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房全球佔比一成 六成未能公映

2020-12-15 199IT

2013年,中國各類電影生產總量達824部,院線上映的國產電影達到326部,六成新片未能院線公映。全年票房收入217.69億元。2013年,電視劇總投資103.7億元,生產 441部15770集,同比減少65部1933集。

昨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2014)》(廣電藍皮書)。藍皮書顯示,2013年全年票房收入217.69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入127.67億元。此外,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達到3734.88億元,創收收入3242.77億元,同比增長15.67%,增幅比上年降低2.56個百分點。廣播電視廣告收入達到1387.01億元,增速比上年下降3.93個百分點,廣播和電視廣告增速分別下降2.74%和6.97%。「這個現象意味著傳統廣播電視廣告市場開始萎縮,廣播電視臺產業運營的商業模式亟待創新改革。」

全國電影投拍824部 內地票房217億

2013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銀幕數量、觀影人次全面創歷史新高,進一步穩固了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在產量方面,2013年中國各類電影生產總量達824部,較上一年有7.7%回落。院線上映的國產電影達到326部,同比增長27.51%。全年票房收入217.69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入127.67億元,同比增長54.32%。在2013年新增的近47億元票房收入中,國產電影貢獻率高達96%,成為拉動電影擴大規模的主要力量。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約相當於北美地區票房的1/3、全球總票房收入的10%,「中國電影市場對世界電影市場格局的貢獻和影響越來越大。」

電視劇總投資百億 紀錄片收入三年翻番

2013年,電視劇總投資103.7億元,生產 441部15770集,同比減少65部1933集,全國電視劇創作生產供過於求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電視動畫製作領域的投資額為 16.14億元,同比增長65.86%,生產電視動畫片358部204732分鐘,同比分別下降9.37%和8.17%。「電視劇、動畫片產量理性回歸,數量減少,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紀錄片製作、生產共投入13.03億元,同比增長近3倍,中國紀錄片實現行業總收入約23億元,比2010年增長127.8% ,三年翻了一番多。

電視節目開始差異化競爭 綜藝節目成吸金大戶

2013年,在政策調控下,電視節目正在從數量規模型到品質效益型轉變。綜藝類節目總量減少,總體品質明顯提高。《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廣告招標總收益超過13億元,《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和《我是歌手》第二季廣告招標總收益達到18.7億元,2014年全國冠名費前十名的綜藝節目收入總計超過16億元。同時,各家電視臺也相繼推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超級演說家》等一批類型多樣、形態各異的優秀原創節目,打破了長期以來人文類節目「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電影銀幕超過2萬塊。這意味著我國電影放映市場的容量將得到更大程度的釋放。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近年來影院的增多,二三線城市電影院增加比較迅速,特別是以前沒有影院的地區的觀眾屬於絕對增量,成為了國內市場新的增長點。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這些地區的電影市場仍在培育階段,各地區觀眾的觀影習慣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院線和影院要根據情況,有的放矢。不少專家認為,二三線城市觀影需求很大,觀眾又沒有一線城市觀眾那麼挑剔,接受到的宣傳有限,所以只要片方願意深入這些地區,效果將會非常明顯。以《小時代》系列電影為例,電影發行方就將重心放在了二線城市。年輕靚麗的主創在各地非常受歡迎,而這些落地宣傳也真正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票房。

此外,根據分析,我國主流電影觀眾的平均年齡已經從2009年的25.7歲下降到了21.4歲。類似《北京遇上西雅圖》、《分手合約》、《致青春》等影片都獲得優異票房,也一定程度上表明觀眾的口味正在變化。今年眾多走青春路線的電影,也正在力圖適應新一代年輕觀眾的觀影口味。

製作:提質才能票房口碑雙贏

國產片何時能超過好萊塢大片,這已經成了年年必問的老話題。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雖然近年來不少國產片票房取得了不俗成績,但實際都是劍走偏鋒的結果。吳鶴滬就表示,「有些國產片票房高,但並不是藝術質量高而吸引觀眾,只是那段時間創造了社會話題」。

