。上映5天累計觀影達406.56萬人次,創下2017年上映的韓國電影中最短時間破400萬紀錄。《軍艦島》票房速度與創造韓國最高票房紀錄的大熱片《鳴梁海戰》相同。
  • 2019韓國電影票房TOP10公開!第一名票房驚人,是喜劇之王啊
    一起來瞧瞧吧~第十名:《大佬上錯身》(190萬人)由振永、樸星雄、羅美蘭主演的喜劇《大佬上錯身》(韓文「 ,翻譯:《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在今年創下190萬人(1,901,759)觀看的票房佳績,獲得第十名。
  • 未明學院學員報告:「看電影攻略」之豆瓣電影票房與口碑分析
    中國電影用不到 10 年的時間從全球票房不到1%的市場份額上升到佔兩成份額,正在由追趕者向領跑者進階。目前中國觀影總人次和銀幕數量已超過北美總和,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主體,在國家層面,成為世界最大票倉。十年產量和票房
  • 嘉興人愛看啥電影?2019年電影票房前十名出爐
    記者從嘉興電影集團了解到,根據嘉興全市67家影城上傳的數據顯示,2019年嘉興市電影票房(含服務費)收入3.8億元,全市觀影人數達1000萬人次,數據皆比2018年略有增長。1127.2萬元  飛馳人生 1057.7萬元  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 1056.5萬元  掃毒2天地對決 940.0萬元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在2019年嘉興年度票房前十名中,國產電影穩佔8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成功登頂,《流浪地球》以微弱的差距屈居第二,國慶檔的《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分列第四、
  • 電影票房全球佔比一成 六成未能公映
    全國電影投拍824部 內地票房217億2013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銀幕數量、觀影人次全面創歷史新高,進一步穩固了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在產量方面,2013年中國各類電影生產總量達824部,較上一年有7.7%回落。院線上映的國產電影達到326部,同比增長27.51%。全年票房收入217.69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入127.67億元,同比增長54.32%。
  • 電影《絕殺慕尼黑》國內將映 本土票房超《復聯3》
    人民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李巖)以30億盧布創下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紀錄的《絕殺慕尼黑》近期即將在國內上映。該片是根據世界體育史上爭議極大的一場比賽改編而來。 電影《絕殺慕尼黑》是以俄羅斯傳奇籃球運動員謝爾蓋·別洛夫的回憶錄為基礎改編,真實地還原了世界體育史上爭議極大的一場比賽。業內評價,《絕殺慕尼黑》堪稱是俄羅斯近年來的現象級話題電影之一,上映之後便以30億盧布創下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奇蹟,並將紀錄保持至今。累計號召觀影人次達1200多萬,相當於每十個俄羅斯人裡就有一人看過此片。
  • 《殺人委託》險勝登頂韓票房 "王牌特工"屈居亞軍 "天將雄師"上榜...
    《殺人委託》險勝登頂口碑不佳難守冠軍位  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16日票房數據,本土犯罪驚悚片《殺人委託》上映首周末動員40萬觀影人次,僅以2萬人次的優勢小勝上映三周、兩度奪冠的《王牌特工》登頂周末票房冠軍。
  • 韓國電影:《計程車司機》觀影人破千萬
    據韓國電影發行商秀博思公司20日消息,截至當天上午8時,韓片《計程車司機》累計觀影人數達1006.8708萬人次,在今年上映的韓國電影中首次突破1千萬人次。由此,《計程車司機》成為韓國電影史上第15部觀眾超過1千萬的本土影片,加上外國電影,是第19部觀眾超過1千萬的影片。
  • 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統計創新高 2019年票房前十電影名單
    12月31日晚來自國家電影局數據,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  其中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 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  2019年,全國新增銀幕9708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
  • 改變世界電影版圖的中印電影及其合作路徑
    一   作為電影大國的中國和印度       中印兩國體量均較大,均為發展中國家。作為世界上第一第二的人口大國,中印兩國的觀眾基數非常龐大,在全球的電影票房排行中,兩國的總票房長時間位居前十之內。自2012年起,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超越日本穩居世界第二,而印度一直在第六上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