那麼,暑期檔為何缺少叫好又叫座的國產大片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暑期檔一般都是進口大片規模上映的時期,所以國產大片為了避免和進口大片直接對衝,一般都選擇為賀歲檔定製。這也表明國產大片其實還是不夠自信。因此,現階段國產片的製片策略應該是適當控制數量,努力提高質量。

如何破局?剛剛落幕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頻頻傳來好消息,讓人看到了好電影的苗頭。光線影業攜手陽光七星娛樂媒體集團,成立上海明星影業有限公司,在上海製作面向國際市場的高品質電影;由著名導演唐季禮出任董事總經理的中影國際落戶上海自貿區,開啟混合所有制模式,將充分利用上海的金融優勢和國際機遇,計劃在未來3年主控投拍10部電影;上影、中影、八一3大國有電影集團正式宣布成立合作聯盟,計劃每年推出1部到3部重量級作品……可以想像,這些多元生產主體將探索出新的電影形式和商業元素,而它們之間的碰撞可能產生的文化裂變,更是不可限量。

受眾習慣:劇情不重要 花錢看特效

在美國,《變4》上映兩周票房僅1.7億美元,不敵中國。從《超驗駭客》到《明日邊緣》,非常「好萊塢」的電影在主場遇冷但在中國大賣的事情屢見不鮮。

從中可以看出,美國電影市場已經走向成熟,觀眾對於電影的選擇增加理性,看重劇情、題材的新鮮度而不是暴力!飆車!外星人!等爆米花元素。

而中國電影市場剛剛崛起,對很多剛開始嘗試離開盜版、下載,並走進電影院的中國觀眾來說,銀幕上的影視內容與電視與網際網路內容本質沒有太大區別,唯一吸引他們走進電影院的原因是巨大的屏幕獲得的超越小屏的視覺體驗,以及3D——這種電視和電腦無法達到的觀影感受。

2014年春節期間票房最高的3D版《大鬧天宮》充分說明了觀眾對3D特效電影的偏好。

關於這個另一個例證是內地電影票房榜上的奇葩存在——《泰坦尼克3D》,一部十幾年前的老電影,很多人都在各個渠道看過無數遍,在被轉製成3D之後,竟然又在國內收穫了近十億票房,這一成績超過了該片在美國本土的表現。這部電影不僅讓好萊塢真正見識到中國市場蘊藏的潛力,也讓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國觀眾對3D、IMAX等題材具有更強的偏好度;熟悉的題材更容易獲得人們的認同。

用這個理論來分析《變4》,就合情合理。它非常符合中國觀眾的需求,全片用IMAX 3D攝像機拍攝效果驚人;不在劇情和邏輯上浪費時間,全部用打鬥場面代替,讓觀眾頭到high到尾。很多人批判《變4》植入生硬、劇情弱智、內容缺乏邏輯,但是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這些真的不重要。

有網友對《變4》的評價或許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觀眾,「我等屁民沒有啥藝術細胞,看不懂電影的好與壞,對這種商業大片看的就是個過癮,團購一張票才四十多,看這麼一場視覺盛宴,我覺得完全值回了票價,如果5出來了,我一樣會去看。」

摘自: 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迪士尼佔全美電影票房近四成份額
    根據媒體調查公司Comscore的數據,截至12月29日上周日,美國電影業總票房約為112.6億美元,而「一家獨大」的迪士尼佔據其中的33%,成為現代第一家佔據好萊塢票房收入三分之一的電影公司。若將隸屬於福克斯的電影票房計算在內,上述份額將達到38%。今年3月,迪士尼與21世紀福克斯正式合併,交易額高達713億美元。
  • 目前全球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迪士尼電影佔了一半
    全球的票房前十電影基本都是好萊塢電影,這也說明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強大,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目前全球電影票房前十的電影:第一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019上映,全球總票房高達27.978億。第三名、《鐵達尼號》1997年上映,全球總票房21.875億。同樣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真不愧人稱「卡神」,真的當之無愧。該片在當年上映後,全球票房收穫超過18億美元,佔據票房榜首13年之久。
  • 美國2019全球票房超百億美元:迪士尼佔近四成
    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電影2019年總票房超百億美元,而其中迪士尼的電影票房約佔美國電影市場的四成。報導中指出,目前美國電影2019年總票房112.6億美元左右,迪士尼電影票房約佔美國電影市場總量的33%,加上今年收購的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整體佔美國電影總票房的38%。與迪士尼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是華納兄弟,佔總票房的13.8%。2018年,迪士尼電影佔美國票房的26.3%。
  • 票房狂轟14億,中國票房佔比不到一成,迪士尼真人版尷尬三連
    最早上映的真人版《小飛象》,口碑票房齊齊撲街,這個「開門黑」給迪士尼的真人化軍團作戰蒙上了一層陰影。好在,隨後的漫威《復聯4》全球票房大爆,將《小飛象》的失利緩和了不少。《復聯4》功成名退,接棒的是真人版第二「彈」《阿拉丁》。
  • 一周全球票房:"生化危機5"連莊"警戒結束"季軍
    時光網訊  上周的全球票房榜單在北美一眾新片的公映之下,迎來了大幅刷新,上榜新片總計有來自好萊塢的《警戒結束》《街尾之宅》《曲線難題》《新特警判官》以及來自中國的《白鹿原》和印度電影《寶萊塢銀幕女傑》。
  • 2020年全球票房十大,國產電影能衝進幾部?
    作者 / 坦克 隨著9月《八佰》全球票房超越《絕地戰警3》摘得全球年冠稱號,中國電影對於「全球」這個title的渴望愈發強烈。11月,中國內地影市超越北美,成為2020年全球第一大市場,更是讓電影人驕傲了不少。
  • 《戰狼2》《三生三世》佔九成多票房,其他新片皆成炮灰,最低僅4萬
    《戰狼2》《三生三世》佔九成多票房,其他新片皆成炮灰,最低僅4萬今天星期五,應該是電影大盤的上揚日。但今天大盤卻不如昨天。昨天,藉助《三生三世》首映時的如虹氣勢,大盤票房突破4億,比前一天多了足足1個億。
  • 迪士尼收購X戰警母公司,漫威成搖錢樹,中國票房十年100億
    收購漫威成搖錢樹,中國是重要票倉在許多國人看來,迪士尼只不過是一個動畫影片製作商,卻不知它早已成為首屈一指的傳媒巨頭。截止到2018年12月,迪士尼的市值已經達到1680億美元。據報導,2018年迪士尼電影全球票房第二次突破70億美元大關,第一次是在2016年獲得76億美元票房,主要歸功於全球影迷對漫威系列電影的追捧。2009年,迪士尼宣布以40億美元的高價收購漫威,並將漫威旗下5000多個IP版權全都收入囊中。
  • 《金剛川》後再無票房過億電影!「小雀斑」主演《熱氣球飛行家...
    《金剛川》之後,市場再也沒有出現過一部票房過億元的電影。上周五,包括《熱血合唱團》《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熱氣球飛行家》等8部新片入市,但依然無法催熱市場。由於沒有大片入市,電影市場的冷清期或將持續一段時間。
  • 臺灣電影的「當代悲傷」:金馬獎「神隱」、好萊塢佔四分之三、票房...
    豆瓣4.3分,票房85.3萬;而「抽籤」在臺灣上映的大陸影片也好不到哪裡去,《七月與安生》、《英雄本色2018》、《解憂雜貨店》算是最知名的了。電影產業發生的懸殊,除了票房上的比較外必然會影響到藝術。金馬獎這兩年不再「小臺灣」,連年被內地「碾壓」,在各大獎項上染指概率寥寥。
  • 中國電影雄起了?華語影片票房佔IMAX三成,走向世界道阻且長
    作者丨市界 楊凱編輯丨老貓在國內電影市場一陣又一陣數據狂歡背後,中國電影行業仍是一地雞毛。2月27日,IMAX China發布了2018年大中華區全年的財務業績。值得一提的是,IMAX China去年票房總額達3.37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華語影片票房佔IMAX China國內總票房的30%,較去年增長24%。
  • 這部FIFA重金打造的歌功頌德電影,成了載入史冊的荒誕片
    更諷刺的是,《激情聯盟》這部為國際足聯貼金的電影票房成了笑話,北美首映式只有兩人購票觀看,而上映前兩天票房僅僅只有可憐的607美元。       連扮演布拉特的英國著名影星蒂姆·羅斯也忙不迭和這部糟糕的電影撇清關係。蒂姆·羅斯飾演布拉特,他現在已經連「腸子都悔青了」。
  • 全球票房TOP100榜單正式收錄《戰狼2》 成唯一入榜亞洲電影
    ­  8月17日,美國權威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的全球票房TOP100榜單正式收錄《戰狼2》,6.82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45.62億),這也成為了唯一入榜的亞洲電影,打破了好萊塢對該榜的壟斷。票房居然超越了經典電影《阿甘正傳》,法國《費加羅》、《回聲報》、《觀點》等多家主流媒體紛紛報導了這一中國電影史上的新成功。
  • 《蜘蛛俠:英雄遠徵》國內票房破10億,全球大爆最賣座英雄電影
    而影片在全球多地上映後更是狂攬票房,不僅北美上映首日豪取3925萬美元,創造北美影史周二票房紀錄。在接下來幾天依舊勢頭兇猛,業內預測首周末票房有望超1.5億美元。而其他海外地區,韓國、香港等地在上映首日均無壓登頂冠軍,截止目前,海外票房已達2.1億美元,全球票房有望超過10億美元,當之無愧最好看的蜘蛛俠電影。影片目前在豆瓣仍有8.0分的絕佳成績,系列第一。
  • 好萊塢拋棄美國院線,中國電影有望爭取全球票房年冠?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綜合報導 眼下,中國對疫情的控制不斷穩固。自嘲了大半年「我們是全世界最慘的行業」的中國電影院線,也搖身一變成了全球同行羨慕的對象。
  • 阿里影業燈塔電影暑期檔報告:11部影片貢獻近8成票房 多數電影成炮灰
    事實上,暑期檔歷來是各大院線、影片的必爭之地,精彩程度絕不遜於賀歲檔,不同題材電影紛紛與觀眾見面,其中《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一齣好戲》、《巨齒鯊》等多部大片先後在暑期檔登陸,並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和市場反響。數據顯示,整個暑期檔票房達到173.7億元,超過去年6%。
  • 2020中國累計電影票房收入達19.3億美元 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2020年國慶節的電影市場十分火爆,其中《我和我的家鄉》票房超過了20億,整個國慶節10月1日-8日影院票房超過了39億,而這一成績也幫助中國電影票房在2020年超過北美,成為全球今年票房最高的市場。
  • 2020中國電影市場超越北美成全球第一票倉
    今天,燈塔研究院和微博電影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以下簡稱燈塔報告),宣布中國電影市場2020年總票房204.17億元,約合31億美元,超過北美地區(21億美金)成全球第一票倉。204.17億!
  • 2018年七部國產片進票房前十 改編和系列電影成贏家
    從檔期來看,相比去年,春節檔和剛剛過去的七月檔成為票房的最大增量。其中,春節檔七天共計拿下近60億元票房,比2017年瘋漲了23億元。7月份,內地市場以近70億的單月收入創下歷史同期最佳表現。今年前7個月,內地票房同比去年大漲21%,除了4月和6月外,其他5個月均實現同比上漲,漲幅最大的2月同比漲幅高達近六成。
  • 《冰雪奇緣2》攻陷日本票房,冰雪系列為何成日本第一海外動畫?
    《冰雪奇緣2》在2020年第一周全球票房就高達13.25億美元!超過前作《冰雪奇緣》全球票房12.74億美元,創造動畫影史最高票房紀錄,也是影史第一部票房破13億美元的動畫電影!並升至全球影史票房第14。這樣《冰雪奇緣》兩部曲已經包攬了動畫影史票房冠亞軍。